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墨此次顺坡下驴儿,没有跟自己抬杠,让秦霄心里总算舒服了一些。
还算懂得大体,知道些分寸,这正是秦霄喜欢许墨的地方。
而许墨的答复,也是应对后续的一个好办法。
毕竟,户部拨出去的银子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要是一些官员趁机中饱私囊,那就是朝廷的重大损失。
大周的都察院,大理寺,都是专门监察百官的部门,交给他们正适合。
特别是隶属自己的皇城司,更是捏在自己手心里。
这么一想,秦霄不由点了点头。
但秦霄很快又想到,国库里还有将近六亿的银子呢,这么多的银子闲置在国库也不是个事儿。
他有些好奇,许墨打算怎么发挥国库银子的作用?
“你刚才说国库有将近六亿银子,你是户部尚书,掌管这么多的银子,该有一个规划吧?”
“你对江南二省的整治做的很好,但大周有十三个行省,都要富裕起来,天下的百姓都过的丰衣足食才行。”
许墨笑了笑:“皇上圣明!”
“陛下,开国到今天,我朝一直是着重于民生,努力地解决百姓的贫困问题。”
“因此臣也想到了一些有关改善民生的建议,请皇上定夺。”
许墨先给足了秦霄面子。
秦霄听到也是心情大好,看着许墨点了点头,让他接着说。
许墨道:“皇上,臣认为,我朝要想大力地发展,要先大建马路,降低各地之间的交通运输成本。”
许墨一开口,群臣们都认真地思考起来。
连秦霄也若有所思。
大周这将近二十年来,一直以休养生息为主,好恢复国力。
朝廷最初采取重农抑商的国策,使得百姓着重发展农业,后来,许墨将闽越,幽州的工商业发展起来,成为大周的经济支柱。
这大大提升了大周的整体国力,至少,全国的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
如今大周的境内,已经差不多普及了温饱。
就算个别的地区再闹出饥荒,也有足够的储粮应付。
特别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海外引进了土豆等新的粮种,在大周广泛推广,让大周的粮食生产上了个新台阶。
效果惊人。
哪怕跟以前的盛世朝代比,都属于超越的存在。
因为,以前的朝代就算繁华,也只是体现在中上层阶级,底下的老百姓还是难免吃不饱穿不暖。
而许墨的治政,也是充分考虑了百姓的利益,务求大周稳健地发展。
这很重要,十分符合秦霄的理念。
秦霄建立大周,成了皇帝后,目标就是要国泰民安。
但事态并不是一直波澜不惊,其中总是有很多的突发情况,像饥荒,贪墨,甚至谋反等等。
秦霄还要想着稳固大周的江山,为太子的继位铺好路。
事情繁杂,秦霄就会心绪不宁,疑心病加重。
总算如今有许墨,而且许墨还得到秦霄的信任,是件大幸事。
“你说下去,如果可行,朕自然会支持。”
见秦霄表态,许墨继续道:“臣认为,现今的阶段,朝廷官员都要考虑个问题,那就是百姓们能吃饱饭了,该考虑如何提升全民的生活质量了!”
“只有百姓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民富则国强,国力底蕴才会深厚。”
“臣觉得,以后得十年,国库的银子重点要放在全国的基础建设上。”
“各地的道路必须打通,只有减少了交通运输的成本,才能让各地轻易地联动,互补不足。”
“我大周地广人多,州府,县城,村乡更是多不胜数。”
“朝廷要负责自上而下地贯彻政策,打通州府和州府间的交通,而各地的州府,要负责打通属下县城间的交通,这么以此类推下去,道路通畅了,才能搞好经济。”
“那时候,就可以加大州府之间的贸易力度。”
“这是大周向前发展的关键一步!”
听到这里,官员们已经议论了起来,考虑许墨这话的可行性。
解决全国的道路交通,有很多明显的好处。
大到军队出动,小到百姓赶路,还有运送货物,提高朝廷与州府的交流速度等等,都是好处多多的。
如今的大周,大部分地区仍然是难行的山路,官道只是小部分,而且也不是很好走。
交通便利,不但节省了开支,更能解决信息闭塞的弊端。
之前的荆楚贪墨,就是因为从荆楚到京城的路途遥远,路上运送物资损耗巨大,给了官员们贪污的机会。
如果各地的交通畅通无阻,损耗成本自然降低,等于少了许多的漏洞。
这事儿于国于民,都是百利无一害的。
许墨的建议,立刻得到文武百官的交口称赞。
连秦霄都情不自禁地点头。
说完了道路交通,许墨继续说道。
“陆运要通畅,河运也需要打通起来。”
“海外贸易的线路,可以由海运转向河运的无缝衔接,连通入国内的贸易网络。”
“建立河运的同时,也要修建河堤大坝,以防止运河堵塞,河水泛滥的严重后果。”
“打通了运河,就能连起大周南北的货运,南北经济就能有效地互通。”
听到这儿,那些拥有河道的布政使们,激动得两眼放光。
许墨的提案,简直太好了。
他们这些内陆省份,早就眼红沿海大省可以发展海上贸易了。
现在,许墨说要发展河运,简直就是送给他们一个天赐的发展良机。
内陆的行省一般都有较大的河道,只要运河发展起来,就算比不上海运,他们的优势也就来了。
应该说,大周之前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运河。
只想着运河别闹出洪灾就好,对运河的治理都是应付灾害为主。
如果朝廷能够从整体上做个规划,形成通向全国各省的大动脉,那效益简直不要太好。
而且,现在国库充足,完全有能力做这个。
也因此,大臣们对这个提议都没意见。
许墨停顿下,继续道:“臣还觉得,应该允许沿海的州府都开设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