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27章 給我加上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27章 給我加上

    叢瀾收拾東西準備出場的時候, 于謹彎腰去給她撿丢在地上的發繩。

    小姑娘的碎東西太多,老是亂掉。

    沐修竹很想過來獻殷勤,可惜他賽後的事情也多, 這會兒不知道被帶去了哪裏。

    茱迪手裏抱着瑜伽墊,随手遞給了随隊的後勤人員。

    叢瀾抻了抻肩膀, 最近這裏有點困。

    收拾妥帖的頭發連飄出來的碎發都沒有, 她今天的妝容換了, 女選手就是這樣, 可以精致的地方比男選手多多了。

    路過鏡子時随意看了兩眼, 叢瀾調整着自己的考斯滕,快步走過了後場,來到選手通道。

    六人依次而過, 每一個出現到臺前的選手, 都得到了全場觀衆的歡呼吶喊聲。

    令人再熟悉不過的六練, 開始了。

    她們從圍欄門口魚貫而入, 像是美人魚彙入了大海, 來到了自己的主場。

    褚曉彤:“全世界的頂尖運動員,在今日齊聚。”

    翟雅韶照舊,挨個随着現場廣播以及畫面的切換, 來介紹選手。

    “桑瑩, 中國隊女單運動員, 今年15歲,剛升入成年組, 最佳成績是GP分站賽第二和第三。”

    “叢瀾, 中國隊女單運動員, 今年20歲,索契、平昌奧運會金牌蟬聯者。”

    褚曉彤聽着這話, 突然想起來她第一次解說的時候,彈幕上輪到了叢瀾,許多觀衆都在講,給我念一串戰績!

    孫娅然從索契周期念到平昌周期,從一個GPF冠軍,到無數個GPF、WC、OG冠軍,再到現在,很多人都默認不用念那麽多成績,只要說上一句“冬奧蟬聯”,就足夠了。

    也依然會喜歡聽很多的成績,但如果不念,兩枚連號的單項ogg,就已經代表了許多。

    叢瀾低着頭,腳下蹬冰逆時針滑出。

    曲矜在最高處坐着,他沒蹭到票,也沒買到前排的票。

    最初知道叢瀾的時候,已經很難買票了,但其實困難度還是可以克服一下的。

    現在不行了。

    克服不了。

    票販子哪裏都有,外國的月亮也沒有比較圓,他約了一張vip前區的票,等到來了這裏說要當面交票給錢,卻被爽約了。

    因為對方在網上給了另一個出價比他高的。

    曲矜當場就放棄了自己的形象,抓狂地原地轉圈。

    好難,他想着。

    但就跟許多冰迷一邊期待一邊難受那樣,叢瀾現在的比賽可謂是看一場少一場。

    六七月報名參賽是一關,等到了賽前确認她能來這裏是一關,正式比賽時可以站在賽場上又是最後一關。

    退賽正常,參賽中途退賽也正常,競技運動的魅力在于方方面面,這刺激的感受自然也算其中一環。

    他在不确定中等待着,就像是小王子等着他的狐貍。

    曲矜無奈,終于找到了一張山頂的票。

    太遠了,太高了,看不清楚。

    不過,哪怕只能看見下方豆丁兒大的點點,也絲毫不阻礙他第一眼認出誰是叢瀾。

    無關考斯滕,就算都穿着一樣的衣服,她擡刀起步的霎那,曲矜都能認出來。

    如他一樣的人很多,多到漫山遍野。

    她們看不厭叢瀾的每一場比賽,也希望可以能繼續看下去。

    有的人對每一個銜接都如數家珍,會看出來叢瀾這一場比上一場多了什麽變動,或許是這次的大一字接旋轉時手臂動作由擁抱改成了奉獻,或許是原來安排在冰場某塊區域的幾個滑行換了新的地方。

    有的人看不懂細節,甚至認不出來3A之外的五種三周跳,但是沒有關系,她們可以看明白每一場比賽的精進。

    那是一種叢瀾将自己的所有,用最大的力氣呈現給她們,從而才能帶來的沉浸感。

    “不單單是跳躍,我知道每一個冰面上的躍起,都是一個小高潮,它很難,但又非常簡單。因為只要你跳起來,你就能挑動所有觀看者的情緒。”

    褚曉彤的解說只有大概方向,沒有固定的文本。

    她經常會提到自己作為一個選手、競技者,在參加比賽的過程裏發生了什麽。

    趣事兒、思想、同等情況時的慌張,也讓很多觀衆聽得津津有味。

    她也會說起很多局外人,就連教練都可能不知道的東西。

    “我最開始跳3A,從訓練場到了賽場。那個時候我會很緊張,因為擔心摔倒、失誤,會想着一定要足周、一定要站住,但哪怕是摔了,也不能空,千萬千萬不能空。”

    cop1.0的時候就已經是寧摔不空了,現在的規則下,更要如此。

    BV在就好說,但若是3A變了2A和1A,差距就太多了。

    褚曉彤:“最好的狀态是那種,不知道怎麽了,順着肌肉記憶就來到了跳躍跟前,然後就完成了。極少數在進入跳躍時的路線上,我會突然有一種自信,這跳必成。”

    【我有時候也有這種突如其來的自信,這把必贏】

    【好喜歡她娓娓道來的這種解說啊】

    【桑妹子的跳躍就很自信诶,比gp分站要自信】

    桑瑩留在了賽場。

    褚曉彤說:“我們每個在場上的人,都會知道,只要我們起跳,不管結局如何都是會引起一陣歡呼的,所以在gala中我們經常會去挑戰難度跳躍,哪怕失敗。”

    這是所有運動員都明白的。

    “認認真真地打磨節目,将不同地方的編排做得越來越好,可最後還是比不過你将3A放進去,你把3Lz3Lo放進去,甚至是自由滑裏你去挑戰四周。”

    “這是一個很偷懶的行為,再差的節目,只要你出了高難度跳躍,他們都會說,你很棒,你是一個勇于追求競技難度的運動員。”

    許多人會誇,誇這個4T,誇這個3A。

    但不會誇整個節目。

    因為不好看。

    當一個節目除了跳躍挑不出來額外東西的時候,那麽它适合的不該是花樣滑冰的賽場。

    ISU應當專門搞一個新項目出來,專門為了跳四周,指定時間指定數量,誰多誰穩誰就贏。

    桑瑩跟丁教練擊掌,又把手裏那個似乎是前兩場分站賽裏就攥到融化後凝固的小塊巧克力,交給了丁教練。

    丁教練:“……”

    麻了,哪家徒弟會把巧克力當吉祥物啊!

    還這麽小塊!

    怕是都快要不能吃了。

    桑瑩:“走了走了走了!”

    火急火燎地,少女揚起笑臉,戰意滿滿地奔赴她的舞臺。

    褚曉彤的解說正在這時跟上了翟雅韶對桑瑩的介紹:“我師妹,桑瑩。”

    【對哦這個是親師妹!】

    【sr女單可以用3A單跳!景筱曼都用了桑瑩你上不上!】

    【上3A上3A上3A】

    她是這組選手裏第一個上場的。

    第二和第三的兩站成績不算弱,只不過進到總決賽裏時,顯得還是沒有其餘人那麽強。

    桑瑩今賽季一直在挑戰3A。

    所以這回,她怎麽會放棄呢?

    音樂響起,褚曉彤的解說詞也同時出現了。

    “與青少組相比,成年組的核心控制力要更強一些。你們可以回想前不久那六個人的表現,有的人肢體是甩出去的,控制力差勁,手臂亂晃,做了好像又沒做。所以節目不好看。”

    “你們看桑瑩,不單單是腳下的冰刀幹脆利落,她的上半身也在配合着自己的步伐、旋轉、跳躍。”

    “有一些運動員,大家都誇滑行好,不管是用刃還是速度、銜接等,都做得很優秀。但再去看他們的上半身,你們會發現,好像上下兩個部分的軀體被割裂了。”

    “這非常常見。”

    “桑瑩的肢體動作是很豐富的,她不像是上一組男單裏的幾個人,也不像是青少組的小孩子,手臂張弛有度,不是簡單地伸出去再畫個圈,而是有她自己的呼吸節奏。”

    “花樣滑冰是一個在高速運動下的項目,它呈現的一整套節目勢必離不開滑行,也正是高速滑行帶來的優勢,讓大家忽略了肢體的僵硬、不充分。”

    褚曉彤此時的點評沒有像是其餘直播解說那樣,着重在跳躍上,而是整個表現力。

    舞蹈老師教課的時候,會覺得有些孩子天生就是舞者,因為他們的協調力很好。

    花樣滑冰也需要這種協調力。

    不是滑行與跳躍就足夠了的,舞蹈填充內核,帶來了節目的升華,也讓這個項目有了生命力。

    其實P分并不是不能刷。

    拿不到滿分,拿個基礎及格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一點在現在越來越複雜瑣碎的編舞上,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褚曉彤一開始參加比賽那會兒,滑行半場去做三周跳再正常不過了,漫長的一周燕式巡場也是每個女單都要會做的。

    現在不可以。

    如果在進出三周跳時沒有步法銜接,準備起跳的過程裏過于單一,都是負GOE的條件。

    為了拿到基礎分數,編舞師的工作量也是越來越大。

    褚曉彤嫌棄大多數節目,有時候不全是選手的問題,還在于這套節目的編排壓根就不合适。

    就像是Jr第一個上場的小女單。

    編舞師沒有結合她的個人色彩與擅長的動作來揚長避短,只顧着按照自己總結出來的公式,塞進去一堆“可以加分保分”的編排,就宛如讓一個跳古典舞的姑娘去跳街舞,會很難看。

    有沒有人能消化掉這些亂糟糟編舞,做出來自我風格的節目呢?

    當然會有,但不是她們。

    壓力全給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還要三四十的教練做什麽呢?還要俱樂部做什麽呢?

    輔助團隊就該有自己的任務,而非站在場周當吉祥物。

    還不一定是吉祥物,挺拖後腿的。

    在褚曉彤的緩慢講解中,不少懵懂的觀衆們,看明白了桑瑩的美。

    【很流暢的樣子,比剛才的節目看上去都要順,我不知道怎麽去形容】

    【像是一匹柔滑又光彩奪目的綢緞】

    【想起來了著名的洗發水廣告】

    游刃有餘四個字,又一次被本場的觀衆們看到。

    褚曉彤見到桑瑩預備跨出一大步的動作時,激動得把剛才的溫柔全都丢在了腦後,她騰地就站了起來。

    把旁邊的兩人吓了一跳。

    “3A!落了!”褚曉彤歡呼着,“一個非常有叢瀾特色的3A起跳!大步向前的快準狠,沒有減速所以讓人無法察覺她要在這裏起跳的決心,這個很難練的!但這樣的力量感帶來的沖擊,是加倍的!”

    桑瑩是Skid起跳,但她近期的學習裏,有點把叢瀾的Edge起跳中的一部分融入進自己的發力方式中。

    她起跳的速度更快了一些,這是丁教練根據頻繁的失敗,更改的适合桑瑩個人特色的新計劃。

    其實也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因為起跳這部分很不好練,一旦自己的肌肉記憶形成了,又要用數倍的努力去覆蓋它,最後才能達成新目标。

    Skid起跳是主流,它相比于Edge顯得“偷巧”了一些,但做好了以後也是非常漂亮的。

    在正确的技術之上,Skid不是虛假,它就是一個大類型的A跳方式。

    桑瑩減少了pre,加快了速度,為了這可能只有0.1s的改變,她練了數不清多少次,摔打了一遍又一遍。

    不只是她,世界上的運動員都是如此。

    哪怕有的人是為了當技術簍子,但他們想穩定下來,也要不斷地訓練自己當前的技術。

    褚曉彤追着身邊的人不住詢問:“是不是很美?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

    翟雅韶颔首:“嗯,非常美。”

    易奇尾被褚曉彤灼灼地看着,也沒辦法,只能點頭:“特別美,絕了!就這技術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做到!”

    褚曉彤這才滿足。

    【我以為愛豆會被怼到最後,沒想到比賽不僅在彤姐跟前救了他一命,還在直播間裏救了他】

    【救命!你們的營銷速度為什麽這麽快!桑桑還沒等到她的分數,你公關就出了個#易奇尾在褚曉彤面前弱弱地#還什麽#女A男O走進現實#,當我躍哥是死的嗎?他一冰刀下去你們人都得挂啊】

    【剛對這男的有點好感,我yue了】

    【不錯,從著名的熱搜18位一路向上,短短兩分鐘直接刷到前十,他團隊沒在後面動手腳我吃shi】

    【平臺營銷管我們什麽事】

    花滑賽場轟轟烈烈,外場平臺也絲毫不弱。

    今日刷微博的人看着一個又一個與花滑相關的話題,人都不知道要怎麽罵了。

    一場比賽怎麽這麽久啊?

    有完沒完了!

    沒完,而且還有好幾天呢。

    ·

    另一個鏈接裏的WINGS也在努力工作着。

    有兩個設備的觀衆不少,電腦和手機,或者倆手機,要麽就是可以軟件切屏的,總之,大家都想趕上這一波熱度。

    【解說,解說你慢點,我有點跟不上畫面】

    【切太快了,ww你等等我,我沒看到剛才的那個j3裁判的傾向】

    【啊啊啊啊啊給我個截圖的機會求求了剛才閃過去了,我只截到了一個模糊的畫面嗚嗚嗚】

    将一個裁判的三年濃縮成一句話,可能會是“xx,性別,國家,什麽職位,做了什麽,打分大致的傾向是什麽”。

    冰迷之前在翻裁判組成員的時候,也分享過:

    這位來自某國的A,她對我們的女單會手下留情,對某個國家的則是非常狠毒;

    這位來自某國的B,他谄媚美國運動員,狠抓我們的雙人,p一向給得非常低。

    但這是以前。

    今天參加女單比賽的九個裁判,是在衆多裁判組成員裏率先被WINGS用每人二十張左右的圖表,挨個在六練期間預先介紹的。

    并且,ISU規定中運動員被叫到名字時,她需要在30s之內站在節目的開始點。

    這個點位不一定都在冰面的正中央,有的運動員編排設計可能是在偏一些的位置,也可能是裁判組對面的擋板那裏。

    所以時間判定上,主要看的是你有沒有停在一個點位,因為移動肯定是你沒就位的。

    就是這個30s,WINGS會趁着這五分之一個短節目的時間,把運動員的賽事曲線給過一遍。

    尤其是得分情況,T和P都有單獨的圖。

    甚至于,如果她以前參加過的某場比賽中,裁判組成員和當下的這群人有重疊,那麽,就會将其當時的打分小分表直接調出來。

    并且,在之後的比賽期間,這個人将會被着重标記。

    【一種特殊待遇,j3你值得】

    【原來還是老熟人】

    也不一定J3這人就是不公平的,WINGS個體沒有喜好,它就是一個系統,會遵從工作人員的設定,運行它的既定程序。

    桑瑩的比賽曾經遇到過某個裁判,所以WINGS就調出來了那一場,并且将其打了顯眼的标記。

    僅此而已。

    露臉來講解的技術人員不善言辭,所以他就沉默地只是操作着儀器,讓大家自行觀看。

    這樣反而對觀衆們的體驗很好。

    大家熱熱鬧鬧的,自我讨論着,有的人指出了什麽,看到的就會回複。

    技術人員也會對刷出來的彈幕提問進行講解,但因為過于艱澀難懂,觀衆們在之後打出六個句號的比較多。

    屋子裏其餘的技術人員,一臉絕望地看着這人。

    ‘哎為什麽他露臉直播啊?能不能找個會說話的來啊?’

    ‘他好看啊,而且我今天沒洗頭,我四天沒洗頭了。’

    ‘會說話的已經站在門外面怼ISU的人了,留在這裏的都是不會說話的。你讓我去?那還是他在鏡頭前坐着吧!’

    幾人的悄悄話聲音非常小,沒有被直播的拾音器補充。

    負責直播第一線的技術人員,正在一本正經地回答某個問題裏提到的這個曲線公式怎麽來的。

    WINGS的直播全頁面是機器的屏幕,極偶爾會切到室內,就跟褚曉彤她們解說時差不多。

    不露臉也是可以的,但這邊主要是想表示,他們的人是真的在現場操作,而非錄了什麽視頻貼着直播就這麽放的。

    至于旁邊的人提到的“會怼的人已經在門外了”,則是,國內關于WINGS直播的消息一出,這邊就有外媒抓住了這個新聞。

    現今花樣滑冰行業裏,大頭不再是日本了,當之無愧的,中國已經成為了第一。

    冰迷們奚落,說ISU現在能不能認清楚,北美市場早已經在21世紀初就衰落到慘不忍睹了,日本市場說着是老牌但它的體量就那麽大,歐洲一直就半死不活的,俄羅斯雖然發展得還行但它本身在這種方面的市場就不大啊!

    中國花滑市場之所以大得沒邊兒,不單單是人口多,還因為這裏的各行各業都非常發達,娛樂業這些年也是爆棚式地發展着。

    況且,科技進步帶來的可不只是視頻的便捷、支付的快捷,還有深入到所有行業的促進激勵。

    有人提問,說,假若九十年代的運動員們有着現在的技術條件,會不會更有名?

    也不一定。

    因為九十年代是電視的天下,那時沒有什麽普通百姓人手一個的互聯網,等于已經借由壟斷性質的電視頻道,來聚集了當時能聚集的觀衆。

    現在依然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知道花滑就是從電視轉播裏接觸的。

    可話又說回來,現在的信息繁雜,找任何知識和新聞都方便得要命,卻也讓人們的精力分散了。

    張簡方正是借助這種時代的潮流趨勢,對花滑一點點布局,走到了現在這般模樣。

    沒有人可以忽略這個大國的一舉一動,張簡方已經被所有媒體列為了重點關注對象。

    以前都從外網撈信息回來分享,現在都是外網從微博等SNS拽最新消息到國外。

    未嘗不是一次地球村的互換交流活動呢!

    有人聞風趕來,這是想要第一手消息的。

    有人着急跑走,這是去通知身後的人要注意張簡方又要搞幺蛾子了的。

    還有人則是罵罵咧咧的,直接喊人去找張簡方要他給個說法。

    門外攔着的,大概也就是這三波人了。

    會怼的能說的,體格子強健的(跟來的體能教練都上了),全在門外待着。

    要不然也不會讓這群不想動腦子在其餘方面的技術人員,就這麽上陣了。

    【我看明白了,這次桑桑只有一個3Lz3T不太好,第二跳存周,其餘的沒問題,預測分數在73-76這個區間】

    【也是實時根據裁判組給的GOE修正的,我剛才看它預測都跳了好幾下,正巧看見比賽那邊是在調整的】

    對技術動作的給分,裁判組一直在調整,比賽期間是待定,比賽完就是複核了。

    WINGS一版預測有兩部分,一是它根據自己的規則區間來給的分數,桑瑩應該可以得到79.47分。

    二是根據裁判組在桑瑩結束的時候未曾修正的分數,P分雖然沒給,但WINGS根據這組裁判的打分習慣,預測她的得分在73-76。

    之後,桑瑩來到了KC區等分。

    這個時間段,就是裁判組瘋狂糾正自己打分的時候,WINGS會根據每一項的分數調整,直接給新一版本的預測。

    比如桑瑩的七個動作裏,3A的GOE從1.83到了1.71,那麽這減少的0.12分,不是在整個預測分數區間做簡單的加減,而是會更新現場打分傾向,從而預測到可能區間要向左位移0.5分。

    緊随着3A的變動,另一個3Lz3T由于第二跳失誤,存周降組扣分,一開始扣了1.79分,後來又改成了1.68,那就給了第三版的預測。

    這也導致,一旦直播對接的裁判組給分情況有了變動,就會導致WINGS直接刷新一版預測出來。

    新畫面裏很簡單,就是一個清晰明了的表格,橫排的七個技術動作下面是GOE得分,預測P分,以及加減了以後的得分區間。

    【看得我頭皮發麻,原來賽後裁判組的變動這麽大啊】

    【不是,這有啥好調整的呢,一會兒少了0.1一會兒多了0.2的,加加減減你們還挺糾結】

    【有個問題,你們咋知道j裁改分的細節啊,我看比賽頁面給的就是九個人的總平均分啊】

    這個問題倒是問得好。

    張簡方一開始是試圖讓楓葉冰協給個機會,保障WINGS的運行,并對接裁判打分的機器。

    這樣一來,WINSG可以像在COC和IDF兩個分站裏一樣,複制出來裁判的整個打分過程。

    但楓葉冰協拒絕了。

    盡管這個破爛協會連運動員們的資助都給不了,還得讓他們自己去籌集訓練款、參賽資金,哪怕是奧運會,有了名額但沒錢去現場的,也不是沒有過。

    張簡方試圖賄賂,表示可以引進華人資本,資助這個冰協的運行。

    他們還是說不。

    畢竟,窮的是運動員,而不是冰協官員。

    張簡方知道自己的行為不那麽光明正大,他是在随波逐流,但也不是簡單的這麽“随波逐流”。

    新的資本進入到了他國冰協,那麽之後,随着日子一天天過,到時候這個冰協的傾向就會有所改變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是有用的。

    可既然楓葉拒絕了,那就換第二套計劃——純人肉搞定。

    叢瀾他們這次沒有拿到賽場的門票,以前還會給個一兩張,這次一個都沒。

    張簡方用這些門票,和更多的随隊名額,成功地占據了比賽現場裁判席身後的觀衆席位裏的中間段偏前的一長條位置。

    等于說,在裁判席的後方高處,從J裁到T裁,每個人都被至少兩個人監督着,用攝像機、單反,拍攝整個比賽期間打分的過程。

    那個屏幕的畫面很清晰的,以前就有冰迷拍過,叢瀾粉絲還以此為證據,來證明分站賽的打分有問題,裁判們私下有協商,打分時是有交易的。

    屋子裏配合的其餘技術人員忙碌的就是這個東西。

    信號傳遞屬實有點煩,好在前場的人群中,有帶着電腦直接處理這部分信息的人。

    不過也使得,有關于個人裁判的信息更新,要晚一些才能出了。

    後臺裏的出分那一塊兒,有人直接在那兒等着,第一時間會拿到小分表。

    每個人的任務量都很重,累得連大氣都不敢喘。

    別人是看節目看比賽,他們跟當特工似的,藏着掖着,有種別樣的刺激。

    好在WINGS內置的信息足夠,直播這件事不算困難。

    如果根據科研組的計劃,能在明年世錦賽上用這個新功能,那麽到時可以呈現給觀衆們的數據信息将會更多。

    可惜了。

    不過還好,他們整個組就是為了花樣滑冰服務的,不論是花滑項目的發展,還是運動員們,都是他們要助力的對象。

    桑瑩不太清楚這個新動作,她沒跟叢瀾似的,親眼在後臺見到技術員們的瞬間動員。

    此時,她正在KC區等分。

    【剛從隔壁數據直接出來,怎麽說呢,我感覺這短短的一分半,好像有着一年的事情在發生】

    【深切理解到了,哪有什麽歲月靜好,是有人再替你負重前行】

    【數據圖表看得我眼花缭亂,現在眼前好像有紅藍線在不斷地跳躍,醫生,我的眼睛是不是要瞎了】

    【是的呢,挖了才能根絕啊】

    大部分觀衆是看不懂那些數據的,跳得又快,可是不湊熱鬧天理不容!

    當然要去看!

    加上直播平臺方的營銷,以及花滑宣傳部詹吟等人的努力,現在又是京張周期,體總傾力培養冰雪項目,想搞個大事真的不要太容易。

    科技的力量,也是第一次,這麽直觀地讓人們知道,什麽叫做花滑與現代的結合。

    有許多人第一次知道這個項目,但他們并不是對體育全然無知。

    也許有聽說過排球的,乒乓球的,籃球的,這些都是大項目,特別是排球。

    女排的成績起起落落,但她們身上的拼搏精神震撼過一批又一批的觀衆。

    追比賽的會知道何謂鷹眼,體操想要引進這個東西,讓評委将權力讓渡給更中立的機器,也是很久了。

    組織者總是以各種緣由拒絕,總是說技術不達标,預算不行,沒辦法做。

    花滑賽場的這個黑科技,讓其餘項目的人再度垂涎不已。

    【都是藝術項目,我們體操可以引進的吧】

    【我覺得它好像适合所有打分項目,游泳同樣】

    【不打分也适合吧,對抗類的體育也需要WINGS啊】

    新的話題又誕生了。

    要知道,夏奧與冬奧是穿插着進行的,兩年後就是新一屆的夏季奧運會了,到時候會在日本東京舉行。

    夏奧項目的運動員和教練們,最近也是在瘋狂備戰。

    張簡方這一手沖擊的不單單是ISU,和正在舉辦的溫哥華大獎賽總決賽,準确來講,他劍指所有體育項目的國際組織。

    這也導致了,沒有出現在這個比賽現場的ISU官員們,在短時間裏接到了多方問詢。

    不太友好。

    因為張簡方去體總開的會不少,也不是只混跡于冬季項目,他還帶着許多人去夏季項目考察過,與一些領隊、總教練的關系,還算不錯。

    堵在後臺WINGS操作間門口的人,只是第一批能近距離來打張簡方的。

    後面還有源源不絕的這類人,即将面臨焦頭爛額。

    一分半,桑瑩的出分時間不算長,但也不短。

    在現場觀衆嗷嗷的時候,她的總分終于姍姍來遲。

    78.42,一個非常高的分數。

    WINGS也在廣播響起的瞬間,跳了最後一版預測成績。

    區間右移,來到了77-79之間,并與它內置的打分規則相比較,單獨給了一個對比的畫面。

    丁教練:“!!!”

    我人都要傻了!

    桑瑩:“哇——”

    她蹦跶了起來,在KC區活潑得連特寫鏡頭都抓不住,只能拉遠了距離,拍她的全身。

    這樣,才方便确保能将她整個人概括到畫面裏。

    導播:“……”

    這人真的好活潑。

    “教練教練教練!”她抱着丁教練,自己彎腰向後,直接給站起來想湊近看分數是不是真的的丁教練,給抱得腳離開了地面。

    也多虧丁教練比較瘦,轉行了以後沒跟同事似的發福。

    【等等,這麽瘦弱的一女子,居然能抱起來這麽強壯的一男人嗎】

    【丁教練個子應該在一米七以上的,對吧】

    【反正比桑瑩高……等等,她穿着冰刀是吧,我就說為什麽這看上去居然沒高出來多少】

    冰刀冰鞋,自帶超高鞋底,每一個小矮子的必備增高訣竅!

    要不然怎麽穿上冰鞋,每個運動員看上去身體比例都那麽逆天呢?

    丁教練慌死了。

    女生的力量一點都不弱,桑瑩又是運動員,她的臂力要比普通人強上許多。

    能跳3A的女單選手,又怎麽會是泛泛之輩?

    跳躍可不只是要用到腿部力量,手臂肩頸在一個正确的跳躍裏是起很大作用的。

    像是大鵝家祖傳的2A起跳,就是用手臂帶動全身,她們在這方面更多依賴的不是腿,反而是手。

    這種發力方式幫助她們快速出2A,效果還不錯,但在練習3A的時候就成為了最大的絆腳石。

    叢瀾索契那會兒就有人提到了這點,但當時大家雖然練3A卻不像是如今這麽急迫,所以沒有太多人在乎。

    之前有人想知道,為什麽大鵝女單出四周跳這麽快,甭管對方是技術毒瘤還是五毒俱全,四周至少是個完整的三圈或者三圈半,那這樣的旋轉為什麽不能出3A呢?

    3A算上pre和存周的話,這個周數練起來綽綽有餘啊?

    于是就去翻了很多資料,結論倒也不全是因為2A的發力方式,但一部分運動員是這樣的。

    最大的問題還是她們更願意去練BV高的跳躍,3A不劃算。

    這才是根本。

    桑瑩松開手,在那兒傻笑。

    “我都沒想過!”她說,“我真的沒想過能這麽高!”

    上了78分,這樣的分數叢瀾不是沒有,她努力了很久才得到的。

    可是桑瑩第一次升組,她去年還是一個被人不看好的運動員,自己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要辜負丁教練的期待。

    但是今年,就這麽一年過去了,她不僅站在了這個GPF的賽場,第一個出場,第一個就這麽高的分數!

    桑瑩都要哭出來了:“怎麽這麽高?怎麽這麽高?”

    她重複着這五個字,視線一錯不錯地望着那個出分的屏幕。

    丁教練的聲音響起:“因為你的BV高,因為你的節目內容分到了34以上。”

    cop2.0是增加了GOE的,這個很多人都承認。

    但這樣的加分之下,依舊沒多少人,在這個賽季得到過78+的短節目分數。

    以往的GOE要七個動作幾乎加滿才可以上10分,現在不用了,沒那麽困難了。

    桑瑩:“我太高興了,我太高興了!”

    但依然很難,能到78就已經說明了她具備世界前列運動員的水準!

    【靠,我怎麽也跟着哭了】

    【妹妹的表現力真不是虛的,她這會兒又蹦又跳,我也憋不住了】

    【傳染性隔着屏幕都超高,不說了我去哭會兒】

    【wings你真的,我的神我的神我的神】

    娜塔莉在現場,看到了桑瑩的分數。

    “啊……”

    好正常的打分。

    她笑了起來。

    漂亮的技術動作,沉浸式的藝術展現,這樣的節目就該是這樣的高分。

    褚曉彤:“什麽升組後要從低分走起!我跟你們說了八百次!這就是個洗腦包!假的!騙人的!”

    她興奮得坐不住,于是就站在了地上。

    “好的賽場表現就該有适合的分數,桑瑩!你做得超棒!你就該這麽高的分數!”

    【可惜WINGS預測是能到79的啊】

    【但之前的十幾版裏賽場實測給的是最高76啊】

    【所以這78,是它硬生生搶下來的,對嗎】

    為什麽裁判後面一直在改分數,還改得就跟手抽筋了似的?

    因為他們也得到了消息,說是有一個最煩人的東西,那個被裁判員們抗拒厭惡的WINGS,這次又被帶到了賽場後臺!

    十個裁判得有八個不喜歡它,另外兩人裏一個正常打分不在乎,一個死皮賴臉無所謂。

    褚曉彤是看着WINGS立項、策劃、成為實物、走上賽場的,這一批國家隊的人,可以說是看着WINGS成長的。

    填進去的海量數據資料中,有一部分來自褚曉彤。

    她也曾經佩戴了設備,為WINGS做測試、錄入新的數據,挪自己的訓練時間,不厭其煩地配合科研人員,來完成這個系統。

    稱呼它是家人,也不為過。

    “WINGS的誕生原因之一,是幫助我們更科學系統地訓練,”褚曉彤看着彈幕,回複了相關的話題,“另一個原因,它的發展也是想讓賽場變得更加公開透明。”

    她笑了起來,聲音爽朗:“看,終于,做到了。”

    裁判組跟被狗攆着似的瘋狂修改分數,最後能生生地多出來四分,這麽大一個分差,不是出于良心,是他們得到了最新的消息,WINGS預測分數在79+!

    最扯淡的是,WINGS居然在比賽中全程都公布了他們個人的情況!賽場的打分變動也一一播放給觀衆了!

    直播直播又是直播!

    裁判組快瘋了。

    他們這邊試圖先穩住,另外派人去找中方冰協的人,不管是軟硬兼施,還是怎麽的,一定要讓對方撤回該死的WINGS!

    張簡方等人一直在逼裁判組,他們也妥協過,在打分時收斂了一點,但不多。

    這次才真正算是WINGS的大獲全勝!

    桑瑩的分數跟WINGS的自我打分還是有一個分差,但在範圍之內,也是可以的。

    接下來就要看其餘的五個選手會得到什麽分數了。

    等到最後六個人的得分與排名進行對比分析,将會有新的內容播放給觀衆們。

    【吃嗎:我想起來剛才結束的男單了,小沐的分數真的被壓太狠了,為什麽有ai之前不用呢?你們就是為了叢瀾才研發了這個系統,才只為了女單用它是嗎?】

    【我也有這個問題,ISU不做人,冰協也不做人是嗎】

    【只有女單是親女兒,男單就不管了放養對嗎】

    【追男單的人心梗了】

    歡快的氛圍裏,也多了這樣的譴責,他們質問冰協既然已經帶去了WINGS,而且它的表現還這樣好,怎麽只在女單拿出來?

    Jr四個項目不配嗎?

    男單不配嗎?

    這部分其實官方已經在通告裏解釋過了,功能暫時不全面,這次去也是測試,包括直播間的名字也帶了“公開測試”幾個字。

    不是偏向女單,是一開始就沒打算在這個比賽中使用。

    小編的語氣挺生硬的,回複一個惡評:

    如果不是男單裏我們的人得到了這樣不公平的對待,WINGS也不會出現在人前,它的運行要擔責的人太多了,不是你嘴皮子一碰就能拿出來給誰看的。

    張簡方的電話已經快被打爆了。

    他坐在椅子上,什麽都沒說,就這麽看着一群人對着自己破口大罵。

    有威脅,有利誘,有商量,端的是一出好戲。

    賽季初去美國站的時候,他與對方冰協高層商議過“公平”二字,也聯系了ISU的組織成員,再一次向對方提出了AI進駐賽場輔助裁判的建議。

    ISU這兩年的盈利頗豐,以前說沒錢改造賽場,成員國辦比賽都是賠錢的,現在沒這麽捉襟見肘了,連休賽季他們的官員們去開大party時租住的酒店都越來越高級了。

    這部分的錢拿出來,也是可以搞一搞賽場AI的。

    張簡方聽着對方重複的老掉牙說辭,就忍不住想笑。

    而現在,被WINGS又一次怼到了臉上,他們說的還是那些已經聽了無數次的話。

    “你這是在挑釁整個國際滑冰組織!”

    “你将會孤立無援!”

    “我們會取消你所在國家的身份!”

    車轱辘話一茬又一茬,好幾種語言交織,有的人英語不太好想不出來詞彙,就夾雜了母語來說。

    張簡方聽不懂小語種也沒有關系,反正他能領會得到。

    “怎麽取消呢?”他冷不丁出聲,雄厚的嗓音對比破防到尖銳的ISU成員和楓葉冰協成員,一下子就壓過了對方。

    張簡方咧了一個笑出來,眼睛裏是憐憫、看不起。

    “你們要怎麽取消我們的成員國身份呢?靠什麽?靠我的沒有違規,靠你們的強勢,靠與國際奧委會的對抗,還是說,靠外面不屬于你們的冰迷?”

    張簡方手裏的牌太多了,WINSG的逼迫,中國花滑市場的龐大,叢瀾為代表的衆多高身價明星運動員,正籌備着的2022北京冬奧,以及大多數站在中國冰協這邊的冰迷。

    最大的牌,還是他身後的國家。

    ISU想取消成員國,它做得到嗎?

    能在分數上打壓中國運動員,可追究到根基,在中國冰協沒有違規的前提下,他們無法取消中國作為ISU成員國的身份。

    頂多限制運動員參賽,拒絕中國裁判進入比賽。

    可話又說回來,中國冰協沒有做錯任何事情,ISU要怎麽巧立名目拒絕他們的成員國身份和取消權益?

    最關鍵的是,ISU現在賺的錢,沒有國際奧委會撥款給得多,而且後者還是更權威的組織。

    只要現在是京張周期,ISU敢把中國運動員和裁判全部禁賽,他們就算再沒腦子也清楚會有什麽後果。

    張簡方:“我個人是沒有什麽威脅性的,但不巧,我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國家。”

    站起來的東方獅子扛着鋼槍鐵炮,成為了越來越強大的國家。

    張簡方今年敢有這麽大的動作,是因為他早就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麽樣的支持。

    “我給了你們半個賽季的時間,讓你們冷靜下來思考,要怎麽走這條路。”他說,“現在,我要收回給予的權利了。”

    面前的人忍不住後退了一步。

    張簡方的眼神很冷靜,黝黑深邃,讓人膽顫心驚。

    “我不介意把整個國際滑聯掀翻,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再次發生的時候,相信我,只會更為徹底。”

    ISU真的很慫。

    慫得總是向利益和更強大的組織低頭。

    張簡方不想好言相勸了,牌桌上都是一群垃圾,不配。

    不單單是中國人熱衷中和,外強中幹的人也是如此。

    裁判們不懼怕冰迷的謾罵,他們怕的是自己的老底被揭穿,到最後變得一無所有。

    為什麽會答應結成聯盟,與在場的同事針對某些運動員又偏待某些運動員?

    因為有巨大的利益。

    可是,利益在生命面前什麽都不算。

    WINGS給出的恐慌不單單是它對整個裁判組評分過程的披露,還在于它可能會帶來的影響。

    這是裁判員們,和這次的組織者們,随随便便就能想到的事情。

    它會砸碎了這個潘多拉魔盒的蓋子,可盒子裏面的東西,是見不得光的!

    要不然,上一次國際奧委會和ISU大換血,是真的換幹淨了嗎?

    不是的,只是推出了一些替死鬼,保全了其餘大部分人和組織,再給足了利益,部分人穢土轉生,又回到了這個大組織裏。

    他們經不起再次的沖擊了。

    可張簡方的意思很明顯,他這次打算不多哔哔,直接扛刀打上門。

    這不好。

    他們抵擋不住。

    ·

    桑瑩回到後場時,歡快得跟過年似的。

    她找了找叢瀾。

    因為比賽會是倒序出場,叢瀾不僅是GP的積分第一,在世界排名中也是第一,總積分還是第一,所以她肯定得最後一個出場。

    很多人也适應了這種情況,假使有一天她提前了,那大家第一反應是懷疑ISU改了出場規則,而不是她積分不夠。

    丁教練:“去采訪。”

    桑瑩也不會去打擾叢瀾的,她就是習慣了,想比完賽後看到叢瀾。

    賽前看她會安心,賽後看她也會安心。

    想到這裏,桑瑩有點愣住。

    她只是今年有兩次比賽跟叢瀾一起而已,怎麽就會有這樣的習慣了呢?

    “我很喜歡跟叢瀾一起比賽啊,為什麽會讨厭?”腦子裏回想起來了褚曉彤跟她閑聊時的話。

    “第二?拜托,那可是輸給叢瀾的第二啊!而且我也有分站賽的金牌啊!你沒覺得,我跟瀾瀾一起參加比賽的時候,發揮會很好嗎?”

    褚曉彤說,她很依賴叢瀾。

    網上有人反複地罵,說教練組怎麽回事,為什麽要讓褚曉彤和叢瀾參加同一場賽事,這不就等于截斷了褚曉彤拿第一的可能性嗎?

    他們說,褚曉彤也是可以拿第一的,你們教練組太腦殘太自私了。

    但又不得不承認,褚曉彤與叢瀾一起的賽事裏,GP也好,GPF也罷,4CC或者WC,她的表現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褚曉彤粉絲剪輯的經典賽場,有好幾個都是跟叢瀾一起的。

    桑瑩不喜歡有些人這麽罵教練組和師姐她們,但她一開始也沒怎麽明白。

    現在她有點明白了。

    跟叢瀾一起參加比賽,是沒有壓力的,就像是浮萍找到了根,她扛起來了所有,于是自己就只用思考要怎麽做到自己能力的最好。

    現場觀衆非常多,只有叢瀾在的地方才能有這樣多的人。

    大家帶來了另外的壓力,也帶來了更多的情感反饋。

    運動員需要賽場,只有賽場,才能釋放她們觸及靈魂的生命力。

    叢瀾感覺自己被注視了,她擡頭看向不遠處站着的桑瑩。

    桑瑩似乎在路中央發呆。

    與她對視後,小姑娘打了個激靈,立刻揮手又道歉,在說對不起打擾到你了。

    叢瀾搖搖頭,而後繼續自己的熱身。

    桑瑩也擡步離開。

    啊,她想着,我也要成為瀾姐這樣的人,以後讓她們依靠我。

    褚曉彤做到了,桑瑩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到的。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