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3章 亲身经历也成神仙故事
    雪莲不是只长一年吗?」商人问道,「难道这世上真有千年的雪莲?」

    「谁说雪莲只长一年?贵人定是不够了解。」书生立马转头,诚恳的为他解释道,「是有雪莲的根只长一年的说法,不过也不尽同,像是由西北出关之后的西域,天山上的雪莲,往往就要数年才能长成。」

    「哈哈,老夫也曾听闻,雪莲生的山势越高,长的地方越寒,就长得越慢,

    甚至讲说在天山的最顶端,只有石头和雪,没有泥土的地方,也可能会有雪莲生长,那雪莲就成了神物,吸收天地的精华灵气,雪山的寒意,要一千年才能长成盛开。」

    「对对对!」

    书生连连点头,仿佛找到知音:

    「就是这样!我听我们那边的人说,在那南边天山的最高处,住着神仙,神仙种着千年雪莲,每五十年种一批,每五十年盛开一次,每次雪莲花开时她都会开雪莲会,请周边所有神仙、妖怪去参加,哎呀,光是闻看那雪莲的香啊,说是就能帮神仙延寿、帮妖怪修行。」

    书生讲得绘声绘色。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

    「我们那儿以前就有一个人,姓赵,就叫赵公吧,都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

    他也是出去走商,结果走在天山脚下的时候,也是晚上,好像也是遇到风雨还是怎么的,他在路边一间旅舍里面住宿,那个旅舍中还住着另一个人,晚上睡不着,他们就互相聊天。

    「赵公很会说话,不想那人也很健谈。

    「他们聊了很久,都觉得很合得来,到睡觉之前,那人才对赵公说,他其实不是人,而是附近河中的妖怪,因为修行有成,受天山上的神灵的邀请前去赴雪莲会,还对他说,如果以后有缘,可以去那条河找他饮酒。

    「赵公听了,一夜没睡着。

    「他也想去雪莲会。

    「第二天早上,他就悄悄跟上那个妖怪,一直到了天山脚下,又跟着他上山,中间被一些披着雪白盔甲的‘人’拦下来,他就说,自己也是受邀前来参加雪莲会的。

    「结果还真去了雪莲会。

    「据说到了会上,大家都看着他,觉得他奇怪或者陌生,而那人真有些本事,他对天山上的神仙百般恭敬,又用自己为西边一个小国家的公主带的中原珍宝做礼物,献给天山上的神仙,神仙说他的敬意是最宝贵的礼物,便让他坐下喝酒,走时还送了他一片雪莲。

    「那人一直活到去年才去世,活了将近百岁,而且他一直到死之前都还和年轻的时候一样,我小时候还去他家玩过,后来长大一些,不知为什么觉得有些害怕,就不敢去了。」

    书生说着,叹一口气,悲戚的道:

    「现在想来,属实不该,赵公看着虽是中年人,可已是老人心肠,慈祥和蔼,对我颇好,而我长大便不去了,何尝不是伤了老人的心。」

    「哎呀人之常情,没什么好自责的。」几人中唯一的老者摇着头,对他说道,「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人人都向往,可落不到自己身上呢,就总觉得陌生,又生出嫌隙。而且人年纪大了,本就惹孩童害怕,更何况百岁还不老的人呢。」

    「有理。」林觉也出声,安慰着书生,「足下此时能有此想,已经说明,足下品性德行不差了,小时候的事罢了,实在无需自责。」

    其他几人也连连点头。

    不过紧接着林觉又问:「不知这雪莲会该如何参加?献了宝物,就能得到雪莲做回赠吗?」

    「哈哈!小生也只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我哪知道那么清楚?」书生笑着道,「道长问这么清楚,莫不是听了故事觉得向往,也想去雪莲会上见识一下那番场景,讨一片雪莲回来吧哈哈哈—

    书生仿佛彻底放松了,哈哈大笑。

    可是笑着笑着,他的神情又僵硬下来。

    细想一下此地,山间驿站,临近边关。

    细想一下此时,雷雨深夜。

    细想一下此景,白日少有人迹的路上,居然碰到了这么一位看着不寻常、听着也不一般的道人。

    这岂不和故事中一样吗?

    算算时间!刚好是另一个五十年!

    「道、道长,你该不会也是受到邀请,化作人形,前去赴雪莲会的妖怪鬼神吧?」书生磕磕碰碰的问。

    话音一落,其余几人也大惊,转头看向这名道人和狐狸。

    「自然不是。」

    林觉微笑着朝他们颌首。

    「传、传说,天山上的神仙就和天山上的冰雪一样圣洁,但凡得到她邀请的,必、必然也都是有德行的妖精鬼怪,若是没有德行的,就是上了天山怕怕也会被神仙赶下来。」书生磕磕碰碰,害怕极了,「道长若是有德行,可、可莫要骗我们....

    「确实不是。」

    「那就好——」

    书生这才松了口气。

    「呵呵呵,老夫小时候也听过‘雪莲会」的传闻,只是没有这么详细,也忘得差不多了。不过也曾听说,天山上又冷又寂寞,能在山顶住下来的神仙肯定都不是坏人,天山下的人好客,神仙多半也是这样,只好诚心去,哪怕只是普通人,也没有拦住你的道理。」老者说道,「可惜小时候那些故事已经记不清了。」

    那名官员也点头说:「五十年太久了,雪莲会如果真是五十年一次,关于它的传闻,就该五十年兴起一次,因为那时才有人去赴会,又有人在路上遇到赶路的妖鬼神灵,甚至有人在这时不慎进入雪莲会中,然后就会传开。不过时间一久,慢慢就忘了,直到下一个五十年。」

    「就是这样—.」

    林觉认真听着,也隐隐有所得。

    确实如同自己原先所想,千年雪莲多半没有那么难得。

    「既然几位贵人官人都讲了故事,小人便也讲一个,只是小人嘴笨,讲得不好还请原谅。」

    那名跟随官吏的仆从也开口了。

    「这里没有什么贵人,只有旅途避雨的行人。」他身边的官员说道,「大家坐在一起,不讲身份,讲些好要的事情,熬过这一晚罢了。」

    「是是是」

    那名叫周六的仆从便说:

    「小人以前跟随主人在张山县时,也遇到过鬼。那时候我家主人在张山县做判官。

    「有一次主人手中攒了一个案子,一直判不准,让我一早去城外犯人村中询问一些事情,为了避开城中一些贵人的耳目,他让我天亮之前就出城过去,小人那时候年轻,胆子也大,就出城了。

    「不料走到半路,竟遇到有人同行。

    「那人和我搭话,我便回他。

    「起初他装作是人,结果很快就被我拆穿了,我直言他是鬼,我还说我家主人是城中最公正的判官,若他害我,就请过来。

    「那鬼一听,立马就坦白了。

    「他说他是附近村子里的人,上个月刚死,不过媳妇怀胎九月,遗憾未能看到儿子一面,到了地府,心念也不平。

    「我到现在还记得他说的话一「他说,他生前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也没有做过多少善事,不过到了城隍殿审问,城隍老爷说他做的善事虽然不多,但有一颗善心,见到弱小无助的人常常心怀怜悯,想要去帮助他们,遇到有不公平的事,也常常心怀愤满,想要去打抱不平,讨个公道,只是有时自身缺乏能力,不过大多时候是因为不好意思,便没有去帮忙。」

    听到这里,那个商人奇怪道:「不好意思?帮人还有不好意思的?」

    「确实会这样的。」书生则说。

    「我也纳闷,也问出了,那人却说就是这样,不好意思与人说话,不好意思开口问别人是不是需要帮忙。」仆从说道,「就是这样,到了城隍老爷那里,也受到了一些优待,城隍老爷特地允准他一个月,回来看到自己的儿子出生。」

    仆从停顿了一下:

    「后来我还和他聊到了他们旁边村子的那个犯人,我回来之后,还告诉了主人。后来再去找,那个村子果然有个刚死不久的男子,他家果然有个新媳妇,怀胎十月,马上临产,还真是个儿子。

    「那人说的话,还对主人破案起了帮助。

    「主人还给了她媳妇半吊钱,给他接生和养身体用。」

    那名官员听着,连连点头,以证明自己仆从说的话是真的,同时感慨的说:

    「一个月的宽限,虽然不久,却恰好了却了心愿,看见了儿子。唉,这件事告知我们,若是有想要行善的心的话,最好还是去做吧,这样无论如何也是有好处的。」

    众人听了,都是深以为然。

    随即所有目光都投向了林觉。

    「婴?」

    狐狸正听得津津有味,忽然一愣,反应过来,立马往道人的身后缩。

    「道长身为修道之人,在如今这个世道,应该也遇到过不少的神鬼怪异之事吧?」

    「确实见过不少。」林觉说道,「既然几位都讲了,我们也听了,不讲一个回报给诸位,实在不好,那便也讲一个吧。」

    众人都来了兴趣。

    狐狸也从他背后走出来,端坐着,抬起爪子来舔着,悄悄瞄着几人。

    「此前足下讲到了秦州的妖怪事情,恰好在下也有所了解,就取一件有趣的讲一讲。」林觉先对那位中年商人说,然后又继续说道:

    「此前秦州好几个大妖怪,却并未先后作乱,而是西北、东北同时冒出来,

    祸害人间。

    「当时京城有个道长,有些道行,就叫他悟知道长好了。

    「悟知道长欲去除妖,可却左右为难。

    「若去西北,西北妖怪凶悍暴戾,必有一番死斗,稍有不慎,就可能身死。

    若去东北,东北妖怪倒是一直平和,不怎么伤人,只是传教,而且东北的妖怪那里有着长生的法术。

    「那个道长一时分不清。」

    听见长生几个字,众人就津津有味了。

    世人谁不想长生呢?

    「那个道长往北边去,也是遇到一场雷雨,在一间村庙借宿,结果快晚上的时候,忽然有人进来,和他同住,期间免不了一番相谈。

    「那人自称姓陈,叫陈向礼。

    「这么一谈才发现,这位陈公很有见识,对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和他谈论过后,道人心中开朗不少,于是决定遵从本心,去妖怪凶悍暴戾的西北,因为此时那里的百姓正被妖怪所害。

    「两人聊了一整晚,第二天早上,鸡鸣一响,那个道长就发现陈公不动了,

    走过去一看才知,那位陈公竟是庙里的一尊判官。

    「许是察觉到他心有顾虑,因此特地显身,来与他相谈解惑的。

    林觉说着一顿,对那名官员说道:

    「倒和官人以前一样。」

    「我不可与他相比。」官员连连摆手。

    「我曾听说,神灵虽如人间官场一样,有官位上下,有神权大小,却无高低之分,那时费解,听见道长这个故事这才明了究竟为何。」那名中年商人感叹的道,「这般神灵,莫管职位如何,也值得世人如天翁一样尊敬他啊。」

    「谁说不是呢?」

    就在几人以为林觉的故事已经讲完了的时候,他又继续开口,神情肃穆宁静「最奇妙的是,那位道长到了西北,与妖怪激烈搏斗,虽说稍有不慎,就会身死,但他最后还是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将之除掉了。

    「可当他后来回到京城,听说东北传来的消息,这才发现,原先以为相对安全的东北才是真正的险境,若是他当时贪图轻松,去了东北,此时多半已经死了,正是他愿意为了百姓冒险,去斗看似凶悍暴戾的西北妖怪,这才去了个更安全的地方,这才侥幸活下来。

    「本以为是为百姓赴险,结果正是这份心,带他去了更安全的地方,让他避了险。

    「本以为是自己守护百姓,然而却正是他守护的百姓、守护百姓的这份心,

    在冥冥之中护了他一次。」

    中年商人听完,觉得熟悉,立马问道:「道长说的,难道就是秦州地陷的事情?」

    「正是。」

    「其中竟还有这般故事!」中年商人不禁惊叹。

    「妙啊!」官员也拍掌,「有这般高人居于人间,真是百姓之福!」

    「也许。」

    「想必这位道长高人此番也是「悟知」到了这份道理。」官员又说,「这般故事,真该流传下去,教诫后人。」

    狐狸在边上端坐,一脸严肃。

    林觉则是笑而不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