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建房记
    父亲年轻的时候,曾经接连建了两座房:一座四间,我们住;一座三间,先是给老爷爷住,后来又给奶奶住,并堆放一些杂物。三十多岁的年纪,完全凭自己的本事建这样两座房,在农村算得上壮举了。怎么住都是绰绰有余。

    到我大学毕业,这两座房都和父亲没关系了:前院三间,早在我高中时就拆了,只剩几垛旧砖;后院四间给了哥哥——农村的老规矩,好房新房都是给儿子的。而父亲,用前面那几垛旧砖,又垒了三间小房,和母亲及两个妹妹住在里面。

    这三间房,全部是用旧砖盖的,又低又小又潮湿!债台高筑泥足深陷的父亲,没有能力再添砖加瓦了。说是三间,其实也就两间:里面一小间,放一张大床,堆放杂物;外面一大间,涵盖了所有的用途:父母的卧室,客厅,厨房,秋天剥棉桃冬天编耙子的工作间……平时还好,只有他们两人,一到假期,妹妹们都回家了,我有时候也回家探亲,就显得拥挤了。妹妹们从小姑娘长成大姑娘,房子也就越来越显小了。

    一到春节,三四个表哥一起拜年,这房子简直装不下了。表哥们和父亲围坐在小饭桌旁边,母亲在一旁煎炒烹炸,我在一边帮忙,转个身都要碰到人。若多炒几个菜,小饭桌就放不下了。院子也小的可怜,不要说喂猪养羊,养个鸡都没地方。亲戚朋友虽然都不说什么,但是眼睛在叹息:这过的啥日子啊!

    我对母亲说:“等还完窟窿(注:债务),再攒了钱,我要先给你们建房子。我自己不买房也要给你们建。坚决,一定。”母亲合计了一下,建一座四间的房子需要两万多块钱。而我大学毕业还不久,家里的债务还有一大截呢。但母亲仍然很高兴,为我这个美丽的梦想。有梦想总是好的。

    转眼五六年过去了,我研究生毕业了。家里的债务,读研之前我还了一大半,读研期间,父亲和大妹妹又还了一部分,基本还清了。我给父亲打电话,重提建房之事。我说:“你先算一下,用尽你最大的能力,至少还需要我提供多少钱。要建就建五间。”父亲进行了精确的计算——他当时正在村里的盖房班干活,各种材料人工价格都很清楚。最后给出一个数字:三万。如果我能出三万,他把粮食卖掉,再加上妹妹当年打工的钱,房子就能建起来。我说:“你去农行办个银行卡。明天,我把钱打过去。马上建房!”

    我并没发财。单位许诺安家费两万元,但第一年只发一万,要到年底才发;第二年底再发一万。但是,我心里有底了。我跟老公摊牌:“我要给家里建房子,至少要出三万。你可以先帮我出。你不帮也没关系,有这两万,我再省吃俭用一年,也能建房子。只是时间推迟一点而已。”他知道我是认真的,也知道我说的出做的到。倒也爽快,二话没说,第二天,转过去三万块。

    父亲立刻着手买砖买料,请人工,不过二十来天,房子建好了。方方正正五大间,还有一个相当大的院子。这原是我家一块六七分地的自留地,自然非常宽绰。建房的过程我无缘参与,但是母亲事无巨细都跟我说:父亲收到三万块钱多么吃惊,不敢一个人取钱,让二姑父陪着去,取回来又东藏XZ,放哪儿都觉得不安全;当砖厂送来第一车砖,乡邻们是多么惊讶,父亲五十多岁的人了,刚刚还在贫困线上挣扎,转眼之间要建房了;父亲的心劲儿有多大,房子主体建完之后,其他所有的工作都是他独自完成的,省了很多人工费,他一天到晚又累又开心……

    对我来说,不过是了却一个心愿,但房子带给父母的幸福和满足感,却远远超过预料。他们彻底摆脱了精神上的压抑,从自卑变成自豪,从人见人怜,变成别人羡慕的对象。从此,他们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知足。他们的幸福不仅在于有了宽敞明亮的五间房子,更因为,这房子是女儿给建的。建房子不新鲜,可是女儿给建房子,新鲜。而我,看到自己小小的付出,竟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大的改观,也深感值得。三万块在城市,只够买个大号厕所吧。

    他们在新居住了八年之后,我才终于在城市有了自己的窝。我深感自己做了一个多么英明的决定。父亲曾说,能在新房子里住十年,死也值了,而今已经住了快二十年。我希望,他们至少再住二十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