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二十六、魏校长
    等待开庭的日子里,一层沿街铺面的山东菜馆已经被查封,老大媳妇玉芬和根生不敢出门,因为怕被人指指点点,刘必富和张巧云虽说不愿意惹事,但是查封的山东菜馆是自己家的铺面,早点揭开事实真相洗脱尤老大的罪名,门面也能早点解封,所以他们对弟弟刘老九的请求也答应了,每天都安排人从后院送新鲜的饭菜给前院二楼的娘俩,根生还小,看到饭菜瞪大了眼睛,得到娘的允许,自己吃了起来,老大媳妇玉芬茶饭不思,得知消息的张巧云还抽空过来安慰她:“嫂子,尤家大哥吉人自有天相,你可得把自己身子养好等他回来,得吃好,睡好,养足精神才能斗得过那些坏人!”……话虽不多,却字字在理,老大媳妇玉芬听进去了,虽说还是满脸愁云,但好歹每顿饭都多少吃一些了。

    这天,油坊没活,刘老九吃早饭的时候,想着根生在楼上已经憋了好几天没下来了,就和老大媳妇玉芬说要带根生去外面逛逛,小孩子嘛,成天窝在屋子里很难受了,听说要出去玩,一脸的兴奋,老大媳妇玉芬也不忍心儿子天天从早到晚跟着自己躲在房间里,况且又是老九带着出去,也就放心点点头叮嘱早去早回。

    其实刘老九也没想好去哪,索性就带着根生闲逛,根生小孩子心性,之前一直待在店里帮忙,父亲被抓走后,他就和娘窝在屋子里不出来,一路上蹦蹦跳跳跟着刘老九一起,脸上也荡漾出难得的笑容。俩人走到十字街旁一家凉粉店时,根生下意识的舔舔嘴唇咽了口水,刘老九一问才知道,根生从来没吃过蓼城的特色小吃黄豆凉粉,看着根生咽口水的动作,知道这孩子懂事想吃还不说出来,刘老九就掏出一枚大子,叫老板给刮一碗,老板认得刘老九,找来一个大海碗,用刮勺细细刮了满满一大海碗递过来,根生开心的端着凉粉坐在店门口的长条凳子上吸溜,刘老九又往他碗里浇了点醋,喷香扑鼻的凉粉让根生吸溜的那叫一个欢,这还是根生跟着父母来蓼城落脚后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凉粉。吃完凉粉,俩个人又一路闲逛,不知不觉就到了城南一所学校门前,听到传来的读书声,根生走不动了,他趴在大门口的铁门框上,竖起耳朵听。刘老九从小就不喜欢读书,小时候跟着哥哥后面读过一年私塾,后来就跑到街上混世,父母也拿他没办法,他认得几个字,看学校大门边墙上挂着木牌牌,上书:民强小学。见根生认真听读书声的样子,老九忍不住问道:“小弟你是想上学堂吗?”根生头也不回的答道:“想啊,我爹说过要想出人头地就要读书,我想上学,可是我娘说爹被抓了,娘要留着钱打官司,所以我现在上不了学。九哥,你上过学吗?”

    刘老九被问的不好意思,挠挠头笑着说:“我不行,我从小听到读书声就犯困,小时候跟着哥哥读过一年就不念了,认得几个字。”

    “哈哈哈,我知道,我爹说九哥你打架可以,就是不想读书!”根生打趣道。

    刘老九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自己之前那个嫂子吴秀英就是这学校的老师,只是人去上海之后遇上淞沪会战如今下落不明。正在这时,学校里的钟声响起来了,放学了,陆陆续续走出来大大小小的孩子,看着他们背着书包兴高采烈的样子,根生眼神里满是羡慕,迟迟不愿离去。学生走完以后,大门里走过来一个蓝衣男子,三十上下的年岁,戴着一副眼镜,他看到门口大铁门边还趴着一大一小两个人,愣了一下,看了小的不认识,大的却似乎是旧相识,他随即盯着刘老九的脸又看了一会,继而笑着问道:“你可是刘家的二公子刘必贵啊?”

    很多年没人这样叫过自己的大名了,猛的听到有人这样叫自己,惊得刘老九张大了嘴:“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男子笑笑,用手指推了推眼镜,随即打开铁门上的小门,招招手让两人进来。

    男子的儒雅气质仿佛就是一种魔力,刘老九和根生不由自主就踏进小门,站在男子面前。

    “你不记得我了,我却认得是你。”男子用手指了指刘老九穿着一双趿拉板的光脚说:“刘家老九一年到头穿着趿拉板,镇子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见刘老九和根生面面相觑,男子接着说道:“我姓魏,名俊杰,是你嫂子吴秀英的同事,你嫂子和你哥结婚的时候,我还去过你家的,还和你聊过几句,你可想起来了?”

    时间虽然有些久远,但是蓼城叶集镇也就弹丸之地,话题一说开,刘老九就多少回忆了起一些印象,他依稀想来了这个魏俊杰确实是自己前嫂子的同事,嫂子喊他魏主任,的确去过自己家。不禁笑着点点头:“是了,你是魏主任!我想起来了!你还问我愿不愿意读书,还非要拉我来上学!”

    “魏主任现在是魏校长了!”看大门的老门房从旁边插了一句话。

    “哦,魏校长,不好意思啊!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嫂子喊你主任!”刘老九憨笑着挠挠头。

    “无妨,一晃快十年了,你都这么大了,这孩子是谁?”魏校长看着一旁的根生问到,根生大大的眼珠子炯炯有神,让人看着心生欢喜。

    老九忙答道:“啊,这是我弟弟,我一个弟弟!”

    魏校长摸摸根生的头顶说:“嗯,你这个弟弟还没上学吧?你自己不爱读书,但我看你弟弟倒像是挺想读书的吧?你读过书吗?认得字吗?”根生眨眨眼,乖巧的点点头,然后又抬头看着刘老九。

    “哦?那你说说,你都读过什么书?”魏校长一脸和蔼的问。

    “我爹教过我增广贤文,我还会背千字文和三字经。”根生脆生生的回答。

    就这样,在魏校长鼓励下,根生背完了三字经,魏校长拍手笑着,说背的一字不差,末了问根生想不想来学校读书。根生自然是愿意的,

    老九实话实说告诉魏校长,自己今天带根生出来是溜着玩的,等他回去要和根生家人说过才行,他隐瞒了根生的父亲被抓起来,全家都在为救人忙碌的事。

    魏校长告诉刘老九,如果几年前吴秀英不去上海,那么这个学校的校长应该是她来当的,自己当时生病,没有去上海。淞沪会战结束后,学校还派他去上海寻找过吴秀英及其他同事们的下落,找了很久也没有结果。他说上海那边也有朋友,只要有音讯,就会通知这边。对此,刘老九听了也只能说声谢谢。

    眼看天色已晚,刘老九带着根生和魏校长告辞,魏校长送给根生一支铅笔,让他回去写字用,随时欢迎根生来学校听课,他告诉刘老九,自己和吴秀英当年的理念是一样的,那就是教育救国,如今国家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唯有办好教育,培养出有理想有抱负的学子,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大任。魏校长说的慷慨激昂,根生听的似懂非懂,对刘老九来说更是对牛弹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