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26章 預備新的直播
JGPF的快樂掀開了中國冰迷狂歡的第一幕。
前面的三個項目也不是不好, 就是沒這麽刺激。
三小只都是第一次進總決賽,裏面有人更是今年第一次參加國家賽,再者, 她們的分站賽确實沒有那麽亮眼。
贏了,可是看上去沒叢瀾當年石破天驚, 于是冰迷就覺得缺了點什麽。
高要求之下, 總是會難免苛刻。
蹲比賽的人表示:就是很爽!
褚曉彤喜笑顏開, 哪怕後面阿麗娜·潘科娃上場, 她都揚言:“景筱曼短節目第一穩了。”
【啊啊啊別毒奶求求了】
【彤姐嗷不要毒奶嗷】
反而把觀衆們給急得一激靈。
可她沒說錯。
短節目的配置也就那麽幾個, 最高的3A3T之外就是3A3Lo,問題是餘下的那一個人也不會3A啊!
哪怕她clean了這場比賽,ISU除非水到給她幾個技術動作加滿, 否則就不可能會比景筱曼的高。
因為景筱曼的GOE也不算低, 她的各個方面發展得都很平均, 不論是技術還是藝術, 都可圈可點。
丁教練是用主要時間練和鞏固三周跳, 看她的訓練情況調整練習四周跳的計劃。
景筱曼其實也沒有不練四周,相反,她或許沒有阿麗娜·潘科娃等人練習四周的時間長, 但效率一定比後者高。
就像叢瀾的上冰時長, 有的人一天在冰上六到八個小時, 但真正高效率的也不過就是一兩個小時左右。
她們待在冰上很久,可還是沒辦法超過叢瀾。
花樣滑冰是不看努力的運動, 任何競技體育, 看的都是結果。
于謹丁教練等人早就将訓練計劃壓縮得不能再壓縮了, 景筱曼練一個小時頂得上別人三小時,她非常累。
可是, 也非常高興。
帶着自己的3A3T,她接受着蜂擁而至的媒體采訪。
也在流暢的英語對答中,将姐妹們的成績一一肯定。
“我很喜歡我的這次短節目的表現,它是我截止到目前最好的一場比賽。我希望我能是第一,我也會努力成為第一。”她言笑晏晏,雖然才十四歲,但帶有大将之風。
褚曉彤已經看着阿麗娜·潘科娃跳完了她的33連跳。
“她在發抖,心裏在抖。”褚曉彤突然出聲。
易奇尾:“???”
這又是什麽形容詞?
你們體育界的都這麽神奇嗎?
褚曉彤說得沒錯,阿麗娜·潘科娃的表現确實沒有她賽前要好。
OP裏高調clean,她當時舉起的雙手就差把周圍的媒體記者們閃瞎。
那時她自信心爆棚,覺得從短節目到自由滑的比賽都是自己領先。
她不是怕景筱曼的3A。
說句托大的話,哪怕景筱曼在自由滑上了雙3A,這人也比不過自己——畢竟,我可以上三個四周跳啊!
提交的技術編排裏是兩個四周,可她能夠重複一個,到時候靠着這三個四周跳的BV就能壓死景筱曼!
她感到壓力從而發抖,不是因為景筱曼的3A。
如果娜塔莉、莉莉娅、索菲娅·古謝娃等人在這裏,她們會告訴這位後輩,你的感受,那種從靈魂裏蔓延開來的不安,臨賽前的退縮,是見到強大對手自知不敵後的本能反應。
後一個選手可以看到前一個人的大半比賽現場,也能在最近的距離,感受對方帶來的壓力。
前者表現差,會給後者很多鼓勵,讓對方油然而生一股自信。
反過來就是無盡的壓力。
景筱曼的重點不是3A,甚至不是3A3T,是她願意在Jr的短節目裏放這個注定賠錢的連跳。
這是不一樣的。
3A3T的性價比沒有3Lz3T高,哪怕真的想追分差,也可以用3Lz3Lo,這肯定比3A3T簡單。
單跳3A就是一道坎,連跳跟上3A不是難度翻倍,是幂指數級別的提升。
這就像是兩人的面前有兩條路,其中一條所有人都知道是個“死路”,只有1%的生還,但景筱曼偏偏就選了它。
在熟悉可控的環境裏,阿麗娜·潘科娃一類人是不會有多餘感受的,就像是她明白很多人稱呼自己為“偷懶者”、“技術毒瘤”。
她不在乎。
也依舊用這樣的難度去打敗國內的大多數女單,JGP分站的幾十個手下敗将。
為什麽會有景筱曼這樣的人啊?
她“看到了”景筱曼的短節目表達的意思。
因為是運動員,因為練習過各種跳躍,所以深知有些技術的難度是怎麽樣的,風險有多高。
故而,她會比觀衆受到的刺激更深。
大家一起偷雞摸狗不好嗎?
為什麽你就要這麽特立獨行?
而且你還做到了!
你憑什麽做到啊!
褚曉彤:“她有着被人驕傲的四周跳,4T和4F,可她的3T,她的3F,我沒有看出來有多麽的好,多麽能稱得上是銜接在四周跳之前的高水平跳躍。”
偷懶的pre,沒有精進的技術,落冰不怎麽足周全靠擰,三周跳為什麽會不足周啊?
可能是因為,在一開始練出三周跳的時候,就這樣了吧。
翟雅韶:“那什麽叫做高水平呢?”
褚曉彤:“景筱曼那樣的,她是在路上;你要看最好的,當然是叢瀾。”
她再次強調:“每個人的技術都是在不斷進步的,沒有人第一次練跳躍就能完美,缺周、存周都很正常。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不足之中,一點點将它補足的。你看到賽場上有人的3F不足周,沒有關系,裁判正常扣分,她每個賽季正常進步,這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冰迷陪伴着運動員成長,要做的不是去用話術遮掩其不足,非要将一個不那麽好的跳躍,誇成舉世無雙。
pre過多就是過多,進入時間長就是長,控軸有問題就是有問題,存周就是存周,不需要去争論“她沒有”、“她對的”。
錯了就是錯了。
等她做好了、進步了,就誇啊!
誇她在努力,誇她是一個有追求的人。
追她的比賽看她的現場,為她送花送玩偶,驕傲地将兩場比賽的對比剪輯在一句,大聲地說出一句“我喜歡的人在體育競技裏永不後退”。
西妮娅·庫裏科娃在前兩年也偶爾落冰過四周跳,但這些質量太糟糕,而且發力方式完全不對,所以教練逼着她忘記,重新練習正确的。
現在也能跳出來,姿态與之前的差別甚大。
她在練跳躍的過程裏骨折過,加上因為練四周而導致其餘的技術動作回退,導致她沒怎麽參加比賽,也沒拿到過什麽好名次。
她本人和教練,與阿麗娜·潘科娃就截然不同。
西妮娅·庫裏科娃在面對着叢瀾時,也不會像是阿麗娜·潘科娃看到景筱曼時,這樣的慌張。
半瓶水晃蕩的人,總是不如滿瓶水的。
這樣心虛的人,越能從景筱曼的節目裏感知到她的态度。
跳躍沒摔,倒是在蹲轉調整姿态的時候,阿麗娜·潘科娃不知道是走神還是力竭,向着右後側傾倒,核心散了,手臂也稱了一下冰面。
場外的教練滿臉鐵青。
導播有點意思,切了一秒的畫面給教練。
【哦豁這臉色不是很好的樣子】
【倆教練都有點不開心,你不開心我就放心了】
褚曉彤只是淡淡地道:“花樣滑冰運動員啓蒙很早,也放棄了很多童年娛樂時光,教練不只是教授動作的老師,也該是引導運動員成為一個正直向上的人的老師。”
小孩子懂什麽呢?
不管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十來歲的孩子滿腦子只有大人灌輸的東西。
“你要贏,不惜代價,不計較過程。”
“技術要正确呀,你看,這樣跳出來多漂亮。”
兩種不一樣的教導,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讓我們恭喜中國隊!景筱曼女單第一!”褚曉彤再度站了起來,大力地鼓掌,恨不得讓這個聲音傳遍了演播室。
原本BV就沒景筱曼高,七個技術動作的質量也一般,ISU給分再寬松,終究沒超過景筱曼。
最可能被水分的P,也因阿麗娜·潘科娃的那一“摔”,導致了上限直接降低一個層級。
今天大家的P分似乎是從28開始加減的,景筱曼當前算是六人第一,32.14,阿麗娜·潘科娃得到了不錯的31.89分。
P分降組好像有點影響,但好像也沒有。
因為阿麗娜·潘科娃是上層打分的,0-5之間可以給4.9,但其餘人5-10之間也是可以5.1的。
這就是權限。
·
叢瀾換好了衣服後,就去熱身了。
路遇跟隊的科研組技術人員,這個在後臺監控運動員的人正在跟人聊前場。
記錄上顯示,實時跟蹤的WINGS數據推測,景筱曼的分數在正常水平線向下少許偏低的階段,墨仙和汪淩倒是發揮比前幾天好,今天的成績算是不錯,但對比其餘的三人均分來講,似乎也是有點嚴格。
圖片上一堆的數字,叢瀾只是瞥了一眼沒多看。
WINGS的推測今年新出了一版實時根據賽場情況預估分析的即時輸出,主要是簡單分析選手賽場表現與裁判打分的關系,并根據已經錄入進去的技術手冊和裁判多年來的評分習慣,進行拆解數據化,最後導出不太有那麽強大的科學性的內部人士可看的結論。
簡單來說,A在這三個賽季裏都有執法比賽,擔任的都是J裁,假如一共13場比賽,那麽就根據他對每個選手的評分,對比搜集到的視頻資料,總結出他的評分習慣。
也許第一場裏,給第一個選手的打分很苛刻,一直到最後一組的最後一人,逐漸變得寬松;
也許第一個賽季整體來講,要比第二個賽季執法時嚴苛程度高了那麽一點;
也許他在不同項目上,嚴苛寬松各有差異。
對T裁也是如此。
它可能是真的,但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沒辦法作為佐證。
這些在冰迷那邊其實也會談到的,比如哪個T裁狠抓錯刃,哪個人在存周上有獨特嗜好,誰會限定選手或者國籍的寬松or嚴苛。
J裁就更簡單了,打分時的表現,都是會被人總結的。
賽後追究九個J裁的給分情況,像是跟均分差別過大懷疑你收了賄賂,或者給分低得不正常是不是有問題。
ISU也在查這些,一直在查,每年都有許多裁判落馬,但也有很多人處于懲罰期卻被放過繼續執法比賽了。
混亂,肮髒,這就是ISU的現狀。
亞洲總是被打壓的,景筱曼汪淩墨仙如此,還有很多人亦是如此。
叢瀾低頭,伸手向後調整自己背部的考斯滕。
這衣服穿脫其實都挺麻煩,布料的舒展性不錯,但也正是因為這一特性,導致它本身的尺寸很小,每次穿它都要花費好一陣。
脫衣服的時候也是,渾身都是汗,就不那麽好脫了。
女單還行,都是裙子和褲襪這類的分體構造。
男單大部分是一體的,沐修竹每次在更衣室穿考斯滕就龇牙咧嘴,感覺在拔蘿蔔。
蘿蔔是他自己。
·
娜塔莉在看這場比賽。
她來到了觀衆席,然後她發現,自己已經被遺忘了。
索契周期她不論去哪裏,總是會引發尖叫,許多人都熱切地喊着她的名字,親昵地叫着“姑娘”、“親愛的”,情緒熱烈外放,仿佛她是她們最熟悉的朋友。
但來到這個場館,很少有人認出她。
哪怕有的人覺得她面熟,也只是重複看幾遍,就再無其他了。
好像有點冷漠。
也就是這樣了。
娜塔莉看着場下的開模式,想着剛剛結束的Jr組比賽。
很不一樣,與她當年的Jr賽季差別太大了。
她們的難度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只有簡單的三周跳似乎已經不能滿足這些追求進步的運動員了。
曾經難得的3Lz3T,也早就成為了人人掌握的連跳。
娜塔莉可以看出來她們得到的教導比自己的要好,也能明白這是科技進步帶來的優勢。
教練的經驗越來越好了,後勤團隊越來越完善了,冰刀和冰鞋的配置也越來越優異了。
她就像是被一道河隔開的舊時代,已經遠遠地被甩在了後面。
“呼——”娜塔莉捂住了自己的臉,她有點冷,這裏的空調打得太足了,而她穿得又沒那麽厚。
我好像,沒辦法擠過來了。
她想着。
哪怕傷愈後恢複了訓練,不斷地将以前的難度撿回來,卻總是3A今天有了明天就沒了,3Lz3T今天落冰了明天練了3S就沒了。
很神奇的一種感受。
教練說,這是正常的。
娜塔莉開始害怕睡覺,她不想結束這一天,寧願下了冰以後就在場館外面隔着玻璃看裏面,也不想離開這裏。
更不想回到家裏,躺在卧室的床上。
我睡一覺,可能什麽都沒有了。
我不能睡。
她因此變得神經質,也讓狀态更加糟糕。
參加過比賽,可是成宿地睡不着覺,比賽現場也很糟糕,每一個跳躍前她都會想是不是要摔,于是果真就摔了,然後便會聽到全場的噓聲。
她變得害怕參加比賽。
可又期待參加比賽。
莉莉娅來找她了,這位被戲稱貝加爾湖常客的女單,曾經是她的競争對手,也數次被她壓下,與金牌無緣。
娜塔莉開始羨慕她,因為她有“出湖”的過往。
“大不了就練”、“沒關系我會撿回來”這些話仿佛就在耳畔,但又似乎很遠很遠,遠到娜塔莉捂着耳朵不願意去聽。
她想,我錯了,我不該輕看莉莉娅。
她其實沒有輕看,只不過以前覺得,丢技術不算什麽,肯定能找回來,哪怕這個過程比較的難。
可她沒想過,會這樣的難。
“我害怕,我怕我已經沒有站上賽場的可能性。她們每個人都比我優秀,比以前那個得到冠軍的我更優秀,而她們比我年輕。”
“年輕得多。”
“我看着訓練場裏,無數個人都在摔倒,我也在摔倒。可我摔的是3S,她們摔的是4S。”
“我追不上她們。”
我本是當年最優秀的,可我現在的終點也不過是這群孩子們的起點。
我要怎麽去比?
如果只是快樂滑冰,我又為什麽要掙紮?
莉莉娅将她的心理醫生介紹給了娜塔莉。
娜塔莉這才知道,原來莉莉娅不是全能的。
“是叢瀾讓我去的。”莉莉娅笑得很平靜,就像是風中的那朵百合花,“她跟我說,也許你需要一個戰友。孤軍奮鬥很酷,但多一個喊加油的,或許你能夠堅持得更久呢?”
心理醫生不是站在那裏喊加油的,相反,她讓莉莉娅能夠自我走出來,站在旁邊給自己不斷地喊加油。
所有人都是戰友,哪怕是競争對手,依然如此。
娜塔莉靜靜地等着,她已經看到了叢瀾的身影,很快,就可以見到她出現在賽場上了。
·
今天的比賽還有男單和女單的短節目。
娜塔莉知道沐修竹,這位叢瀾的師弟,她傾注了很多心血在他身上,而這個少年也沒辜負她。
好幾位教練都說,沐修竹是有成為男單第一的資格的。
不單單是他承襲于謹,還因為他的天賦。
周圍的歡呼聲不絕于耳,來這裏的中國人很多,娜塔莉左右看了看,她耳畔有着熟悉的話語。
因為以前她也被這樣喊過,還與叢瀾學過簡單的漢語,“好”、“太棒了”,哦,可能還有一句“我愛你”。
娜塔莉想起叢瀾聽到自己含糊不清地說話,眉頭皺得不行,拉着自己的手放在她的喉間,一點點教她發音。
最後也沒學得多清楚,不過,好歹能讓人聽明白她想說的意思了。
“啊啊哦”到“喔啊你”,進步還是非常大的。
叢瀾的3A真的好漂亮。
透過沐修竹的身影,娜塔莉恍惚間回到了索契。
那一場,她的3A真的無與倫比。
盡管許多人都說,平昌裏的叢瀾才是完成體。
“我們都知道,叢瀾這些年的得分并不公平。我其實也有這樣的感受,你努力了,但得到的沒有你想象中的多。”
莉莉娅跟她聊天時,突然提起了打分的話題。
“索契,那是一場來自我們國家的威脅。”
“現在,這是來自整個ISU的脅迫。”
莉莉娅比劃着,将自己代入了叢瀾的位置。
“我看她的現場,我覺得這個3A可以滿分。然後我眼睜睜看着,等分的叢瀾苦笑了一下。你知道嗎?我一直在練我的3A,我就想,如果這樣的表現都無法得到滿分,那我又能有多少呢?”
娜塔莉随着她的話,心想,是啊,那我以前的3A,又配得上那麽高的分數嗎?
“我不明白叢瀾的動力是從哪裏來的,不管怎麽發揮都是差不多的分數,為什麽每一個賽季每一場比賽,都能讓我看到她的精進?”
莉莉娅似乎很苦惱。
娜塔莉聽到自己說:“因為她的路,一向是自己走出來的。”
莉莉娅:“是啊,因為她的路上,從來沒有什麽保駕護航。”
她看向娜塔莉,兩人對視時,莉莉娅幾乎要哭出來了。
“我後來才想明白,叢瀾在一開始,就演示給了我們最正确的道路。”
在花樣滑冰這條路上最該走的方向,最能持續往前的方式,她不吝分享,每個人請教跳躍時都傾囊相授。
有人信了,有人聽不懂,有人沒有機會嘗試。
還有的人,選擇了忽略。
沐修竹成為了男單的第一,雙四周+3A,讓人以為要飛出擋板的4Lz,單跳的高遠度好像又增加了。
但他的分數沒有太高。
來自阿美莉卡的一位男單,在沒有任何一個四周跳的情況下,以P分超過了沐修竹近6分的優勢,只比沐修竹低不到兩分,成為了第二。
這說明,他雖然是三周跳配置,但T分上只比沐修竹少了8分。
可是,他的BV是要低9.59分的。
這人的GOE,快要加滿了。
娜塔莉聽到了身側有人在謾罵,其實聽不懂,理解內涵全靠語氣。
她罵人的時候氣息也是這樣的。
“陷入了循環。”娜塔莉低喃,“又一個叢瀾循環。”
高超的技術,不公平的打分。
區別在于沐修竹不是無可指摘的藝術高度,所以,他的P分才41,解釋起來似乎不那麽困難。
【中國隊叢瀾:講個笑話,41.62。】
【冷死了,這笑話】
【快要比賽了姐姐別玩手機啦!】
【這就是王者的驕傲嗎,賽前玩手機我真的服氣】
【pcs你真不愧被簡寫成p,這打分還玩個p啊】
【堂溪姐姐你真的好努力我已經感覺她夾雜在這群人裏搞廢了多少腦細胞了】
沐修竹的大臉被投到了半空的屏幕上,他在笑。
他笑着跟于謹說:“教練我是不是表現特別好?”
于謹摸摸他的狗頭:“超好。”
沐修竹:“嘿嘿嘿!你放心,北京之前我一定成為讓他們沒辦法挑刺的人!”
于謹頓了一下,狠狠地剜了旁邊的裁判席一眼,又看着沐修竹,溫柔地點頭:“好啊!”
當九個人裏的八個都要挑刺,又哪裏不能挑呢?
就像是他們在上兩個選手裏,努力地從各方面找加分的條件。
——你落冰啦?哇塞好厲害,當然要給加滿啊!
——你軸這麽正落冰姿态這麽穩?哇塞我不喜歡這樣好的跳躍哎,給你個+3勉強了。
女單六人組上場之前,官號發了一條新的微博。
很顯然,這是臨時拍的。
【中國冰雪:都說啦根據曲線賭40-41才是最接近的啦!】附一個視頻。
【這是什麽好登西讓我瞅瞅?】
【快進看完了已經被氣死了,什麽叫做兩人打賭沐修竹P分區間,根據近年來賽季曲線,也就是40左右頂天了42?我們沐沐最多的一次是可以到45的!】
【那是一次B級賽你醒醒,而是官方這配音聽着是倆人随口聊天但你沒覺得很調侃這次比賽嗎】
【這是在諷刺啊各位,小沐的比賽分數曲線都給你了,穩如老狗啊!A級賽這兩年都沒怎麽上去過!】
【我入坑的時候有人跟我說,運動員的分數都是根據資歷增加的,前期少是正常】
【@褚曉彤,出來打假,來活了】
【所以發這個是什麽意思?】
沒什麽意思,就是祁尋春她們看着ISU到沐修竹這裏突然圖窮匕見了,決定自己也圖窮匕見一番。
褚曉彤的直播間裏,加了一個新的版塊。
“不好意思啊朋友們,臨時接到通知,給大家多一個直播鏈接,如果有兩個設備的可以一起觀看。”她的聲音裏有着幸災樂禍。
翟雅韶:“……”
你這樣嚣張顯得正要說話找補的我很無能為力。
易奇尾:“……”
姐姐我服了你。
褚曉彤笑得很暢快,切了音頻都不能控場。
【慢點姐,你快撅過去了】
【什麽樂子給我說說讓我聽聽】
褚曉彤拍了自己胸口兩下,強制自己剎車:“新鏈接,來自比賽現場後臺,從現在開始國家隊科研技術人員将會全程直播并講解WINGS在比賽中的應用。”
【!!!】
【我等到了什麽!】
【我的神要來了是嗎!】
這消息一出,原本正在罵裁判和ISU的,全拐過來歡呼WINGS出現了。
褚曉彤:“本來是沒打算直播的,畢竟不是自家的場子,可能不太熟練。但沒關系,大家都是在摸索中成長的,WINGS也是。之後如果有什麽錯誤還請擔待哦!”
有人問這是什麽意思,什麽叫做“不是自家的場子”。
褚曉彤看見了這一條,也爽快地回應了。
“哦,今年的世錦賽不是要在我們這邊舉辦嗎?到時候就是自家的場子啦!”她歡快地道。
新功能本來打算在世錦賽的時候用在央視直播的,因為場地升級到了沒有芯片也可以多方位捕捉大量數據,加上可以把設備都運到現場去,足以支撐全程的WINGS實時輸出。
COC時後臺就在做這個了。
溫哥華比賽現場又不給他們裝東西,靠的都是跟來的技術組混入人群和攝像機信息傳遞,還有多年的視頻分析技術,要不然WINGS也搞不定新功能的需求。
本來,這個新功能在三四年前就開始着手做了的。
它不只是歷史上第一次露面時對選手進行分析,關鍵在于,這次它會從數據庫調用裁判信息。
裁判組的所有人,尤其是T裁和J裁,以往怎麽打分的,這一場怎麽給的,六個人有什麽區別。
WINGS預測如何,現場實際如何,對比分析結論是什麽。
ISU拒絕WINGS,在意又不在意它,否則早就會知道,它已經朝着動搖ISU根本的方向發展了。
運動員的發揮差但是分數高,沒關系,我們裝死就行。
可是,當WINGS這次的重點是扯開裁判組的遮羞布,就不是裝死能解決的事情了。
祁尋春看着第二次補出去的視頻,問還有多少。
技術人員回複:“男單的還有四個,Jr組樣本量偏少結論不明顯,算力現在騰給了即将開始的女單,等今天比賽完我們整理過後,盡量在明天自由滑開始前放出。”
祁尋春:“好,辛苦大家了!”
技術人員:“工作而已,應該的。”
打算收集數據回家分析,現在有點看不過去了。
沐修竹被壓分壓得太狠,而且他的待遇很明顯,在其餘人都提升的時候,不升反降。
祁尋春:“嗤——申訴無門。”
那就砸了牆,掀翻屋頂。
煩死,天天說冠冕堂皇的廢話。
氣得她都要乳腺結節了。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