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98章 《You will be found》
這一場比賽在4A落冰那一刻, 成功刻入了花滑史冊。
也讓“鑽石表演賽”順利跻身賽季賽程中,成為了實打實的固定賽事。
當人們提起這個比賽,形容詞會是“第一次出現4A的那場”。
孫娅然:“是的, 它确實只是一場與常規賽事無關的比賽,娛樂性質高, 參與人數多但國籍受限, 可是, 這場比賽的規則并不弱于任何國際賽, 首鋼賽場有着最好的場地、最公正的裁判、最優秀的監督者。”
後面兩個指的都是WINGS。
關于這個系統改名的事情尚未确定, 所以大家還不清楚它之後可能會多一個官方的名字。
孫娅然倒是有所聽聞,只是現在并不需要改口。
後面還有運動員要跳躍,也有連跳的項目, 為了鼓勵大家的突破, 關于連續跳——接A跳等不能用Eu銜接又多一步換腳的多個跳躍——是不與ISU規則一樣, 打八折的。
一般來說, 重點就在這個連續跳, 還有人去練了6個2A的銜接,本來以為自己能成為話題之一,沒想到4A一出, 那确實是沒戲了。
叢瀾直到站在外面, 手指都在發抖。
她的目光落在剛才跳躍的區域, 遠離了場中其實看不太見,因為角度限制, 只能粗略估計一下在哪裏。
而且她眼睛還散光, 冰面又反光, 在錯綜複雜的冰痕裏找那麽一道,太難了。
可是, 又不那麽難。
後面調整心态開始跳躍的運動員們,都有志一同地避開了那個位置。
她們像是不願意去破壞剛才發生的一切,又或者想要等結束之後可以去朝聖,總之,沒有任何商量,但所有人都這樣做了。
等這邊單跳結束,要切換其他賽場的時候,一群人瘋了一樣撒丫子就朝着場中跑去。
“擠到我了,誰的手打我臉上了!”
“慢點慢點別往裏!你別踩到了!”
“這兒人太多了我們去起跳那裏!”
好在起跳和落冰是兩個位置,可以分流。
叢瀾:“……”
看看你們,我感覺我也不是多激動。
4A本人被落在了後面,孤零零的。
比賽氣氛進入了白熱化,直播間裏也湧入了更多的人。
4A對花滑er們的影響,遠比叢瀾以為的要深刻。
·
這一夜不知有多少人輾轉難眠,不同網站上的4A視頻播放量急速增加,帶了叢瀾話題的,再白的號,浏覽量也能輕松破萬。
秦檸一夜接了六十多個電話,嗓子都快說冒煙了。
國家隊的贊助有專人在談,叢瀾的個人贊助可以另算,雖然也要報上去審批,但很少會被卡。
而且贊助商的資質審核,确實非常重要。
部門故意卡人商務的事,在花滑這邊不存在。
秦檸:“累死我了。”
她沒在首鋼,因為現在去哪兒都不方便,叢瀾那邊在封閉訓練,她要是也進去了就不太好出來,再者有很多時候她得去外地跑。
本來還約了下周跟一個品牌談合作,秦檸覺得她可以漲價了。
不是什麽長期代言,這種合作要慎重,馬上冬奧了叢瀾身價會再漲,秦檸傻了才在這種時候給出去。
是一場推廣,主要是叢瀾拍幾張宣傳照就可以。
秦檸看了看手機,花滑那邊有人跟她打招呼,提醒不要讓叢瀾的代言簽出去,快要結束的那些如果想續約,也先吊着。
秦檸快速回複。
4A拔高的不止是叢瀾的身價,還有整個國家隊的,也有冬奧的。
她一人能影響花滑不是簡單說說而已。
大家雖然确定2022冬奧叢瀾爬也要爬去賽場,可說實話,對她奪冠或者拿獎這事,還是不那麽篤定的。
技術實力是砝碼,現實情況卻是無數的變數。
再者,三屆冬奧,三次金牌,可能嗎?
一個運動員能參加三次奧運會,是有人實現過的。
但長達三屆的競技實力,很難。
叢瀾去年有多厲害衆所周知,只是,花滑運動員上個賽季競技強勁,下賽季沉湖退出,也是常見。
萬一她受傷了呢?
就像是去年12月。
受傷參賽,就等于砝碼丢失了一半。
可現在不一樣了。
4A的噱頭,能補上這一截。
金牌固然是最好的,有一個所有人都在期待的噱頭,也足夠增加她的價值。
——有人看體育精神,有人衡量每一份價值。
秦檸尊重叢瀾在體育事業上的所有,她也會竭盡全力保證後者的價值不被侵蝕。
她更會保護叢瀾,不被人以惡毒的手段攻擊。
褚曉彤缺這麽一個秦檸,她之前遇到的人只有在商言商,卻忘記了面對褚曉彤的時候,是需要肯定她這個人,而不是一門心思放在錢上。
但郁紅葉給叢瀾找到秦檸以前,也是吃過虧的。
·
次日就是節目演出。
叢瀾這次選的是她年初臨時編的那個曲子,《You will be found》。
當時大家的處境都比較愁苦,她也上微博看過,許多人艾特她私信她,可能也沒想過叢瀾會看到,只是找個地方吐苦水。
還有人遺憾驚瀾不開,攢了一年的錢和假期,沒想到用不上了。
更有悲慘一些的,失業、辭職、餘額不足,當人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日子仿佛一下子就昏暗了。
叢瀾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麽。
堅持,加油,會變好的。
可是然後呢?
她那時候也身陷傷病,複冰不順利,前景堪憂,做什麽都不對勁,似乎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狀态了。
有人還在竊竊私語,猜測叢瀾是不是真的到了職業末端,這次要一蹶不振了。
經常會出現的一幕就是,運動員傷病之後再無露面。
人真的很容易陷入低落的情緒裏,一旦跑不出來,就會走極端。
普通人可以用運動來釋放,叢瀾卻不能。
她的運動,會極容易令她繼續陷入。
于謹建議:“你編個曲子吧,自己編一首。”
沒有堂溪,也沒有茱迪,更不去聯系瑞塔等人,完完全全的,屬于叢瀾的一首編舞。
叢瀾:“編什麽呢?”
于謹:“你喜歡的歌,你想看的動畫片,你覺得好聽的電視劇插曲,要不你看看誰的比賽好看,都行,随便。”
他趕沐修竹玩游戲去了,因為這孩子現在也在鑽牛角尖。
世錦賽取消,三月份還沒确定之後不會補辦,張簡方那裏又透露說應該是不補了,所以大家都很茫然。
祁尋春發現隊內的孩子在比賽之外的生活太單薄了,褚曉彤退役後的狀态起伏也被她注意到,結合現在的情況,她在思考能不能做點什麽。
但如果要做,就不能只針對國家隊,省隊俱樂部的孩子們也被包括進來。
姜意那邊也發現,退役後的運動員都會經歷迷茫期,以及驟然變化帶來的不好傾向。
叢瀾在思考做什麽,祁尋春姜意在思考要怎麽做。
生活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對疫情中的普羅大衆是這樣,對退役的運動員也是這樣。
于謹說你随便,叢瀾就真的随便了。
她選了這麽一首歌,然後順着心意去舞蹈。
沒有ISU編舞的條條框框,比Ex都随意,連編曲都不用重新制作。
《You will be found》應該是叢瀾目前做得最“粗糙”的一個表演曲目。
但在此時此刻,在2020年,是非常受人喜愛的一個節目。
·
江樂心真的很想去到現場。
比昨天的4A更讓她渴望的,是今天的表演。
江樂心:“為什麽啊……”
這場疫情真的毀了我生活!
我要去現場!
我要去!
可能沒有這場變故,看到《You will be found》的時候她只會覺得好看、美、感人,但因為親身經歷了,所以她更能夠與這首歌共情,與裏面的叢瀾共感。
這首歌對她的意義,從此變得不一般。
那一場視頻裏叢瀾并未穿着考斯滕,只是她日常的訓練服之一。
這次,她換上了新做的考斯滕。
白金配色,她這兩年似乎偏愛白色,許多考斯滕的主色調都是這個。
但每件都不一樣。
“You”的這件,冉冉日光,融融光輝,似女神下凡,卻無高傲驕矜,而是三春暖,是補天女娲的熠耀盈光。
她帶有獨屬于華夏神的悲憫。
“You”發布的時候,叢瀾回答了一個人的評論。
對方詢問,為什麽選這麽一首英語歌呢?也許我們可以試試中文歌。
叢瀾說,我想。
是時機出現得剛剛好,在她聽了幾百首歌曲之後,看見了這個歌,也由此去搜了音樂劇。
如果她在這歌曲之前聽到了更合适的中文歌,那麽也就會選擇那一首了。
花滑運動員們這兩年對傳統文化有所偏愛,這類曲目也多了起來,許多人都表示了贊賞。
有此一問也是常見。
江樂心也看見了,她特別關注會有推送。
叢瀾說的她想,就單純是她想,沒有什麽複雜的原因,也不存在其他的什麽。
她需要一首歌,恰好她覺得這歌合适。
看到這個視頻的人們,也覺得這歌合适。
江樂心不知道GOAT應該是什麽樣的運動員。
但她在叢瀾身上,一直可以看見這個縮寫詞彙背後的含義。
後來也有人拆了“You”的編舞自己練,發了視頻到網上。
江樂心點贊了,但她最喜歡的還是叢瀾的。
翻唱者也許會超越原唱,翻跳叢瀾曲目的永遠無法超越她。
GOAT就是GOAT,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超越的。
補天的神,站在了屬于她的領域之地。
江樂心屏住了呼吸。
·
選曲來自2015年的音樂劇《致埃文·漢森》。
孤獨,虛構的友誼。
最終找到了希望,力量。
疫情期間被關在家裏的人們,那些因為這場變故産生影響的人們,還有或許本就處于某些不好狀态裏的人們,哪怕是生活幸福也可能偶爾會有些失落的人們,都可以自這首曲目裏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叢瀾:“我喜歡白色,我喜歡很多顏色,但喜歡更多一點的是白色。”
因為冰面是白色的,人與相處久的東西會有越來越深的聯系,冰冷、雪白都是她喜歡的。
但相處久的,也可能會被厭惡。
喜歡和厭惡,有時候就在眨眼之間。
考斯滕上的金色,是蒼白之中瀉進的一絲光芒。
同時,也是皎潔之中被呵護的一道光亮。
端看見到的人如何去想,是厭惡這份白,還是喜愛這份白。
茱迪與人上課的時候,經常會說你要豐富你的情感表達,不要片面,也不要單一,偷懶的方式就是構建出對立的情緒,如果你無法處理細節,那麽對立得越激烈,展現出來的效果就越有起伏。
沐修竹目前處于這種階段,他的表現力不至于平平,但總是做不到很好,是一種能看、更喜歡看難度跳躍的觀衆感受。
宮融和單詩蘭則不然,她倆天生能抓住細膩的情緒表達,給一個主題就能表演出複雜的個體與故事。
所以二人的P分都有一定的優勢,節目觀賞性也高,就算沒有太難的跳躍,觀衆們也會回味比賽。
這個環節沒有現場觀衆評分,直播平臺太多,又不好給出觀衆打分權限,最後幹脆就不評分了。
參與者都有獎勵,不分一二三。
全天的超長gala罷了,圖的就是一個給冰迷欣賞。
沐修竹呆呆地站在場邊,混在人群裏,看師姐在黑暗中起舞。
首鋼現場配了燈光師,這次比賽比較占優勢,會有各種燈光和投影的配合。
叢瀾之前錄視頻的時候沒有這個輔助。
“你是否感受到孤單與無助”
“你是否感受處于無人之境”
是歌詞,沐修竹聽得懂,而且他早就把這首歌聽了幾百遍了。
燈光很暗,冰上很暗,只有叢瀾模糊地站在上面,連一點光都不追她。
沐修竹皺眉:“???”
為什麽不打追光?
茱迪站在燈光師身邊,小聲跟對方說:“現在可以了,一個光點在半空,不要落實在冰上,就朝着半空打。”
唉,她想,要是能有3D投影就好了,光束還是太明顯了。
這波,是教學局。
叢瀾的遠處出現了一個光點,不大,從側邊斜向打來的,能看到光束的痕跡。
茱迪想要的是淩空一點光,模拟孤寂未知的靈魂。
叢瀾自那邊而來,從猶豫變得果決,伸手抓向那一點光亮。
人怎麽能抓住光呢?
但黑暗中的人靠近了光,身上就會有光。
孤單的人從寂靜黑暗的地方走出來,就能被看到。
茱迪:“就現在!”
光亮四散,怦然飛向四周,星星點點地落滿了冰面,從一團變作無數小點。
也同時從“一”,幻化成了“無數”。
歌聲在繼續,無數星點凝聚而來,圍繞着叢瀾,然後披在了她的身上,落于她的身後,形成了她的“戰袍”。
音樂劇的主角僞造了一個故事,為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的自己,和那個自殺的少年——因一封錯放的信,被誤會是好朋友——于是他自導自演,給所有人編織了一個好朋友的故事。
所有人都活在這個故事裏,就連他都活在這裏幻想裏。
音樂劇裏的每個人物都有創傷,都是隐藏在自己刺下的刺猬。
其實這歌,“You”反而是十幾首歌裏講述“大愛”的一首,它積極向上,比前面的一些都傾向傳遞呼喚愛。
西方的敘事風格,在東亞長大的孩子看來,裏面的很多內容都顯得荒謬。
主角試圖自殺,有人已經自殺,他們是故事的開端也是故事的核心,但他們的生活已經是東亞社會裏的“溫暖”了。
叢瀾沒有講述音樂劇本身的故事,她只是從中有了靈感,選擇了孤獨與力量這兩個含義。
一首歌,它的解讀一向是有多種的。
與之前的《魔王》、《我即是我》、《榮耀向我俯首》不同,這首“You”,叢瀾沒想着扮演誰。
她就是她,她就是無數個活在當下的大家。
這場表演沒有跳躍。
叢瀾那個時候不太适合跳躍,亦是發現不編跳躍進去反而契合了節目。
但她有很多很多奔跑擁抱的動作。
就在歌聲裏。
“你可以伸出手”
“因為有人會向你奔赴而來”
有一個像是氣泡的圓圓的光球,在半空中。
叢瀾沖向它的那一刻,它碎裂成片消散離去,像是無法破壞的無能為力,像是困人的銅牆鐵壁。
她張開雙臂,一個大大的擁抱,抱住了鏡頭那邊的人。
叢瀾身後,慢了一步的“戰袍”,緩緩跟上,在無人注意的地方又多了一個彙集而來的點。
茱迪要燈光師協助,借這場表演,給所有不理解情緒收放表達的人,上一場公開課。
她發現有的孩子就是很離譜,腦子裏沒辦法構建一個故事出來,也完全沒有主動吸收歌曲,重新編譯出故事的能力。
叢瀾在這方面的能力很是突出,比如這首歌。
她不是渾身是刺、暗自舔血的主角,也不是靠着幻想過活的其他角色。
如歌詞字面意思,如音樂蘊含的力量,這是一首敲碎無形牢籠,站在黑暗中,讓人的耳畔能聽見一句“我在”的曲目。
叢瀾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會向着誰而去,她看不到所有的人。
但在看到她視頻的這一刻,她隔着鏡頭與觀衆對視的無數次,都想讓對方知道,我在。
她沒有什麽用。
遠隔千裏的陌生人本來就沒什麽用。
因為有用的,只有個人的勇氣。
江樂心們,從她身上得到的,自始至終都是暫時失去的那一抹勇氣。
支撐無數人前行的,也只是一瞬的勇氣。
叢瀾喜歡這首歌,洽談下來版權後,這支節目産生的所有收益都将捐助出去。
她确實幫不到所有人,去不了所有人的身邊,但她能去一小部分人的身邊。
這個路口有她,下個路口也會有其他人。
“You”的意義,是力量的傳遞。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