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6章 染指
    这一日。

    陈光良携严人美,来到思南路的孔祥熙居所。

    据说孔祥熙在沪市有不少房产,而且一直在购买当中,看来应该是真的。

    踏进孔府的大门,孔令仪便认真的打量着陈光良,似乎要看清这个抓走‘好闺蜜的心’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孔大小姐”

    “你人长得还挺好看的,难怪仁美读书的心思都少了。”

    严人美一听,急迫的说道:“令仪,乱说什么呢!”

    只当是小姐们之间打闹,陈光良并没有放在心上,随后来到孔府的客厅。

    孔祥熙和宋大小姐都在,他们本来坐在沙发上,见陈光良等人走进来,还是笑着起身迎接。这里面充分说明,他们没有将陈光良当做晚辈看,而且今天自然是商业交谈为主。

    众人招呼一番,便在沙发上落座。

    孔令仪懂事的将严人美拉到楼上的闺房,让父母与陈光良交谈,她现在岂不知道,今天父母找陈光良是有公事要谈。

    “陈先生最近的‘华夏白糖论’和‘华夏航运论’,我也有阅读,南鲸方面也有关注。”孔祥熙用略带官腔的口吻,说道。

    陈光良很自然的说道:“我毕竟是《东方日报》的创始人,写这些文章的初衷,也只是撰稿,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我毕竟是纸上谈兵,相信很多人都会比我更懂行!”

    孔祥熙、宋大小姐夫妇对视一眼,两人此时都认为陈光良也算是‘老谋深算’,丝毫不向他们靠拢,但也保持着有理有据。

    一般的商人,在对待孔氏、宋氏时,都是巴结的。

    这个陈光良倒好,有着未婚妻和他们女儿的关系,居然还不顺势靠拢。

    宋大小姐直接说道:“你觉得上海适不适合开糖厂?”

    孔祥熙当年花费150万大洋,买下原来的国民制糖厂,随后又以这部分资产和南鲸政府合作,开设了一家糖厂。

    但是,这家糖厂的经营却一直不见好转,甚至在洋塘的倾销下,已经处于快停产的程度。

    陈光良说道:“孔部长、夫人,制糖厂的设备只有采取甘蔗榨糖,才能和洋塘竞争。当然,我也考察过沪市及周边的情况,这里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情况也是不错的,比如崇明岛就很适合种植甘蔗。当然比起粤省的情况,又差了一些。恰逢这几年,我国的生丝等农作物会遭遇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倒是可以尝试一下种植甘蔗。当然,这必须由制糖厂来给农户保底,大家才会有这个积极性。”

    孔祥熙是实业部长,闻言后说道:“你的意思是,江浙农户要受到世界经济大萧条的严重影响?”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必然的,生丝等价格,已经大幅回落,还有日本人趁机倾销种种发生的事情都证明,这几年农村经济将受到很大的打击。”

    孔祥熙说道:“你的建议,我们会好好考虑一下。”

    这是什么话,不是你们主动问的么,怎么成了自己的建议。

    一个唱官脸,一个唱商脸,宋大小姐马上说道:“听说你在发起粤省制糖厂招股?”

    陈光良马上说道:“是受粤省府主席陈铭枢的邀请,我们江浙财团打算出资50%,参与粤省第一家大型制糖厂的投资。”

    话里的信息透露出两条,是受‘陈铭枢’为代表的省府邀请,是‘江浙财团’全体参加。

    不然以后,追究他和陈济棠有关系,岂不是麻烦事。

    宋大小姐并不在意,继续说道:“还差多少份额,既然是对国家有益,我们也有意支持!”

    好家伙,这话说得多漂亮!

    还差多少份额?那说明一定要有‘差额’。

    对国家有益,他们才想入股的。

    陈光良马上说道:“江浙财团差不多已经发起150万,还差50万的份额。”

    此时,也就虞洽卿、张元济、方椒伯等人发起,他们也就最高十万认购。

    见事情谈得差不多,孔祥熙马上说道:“好,剩下的50万由我来认购。另外,南鲸政府也有意办榨糖厂,想请你做下参谋!”

    这,历史是这样的嘛?

    南鲸居然也想染指榨糖厂,殊不知,孔祥熙正是看中陈光良在这方面的本领,才决定继续投资糖厂。

    “好,不过我建议等粤省那边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南鲸方面再考虑投资。包括和榨糖机械设备厂谈判有利、引进甘蔗品种等事情,有一些苗头后,再加入。这样不仅设备可以省钱,甘蔗品种也无需麻烦。”

    孔祥熙高兴的说道:“好,就听陈先生你的,等那边筹备得差不多,你就写一份方案给我们实业部。”

    “好”

    陈光良也是会用心做事,毕竟这是好事。

    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南鲸政府只需要投资一家日榨1000吨(这里1000吨是指甘蔗)的工厂即可。

    这第一是条件不急粤省,第二是慎重起见。

    日榨1000吨甘蔗的工厂,保守估计得投资100万美金(即400万大洋)。这样的工厂,一天预计可以榨糖200吨。

    一吨糖在香港明年的行情,估计在140大洋每吨,但在国内最起码是250左右,因为关税明年就要出台。

    这样一来,就算价格按照200计算,一天的产值便是4万大洋,一年产值便是1400万。

    可以说,基本上一年就能差不多回本。

    随后,陈光良在孔府吃了一顿饭,多少有些‘公事公办’的态度,不算靠上孔氏和宋氏。

    他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不掺和官场的事情’,但是又不会去得罪官府,不去和官争利。就拿报纸来说,《东方日报》比《申报》和《新闻报》在政治上灵活的多,虽然会失去一些激进的读书人,但本来就是以‘商业新闻’和‘时事新闻’为主的报纸,反倒是不会去可以追求‘犀利评论’。

    待陈光良和严人美离开后。

    宋大小姐在书房里,询问孔祥熙:“你怎么看这个年轻人?”

    孔祥熙打着官腔的说道:“识趣,处事圆滑,但没什么问题。看似很多地方,他保持着警惕,实则是很好拿捏,而且对南鲸政府,一直是支持的态度。我们家令侃要是有这份能力,那就好了!”

    处事圆滑,对孔家人来说,是最好的优点。

    山西孔家,也是山东孔家的分支。

    宋大小姐马上说道:“我们家令侃只是年龄不到,以后出来做事,比陈光良的条件好多了。”

    她的眼里,自然是认为儿子以后的成绩,会超过陈光良,毕竟有孔宋蒋三家做后盾。

    孔祥熙笑了笑,说道:“这倒是,至少做事不用唯唯诺诺。如果是令侃,这制糖生意就不会只得这么点好处。”

    言下之意说的是,陈光良这段时间忙前忙后,也就获得了一家制糖厂的25%股权,还不是主脑。

    11月中旬。

    这一天,陈光良邀请沪市的著名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来到位于南鲸西路的地皮上。

    拉斯洛·邬达克早期设计的亚细亚大楼、怡和洋行大楼采用了对称严谨的仿古典主义,汇中饭店模仿文艺复兴的样式,英国总会采用古典的巴洛克风格,这些都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双方考察完这三亩地皮后,陈光良便开始提出要求:“邬达克先生,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次的设计我希望你倾向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简洁新潮,抛弃古样式的繁琐。”

    邬达克一愣,当即反问道:“陈先生既然很熟悉我设计的风格,为什么还会找我设计?”

    陈光良笑道:“你依然是沪市最好的设计师之一,只是我想在你的手上,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同时,在上海这个地域表现出罕见的先锋倾向,让我们华夏西式建筑转向现代主义。”

    邬达克陷入沉思,他有自己的骄傲,如果客户要求太多,他觉得是限制自己的灵感。

    可是,这个年轻人又说的挺对,如果设计出现代主义的西式建筑,那么他便是这一领域的先锋,对自己影响力很有帮助。

    良久,他才认真的说道:“可以,既然你相信我,那么我也愿意妥协,改变一下自己的风格。”

    陈光良趁机又说道:“好的。不过我还有要求:我想设计的电影院和其它电影院有所不同。目前世界上的电影院,都是一个厅的电影院,但我想建造两个厅的电影院,一个主厅,一个副厅,这是我站在商业的角度来思考,解决上座率、观众选择电影的多样性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

    邬达克再次皱眉,他早有耳闻,陈光良是一个‘创新主义者’,‘大型社区’的概念便是出自他手。

    他说道:“两个厅的电影院,确实闻所未闻,西方的电影业何其发达,就算沪市也能与之相提并论,但终究差了一些。”

    陈光良笑道:“正因为差了一些,所以更应该考虑两厅电影院,根据上座率可以调整售票的大厅小厅,又可以同时上映两部电影,让顾客可以多选择、多光顾。总有一天,多厅影院才是发展趋势。”

    当然,目前肯定是不现实的。

    但此次陈光良开设两个厅,绝对是利大于弊。

    邬达克再次妥协,当然此时他也激发出一些兴趣来,便说道:“两个厅的话,只能朝高空发展。一二层为主厅,三层为副厅。主厅可以考虑800座的大小,副厅可以考虑400座的大小。这样一来,才能有空间设置等待室、餐厅等。”

    陈光良马上又说道:“800座太小,差不多得1000座,副厅可以300~400座。我是这样想的,我们电影院只设置等待区,和一个大型吧台相连。吧台除了售票外,也只销售饮料、爆米花等零嘴。这就是一个看电影的地方,不需要再做其它方面的生意。”

    这年代的电影院,还有餐厅、休息室什么的,完全就是多余的。

    当然,足够大的等待区是必要的,毕竟不是后世的网上售票。

    邬达克听到这里,反而加入和陈光良的讨论,一时间,两人在电影院上,倒是达成很多相同的看法。

    使用大片玻璃窗及玻璃灯柱、室内顶棚及墙面线脚自然流畅、外墙正面设置大幅海报的位置等等。

    最后,邬达克记录好客户的要求,说道:“好,我会按照这个要求,来进行设计,我们拭目以待。”

    “多谢,晚点我们签一个正式的设计合同。”

    “好”

    按照陈光良今天的要求,和前世1932年开业的国泰大戏院相比,座位还多出两三百个。国泰大戏院当时设计的是1080个座位,当然最高座位的是1933年重新开业的大光明电影院,是1800个左右。

    现在陈光良要求的电影院,总座位差不多保持在1400个的样子,相当于一二层的座位和国泰大戏院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小厅。

    其实这个小厅很关键,三百多个座位非常适合,可以放不同的电影,增加观众的选择性;亦可在火爆电影上映时,增加场地和收入。

    和邬达克分开后,陈光良带着属下,回到长江地产。

    此次购入的这幅三亩南鲸西路地皮(百乐门西边),一共是花了三十万大洋(还包括税),差不多是近10万一亩。

    要知道这幅地皮,已经是后世的南鲸西路1736号,距离最西段已经是几百米位置,距离最东段的‘南鲸东路’则有三公里。

    可想而知,南京西路的东段地价,动辄都是二三十万大洋了。当然也要看附属面积,有的地盘向外延伸很大,自然就会拉低均价。

    目前这幅地皮的业主是长江地产,陈光良到时候准备用这幅地皮,再加10万大洋,合计四十万大洋,发起‘时代影业’的招股。

    其实,他投资60万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他知道电影和电影院赚不了多少钱,自然就能少投就少投;更何况,多个股东,也多一人帮忙,多一分助力。

    现在对陈光良来说,只有‘金融’是最赚钱的,说白了也是印证上海的风气——投机。

    其它产业,合资什么的当然最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