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问天就这样跟着嬴异人度过了一天,这一天里他所看到底层人民的生活,不论实在状况还是条件下,都是迫切需要改善的。
等到徐问天回到王宫内,嬴柱也迫不及待的想听听徐问天对于当下他统治下的秦国的评价。
“秦国有王祖父的领导,不论在国家的兵力还是人民的生产力,都远远比政儿在赵国所见到的强盛。特别是对于征兵加爵,是列国远远不能比的,这样给了出身底层的人民一个翻身的机会。这样便大大刺激了人民对于参军的欲望。”
“这一切都是历代秦王的功劳啊!政儿你知道商鞅变法吗?”
“于我大秦嬴氏先君秦孝公(嬴渠梁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一系列制度,被称为商鞅变法!”徐问天可是从现代国大毕业的文理高材生,这些历史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手拿把掐。
嬴柱听着徐问天滴水不漏的回答十分满意,扭头对着嬴异人说道:“赵姬这些年在教育政儿肯定下了不少心。”嬴柱自身对于赵姬也是非常满意,但是耐不住华阳太后背后给赵姬来一套。
“父王说的是!”嬴异人也是对自己的儿子十分满意,毕竟说的有些东西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秦王嬴政能够一统六国离不开商鞅变法于历代秦王的共同努力,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商鞅变法的弊被利的光辉所遮挡。比如愚民政策打压了民族创造力;压制工商业的发展,这样就压制了民主意识;亦或者是对于商贾的打压,抵制了最早期的资本主义兴起,致使往后每朝每代都一直对经商业进行最为严厉的打压。也正因如此,商人吕不韦最初在秦国才会一直唯唯诺诺,甚至被别人叫为贱商都从不还口。”徐问天在大脑中不停地权衡利弊。因为这些东西是他在现代的史学家,以及教科书等等里边总结出来的,根本不是这个时候都产物,所以他也并不打算给嬴柱说,他打算等到日后他成为秦王,一统六国之后再自己亲自出面来宏观调控。
在王宫内现在只有嬴柱,嬴异人跟徐问天他们三个,徐问天见此时的时机不错,他便立马向嬴柱询问了东周以及列国欲发兵攻秦之事。
“时令已经进入了寒冬,依目前这个局势,列国根本不可能还会有发兵攻秦的想法,就算有,也只能等到来年的春天了。”嬴柱摸着徐问天的头轻声细语地说道。
徐问天这时不禁有些说道:“看来是政儿欠考虑了。”
“哦?政儿何出此言呢。”
“百姓的保暖衣物抵御寒冬尚且有困难,更何况瞬息万变的战场呢!”这个问题徐问天也的确没有想到,毕竟在现代打仗可是从来不会调季节的。
徐问天终于明白为什么东周跟秦国这一战能一直拖到嬴柱薨了,到嬴异人继位才了结了。
这个时期打一仗短则几个月,多则整年的堆。他们又都是举棋不定,这一仗什么时候打都说不定,不过六国一直远远观望也的确是事实,毕竟他们也确实不想因为一个苟延残喘的东周而得罪了秦国,他们有出兵的想法也纯粹只是想通过战争从中捞一些好处。
“政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魄力,已经实属不易。为人民着想,为大秦着想。你可该好好培养政儿,我看将来让政儿当秦王正合适!”嬴柱看着嬴异人一脸严肃,吓的嬴异人赶紧跪下:
“政儿,快给你王祖父跪下!”
徐问天被嬴异人这句话搞得有些懵,不过也顺着嬴异人的意思跪了下来:
“谢过王祖父!”
听到这样的话,嬴异人心中不由得是万马奔腾!“这孩子咋能这样说呢,连个客套话都不会吗?!”
“这就对了嘛!”嬴柱高兴地说道。
“?!”嬴异人一脸茫然,他不敢相信平日里对待大臣刚正不阿的父亲竟然在政儿面前脾气如此之好。
“看看政儿,从来都不跟我客套。这才有秦王的气魄,异人,你还是心太软,考虑太多。”嬴柱对着嬴异人说道。
“父王说的是。”
就这样,在徐问天面前又来了一副大型“祖父训爹图”。
嬴柱此刻还没有继位,但是秦昭襄王已薨,他也只差继位,是一位仁厚心慈的君王,他是一位爱护百姓的君王,体察民情,从不沉迷围猎等娱乐项目,秦昭襄王因为诛杀白起,也导致对宗室亲眷有些远离,也正是因为有了秦孝文王嬴柱安抚功臣,拉近了宗室成员,让嬴氏一族更加团结,为日后秦始皇嬴政在王位争夺中胜利打下了条件基础。不过并没有消灭东周这个反秦势力。
反观嬴异人,他是一位非常有谋略的君王,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的国君。虽然只当了三年的大王,但是他却做到了消灭反秦联盟,而且掠回了周王室的镇国宝物——九鼎。(一言九鼎就是从周王室的九鼎中来的,因为只有天子才能拥有九鼎嘛最最重要的便是选对了继承人,但凡当初有一点点差池,恐怕整个华夏的历史都要改写了。
之后徐问天便随着嬴异人回了太子府,徐问天明白要说服嬴柱下定决心早日进攻东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好在嬴柱给了徐问天一个特权:可以任何时候去王宫见嬴柱,这个特权可是连嬴异人都没有的哦,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是冬天,天黑的特别早,就这样徐问天与嬴异人早早便回了天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