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97章 4A落冰
叢瀾去年那場腰傷很嚴重, 是多年的勞損加在一起返還的難以忍受。
時好時壞,又因為沒辦法完全放棄訓練,所以好得非常的慢。
特別是今年年初又腳踝受傷, 也是因為狀态問題訓練出了差錯。
這兩個傷的疊加,讓她上半年過得很是艱難。
每次運動員有無法上冰的長時間養傷出現, 就會導致技術的回退。
這個時候, 之前技術越厲害, 并不代表傷後恢複越快。
有時候反而在恢複階段, 撿拾技術會比普通運動員更難一些。
競技這方面的人體研究有很多空白, 個體的情況不足以成為普世原理,只能當做特例。
以前叢瀾Jr出3A,升組出四周跳, 這種難度讓世人驚嘆, 他們誇她是跳躍天才, 從而忽略了她在滑表上的天賦。
實際她是全才。
由她衍生出來的“花滑女單标準”, 離譜中又帶着合理, 那陣子,對身高體重骨骼甚至頭圍、腳碼、手長、腿部比例等等,都有數據總結, 不少俱樂部照着這份數據去找學生。
他們覺得, 身體條件越接近叢瀾, 天賦可能就越接近。
于謹這邊,也收到過很多人投遞的資料卡, 上面對身體的詳細數據也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遇到過跟叢瀾索契周期比較接近的數據, 但相反, 這個孩子的水平連桑瑩都比不上。
隊內之前倒是有人想要複刻叢瀾,朝着這方面努力過, 于謹收到的那個資料後來轉給了他。
于謹沒在這方面去努力過,他曾經是想有個叢瀾第二的,只是在教學過程裏,他很快就明白了,不可能。
沒有叢瀾第二,因為叢瀾就是叢瀾。
叢瀾的身體數據确實格外适合花滑,但起作用的不單單是這些外在條件,還有獨屬于她、無法割裂的東西。
意識、智慧、學習,或者簡單總結成為,天賦。
這些無法被複制的,共同造就了叢瀾。
傷病之後的複冰訓練,于謹很急,又沒那麽急。
他總覺得,卡在三周跳上的叢瀾不是恢複不了她原本的跳躍水平,而是還沒到時機。
一周跳很簡單,二周跳也簡單。
三周跳的時候,叢瀾能跳出來的3T很醜,根本就不像她的水準。
然後她說,我試試4T吧。
于謹就讓她試了。
結果摔得很慘,龇牙咧嘴的叢瀾在冰上爬起來,沒急着往于謹這邊去,而是低頭看着那個痕跡在思索。
于謹也沒急着喊她。
他很多時候都由着叢瀾發揮,給建議給指導,但不會要求叢瀾所有的都必須聽他的。
對如叢瀾這樣的天賦者,嚴格規範所有不如給她一定的自我反思發揮空間,後者的效果會更好。
旁邊有人在練冰,時而傳來摔冰聲,時而又從她身邊滑過。
叢瀾就站在那裏,低着頭不知道在想什麽。
之後,她擡頭望了望于謹。
于謹眯了眯眼睛,他這會兒離得比較遠,又沒戴眼鏡,不太能看清楚叢瀾的表情。
只是他莫名地覺得,叢瀾陷入了一個神奇的狀态。
這個狀态他曾經見到過。
那次結束後,叢瀾出了4F。
她跳出來過,只是後續沒再打磨,專注練她的4Lz了。
後來編排到節目裏的四周跳要跟兩個3A一起,難度也不比四個四周差到哪裏去,就沒再針對4F進行過多練習。
叢瀾再次起跳的時候,跳的是5T。
一個很神奇,幾乎不可能被人跳出來的跳躍。
五周跳,已經超越了人體極限,在不偷周抹冰缺周的情況下,就算T跳天然pre180°,它也不可能被跳出來。
叢瀾練過,練它的原因是想練4A。
A跳的困難從3A發展至今沒多少女單能跳出來,以及在男單角度依舊是難關,就已經可以看出來,4A會有多麽艱難了。
四周跳跟三周跳是兩個完全不相等的難度,那麽,4A和3A的區別可以形容成兩個次元的難度。
為了提高轉速,叢瀾練了很多次5T,摔得非常厲害。
四周跳的摔冰可怕,5T的摔冰就是可怖。
後來加了釣竿,陸地和冰上訓練都有。
前者終歸不是真正的冰上狀态,所以效果甚微,于是就多了很多冰上的訓練。
縱觀叢瀾的整個花滑生涯,她用到釣竿的次數屈指可數。
于謹也難得有這樣的體驗。
一開始兩人配合不是很好,兩三次之後就還行了,于謹用釣竿吊着叢瀾,完成了很漂亮的5T。
那個時候周圍的人都在喝彩。
于謹和叢瀾也高興,只是兩人明白,這個用處不大。
釣竿的好處很多,它可以讓運動員提前感受高難度的跳躍,從軸心到空中、落冰,擅于感悟的運動員進步飛快。
當然,也有用了很多次都沒什麽進步的。
叢瀾的目的不是5T,是4A。
她也試過釣竿4A,怎麽說呢,很醜。
許多人都喜歡叢瀾的3A,不管是哪套節目裏的,能看出來的共同感受都一個特點——自由。
她的3A不是硬擠出來的,也沒有戰戰兢兢的膽怯,擡腳就來,随意就上。
像是看見一顆種子的破土而出,又像是清風掠過了山崗。
她是一個強大的戰士,是古祭裏的神巫,有着令人不由臣服的魅力。
但與之相關,叢瀾的A跳沒辦法用不自在的釣竿去完成。
哪怕她缺了這麽最後一點點的“力”。
興許多出一毫秒的滞空、一毫米的高度,就差那麽一丁點,就夠她完成這一跳了。
可就是缺了這麽一點點。
滞空時間靠高遠度,足周靠轉速,所以她練5T以彌補轉速的缺失。
4A的摔冰太嚴重了,宛如數噸的卡車朝她撞來。
說要練出所有的四周跳,她就真的在練。
于謹控制着她對4A的練習頻率,賽季時絕對沒有這個跳躍的訓練,不是他不想看到這個跳躍出現,而是他知道,叢瀾不能因為4A放棄所有。
她不練4F,不把更多的四周跳放進自由滑,并非她對跳躍的打磨速度太慢,而是她需要将這些時間和精力擠出來,去給4A。
于謹可惜過:“你一個4A,夠你練二十次4F了。”
那個時候,叢瀾捂着肋骨縮在椅子上疼得話都說不出來。
不知道的人以為于謹現在的生活就是看着叢瀾訓練再參賽然後拿獎走人,他輕輕松松什麽都不幹,等着叢瀾的成績送自己直上雲霄。
不是的。
他在延長叢瀾競技生涯以及維持訓練平衡上,努力得跟當年考大學似的。
4A很難嗎?
當然難。
如果當初練4T和4S是為了索契出奇制勝,練4Lz是因為叢瀾天賦異禀,至少這些時候,于謹能看到四周跳的影子。
但在4A上,他看到的只有一個運動員對極限的追求。
女性運動員在這方面,實在是太難了。
于謹沒看見4A的影子。
直至今年年初,叢瀾在傷病複冰後,從失敗的4T直接跳5T,那道淩空的身影裏,他見到了屬于4A的色彩。
叢瀾不偷周,她不會這個。
T的pre是180°,她能在4T和3T裏減少這個數字,但在5T裏她會接近這個數字。
但沒有超過,因為數萬次的T跳早已經讓叢瀾固定了這個跳躍的肌肉記憶。
5T成了。
卻又不算太成功,她落冰後不足周,差了三分之一,滑出後雙足落冰,否則就直接摔了。
三分之一的缺周其實足以讓一個運動員摔倒的。
神奇的是,叢瀾這一跳确實沒摔。
真的不好看。
但它成了。
分數不高,按照新規會标記小于號但不超過180°所以不降組,跳躍質量差興許GOE還是個負的。
叢瀾可能再也跳不出來這個5T。
但她跳出來了一次。
就像是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脈,她轉身看着那個痕跡,聽着周圍倒吸冷氣的聲音,再轉過頭時,沒有說什麽,而是向後滑行進入4T的弧線。
剛才還失敗的4T,這次跳得很漂亮。
這一日,她的4A缺周落冰了。
而八月的這一天,鑽石表演賽裏的跳躍大賽的最後的最後,名次出來之前的最後一跳,原本要跳4Lz的叢瀾,突然選擇了4A。
她用了長長的一段滑行來做準備。
這很正常,因為大家都是如此。
這又不怎麽正常,因為叢瀾很少如此。
太長了,這個滑行不單單比她賽事裏的要單調,還比她gala之後炫跳躍的預備要長得多。
她幾乎滑了大半個場地,從一側的長邊尾部越過短邊,繼續順着另一個長邊往前,再次來到最後的短邊。
人們以為這是個4Lz。
于謹在她剛起步時也這樣以為,但他随後沒有看到叢瀾的Lz進入曲線。
越過短邊,叢瀾腳下做了一個轉三。
很簡單的花滑步伐,對大多數人來說一點困難都沒有。
于謹嚯地就站了起來。
“你幹啥呢?”
“站着幹啥,顯得我們多不合群似的。”
“于謹……”
但于謹沒工夫跟他們鬥嘴。
他直勾勾地盯着叢瀾,連眨眼都不舍得。
他怕自己眨的那一下錯過了什麽。
叢瀾轉身向前了。
【A跳?】
【卧槽——】
A跳向前,這是最容易被辨認的一個跳躍,哪怕初次接觸花滑的人都可以在第一時間認出來。
A跳永遠向前,它給人的感動最多,盡管只是三周半的圈數,依然有無數人最為喜愛。
在觀看者們腦子裏尚未完全閃過“叢瀾的3A好像不用這麽長的前搖”時,那道黑色訓練服的身影,就已經起跳了。
3A當然不用幾乎滿場的滑行準備。
因為這是4A獨有的。
叢瀾的A跳進入速度極快,得益于Edge的起跳方式,這份進入速度給她帶來的好處就是3A看上去格外輕盈、有力。
兩個有些反義對比的詞彙,輕盈之中,不失力量。
她的4A與3A差別卻很明顯。
叢瀾的這個4A,爆發力極強,進入之後一氣呵成,Edge不像Skid那樣會有一個細微的卡頓動作,給人的感覺就流暢得如同點火起飛的火箭一般。
一瞬,破入雲霄。
如果是Skid起跳,或者任何一種橫刀制動式的起跳,都達不到這種效果,因為為了制動而多出來的這個動作,勢必要破壞掉進入的速度,太快就會失敗。
A跳永遠向前,Skid卻自帶“不敢”二字。
橫刀制動起跳又快又高的不是沒有,現今大多數運動員卻做不到。
所以他們達不到叢瀾的3A效果,跳不出令人驚嘆的完美3A。
就算同樣是滿分GOE,別人的3A與叢瀾的觀賞度就是不一樣。
這個4A沒有3A那麽輕盈,卻是一樣的流暢,它不是清風,而是一座山巒的拔地而起,騰空,自成一島。
“後部核心肌肉群真漂亮。”
“于謹怎麽教的?這背肌力量都逆天了吧!”
“她腰背傷一多半都得賴你。”
“別說了,要是你你不要啊!”
“那我肯定要啊!”
要是他們,也一定會讓學生練出來這個跳躍的。
4A是什麽?
4A是神。
就算叢瀾已經早早地摘下了花滑之神的桂冠,在此刻,也不得不說一句,4A才是真正的花滑之神。
她落于冰面之上,那一刻,就是真正的神明栖身此間。
·
叢瀾的心跳都快如雷聲轟鳴了。
“我——”她這口氣直接吸到了肚子裏,聲音消失在喉間,人都是傻的。
正常落冰的4A,可能不完全足周(按照新規),但沒有太大的瑕疵問題,放以前是很标準的跳躍。
它不是滿分3A的程度,但肯定是個正向的GOE。
最關鍵的是,它周數沒問題。
甭管新規什麽90°不90°,放在正常規則下面它就是标準的足周!
叢瀾:“啊啊啊啊!”
她在冰上踱着小碎步來回轉圈,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我4A!
我的!4A!
還有誰!
躲在擋板處的那群人,一些沒有下冰,一些就挨着門邊,見狀立刻一窩蜂地朝着叢瀾滑去。
邊滑還邊嗷嗷,一口氣直接沖過去抱住了叢瀾,然後一層套一層,這裏快速成為了一坨。
“瀾神啊啊啊!”
“我的神啊啊啊!”
“是4A啊啊啊啊!”
現場熱鬧得像是八百只鴨子遇到了八百只羊,不是嘎嘎嘎就是咩咩咩,此起彼伏,沒有終結。
【是4A4A4A4A!】
【這也是我能看的?!】
【4444是444】
【別結巴了,真的是4A!】
叢瀾回複了記者們好多次,說過她要跳出四周,所有的。
不懷好意的人曾經刻意提到了,4A也算嗎?
3A是獨立于三周跳和四周跳的,那麽4A到底算四周跳嗎?
也許對方是想為難叢瀾,如果她沒有明确指出,那後來她跳不出來4A也可以說“我覺得這不是四周跳”,來為自己開脫。
所以這人專門提了4A。
叢瀾并不懼怕這類為難。
她說當然,4A是我的目标,它就是我要完成的四周跳之一。
明确,果斷,冷靜。
這份魄力令無數人沉迷,又讓不喜歡她的人怒罵“風大別閃了舌頭”,準備等着瞧。
也要謝謝這位挑事的記者,使得冰迷裏的大多數人知道了,什麽是4A,它的難度又有多高。
畢竟,既然單獨被提起了,它肯定有獨特的過人之處。
這一了解,心就涼了半截。
那陣子還出了一些專業人士的報告類分析,言明4A極為困難但不一定完不成,對女性而言困難度比男性加倍,另外大家問到的五周跳是真的不可能。
說出四周跳之後,叢瀾也在賽後會被問起跳躍的進度,去年還有人問4A怎麽樣了。
有些是出于關心好奇,有些是公事公辦,有些則是照舊的不懷好意。
叢瀾一概回複在練。
于是就有人出新聞稿:叢瀾4A不順早前大話要落空。
他們關注的就是任何的不足,她兩個賽季的WR和滿分,都被視而不見,轉身來一句“叢瀾不行了”。
【我從藍莓身上總是能看到奇跡,我現在真的是自慚形穢,她都世界第一還這麽厲害了,還一直不斷在進步,我卻做到了一點什麽就沾沾自喜,我反思】
【正在床上躺着邊吃邊看的我一個激靈就坐了起來】
【我現在可以就着這個4A炫十篇論文!】
#叢瀾4A#立即上了熱搜,随之的“爆”字鮮豔奪目,令人眼睛發紅。
自有人去解釋誰是叢瀾,什麽是4A,今天發生了什麽,又代表了什麽。
不誇張的說,叢瀾4A一出,張簡方幹翻對手的心又蹭蹭蹭拔高了八百層。
花滑如果有股票,下周開盤怕是要漲停了。
·
4A的BV是12.5,GOE滿分6.25。
就算加起來上限是18.75,對比它的難度來說,也得罵一句賠錢跳躍。
WINGS給叢瀾這個4A的分析中,标記了q,因為落冰欠缺四分之一周,不用降組,所以BV還是正常的,GOE給了1.47分。
質量确實不高,但由于4A自帶的周數和高遠度,哪怕質量不如3A,它體現出來的也足夠驚駭衆人了。
于謹他們不是很開心。
“我就知道新規則是不要臉的,看看看看!”
“q什麽q啊欠九十度多正常啊,你拉個機器人上去它也足不到三百六!”
“我從沒比現在更恨規則的,這可是4A!”
q不降組,只是在GOE上會有所表現,可是,它終究是被标注在跳躍旁邊的。
看着就非常礙眼。
仿佛這個跳躍多麽不堪似的。
缺一百以上的周數還能說一句一般,但九十度确實過于嚴苛了。
叢瀾的周數大多時間都比較足,少個十幾度也是經常。
桑瑩她們的話,九十度,四分之一周,這度數都不能說跳躍不好,因為一個跳躍的完成變化程度很大,四分之一可以體現在GOE上,q就有點坑了。
而且冰迷之前吐槽的pre多、缺周,是因為這兩相疊加之後,缺失的質量未在GOE上有所體現。
ISU這次的規定,跟聽話只聽半截的人,沒什麽區別。
正經的不改,稀奇古怪的瞎改。
叢瀾已經被人圍着好久了。
隊長有着最後一跳,她這麽一耽擱,後面的人就沒了節奏,因為全亂了。
廣播裏開始喊這群體育生:“請遵守賽場紀律,不要影響賽事的正常進行,各位回到場邊,騰出空場地,為下一個選手的跳躍鼓勁加油。請遵守……”
喊了好幾遍都沒人聽。
叢瀾掙紮着:“哎哎哎!”
“瀾神給我蹭蹭!”
“我也要摸新出爐的4A!”
“A跳之神,給我信仰!”
全瘋了。
廣播也瘋了:“回來!聽見沒!都回去!——”
這要不是全國直播,怕不是這位搶話筒的人就要開罵了。
聽到這熟悉的教練聲音,擠作一團的大家頓了頓,然後呼朋喚友地朝着場邊挪。
“走了走了走了,再不走邝教練要發飙了。”
“好兇哦,吓到觀衆了怎麽辦。”
就這樣的遷移過程,叢瀾都沒回歸自由。
但她一直在笑,嘴巴咧得都要到耳後了。
頭發也不知道被誰弄亂了,一腦袋的亂毛,得有百八十雙手蹭過的那種。
于謹正在場邊搓臉,這群教練的目光全在叢瀾身上,哪怕她被人圍着看不太着,也不想移開。
沒關系,總有哪個空隙裏能看到她的。
自家孩子嘛,接觸這麽久了,還能認不出來她的身影?
“老于啊,你祖墳冒了多少青煙啊這是。”
“我羨慕了,老于,你給我蹭蹭,我覺得你運氣比我好。”
“別跑,給我蹭蹭!”
叢瀾被運動員蹭,于謹被教練們蹭。
師徒倆誰都別想被放過。
·
網上正在被叢瀾的4A刷屏,花滑圈一下子就熱了起來。
國外也在刷她的4A,視頻剪輯已經迅速傳到了外網。
西妮娅·庫裏科娃她們給叢瀾戳了不少信息,但後者暫時沒時間看。
對外的個人認證賬號裏,她們也沒少發言。
頹靡的花滑圈被這股4A的風吹得燥熱無比。
國內賽又如何?這是WINGS判定的。
感謝前幾年ISU對WINGS的打壓,讓這個AI系統成為了所有人心裏的公正裁判,既然WINGS承認了,那這個4A就是有效的。
【西妮娅:什麽?國際賽不認可就不算?別鬧了,ww在的地方就是國際賽】
她甚至親自下場怼人。
有人認為WINGS在中國國內賽裏會弄虛作假,西妮娅回複你一點都不懂ww,無知者不該說話。
別說,她的回複還怪有禮貌的。
外網看這場鑽石表演賽的人也不少,張簡方可不是鼠目寸光的領導,現今國內花滑賽事只要跟國家隊沾邊,就有外網觀看渠道。
他的花滑官網可不設限,國外想看就能來看。
時差影響下有的地方還是半夜或淩晨,昏昏欲睡也被4A攪和得半點睡意都無。
最難受的是各個俱樂部,甭管是教練,還是背後的冰協,原本看這場比賽是想瞅瞅中國隊現在的儲備怎麽樣了,大半個休賽季快要結束,肯定有人出新技術,結果不看難受,看了更是心堵。
男單女單的四周跳都多了,雙人的跳躍也不錯,冰舞瞧着發展也挺良好。
但怎麽回事?不是疫情嗎?
怎麽你們還帶進步的?
各個國家防疫要求不一樣,一批運動員在第一輪全球疫情時就感染了,這些人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現在還在修養呢。
前面看着雖然堵心但也能忍,叢瀾這個4A出來,他們是真的忍不了了。
憑什麽!!
4A不一樣,它與4Lo不同,後者雖然困難但好歹也就是個五種四周跳的一種。
難,但有限。
4A可是多了半周的!它還向前起跳!
花滑向前起跳本就困難,與大家習慣性的向後動作形成逆反,不單單是調整方向,它對軸的傾斜與控制都有別樣的要求。
3A怎麽就那麽容易空成0A呢?
還不是起跳那會兒軸就沒了麽。
4A的難度可不是3A加了一圈,那是另一個世界、另一個維度的困難!
Noah直接發文:【LAN的4A,不亞于一拳打破了世界壁壘。】
他寫了這麽一條,似乎不過瘾,于是又發了個小長文。
主要內容就是在誇叢瀾。
他說,她不斷地突破,總是在人們以為就到這裏了的時候,呈現出新的花滑,我們驚嘆于她的成績,她卻又在之後告訴我們,成績不值一提。
競技運動不看成績看什麽?
這是體育圈裏雙方互罵時經常會被引用的一句話,因為這裏就是要看成績看獎杯看排名。
到最後,看的就是實力二字。
叢瀾的成績早已晃人眼睛,金牌、WR、世界第一,比賽之外還有驚瀾的火爆程度,它的萬人場次、十萬人場次,她身上的商業價值,每年的個人收入,都是花滑前所未有的。
就在這樣的基礎上,她還在突破。
4A很難,可說到底它就是一個跳躍。
冰迷為何如此激動?
因為這是叢瀾,一個早該退役休息的人,在她的22歲用實力講述的傳奇。
她打破了太多東西,也證明了太多東西。
這個時代有她,就有了不屈的先行者。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