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77章 基地訓練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377章 基地訓練

    茱迪最近忙瘋了, 新規則一出,什麽東西都要改。

    她管了隊內好些孩子的節目編排,畢竟找外界的編舞師, 先不說錢不錢的,就編排的契合度上也不如她。

    隊內是有三五個編舞師在, 還有堂溪這類的外援, 但隊內孩子也多啊!

    四個項目的運動員, 一人一個賽季三首曲目, 想一想就知道是個大工程量。

    每年賽前都得調整節目, 今年倒好,調整之餘還有好些孩子的節目都沒編完。

    茱迪:殺了我吧!

    只靠茱迪這些被迫兼職編舞的少數教練(張簡方定為編舞組),顯然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 所以張簡方還請了國家的編舞師團隊。

    但是打包大批量的曲目給人家, 很容易被敷衍, 以前也不是沒發生過, 那節目是真的糟糕, 類似向閱河這類在隊裏一般般的運動員,編排上甚至都不能達到BV最大化。

    身為甲方自然不能被坑錢,茱迪也順便監管乙方編舞師。

    又是甲方又是乙方, 茱迪只想說, 別管我了讓我去死。

    于謹也沒好到哪裏去, 訓練之餘跟叢瀾吐槽,說他很煩。

    于謹嘆氣:“所有的訓練方案都要重新做。”

    叢瀾在掰扯自己的跳躍, 翻着訓練日記研究新季節要用什麽編排。

    “考驗你的時候到了, 老教練。”叢瀾頭都沒擡。

    于謹:“不想被考驗。”

    這次變動太大, 細節标準也有了很多更改的地方,最大的應該是男單自由滑的時長和技術動作縮減, 這個是明面上的重點。

    叢瀾:“小沐發育關怎麽樣?”

    于謹:“四周跳的成功率下降了兩成,3A跌得比較狠,現在不足一成。不過他的耐力上去了,體能訓練改一改,這個賽季差不多能适應新規則。”

    cop1.0之下,男單自由滑13個技術動作、四分半時長,這樣的安排在Sr已經被人們習慣了,重新改成Jr的标準,對新賽季的運動員都是陌生的。

    因為裁判技術手冊的判定條件,不是Jr标準。

    冰迷們都戲稱這波是退化,ISU為了保自己的心肝兒Morton He以及去年冒頭的兩個新人男單,考慮到了他們的體能不足,特意改短了時長,還減少了一個技術動作。

    四分鐘和12,這兩個數字跟女單自由滑差不多了。

    區別在于女單沒有普遍上四周跳,就難度而言是降低許多的。

    當然,這裏面不包括叢瀾。

    也不包括其餘想要争奪領獎臺的“新四周跳女單”們。

    于謹:“現在的問題就是,要如何适應新規則。”

    叢瀾擡頭:“怎麽說?”

    于謹:“隊內目前是兩種态度,一就是我們幾個,認為動作和豐富性都要兼顧;二是老曾他們,覺得第一個賽季用來嘗試,尋找國際滑聯的打分标準,分批劃等級來編排節目。”

    前者基本是朝叢瀾看齊的,既要符合技術動作要求,也要再此基礎上盡量地豐富銜接、舞蹈動作、情感表述。

    而後者的意思就更“卑劣”了一些。

    他們也認為于謹丁教練所說的“ISU來者不善”是對的。

    為此,他們的想法是從Jr到Sr,四個項目剔除掉冰舞,其餘三者按照運動員的技術水平,來劃定等級去進行賽季曲目的編舞。

    等級是什麽?

    是按照已經給出的規定,分成四級。

    劃分出來一部分人沖着保技術動作+唯一目的節目完成度;

    一部分人在前者的标準上多一些編排複雜性和豐富性;

    一部分人拔高難度的同時以節目完成度為主;

    最後一小撮則是高難度+拼完成度,這些也是拼領獎臺的人。

    叢瀾:“那麽,他們想讓誰來當這四個等級的人呢?”

    三個項目的運動員加在一起,不管Jr還是Sr,總能在每一個等級裏安排四到六個人的,平均下來一個等級單項目也就是一兩個人。

    例如女單,王萱現在技術水平起伏不定,她的賽季曲目就可以在砍了必要銜接之外,尋找提高clean和完成度的最佳方案,用低難度+保完成的方式來編排她的節目。

    像是什麽連續轉三啊大一字啊下腰鮑步啊進出三周跳就不要了,一個轉三足夠。

    多餘的舞蹈動作也不要了,省下力氣來保跳躍。

    或許節目會很難看,但只要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就行。

    桑瑩的話,她剛升組對Sr不是很熟悉,不過她的技術水平是不錯的,可以考慮曲目兼顧一點豐富性藝術性,讓她盡量在低難度+少量高難度的動作編排裏,多一點銜接。

    周妍寧則是高難度技術和賽場完成度兼存,後者為優先級,保證穩定性的前提下,放進去一兩個高難度的跳躍和編排,這一等級的藝術性也比較重要,需要編舞師來把控。

    叢瀾的話不用說了,她直接四周跳和編排拉滿。

    但到了叢瀾這裏,就又有不同的說法。

    其一是準備兩種編排,參照《榮耀1.0》和《榮耀2.0》的區別,看一下哪種更合适這個賽場;

    其二是直接以完成度為目标,挑戰性過高的,什麽4S放在節目末尾,就不要出現了,另外就是她的魔鬼接續步也不要再做了,這個對節目的助益不太大,還格外消耗她的體力精力。

    第二種說法裏,有的教練還遺憾,認為叢瀾如果能從前面的編排中省下力氣,《榮耀》的4S就不會像是上個賽季一樣,clean的稀少到可憐。

    第一個賽季裏,對新規則肯定是摸着石頭過河,讓運動員分批來試試ISU的反應,對整體的利益是有積極作用的。

    “ISU的意思擺明了就是不支持難度,要完成度,後者肯定是他們優先考慮的。”

    “你看這個節目內容分,大失誤的話不論整個節目的藝術性如何,最高的打分只有9.75,這就限制了得分區間。”

    “所以,clean才是最重要的。”

    打分在BV和GOE之外,還多了一個關于P分的限制。

    主要的兩點是:

    摔倒或者嚴重失誤只要出現一個,PCS的五個小項目裏,裁判不能給予任何一個小項10分滿分。

    一旦有一個以上的摔倒和嚴重失誤,那麽,在SS(滑行技巧)、TR(編排銜接)以及CO(編排構成)這三個小項裏,運動員的得分最高不可超過9.5,另外的PE(表現力)和IN(音樂诠釋)這兩個偏藝術性的打分小項,不能有9.0以上的得分。

    叢瀾:“摔一下P分的滿分就不是40而是39,摔兩下就只有37.2了,以前冰迷都說P随T走、PT倒挂,原先還沒有什麽官方參考,這次是直接明文規定了。”

    女單滿分是40,男單是50,叢瀾這個算法是按照女單的P分來的。

    于謹揉了揉自己的臉:“罵得我腮幫子都累了。”

    确實沒說T高了P就一定高,ISU只不過是将clean與P挂鈎了而已,也扯了一張以後打分操作區間的遮羞布——

    他節目醜,可是他clean了啊!

    他節目好看,可是他失誤了啊!

    什麽?

    你說ISU不一定會這麽幹,醜節目還是會給低分的?

    笑死,這話落在冰迷坑裏,十歲小孩兒都不信。

    于謹和其餘教練們針對運動員新賽季的争執之一,就是這一點。

    按照新規則,叢瀾上個賽季人人稱道的《榮耀》,根本就不可能拿那麽高的P分。

    但她摔倒的失誤的自由滑,也遠遠勝過一些clean的運動員的節目。

    于謹他們不憚以最惡的惡意,來揣測新賽季ISU的實際執行力。

    茱迪風風火火地跑來,問于謹沐修竹去了哪裏。

    于謹:“醫務室。”

    茱迪嘆氣。

    叢瀾跟教練打招呼,收獲了苦難瞬間轉晴的茱迪教練的大大擁抱。

    “我很喜歡運動員們的挑戰精神,但是根據新規則,這種挑戰帶來的收益不會很高。”

    聽聞了師徒倆的談話內容,茱迪搖搖頭說道。

    于謹:“對,是這樣的。”

    要不然隊內也不會出現分歧了,直接朝着高難度+瘋狂編排發展就行。

    茱迪:“三周跳和四周跳的差距在縮短,一個瑕疵四周的性價比甚至比不上一個完美三周,畢竟除了GOE還有PCS在後面撐着。”

    這個打分的情況就是,摔了就會直接丢失當下的分數和未來更多的分數,一個不太好的四周不如一個三周,而四周跳的失誤率又極為可觀,那麽運動員的取舍就比較糾結了。

    其實以前也是這樣的,一個跳躍摔倒了,扣了分數,也影響了P分。

    但是不會有新規則這麽大程度,況且,四周跳只要站住了,它的收益是遠遠超出三周跳的。

    這次不是。

    完不成的四周跳,不如沒有。

    于謹:“非常不利于花滑整體難度的推進。”

    但這套規則是不好的嗎?

    不然。

    于謹覺得這套新規則其實很不錯,降低難度,要求節目完成度,這兩個方向的內容出發點是非常好的。

    規則的要求很明顯,就是讓大家全面發展,不要只關注跳躍,要去注意動作的正确與完美,豐富節目內容,遏制滑滑蹦的表演方式,不支持現在為了難度而拼命練習跳躍忽略技術規範的行為。

    規則本身沒有錯,錯的是執行者。

    于謹等人擔心的,是ISU能不能按照這套規則去執行。

    包括現在大家苦惱的所有的來源,都是ISU罷了。

    茱迪問于謹要沐修竹的訓練日志,順便問他編舞師什麽時候到。

    後一個問題叢瀾可以回答:“再過一周吧,他說有些地方還沒弄好。”

    沐修竹這次的編舞師也是叢瀾的熟人,以前合作過,短節目是來自法國的Max Wilde,自由滑是前前前前前好久的冬奧冰舞冠軍組合之一的女伴Elma Dorothy。

    至于Ex,則是茱迪與堂溪編的。

    沐修竹之前蹭叢瀾的機會請國外編舞師,超出額度的一部分錢是要他自己掏的,而且編舞師的來回差旅也要運動員拿錢,這裏面他A一半。

    叢瀾則是隊內全部報銷,她的編舞沒有上限,因為她這個人就沒有上限,張簡方才不樂意給她設限。

    張簡方覺得,既然人沒有限制,為什麽他要給叢瀾搞個限制出來?萬一真的影響到她了怎麽辦!

    又不是沒錢!不就是多花兩萬的事情嗎!

    一個ogg隊內都能獎勵五十萬,還差這點嗎!

    連帶着,他讓姜意更新了賽事成績與資源分配的細則,直接落實到了紙面上。

    張簡方,一個科學玄學兩手抓,哪個管用就上哪個的神奇領導。

    沐修竹拿了世錦銅牌和冬奧銅牌,這兩枚獎牌一到手,他差不多也是叢瀾的編舞待遇了。

    至少今年,他不用掏錢補這些差額了。

    茱迪問的是自由滑,主要男單這次變動大,她到時候得在旁邊看着。

    “那就是回北京的時候。”茱迪喃喃自語,“行,我把小沐的時間押後,對了,讓小韞玉下午五點去找我,我給她排了課。”

    于謹:“OK。”

    茱迪忙去了,又是風風火火地跑走。

    沈韞玉的年紀太小了,基地裏都是國青隊和成年的國家隊成員,類似十歲的年紀就她一個。

    這個年歲的小孩子訓練量和內容都是偏弱的,不能指望十歲小孩子練四周和3A,這樣對她的生長發育都沒好處,至少得過兩年再說。

    當年十歲确定要繼續走花滑,半年後就尋摸要怎麽找回3A的叢瀾:嗯?你在說我嗎?

    提前帶沈韞玉來隊內也有一個好處,高原夏訓的任務量非常大,整個過程是緊湊的,遠比在北京訓練要複雜辛苦,這樣一來,就能讓她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鍛煉她的抗壓能力。

    一個連兩周跳都不算穩定的Novice組小女單,面對着師姐師兄的四周、3A,以及隊內随便拉一個人出來就可以飙3222連跳的詭異編排,抓住一個人(冰舞除外)就能甩出至少三種三周跳,她的壓力可想而知。

    這與沈韞玉這兩年在地方冰場,是截然不同的。

    她那裏更像業餘或者商業冰場,張簡方批錢在當地成立的冰雪中心,也讓南方的孩子見識到了冰,很多練習田徑項目的孩子都會偷偷摸摸去玩,所以場地裏經常有趕人走的呼喊聲。

    小孩子接觸滑冰,膽戰心驚,進步緩慢,練了三四年連個兩周跳都跳不明白的,比比皆是。

    況且,師資力量不太齊,教練員太少,分到南方新建隊伍的就更少了。

    沈韞玉能練出來,是真的很強。

    這也是于謹為什麽會說,她身上有叢瀾的影子。

    真要論的話,她可能更像是曾經還與系統在一起的時候,那個初次接觸冰面的叢瀾。

    無懼,無畏,争強好勝,昂揚肆意。

    叢瀾抱着保溫杯,看沈韞玉在冰上摔打:“小孩子好朝氣哦!”

    許久沒見到過,兩周跳都摔這麽慘的人了。

    沈韞玉:QAQ。

    她摔完,練完了所有的訓練,于謹喊叢瀾下冰。

    叢瀾:“好嘞!”

    正揉着自己手腕的沈韞玉,接下來驚成了“O-O”。

    四周跳的威勢她只在電視上、最近在基地裏跟師兄他們相處的時候看過,但她沒見到女單跳成的。

    周妍寧桑瑩在訓練四周跳,可是她們沒有叢瀾的高遠度和穩定度。

    與賽事轉播不同,鏡頭的方位和角度很影響一個跳躍的觀感,偏高的視角是會縮減高度的。

    而高度,恰是一個跳躍能震撼人心的關鍵因素之一。

    不足50cm的四周跳,和能接近70cm的四周跳,差別有天與地那麽遠。

    沈韞玉:“瘋了瘋了瘋了!”

    啊啊啊啊啊啊!!!

    是巨人跨步而來,是泰山崩于前,是雪崩海嘯,是心跳的感覺。

    她第一次看叢瀾訓練,也不可能會是最後一次,但是直到許久之後,回憶起來這一天,沈韞玉都能記起來那份悸動。

    冰場沒有陽光,但她分明見到了最亮的一束。

    這道光一直指引着她,從Novice到Jr再到Sr,筆直坦蕩,令她續接了屬于中國女單的無叢瀾時代。

    而現在,懵懂的沈韞玉只知道,她也要成為叢瀾這樣的人。

    大師姐不只是超級超級漂亮,她還超級超級厲害。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