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3章 大周要进入个新阶段
    ”这样,参与到海上贸易中去,对提升大周的经济有巨大的好处。”

    

    “另外,臣因此也建议扩大海军,训练出一支能够在深海航行作战的军队,为大周将来征战大海做准备。”

    

    朝堂一时间沸腾。

    

    哪怕是元勋武将派的王昆等人,都是无比兴奋。

    

    扩大海军,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用武之地,能获得更多的兵权,这是他们多年来做梦都想的好事情。

    

    对这个提议,元勋派蒙举双手赞成。

    

    而许墨那句征战大海,也给秦霄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大周开国后,秦霄以民为本,重心本来放在闭关锁国,发展国内的上面的。。

    

    开疆拓土什么的,只能暂时地停下。

    

    毕竟,大周是从一片废墟中刚刚建立起来,这时候还想要扩张,国力,民力都消耗不起。

    

    一个国家如果不顾民生,好勇斗狠,那肯定持续不久的。

    

    可一个国家不能保持战斗力,也同样隐患巨大。

    

    开国前期,往往都是以修养生息为主,能不动刀兵最好。

    

    秦霄制定了偃武修文的国策,来发展大周。

    

    现在,许墨一句征战大海,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点燃了骨子里的热血。

    

    作为皇帝,谁不想真正的君临天下,目之所及,尽是王土?

    

    不过,如今的重心还是以搞经济贸易为主,况且海军也不可能短时间能打造出来。

    

    冷静下来后,秦霄忍不住问道。

    

    “多设立港口,对于贸易好是好,但也给了海外国家渗透觊觎的机会,等于是大开了海上的国门,如果有敌人通过港口打入我国,那不久得不偿失了?”

    

    东南倭寇是没了再战的能力,但海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众多国家。

    

    他们战力如何,大周并不了解。

    

    见秦霄心存顾虑,许墨解释:“这就是臣建议建立海军的原因了。”

    

    “增设了港口,就能加速海外的贸易来往,进而提升大周国力。”

    

    “只要经济搞好了,有了钱,扩军什么的也都不在话下。”

    

    “而且,那些众多的港口,能够将海运和陆运很好地衔接起来,从而打造出一个全国通畅的完整贸易体系,分布各地的货物,都能够及时地运转到其他的地区,甚至海外。”

    

    许墨说了很多,群臣们听得脑瓜子嗡嗡地响,感到大脑不太够用了。

    

    他们平常只想着做好职责内的工作,从来没有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上,考虑过这么复杂长远的规划。

    

    按照许墨的说法,如此的全盘考虑实施下,大周将会进入一个经济突飞猛进,运转效率惊人的发达盛世。

    

    “当海陆,河运连通成一个整体后,大周肯定能发展的日新月异。”

    

    “当然,具体也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做法。”

    

    “各地布政使的功能,就是要审时度势,将本地的不足转变成优势,把行省发展起来。”

    

    “当全国各地打通一片,经济达到一个有效的流通,就算有些落后的地区,都会被带动起来向上的发展。大周的经济就能够得以整体地发展。”

    

    秦霄边听边思考。

    

    许墨说了很多,但也只是说了个简略轮廓,真正要操作起来还是相当的复杂。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许墨的目标,是要打造一个真正盛世的大周。

    

    这跟秦霄想的不谋而合。

    

    “提议是很好,但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只怕还是有些脱离实际。”

    

    “就好像你自己也说了,各地州府的情况各个不同,光是打通道路,也不能保证全部都迅速地发展壮大吧。”

    

    “对此,你想要怎么解决?”

    

    秦霄问了一个难题。

    

    许墨笑了。

    

    “我大周十三个行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的,比方说,江南气候温暖,盛产粮食,又是临海,境内又是水路纵横,所以江南的发展得天独厚,农业,商业都要大力地扶持。”

    

    “再比如河东行省,大山林立,但矿产资源丰富,就能以采矿业为主。从此衍生出主要的商路。”

    

    “总之,每个行省都肯定有他的特色的,以此为主业,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听到这里,秦霄内心无比震撼。

    

    根据当地特色?

    

    他根本没有想到过这些。

    

    其实,也是因为大周之前的国力不强,无法做到这么细致地划分。

    

    可许墨却考虑得如此周到。

    

    朝堂上,除了秦霄和许墨的问答外,再没人开口了。

    

    群臣们的眼中,都露出了骇然惊讶的神情,听到许墨回答的不假思索。

    

    每个人都打心眼里地佩服许墨。

    

    随着许墨的描述,他们也似乎看到了大周的盛世美景。

    

    这幅景象,哪怕盛唐都做不到。

    

    可现在,许墨却跟他们说,大周能够实现。

    

    秦霄和满朝文武听了许墨的规划,都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秦霄不由得想到,许墨的这些建议实施起来,肯定少不了巨量资金的支持。

    

    很可能数目庞大到超出了想象,甚至,国库将近六亿的银子都未必足够。

    

    但就算如此,那又怎么样?!

    

    大周会因此止步不前吗?

    

    只要对大周有益,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必须的。

    

    过了很久,才有官员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激动地道:“皇上,许大人的规划是上上之策!”

    

    “哪怕历朝历代,无数的能人异士谋划深远,都赶不上许大人的办法好。”

    

    “一旦能够切实地执行下来,我大周能够屹立在所有王朝之巅。”

    

    接着,群臣们纷纷开口,热烈地赞扬许墨的方案的精妙。

    

    这明显是一件不容置疑的大好事,而许墨这么多年的政绩,也更让人信服这一点。

    

    甚至,大周走向前所未有的盛世,成败都在此一举了。

    

    许墨本身的能力,已经足够众多的人们崇拜和信服他了。

    

    如今,许墨终于进入了朝堂,成为朝堂上的重臣,大家都在等着许墨的大展身手,跟着他做出一番大的功业。

    

    当初,许墨还没进入朝堂,就改革了皇室制度,一举让皇室子弟的面貌发生彻底的变化。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