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十四章 沽名钓誉之辈?
    王怀情真意切,显然是位一心为民的父母官。

    然而,陈玄之却是淡淡看了向了衙门外,目光扫过那些奄奄一息的难民。

    “你先去关闭衙门的粮仓,散掉这些守在门前的百姓。”

    陈玄之几乎毫无波澜地说出这个决定。

    闻言,春泥娇躯一颤,脸上写满了错愕。

    关闭粮仓,驱散难民?

    他要做什么?

    王怀更是脸色大变:“大人莫要说笑,桃源镇的局势之所以还能稳住,全靠下官开仓放粮,一旦采取这个措施,不出半天,整个桃源镇的粮价便会继续暴涨。”

    “如此高的粮价,哪个百姓能承担得起?没了活路,他们百姓必然会生乱!”

    “大人,三思啊!”

    王怀大吃一惊之余,感觉陈玄之疯了,立马阐明利弊。

    心中对陈玄之的寄望,也顿时荡然无存。

    本还希望这位年轻才俊能解桃源镇之急,可万万没想到他一上来,就拿十多万百姓的姓名开玩笑。

    春泥虽同样感到震惊,但经历过戏猴局前后,她并未出言反驳。

    再者,秦愫有过命令,陈玄之监察桃源镇一切事宜,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她不可出手。

    二人的震惊之色,自然被陈玄之收入了眼底。

    但他依旧面不改色,平静道:“本官此前就查阅过桃源镇的县志,连续数年干旱水灾,粮食收成远未到大离朝的平均标准。”

    “你随意开放粮仓,可曾想过后果?”

    陈玄之又问了一句。

    王怀人都懵:“后果?下官开放粮仓就为了保全百姓,还能有什么后果?”

    陈玄之却是直接点出要害:“保全百姓?你倒是说说看,如今桃源镇的粮仓还剩几日的出粮,是否能养活全城十数万百姓一周?”

    这一层王怀的确有想过,但他不这么做,根本没办法稳住粮价和百姓,这本就是死局啊。

    “大人,下官这也是不得不为之,一旦关闭粮仓,后果不堪设想啊!”

    王怀无奈。

    “不得不为?”

    陈玄之皱起了眉头,用杀人诛心的目光直视王怀:“就算你继续放粮,可如今粮价暴涨,有几个平民百姓能吃得上一口米粥?”

    王怀被怼得哑口无言,仍欲反驳:“可是......”

    陈玄之却是一锤定应道:“本官乃御史监察,这不是再跟你解释,而是命令,从速去办!”

    此话一出,王怀硬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吞了回去。

    他深吸了一口气,心中虽忿忿不平,但陈玄之有尚方宝剑,他没法抗命。

    “下官知道了,这就去办。”

    王怀又沉下了脸,用威胁的语气道:“大人,你是监察御史,你的命令下官只能照办,可若是因此举,导致桃源镇生出大变,那一切都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大人可想好了?”

    陈玄之却是不以为然,淡淡一笑道:“不出十日,桃源镇粮价必降,若本官做不到,王县令你大可奋笔疾书,往死里戳本官的脊梁骨!”

    王怀震惊无言。

    尽管眼前这张面孔自信霸道,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然而,他终究是不认同陈玄之的做法。

    根本就是沽名钓誉之辈!

    桃源镇上上下下十多万人,就交给这么一个纸上谈兵的家伙,他第一个不同意!

    想到这,王怀的脸色又沉了几分,一旦势态变得难以把控,即便是拼了前途老命,他也要遣衙门拿下此人。

    就算他是六公主秦愫的心腹又如何?

    他王怀的心中,百姓才是真正的天!

    容不得陈玄之胡来!

    当然,现在还没到不可挽回的一步,他只能压下了心中的怒意,静候观望。

    陈玄之并未在意王怀的想法,他大手一挥,在衙门的主座上坐了下来,随即又下令道:“还愣着做什么,将桃源镇及周边的地图取来,本官要寻救民之策!”

    王怀虽心有不满,但还是给了手下一个眼色,很快就取来了陈玄之要的东西。

    很快,数张地图并拢摊开,桃源镇的地理方位一目了然。

    “水灾之前,桃源镇的粮食多从何处入城?”

    陈玄之目光扫过,嘴角微微一动。

    王怀听后,心中对陈玄之的鄙夷到达了极点。

    此人先前才说过,曾查阅桃源镇的县志,竟连这么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真是张嘴就来的典型!

    “大人,桃源镇旁有条清水河,是主要的水运通道,陆运成本高时号长,一般粮商都会选择前者运粮。”

    王怀伸出手,指向了地图上清水河的位置。

    陈玄之走近了一些,细致观察起附近的地形。

    见状,王怀冷声道:“大人如此专注,莫不是已经有了救局之法?”

    他目光深沉,直勾勾地盯着陈玄之,颇有看戏嘲弄之意。

    陈玄之不语,只是伸出手指,沿着清水河的河网布局延展开来,眉头骤然一挑,如同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

    “王县令,这桃源镇有几家粮商啊?”

    面对王怀的挑衅,陈玄之充耳不闻,反而问了一个问题。

    王怀眉头微皱,如实说道:“桃源镇大小粮商共计十余家,其中能说话算话的为赵钱孙李五家。”

    提起这些个粮商,王怀的脸色又露出了愤慨之色:“这些桃源镇的商贾大族,已立足此地数百年之久,实力雄厚根深蒂固,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轻轻一个决定,便能影响桃源镇的粮价走向。”

    “此次百年不遇的水灾,他们更是显有地走到了一块,合力囤积居奇,打压其他的小粮商,大发国难财,实在是见小利而忘大义!”

    王怀义愤填雁,语气也高了一个调:“如今桃源镇一斗米涨至一百文,全是他们干的好事!”

    “而我大离又向来没有管束商贾的律法规则,自然没法从政局的角度出手镇压,更没法调控粮价。”

    说到这,王怀又再次提醒了一句:“大人,这些粮商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一旦给了他们主导市场的机会,便再难以管控约束,这个后果谁也承受不来。”

    陈玄之淡淡一笑:“行了,这些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只管准备一桌好久好菜,替本官宴请这五大粮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