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习习,有点凉爽。
陈年手插着口袋,快步朝家走去,刚走进大门,就听到陈月高兴的声音,“阿爷,这是哥的录取通知吗,二高离咱家远吗?”
“不远啊,坐着阿爷的三轮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阿爷很有耐心的解答着。
“阿爷,我回来了。”
陈年掸掸身上的土,走进堂屋,朝正在说话的阿爷喊了一声。
“嗯,先坐下,这个你看看,然后好好收起来,别整丢了,等报道的时候好用。”
阿爷有些严肃的神情,将桌上的一个书封递给陈年,细细叮嘱道。
陈年从阿爷手里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他的高中录取通知书。
上面写着欢迎陈年同学被我校录取,请于9月1日到我校报到,报道地址····然后底部就是项阳二高的地址,以及校长孙立民的签字和盖章。
终于是到了啊。
暑假过了半个多月,但感觉像等了半年一样,陈年终于等到他的录取通知书了。
原本以为会上三中的,幸好还是被二高录取了。
在项阳县这里,各家各户的经济主业就是种地,很多老一辈的想法,就是孩子可以考上高中,以后上大学,这就出息了。
项阳本地最好的高中就是项阳重点中学,每年的升学率都是9%以上,上一本的更是达到45%,是项阳本地家长心中最梦想的高中,但是能够考上的学生,无疑都是学习优秀的。
其次的就是二高,和三中。这两个高中稍微差一些,但也比那些技校要好得多。
陈年也经常听他们乡镇中学的初中班主任讲过,上一届初四有差不多一百七十人,就三十个考上了重点高中,剩下五十个考上了二高,六十个去了三中,剩下三十个就去技校或者辍学打工了。
所以陈年就没有幻想过中考可以逆风翻盘,英语成绩不佳的他被英语老师都夸是抗英英雄了,能够考上二高,也很不错。
翻过通知书,第二页是报道准备,以及一些假期安全提醒,最重要的是上面有高一学期的缴费通知。
看到上面的数额,陈年突然觉得有些头大,莫名的烦躁。
他也有问过村里的叔伯,去县城的高中上学可是不便宜,像村里其他家父母都在的,可能咬咬牙,努努力多挣点钱供孩子上学,但他家里只有六十多岁的阿爷,所以他才利用暑假开始挣钱,多分担一些压力。
一年光学费和住宿费就要六千七百块,加上伙食费,这就更多了。
“阿爷,要不我不读了吧!”
陈年感觉鼻子酸酸地,声音也颤抖着,仍强装着无所谓的表情,“反正我这个学习也不行,以后没准也考不上大学,正好我去打工,每天也能挣好几十呢。”
啪!
话还没说完,他后脑瓜就被阿爷打了一巴掌,感觉到火辣辣的疼,阿爷真的是生气了,用了力气的。
“你个臭小子,你不上高中,以后上不了大学,我怎么对得你阿奶,怎么对得你阿爸阿妈?
他们可就想着家里能出两个大学生,你说这个话,就是个混小子,以后我下去了哪有脸去见他们!
现在你去打工,你能挣多少钱,你这一辈子就和我们一样,在这土里刨食,靠天吃饭,干这个没大出息的!”
阿爷坐在凳子上,“哐哐哐”的敲烟袋,心底满是忧郁,大娃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家里是有喜有忧呀。
喜的是大娃考上了高中,忧的是没钱给孩子交学费。
总不能不让孩子辍学吧,这可耽误了孩子一辈子得前程,老大两口子走的早,他这个做老的,不能对不起孩子。
突然想到陈年的阿爸阿妈,阿爷急忙站起身走向卧室。
卧室里传来翻翻找找的声音,过了一会儿,阿爷手上拿着一个布包的包裹走了出来。
陈年和陈月也很好奇,想要看看这个包裹是什么东西。
阿爷也留意到这两个孩子的小动作,清咳两声道:“去,把那只公鸡抓起来,明天我们去趟东沟。”
阿爷说的东沟就是东渠镇,因为镇边以前开砂场留下个大沟,村里人都爱管东渠镇叫东沟。
小叔陈江河家就住在东沟。
陈年心里也犯嘀咕,问道:“阿爷,我们明天去小叔家吗。”
阿爷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紧皱着的眉头,抽了两口旱烟,没有说话。
“阿爷,咱家这只小公鸡刚长大啊。”
马上陈月的注意就被引走了,小脸满是不舍得,嘴里嘟喃道:“这是专门给阿爷和哥养的,打算过几天养大点好补身体的。”
“没事,阿爷不爱吃鸡,等阿爷过两天去小凉河捞两条鱼,咱们吃鱼。”
小丫头还是撇撇嘴道:“阿爷你最近腿都疼了,不能去河里呢。”
“好好好,那阿爷不去,不去,好了早点休息吧,大娃明天咱俩去东沟。”
有孙女心疼他,阿爷褶皱的脸上终于多了笑意,摸了摸陈月的小脑袋,眼底多了几分复杂的意味。
陈年心里不想让阿爷去,要是因为他的事,要去求那家人,真的不如不去上这个学,心里也格外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