张三哥昨夜也是喝了不少酒,此时刚被唐梦宇叫醒,就听到这件事,脑子一时半会还有一点没转过来。摸着头说道:“你的意思是要我和你一起去找小翠?”
“嗨,你一人抵什么用啊,你不是鱼叉帮的吗?请帮里弟兄们帮帮忙啊!这安陆地界还有什么事情是鱼叉帮的弟兄不知道的!”见张三哥似乎不大清醒的样子,唐梦宇急得跺脚道。
“哦,这样子啊,不过唐兄弟,你知道的,我一向独来独往。在帮中与弟兄交往实在不多,一时之间可请不动多少弟兄帮忙。”张三哥一脸为难地说道。
唐梦宇听得张三哥如此说,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瞧着唐梦宇的表情,张三哥咬咬牙道:“唐兄弟,你也别急,我张三在帮里没什么面子,可我知道去求谁,我们去找她,她一定会帮这个忙?”
似乎又燃起了一丝希望,唐梦宇忙试探着问道:“三哥说的是?”
“除了咱家大小姐,还能求谁?咱鱼叉帮就从来没有敢不听大小姐话的人!咱俩去求她帮这个忙,大小姐天生菩萨心肠,一准行!”
别看唐梦宇到安陆来了大半年,可对那鱼叉帮也只是听说过而已,至于帮众,更是只认识张三哥一人。只好由着张三哥引着一路穿街过巷,远远的看见了一座城门。
原来安陆城共有五门,分别为寅宾门、文昌门、阳春门、石城门、拱辰门。分别对应大、小东门,南门、西门、北门。而此时张三哥带着唐梦宇来得正是寅宾门。
离寅宾门五十步远有栋朴实无华的大屋,那屋檐上未挂任何牌匾,没什么修饰的大门前笼手坐着两个壮汉,正倚着栏杆打着瞌睡。
大屋靠近城门方向支着一个藕粉摊子,摊子后面坐着一个半老徐娘,正有一搭没一搭的磕着瓜子,一双眼睛却一直瞧着街面上的行人。
看见那半老徐娘,张三哥忙走上前去,讪笑着问道:“李干娘,这大小姐在家吗?”
那半老徐娘一撇嘴:“就你张三,就想见咱大小姐。”张三哥嬉笑着说道:“我就说我不能见吧,可架不住你李干娘有主意啊,我这真有急事,还请李干娘指点指点,明日打上几条大鱼,定要孝敬李干娘点胭脂水粉钱!”
李干娘白了张三哥一眼,慢条斯理地说道:“算了吧,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你张三,你兜里但凡有两个子,哪次不是买酒喝,你还能记得上我?我咋就不信了。算了,看你急得,我听说小姐一早就去莫愁湖了,至于去干嘛,这就不是我这个老婆子知道的呢!”说完便又磕起了瓜子,脸偏到了一旁,不再搭理张三哥。
张三哥听得此话,手忙脚乱的赶紧道了谢,拖着唐梦宇就朝莫愁湖方向风风火火地走去。这莫愁湖就在安陆城边,论水面比镜月湖要小得多,平日里唐梦宇也没怎么去过,只知道离城也就五六里路。
一路上唐梦宇心中焦躁不定,在他没口子连声催促下,张三哥本是惫懒人,却也没法子,只好加紧快行,还不到半个时辰,两人就来到了莫愁湖边。
这莫愁湖不大,张三哥就提议两人分头行动,分别绕着湖边走上一圈,再行会合。唐梦宇为难道:“可我不认识薛大小姐啊?”
“在安陆这么久了,怎么还是没什么见识?咱家大小姐最是好认,全安陆都知道,她从小到大只穿红衣服。你若见到一个穿红衣服,又长得跟个天仙似的女娃,那就是咱家大小姐,一准没错!”张三哥一副嫌弃的眼神看着唐梦宇说道。
唐梦宇沿着湖边一路风风火火的走着,可走了大半圈,别说红衣少女,就是但凡年轻一点的都没看见。
本是深秋的天气,可唐梦宇心急火燎下,脸上竟是出了一圈毛毛汗。正在焦急时,张三哥不知从哪里蹿出来,一把拽住他衣袖,朝右旁努努嘴,低声说道:“别说话,跟我来。”
斜刺里走上盏茶时分,渐渐的远离了湖边,突然,走在前边的张三哥停下脚步,向后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在一棵树后蹲了下来。
唐梦宇也跟着蹲了下来,朝前望去,只见前方是片竹林,看了半天,竹林里也瞧不见什么异常。唐梦宇正待开口相问,突然听到了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只见四五个衣甲鲜明的卫士模样的大汉走在前边,后面有两个嬷嬷簇拥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缓缓地走向竹林。
唐梦宇这边隔得太远,看不清楚那小女孩的模样,只是感觉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富贵之气。
唐梦宇正待走上前去,张三哥急了,忙拉住唐梦宇,低吼道:“你看清楚了,那是兴王府的人,不要命了!”
许是听见了声响,那队卫士停下了脚步,正在四处张望时,只见那小女孩挥了挥手,一个嬷嬷赶忙靠近过来,听那小女孩附耳吩咐几句。
那嬷嬷抬起头来说道:“郡主说了,叫你们不要大惊小怪,都离远一点,等一下让郡主和红衣姐姐告个别,就跟你们回去就是。”
那四五个卫士唱个诺,纷纷四散开来,却也没走多远,也就五六步距离,还是把那小女孩围在中间。那小女孩闷哼了一声,却也不再多说,仍然往那竹林里走去。
这下越发隔得远了,有兴王府卫士在,唐梦宇也不敢造次,只好在原地蹲着。过了一炷香时分,才见那小女孩牵着一个红衣少女的手走了出来。
那郡主声音哽咽着说道:“红衣姐姐,今年永福已经满十岁了,母妃不许永福再像以前那样出来找姐姐玩了。”
那红衣少女看着永福郡主说道:“郡主长大了,自然有郡主的体统,不能像以前一样到处乱跑。不过没关系啊,民女可以去兴王府看郡主啊,到时候,民女把这外面有趣的事讲给郡主听,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