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22章 你可是我和麦妙娟的再生父母
    凤凰城大酒店大堂。

    杏子是从才嫁过来那年起,只一出手,就包粽子出了大名。年年到屋里参观学习的人,那可以说是络绎不绝。

    今年端午就要来了,东莞的龙船也是方圆百里颇负盛名。于是东莞村粽子,龙舟饭,也是远近闻名了的。

    又有在周围出了名的五星级大酒店。吃龙舟饭的局面,一年比一年就热闹的多了。

    如今的东莞,人口成几何增长,一天天的车水马龙。日日熙熙攘攘。夜夜灯火辉煌。简直就是一座活脱脱的不夜城。

    阿洪看着大家:

    “在大厅右边,今天划定了,是包粽子的作坊。这里是以杏子为师傅。大家认真学习。”

    “杏子师傅好。”

    “左边呢,则是拿来做米饼的地方。由冷桂枝负责。”

    做粽子的人,是请了名师杏子,她的东莞众姐妹,女儿孙丽萍,当然也是不能少的。热闹的还有蜻蜓公司的那些外来妹。

    过去端午的传统粽子,除了有咸粽和灰粽外,还有林旁粽。这林旁粽是一种外形别致而可爱的粽子。外壳用林旁荚编织包裹。

    林旁的土名。学名叫做露兜树。林旁荚就是露兜树的叶子。

    露兜树叶子修长,一般能长到一米。叶边上带着小小的刺,叶中间有凹槽,凹槽背后长得有刺。

    在包粽子时,要将露兜叶刺削干净,将叶子沿凹槽,掰开成两半,编成一个外壳,把馅料塞进去。包扎好就可以拿去蒸。

    林旁粽子与东莞在端午节常吃到的咸粽、灰粽还有点不一样。首先它的用材更为简单。林旁粽所需要材料,主要有糯米、花生、绿豆、红豆、粉豆,少许的油及食盐。

    而咸粽所需要材料除必备的咸水草、糯米与豆子。或绿豆,或红豆,或粉豆。还有肥猪肉及五香粉。

    油主要采用蒜子爆炒过了的猪油。这样才会出香味。还要加上少许粘米。制作灰粽时除了要用碱水外,还要加上糯米油。

    吃时得备点蜜糖,或埏白糖或黄糖等。包粽子所需要叶子比较少。包一个林旁粽,有两片林旁叶足够。而包裹咸粽或灰粽,就至少要四片粽叶子。

    看起来林旁粽子更加环保,用途却更为广泛。端午节吃咸粽或是灰粽,主要就是为应节日。可林旁粽在节日里,还是小朋友们的玩具。互相比较着各自林旁粽,自诩妈妈做的粽子,那是最好看的。

    很多去了外面的人,节日纷纷要回来。有多少人在大酒店里,看到杏子包的林旁,那种怀旧的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桂枝在麦救济说过好多次之后,愿意来到大酒店里,一显身手了。带来的是东莞玩具厂的一伙女工。

    这米饼原来是要到春节前后,才会做的。可现在的东莞,哪天又不是在过大年。再说,做炒米饼并不是容易事,需要很多道工序的。

    得先将大米洗干净又晾干,再将大米倒进大铁锅里翻炒,至金黄色,再把它碾成粉。

    炒米的粉一般很粗。把砂糖煮成糊状,和糖胶和花生米一起搅拌,再加上炒米粉搅拌均匀。

    饼模是圆形木制品,周边会设计成锯齿花纹,刻的有各种各样,吉祥物。多数是刻得有“平安是福、吉祥如意”类文字。

    饼模规格不同,有同时印两个的,也有印三个或是四个。

    做出很多的炒米团,最早主要是用来拜神祭祖。一道工序就是烤饼了。将饼子放进锅子里,炉火当然要均匀,用的只能是文火。

    做好了的炒米饼,得放到大酒瓮里。

    这是一口小腹大的陶器,密封程度相当高,这样才能保持时间长久。存放在大酒瓮里的炒米饼,时间越放得长就越坚硬,也更加入味了。

    东莞每年每家人家都要做上好几担。在粤语里,早就有童谣:

    腾腾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

    相传很久以前,冼夫人率部与叛军大决战。

    熟读兵书的夫人,深夜细观天象,推断出来在近日,必有大雾大风。令各路将士连夜赶制干粮炒米饼,以备战时急需。

    当地群众闻讯,也捐赠来了米粮。军民同心合力,很快就备足了干粮。果然不出所料,三天之后大雨滂沱,连续月余不止。

    炒米饼本来就可以当干粮,携带极为方便,保质期也长。将士们一时有了充足食粮,人人精力充沛,奋勇当先,直杀得叛军一败涂地。岭南得以长期安定。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勇敢善战的冼夫人,每逢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自制炒米饼作为纪念。

    久而久之演变成为供神用品,家家户户,用它来祈求平安吉祥。

    大酒店后厨房。

    阿洪的一品狗肉汤锅,是今天的主场。

    更加因为总经理的优势,主场是在中央大厅。

    他满面红光,双目如炬,看着围坐在一起的老村长,麦救济,麦求富几个老熟人。平时很少说话的他,这时那扯淡的兴趣啊来了。

    当然也没忘记敬老。一抽开了筷子,就拎出来一大坨金黄色狗肉,放进了老村长的碗里:

    “今天一是一,二是二,那年你到我家里,实在是对不起你了。”

    “各位,今天是大喜之日。今天借花献佛。”

    “阿洪,你客气了。”

    哪里哪里,你可是我和麦妙娟的再生父母。感谢多年来,对我的长期照顾。要不然,我一家人,哪里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哪里哪里。”

    “当年的阿洪,还欠了你老人家,一餐好狗肉,今天就趁到这个机会,借花献佛,先敬你老人家一杯。我先干为敬,老人家,你随意了。”

    说完。也不容老村长多话,只见他脖子一昂,那一大杯酒就落了肚。

    接着再端起来酒杯,冲桌上的众人,分别绕了一圈:

    “各位,今天是大好日子,可要好好地尽兴啊。”

    老村长脸上,早就少了两三颗牙齿。很多天,也没有出门了。

    阿洪这一举动,他虽然早是习以为常,可毕竟是今天,跟了好多新朋友旧友见面,眼睛也高兴地眯成了一条缝,略举起来了酒杯说:

    “总经理,那些陈年旧事,你都还记得心里啊。”

    他往嘴巴里,放进了那坨狗肉,发皱脸上变得油光铮亮。满口流油。巴砸着那张大嘴,就开始发问了:

    “记得你以前说过,做一品狗肉汤锅,硬要黄狗肉,才是最好的?”

    大酒店开业时,在老婆千哄万骂声里,阿洪终于拿出来了秘籍当家菜,一品狗肉汤锅,奉献给了大酒店。

    麦妙娟远远地看着这桌子老熟人,阿洪在那里谈笑风生。这个东莞妹的心轻松下来。多年来的外地人,完全融入了东莞这个大家庭。

    想当年,跟麦救济在一起,几个人四处偷人家的狗,伺弄出来的这一品狗肉汤锅,不光是在东莞城大酒店出了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