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双眼刹那间涌出泪水,知道萧云牛还活着,赶紧柔声回道:“牛儿,娘在这!没人能伤得了你!”
说完,黑衣人背过身偷偷拭去眼中泪水,冲赶过来的蓝孝悌轻声说道:“他气虚的病症怕是犯了,你护着他,让他如在林中那样调息养气,这里有我,那些人伤不到你们的!”
蓝孝悌这次与黑衣人离得很近,听她说话,感觉十分熟悉亲切,虽还不知她到底是谁,什么来头,却是对此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信任和依赖之感,不由得冲那黑衣人点了点头,放心的背过身去,扶起萧云牛坐正,助他打坐调息。
这黑衣人又凑到冯吉祥身旁,见他虽晕了过去,呼吸却是十分匀称,不禁笑道:“这结巴小子看似话少手狠,胆子却也不大,伤得不重,吓得倒是不轻!”
说罢,这黑衣人扭头看向那两个乞丐,冲小六子笑道:“这许多年不见,你这小六子也已长成六尺汉子了!”不等那小六子反应过来,又指了指地上的两个娃娃,说道:“他们俩没事,只是被解家的家丁喂了我下过蒙汗药的餐食,过不了一个时辰就能醒了,且先跟我对付了这些恶贼!”
小六子听这黑衣人说话,似是和自己相识,听声音也有些耳熟,只是想破了头也想不起此人到底是谁,可当看到她的手掌时,便又如醍醐灌顶一般,一下子明白了过来,高兴的跳起身,却仍是不太确定的试探着轻声唤道:“姑姑?是你吗,姑姑?”
那黑衣人知道小六子认出了自己,赶紧微微点了点头,又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多说,先对付眼前的敌人。
小六子会意的点了点头,既然识得了她的身份,自是对这黑衣人言听计从了,扭头对自己的师父毛一脚低声说道:“这位使毒砂掌的姑姑我认得,是好人,是专门来收拾这些恶贼的!”
毛一脚点了点头,心道:这黑衣人既然是友非敌,那再好不过,便借此机会联手除去那姓解的,也算为民除了一害,从此消去他丐帮的心头一患!
可这毛一脚刚要起身与那黑衣人述说联手除贼之事,突觉左腿麻痒刺痛,低头看去,只见被铁蒺藜打中的那个伤口处已然黑了一大片,用手一挤,流出的都是黑色脓血,显然那铁蒺藜喂有毒药。
小六子此刻也是诶呀一声,抱着右腿坐在地上,原来他右腿上还插着两枚丧门钉,虽然入肉不深,却都渗出黑血,自也是中了毒。
黑衣人赶紧上前看了看小六子和毛一脚的伤口,说道:“这些暗器都喂了毒,不过看样子毒性不是很强,那些江民流贼哪懂得用毒之道,应该是从灌木林中采得一些不要钱的乌头草,将汁液抹在了暗器上,虽不是什么剧毒,却也不能不管,你们赶紧挤去黑血,剜去伤口处的烂肉,再上些金疮药包扎好也就没事了!”
小六子和毛一脚一听这毒还要不了他们的命,也都舒了口气,赶紧照着黑衣人所说,坐在一旁,封住自己大腿穴道,挤压黑血去了。
这时,解立武已由旁人简单包扎了手腕上的伤口,走到人前,冲这黑衣人怒声喝道:“你这黑衣贼,竟连老幼妇孺都不肯放过!就算练成了那阴毒的功夫,可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尽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终究不过是个鼠辈!”
“哈哈哈哈!”黑衣人淡淡一笑,回道:“若论偷鸡摸狗、阴险狡诈,我又怎比得了你们呢?解立武!马尚道!你们这白猿通背拳,藏得可真深啊!怕都是那老贼马猴子教的吧!”
解立武和马尚道听这黑衣人提到‘马猴子’三个字,心中都是一惊,马尚道捂着肩头,忍着剧痛,抢前一步,喝问道:“你!你究竟是什么人?你怎么知道……怎么知道……”
“哈哈哈哈!”黑衣人又是爽朗一笑,说道:“怎么不往下问啦?怎么不敢提‘马猴子’这三个字?我不仅知道‘马猴子’是他解立武和郭大寿的师父!还知道这‘马猴子’就是你马尚道的亲爹!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你们伙同那天目山大树观的木道人何来由和原海沙帮的老帮主刘澄海干得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马尚道恶狠狠的看着这黑衣人,实在不解为何此人能知道自己和解立武如此多的隐秘之事,忍不住怒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那黑衣人笑着说道:“我是什么人你会知道的!不过还是先让大家知道知道你们是什么人吧!”
就见这黑衣人在院中踱了两步,大声说道:“要想说清此事,还得先从这‘马猴子’说起!”
原来,黑衣人口中的‘马猴子’,原名叫马崇周,是南洋大泥国的一名拳师,善使白猿通背拳。
这白猿通背拳是通臂拳中的一种,通臂拳又叫通背拳,是中国北方广为流传的一个拳种,其流派众多,有白猿通背、独流通背、五行通背、六合通背、太极通背等多个分支,这白猿通背拳相传是春秋战国时由道家的动灵子司徒玄空所创,此人号称白猿公,其拳术源于对白猿的推崇,讲究探臂松肩、放长击远,自创了一套缩骨、探肩、展臂的拳术技法,故此拳术得名白猿通背。
白猿公在择徒授艺上要求非常苛刻,坚持艺不轻传的原则,非嫡传弟子且骨骼清奇者不传,故大多数拜在其门下的学艺者只学得了一些零星的单操手,而能全盘继承其技艺者却是寥若晨星。
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在战国后期,齐人马氏成了这白猿通背拳的传人,那时,秦国已灭韩赵魏楚燕五国,独剩齐国苦苦支撑,而这马氏就是齐王田建麾下的一员猛士,与一众死士在齐王面前歃血立誓,誓死扶齐抗秦。
可齐王田建在秦朝大将蒙恬和王贲两路大军的夹逼之下,为保性命,不战而降,一众效忠死士不肯受辱,宁死不愿做亡国之臣,纷纷自杀,而马氏自恃一身武艺,不甘就这么死去,也不愿臣服于强秦,便乘船逃到了海外。
元朝末年,在南洋大泥国有一位拳师叫马崇周,外号马猴子,就是这白猿通背拳马氏的传人,马猴子仗着精通白猿通背拳的技法,在大泥国内难寻敌手,很受当地土人的尊敬,可此人实不愿在那弹丸岛国混吃等死,立誓要追随先祖的足迹,回归中土建立一番伟业。
恰巧此刻在中国的大地上,到处都是揭竿而起、誓要推翻暴元的起义军,便给了这马猴子回归中土、建功立业的机会。
机缘巧合下,马猴子结识了一个年轻人,一个来自中土的游历道士叫何来由,这何来由从小修习过一些拳脚,两人初见面时以武会友、相谈甚欢,竟是一拍即合,立誓同回中土共做一番大事。
马猴子便在这小道士的引荐下,带着孩子马尚道重回中土,投到了当时实力最强的陈友谅义军麾下,做了一名水军头目。
谁想,一场鄱阳湖大战,本占着绝对优势的陈友谅水军竟是败在了朱元璋火攻之下,被烧得是灰飞烟灭,杀得是片甲不留,连其主子陈友谅也死在了那一场恶战之中,这马猴子仗着水性好,侥幸活了下来,效仿先人不侍二主,便带着儿子混迹在江边,以卖拳为生,日子过得十分凄苦。
可在这马猴子流浪到池州一带时,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却没钱就医买药,仗着其自小习武、身强体壮的底子,硬生生的挺了过来,可恢复后身子也已是大不如前,不想再带着孩子这么奔波下去,刚巧遇到两个家境还算不错、且骨骼清奇的青年,一个叫郭大寿,一个叫解立武,便收了他二人为徒,得这两个徒弟接济,凑了些银钱买了个破船屋,总算是安顿了下来。
这郭大寿、解立武、还有那马猴子的儿子马尚道,在习练武艺上也算肯吃苦,得马猴子的精心调教,练了五六年便都小有所成,在江湖上也有了自己的诨号,一个叫铁臂神拳郭大寿,一个叫通臂猿猴解立武,而那马尚道受够了跟着父亲漂泊流浪讨生活的日子,不愿再吃这江湖饭,便仗着自己那点武艺,投到了衙门口,因是外地人,虽身手不错,却也只能从杂役做起,给人家打打下手,做最苦最累的差事,也挣不来几个铜板,可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还算安稳。
可老天偏偏不遂人愿,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把这郭解两家的十几亩田地冲了个干干净净,粮食是颗粒无收,说是地主之家,也只比那些逃难的流民多了个住的地方而已,该挨饿的时候还是要挨饿,饿得受不了了,便要举家出去讨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