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61章 未來的起點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461章 未來的起點

    這次COC的接機服務比較麻煩。

    江蘇的機場資源很豐富, 蘇州更是身處一個交通發達的地方,隔不遠的上海就有虹橋、浦東兩個國際大型機場,加上它本身是跟無錫共用一個民用機場的, 所以,選擇範圍一廣, 參賽選手的接機服務就顯得有點困難了。

    還好, 大學生志願者是萬能的!

    來自蘇州大學的傅蘭岚, 這次跟同伴去虹橋接機, 她手裏是這兩日會抵達的幾個運動員行程。

    今天有三波, 馬上要接到的是來自德國的冰舞組合。

    這對組合退役過,今賽季剛複出,他們兩周前才結束了在加拿大的比賽, 取得的是第五名的成績。

    女伴瑪利亞·薩默爾吉娜, 俄羅斯轉籍到加拿大之後又轉籍到了德國。

    她現在的這個男伴是她運動員時期換到的第三個男伴Lionel Truman(萊昂內爾·杜魯門)。

    兩個人合作以後的賽事不是很美好, 2010賽季那會兒本來該算是事業上升期, 從GP分站賽第四五的名次, 升到了前三。

    然而,後來,每次大型賽事裏總是差一點, GP分站能拿兩個第一, 到了GPF卻要麽第三要麽第四。

    為了順利參加冬奧會, 兩人提前轉籍到了德國。

    結果在索契只拿到了第九的成績。

    次年,打分優待全無, ISU總是針對他們。

    加上女伴瑪利亞·薩默爾吉娜訓練裏受傷要動手術, 兩人暫時就退役了。

    其實也有被打分傷到的因素在, 兩人2016年退役,原先的約定是複健之後再看能不能重組, 但實際上他們的意願沒有很強烈。

    結果,2018年看到了GP分站的情況,從COC再到最後的GPF,這段時間裏,瑪利亞·薩默爾吉娜整個人振奮了起來。

    她聯系了男伴,兩人開始找教練重新訓練,一年多的時間不夠回複到以往的技術高度,但效果也還算不錯。

    那個時候,AI的議題還沒被确定,但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就是覺得,機會來了。

    她的人生裏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壓抑,賽場的分數總是變化莫測,在役的三個國家裏,三十多場賽事讓她越來越崩潰。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渴望一個幹淨的賽場。

    如她這樣的人有很多。

    今年退役複出的運動員人數比前兩年加起來都多,單雙人冰舞四個項目,就好像有了新的生命。

    來COC是首選,如果有名額的話。

    為什麽要來?

    因為哪怕不為了拿獎,也想體驗一場在自己的運動生涯裏不曾感受過的賽事。

    冰協在審核名單時其實藏了私心,這一站的競技難度均等,但年齡分布格外有意思。

    這個COC,有歸來的27歲“老”女單,有一直在役今賽季GP只有一站的31歲“老”男單,還有複出的30+冰舞組合,以及兩組年紀在25+的雙人組合。

    自然,也有叢瀾這種20~25之內的女單,有在成年組賽場兩年以上的運動員。

    還有的,是15歲剛升組的小女單、小男單,以及今年剛升組的組合們。

    年齡之外還考慮到了運動員們的競技實力,被打分壓分的大多會選擇來COC,因為現在這個分站賽就代表了公平,是受欺壓的運動員們的首選。

    在這群人裏,所謂的壓分也不一定是很過分的那種。

    就像是以前,有冰迷感慨你們總是說大鵝的莉莉娅被娜塔莉等人壓分,尤其是大鵝內部測試賽裏,她總是第三檔分數,但在國際上,她的分數一直都是很不錯的。

    因為歐美國籍就是大于其他國籍,在歐美的這群運動員裏,大多數人的分數都比亞洲運動員有優待。

    只是在不同國籍的食物鏈裏,有些人是被“壓分”的。

    所以對于被壓分的界定,衆人的認知并不一樣。

    但不論怎麽說,敢來、願意來,就是運動員最真誠的選擇。

    譬如那些技術簍子們,霓虹的木須隆明、阿美莉卡的Morton He……就不敢來COC。

    正因此,冰迷們現今戲稱COC是照妖鏡,敢來的運動員不論技術高低,起碼在對待花滑的态度上,是端正的。

    ·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跟同伴将行李放下,從酒店出來去周圍轉轉。

    她來得早,後天才比賽,不過據說中國的比賽規格都很不錯,所以她很願意提前過來。

    事實上,她覺得這裏真的不錯。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上次來中國還是2015年的世錦賽,當時是在上海。

    那個場地已經很不錯了,只是她沒想到,才過去了四年,居然變化這麽大!

    “蘇、ziyou?”她學漢語很為難自己,好不容易才發出了類似的音節。

    俄語母語的人,在中文上真的很艱難。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好美的城市!”

    奧體中心緊挨着5A級的金雞湖景區,周邊的環境非常好,建築與自然的結合也格外融洽。

    運動員下榻的酒店就在不遠處,離之後的比賽場館很近,如果跑步的話還能繞着這邊欣賞風景。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掏出手機,一路走一路拍。

    路上有很多穿着制服的志願者們,到處都是來這邊玩的游客,見到外國人出現都沒什麽驚訝的,早就不是以前那樣稀奇了。

    也有買了門票提前來蹲守,想看能不能在奧體中心的場地裏看見參賽選手的。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走着走着,還被人要了簽名和合影,對方雖然叫不出來她的全名,卻能喊出她的“瑪利亞”。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受寵若驚。

    花滑的冰迷們說冷漠吧,也還是挺長情的。有許多人都喜歡全項目,追花滑長達數年的比比皆是。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告別了這位冰迷,笑得很是開心。

    被肯定了!

    尤其是闊別賽場兩年多,來這裏的第一天就被人認了出來,這種感受神奇又欣慰。

    她在網上看過去年的COC,還有世錦賽,知道在中國舉辦的賽事都非常新穎,與世界各地的花滑比賽都不一樣。

    真要形容的話,就是:中國在辦的是突破性比賽,其他國家只是在敷衍而已。

    可是,網絡上的視頻、照片,都無法真切表達位于賽場內部的全部感受。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尚未進入比賽場館,卻在外圍的露天環境裏,就已然感知到了這場比賽的用心程度。

    她與同伴交談:“我終于知道了日新月異是什麽樣子。”

    而等到她次日上了副館的冰面,方才明白為什麽去年的世錦賽,二百餘選手裏居然有一百多人反複在自己的賬號裏誇贊中國賽場的冰。

    太舒服了,太優秀了,腳感太好了。

    好到瑪利亞·薩默爾吉娜忍不住蹲下去,用手指、手掌,甚至想用臉頰去觸碰和感激。

    她覺得自己的靈魂在此刻不住地顫栗着,不是懼怕,也非膽怯,而是源自深處的渴望!

    我要滑冰,我要在這裏滑冰,我要一直滑下去!

    用最好的狀态,用最好的表現,來回饋這塊冰面。

    瑪利亞·薩默爾吉娜粲然一笑,跟萊昂內爾·杜魯門說道:“來吧!”

    來吧,我的舞伴,讓我們在這塊冰上釋放全部!

    ·

    叢瀾在這場比賽裏見到了南田文慧。

    小姑娘笑眯眯跑來,還送了她好吃的糖果:“你不能吃的話可以分享給其他人。”

    吃點糖沒什麽大問題,不過在比賽期間吃他人的食物,是很多人都不會去做的行為。

    叢瀾接過了小盒子,順手塞到了自己的斜挎包裏。

    “你選了這一站呀?”她說。

    南田文慧之前在中國國家隊待過一段時間,跟大家的關系都不錯,她的技術也很紮實,沒什麽錯刃的情況,偶爾會出現存周。

    “是啊,”她說,“有的人不太想來,我卻是很想過來。”

    她沒說誰不願意來,只是今年她僅有一站,所以幹脆就選了COC,離得近,賽場布置也好,她很喜歡。

    南田文慧真的太饞首鋼那塊冰了!

    “這裏的冰面也是一樣的嗎?”她眼睛裏滿是期待。

    叢瀾點頭:“對,一樣。”

    南田文慧:“好耶!”

    她跟在叢瀾身邊,絮絮叨叨的,是與日本大多數人不一樣的開朗。

    “我知道要來,還特意準備了好看的禮服!是一條黃色的裙子,上面有漂亮的星星。我們會走紅毯嗎?我真的好喜歡那個紅毯抽簽儀式啊!比我們冰協安排的要好看很多!”

    JSF承接的比賽大多就是中規中矩的安排,運動員在小屋子裏等着被喊名字,然後去抽簽。

    他們全日的那場賽事,人數多,抽簽的流程複雜,服裝都是西裝隊服,看上去跟銀行代表開大會似的。

    以前卓铮他們還一起吐槽過。

    叢瀾:“是的呀,漂亮的超長紅毯!還有直播,你看這邊的設備都是直播用的。”

    後臺裏一堆攝像頭,就這一路走來,粗粗算一下,起碼上百了。

    南田文慧:“我果然沒帶錯!”

    衣服帶對了!

    ·

    這次不僅OP全程直播,副館訓練也是。

    直播間裏,觀衆們都很鬧騰。

    【讓我看看瀾神在哪裏】

    【現在不是女單,你得再等一會兒】

    【我還是第一看到副館訓練也直播哎】

    【所以副館訓練就這麽一次嗎】

    【明天的op我很期待】

    這場比賽安排了副館,給了運動員很寬泛的訓練時間,如果有人想加長,還可以單獨申請。

    副館和正賽場館的冰面标準是一樣的,只是場地大小與不值不同。

    副館比較小,周邊沒有觀衆席的位置,哪怕是來這裏拍攝的媒體,和待命的志願者們,也只能站在擋板和牆之間的區域裏。

    不過這些區域,有的側邊比較寬闊,還是能擺放一排椅子的。

    傅蘭岚坐在短邊外面的凳子上,左右都是跟她一起的志願者們。

    她來這裏算社會實踐,有相應的學分,但一起來報名的室友們并不跟她一塊兒,幾人被打散了。

    還好,也就是新認識一些人而已,這對傅蘭岚并沒有什麽困難。

    她扭頭,看了一眼在不遠程負責直播鏡頭的志願者。

    一起坐在這裏待命的人裏,一個妹子小聲說道:“好近啊。”

    傅蘭岚點點頭:“嗯!”

    真的好近!

    正賽場館裏的公開訓練還能開半場的觀衆席給人買票進入,副館訓練就夠嗆了,都是媒體來記錄的,之後會放出視頻給大家看。

    負責直播鏡頭之一的,叫彭蔔,他看着不斷刷過的彈幕,內心驚嘆人可真多啊!

    【不知道今年瀾神的sp是什麽】

    【沒說,她驚瀾上也沒披露】

    【我很難想象有什麽曲子能超越小月亮】

    【這句話我似乎在風暴之後見到了不少】

    人類就是不斷的複讀機罷了,哪怕被打臉次數多得數不清,也還是會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置于兩難境地。

    當年《風暴》不斷打破WR,成為一個讓後來者難以企及的高度,就有人說,叢瀾之後還能選什麽曲子來編自己的自由滑?

    這個賽季之後的《第一樂章》其實也很不錯,只是在前者的影響之下,還是失去了一些光芒的。

    所以看到平昌冬奧時她要重啓《風暴》與《榮耀》,冰迷們只覺應當如此。

    拿了ogg,又有人開始想,繼續在役的話怎麽選曲啊?還有什麽能超過《風暴》嗎?

    不可能的。

    結果一首原創曲目,《皓月》直接在新規則下,刷新并奠定了女單最佳WR。

    這次就不是後來者難以企及了,這是根本不可能有人超過!

    高成就帶來了高壓力,休賽季的時候冰迷們對叢瀾選曲一事翻來覆去地讨論,每天都有新熱議。

    結論就是,不可能了,再沒什麽能超過《皓月》的。

    可還是有些人不死心,叢瀾被說過多少次“超越不了”,事實證明,她就是會一次次地超過自己啊!

    這話也沒錯,贊成者有之。

    兩個論點下,有人來來回回地改變看法,一會兒覺得《皓月》就是最高點了,一會兒又猶豫着去支持“那可是叢瀾啊”。

    甭提有多糾結了!

    【啊啊啊啊是朱鹮!朱鹮!雙廚狂喜!】

    【這是什麽,沒聽過】

    有喜歡看舞劇的,恰好愛好《朱鹮》的,在前奏響起的那一瞬,就認出了配樂出自哪裏。

    還有更多人不認識,于是追着問這是什麽。

    知曉者瘋狂打字,生怕自己慢了,使出了在考場上最後二十分鐘奮筆疾書寫作文的速度,發了一條又一條的彈幕。

    是中國舞劇,它如何如何,講的是什麽,舞者是什麽……

    一股子瘋狂安利的架勢。

    還好,不止一個人知道和喜愛,所以幾十條評論很快刷屏,介紹清楚了《朱鹮》。

    穿着黑色訓練服的叢瀾,看上去不像舞劇裏那麽仙,但她動起來以後,人們就忽略了這顏色。

    同時,關于她短節目選曲的消息,在網上飛速蔓延着,很快就頂下了COC紅毯的熱搜,占據了一席之地。

    #叢瀾 朱鹮#

    一個源自東方文化的舞劇,與國家隊近些年來連連追求文化自豪的主旨相契合,将屬于華夏的風格,再次搬上了花滑舞臺。

    冰迷們試圖去搜這個舞劇的視頻,結果根本沒找到官攝版本,上海歌劇團壓根不出,只巡演。

    這令人難過的事實成為了最後一根稻草,瞬間壓垮了冰迷。

    不過,大家搜到了許多對這個舞劇的反饋。

    看到那麽多的觀後感,見到了舞臺照,不少人都打算有機會去看現場的演出。

    就像是《榮耀》促進了音樂劇的主創們來中國巡演,這次,冰迷們齊齊去懇求,希望加大巡演場次,大家真的非常想看!

    互相影響,正是這個舞劇的優秀讓部分人對叢瀾的短曲有了更多的期待,也是叢瀾的選擇讓完全不了解《朱鹮》的人有了想看舞劇的渴望。

    那可是《朱鹮》啊!

    那可是叢瀾啊!

    兩者疊加,萬衆期待着正賽中女單短節目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

    ·

    COC的賽程是兩天,11月8日和9日。

    下午三點半開始的冰舞,最後一項是女單。

    對于這個安排,熟知冰協操作的人們早就習慣了。

    反正不管那三個項目怎麽變,最後一個總歸是給女單的。

    COC的賽場與其他A級賽不一樣的一點還在于,有時候,明星運動員參加的比賽裏,現場的觀衆席在那一個項目期間是滿滿當當的,可其餘的三個項目就不一定了。

    而ISU的官方直播中,也只有在這個明星運動員出場的那一刻,才會有數十倍的觀看人數增加。

    但随着WINGS地不斷精進,它出現在COC的賽場和直播間裏,是一個被人默認的事情了。

    也使得很多人在可看可不看的選擇範圍裏,會堅定地選擇要來看。

    湊熱鬧也罷,想瞅瞅WINGS打臉裁判也好,總之,有WINGS的這幾年,特別是它接連發威的兩三個賽季裏,COC的直播觀看人數是翻着倍增長的。

    與運動員不一樣的話題度,WINGS從來不缺流量。

    這就又是ISU想要的了。

    轉播費可是他們賺錢的大頭,要不是打包給了北美的相關公司,一年幾千萬的轉播費根本沒戲。

    這些年裏,中國冰協承辦的賽事,轉播費都是獨樹一幟的高。

    特別是2019世錦賽,優秀極了。

    今賽季WINGS能滲透到大多數花滑比賽裏,一部分原因也是轉播方要求的。

    很顯然,有WINGS的比賽都有賺頭,既然如此,要引進AI的話為什麽不直接讓WINGS來呢?

    ISU不喜歡AI,北美公司喜歡啊!

    人家又不搞花滑,人家只是冷酷無情的資本家,以前随着國際奧委會幫扶ISU,現在終于能收回來錢了,可不就得狠狠地賺一筆嘛!

    看在今年轉播費有了大幅增長的面子上,年初就元氣大傷到現在都沒好起來的ISU,捏着鼻子認了。

    對于這方面,很多知曉此事的冰迷義憤填膺,覺得憑什麽我們出的力和錢和技術,到最後轉播費全便宜給了作妖的ISU呢?

    但歷年來的項目運轉就是這樣,ISU要有盈利收入,才可以貼補每一個比賽,否則他們哪裏來的錢啊!

    叢瀾最高浏覽量的《榮耀》,每年還給ISU的油管賬號賺着上百萬美元呢!

    這歌曲的版權費,可是國家隊掏的錢,後來的續約也是叢瀾掏了自己的錢,才能在驚瀾冰演上演出的。

    ISU對這個fs有什麽貢獻呢?

    它只是努力地在兩個賽季都試圖壓分罷了。

    誰能不罵一句髒話呢?

    ·

    “歡迎大家收看2019/20賽季的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

    孫娅然照舊坐鎮央視解說,聲音依舊那麽的清脆,溫柔裏帶着數不盡的快樂。

    休賽季那麽一杠,中國冰協對陣ISU,造成的影響非常深遠。

    就解說頻道來講,孫娅然能說的話就更多了。

    以前還要照顧到央視的門面,在一些措辭方面需要謹慎再謹慎。

    所以很多冰迷會特意去看網絡直播,平臺方請來的人不一定有孫娅然資歷深,但是在說話方面很不錯。

    像是褚曉彤在的時候,說得那叫一個犀利啊!

    張簡方之前忽略了一個戰略部署,就是解說。

    這個東西一向默認是央視或者平臺自己找人去做,可說實在的,這些人裏很少能有出色的專業解說。

    早些年更甚,連技術動作都分辨不出來的也大有人在。

    現在雖然好了一點,但數來數去,似乎也只有一個孫娅然夠看。

    許多冰迷都問,能不能把退役的運動員安排去做解說啊,他們對項目的理解更為深刻,有些人就很适合吃解說這碗飯的。

    譬如褚曉彤。

    褚曉彤:我就知道花樣滑冰缺不了我!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運動員都能做解說。

    以前也出現過,一些項目的退役運動員去解說比賽,跨項目的話就開始瞎說,花滑還出現過雙人評價單人的跳躍結果說得啥都不是。

    可見,在任何事情上,都是講究天賦的。

    今年還行,考慮到冬奧那會兒肯定也是央視加上平臺直播,這樣一來,解說的備用人才就很重要了。

    一個孫娅然絕對是不夠的,那可是自家門口的冬奧會啊!怎麽能露怯!

    張簡方一拍腦門:“對對對!解說工作也得承擔起來!”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等着外面的媒體自己找能人,幹脆就他家的孩子培養起來!

    之前只是随便搞過一陣子,沒關注後續,現在真想把解說員拉拔起來,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旁人可能會捉襟見肘,張簡方是誰啊?他說話,大家還是要給點面子的。

    故而,倒黴蛋卓铮就被趕鴨子上架了。

    他屬于這一批解說人員培養名單裏的重點。

    卓铮:“……”

    我不是個裁判的路子嗎?

    恰好,考裁判證的時候,他對規則那叫一個爛熟于心啊!

    當賽場裁判席上的數據助理時,為了方便與WINGS對接,卓铮也是認認真真研究過WINGS操作方法和數據解讀的。

    而且他還是專業運動員退役,這幾年也成熟了起來,長大以後要比當年在賽場上更加穩重了。

    特別是他籍貫還東北的,性格又屬于外向的那種,還格外喜歡聽八卦,勇往直前敢在張簡方辦公室門口蹲牆角!

    瞧瞧,方方面面完完全全的專業對口啊!

    解說一職舍他其誰!

    卓铮苦哈哈地又增加了一個解說的崗位。

    還被姜意提醒:“你英語不是也練起來了嗎?到時候我們要是弄面向國際的解說頻道,你也能幫上忙。”

    這讓卓铮想起來了退役以後瘋狂補習英語的慘淡人生。

    他呢喃:“我就知道,會的多就倒黴得多。”

    能者多勞一詞,有時候哪怕跟幹得多賺得多挂了鈎,也是非常難受的。

    因為能者偶爾也想鹹魚癱。

    大魚直播裏,卓铮換上了今年的中國隊隊服,跟專業主持人一起來解說這場COC。

    主持人的任務是控場和接話,場前已經為這次的解說做了準備,但肯定還是不如卓铮這個花滑從業者的。

    因此,她需要做的是配合卓铮。

    這種安排倒不是張簡方要求的,而是平臺方自己找來的人,他們主要是在聯系卓铮的時候發現這人真的太能說了!

    卓铮也挺喜歡有人跟自己一起,特別是安排了專業的主持人過來,避免自己興致猛地爆發,扯着一個話題說半天。

    他自己有個網絡賬號,這兩年直播興起,卓铮抽空發點東西沒好好經營,粉絲卻都已經二百多萬了,直播裏更是能連續說十個小時都不停,熬得粉絲都不想看他。

    去年他淩晨三點無聊開了個直播,給大家播一場分站賽的時候,就突然聊起來了當時在比賽的那個為愛轉籍到了美國的雙人男伴,聊八卦聊了得有三十分鐘,最後發散到了不知道哪裏去。

    還被冰迷賦予了“八卦愛好者解說方式”的稱號。

    算是跟褚曉彤那個更新後的“暴脾氣解說方式”齊平了。

    卓铮:你們是真有才啊!

    本就該如此的,央視直播還好,孫娅然主持人出身,她的基本功沒有什麽問題,但卓铮這類的人,确實需要與專業主持一起組隊,這樣帶來的效果才更好。

    那邊,孫娅然兢兢業業講述着下一個運動員的大致情況,措辭文雅,內容官方。

    這邊,卓铮的眼睛只在賽事畫面和後臺評論的兩塊屏幕上交替,尤其是後者,他很會回答問題。

    “這個俄羅斯男單啊,他叫伊戈爾·阿利耶夫還是阿尼西什麽的……我知道你們都叫他E哥,實際上我們也随便喊的。對我之前看了,他對WINGS的表白那一連串一連串的,三天得發二十條,談論AI進賽場那幾天,他跟瘋了一樣在推特裏發支持。”

    卓铮巴拉巴拉地說了起來。

    主持人耳機裏有導演在輕聲提醒:“你看着點兒時間,一會兒要是選手開始比賽了,就切斷他的話,引導回去。”

    現在是六練呢,時間還行。

    卓铮:“這哥們兒前天到的,非要去機房看看WINGS本體,我在後臺還撞見了。我說那這哪兒能給你看,你沒買門票。他英語是真爛啊,比我的口語都爛,叽裏咕嚕地問我去哪兒買票。”

    主持人沒忍住,默默地笑了起來。

    卓铮:“我算是發現了,俄羅斯這群小仙男啊,一半是沖着叢瀾,一半是沖着WINGS。”

    【費奧爾多,我那抽風炸煙花的白月光】

    【可惜小費退役了已經】

    【E哥現在還沒殘,可以再看一年】

    【所以瀾神也被人追過是嗎】

    卓铮一拍大腿:“那肯定啊,誰能不喜歡叢瀾啊!追她的人能從這裏排到法國!對我這句話是電影臺詞你們聽出來了嗎?哦追到她跟前表白的,我想想,有,但她都忽略了。”

    看着評論激烈了起來,卓铮嘆氣:“我也好想有人追,可惜我沒有。”

    【感覺運動員不應該談戀愛】

    【瀾神都讀博了醒醒,二十多歲了她愛幹嘛幹嘛,繼續滑冰就行】

    【好神奇啊,她好像沒傳出來過什麽感情緋聞】

    【隔壁同期的莉莉娅都已經被求婚了,她前男友拉出來都可以組個足球隊,我當時就納悶怎麽我們瀾神沒動靜】

    卓铮:“她追求者也可以組個足球聯賽什麽的,你們想聽八卦嗎?”

    主持人出聲:“男單這組六練快要結束了,我們看一下第一個出場的是誰吧?”

    卓铮也就随口一問,沒當事兒,聞言立刻回到了比賽裏:“哦哦哦好,看看,是的,第一個就是E哥!你看,我就說他非常喜歡WINGS,他還沖着那邊抛媚眼呢!”

    主持人:“……可能是在跟觀衆打招呼。”

    卓铮堅定否決:“不可能!他都笑成花兒了,視線落腳點就是WINGS的大塊頭。”

    一共12人分成了兩組,伊戈爾是第二組,抽到了第一個出來。

    他确實在跟WINGS打招呼,但也不是卓铮開玩笑說的什麽抛媚眼,只是對着那個青藍色的标記物笑了笑,眼睛彎了彎。

    以前費奧爾多來COC一大半是為了叢瀾,現在伊戈爾到這邊,則是WINGS。

    他喜歡這個給自己正名的AI,非常喜歡!

    卓铮:“E哥的跳躍不太行,他的表現力不錯,男單裏罕見,但四周跳能跳得這麽艱難也……好像不是獨一份。你看這個3Lz,點冰腳太高了,刃錯了,連跳節奏倒是還行。《愛樂之城》挺适合他的,情感、呼吸、熾熱,他對花滑需要的細膩和敏感,都把握得剛剛好。你們看這部分,旋轉前後的滑行是很不一樣的,放松與收縮的力度有個很明顯的區別,他的節目風格很有辨識度,節目內容分一向都很高。”

    卓铮表示了他的肯定:“瑕不掩瑜,跳躍不行但是節目的完成度很高,男單裏的很多人都做不到這點。對,我以前也做不到,現在更是夠嗆。”

    出色的藝術表現力可以後天培養,但進步非常慢,慢到可能一年都增進不了多少。

    這也是為何,很多教練都不再對這方面進行打磨,轉而一股腦地去提高運動員的跳躍得分。

    因為無論怎麽努力,有了什麽進步,反應到PCS上的幅度都很微弱,興許只有那麽0.25的分段。

    但跳躍不一樣,只要高飄遠質量起來了,GOE加分和PCS裏的小分項,都可以加很多。

    冰迷之間為“藝術水母”争吵,秉持的觀點也是起碼這個運動員的表演賞心悅目,符合花樣滑冰的初衷,而不是什麽不忍直視的群魔亂舞。

    說到底,花樣滑冰是一個直觀的讓人感受到美與極限融合的項目,它需要強競技性,也必不可少運動之美。

    不像游泳和跑步,講究的唯有速度,誰在乎你姿勢好不好看,只要标準只要不違規就可以了,探究的是完全的人體極限。

    項目特性不同,由此引發的争吵也接連不斷。

    卓铮對伊戈爾的肯定是基于他對花滑的了解,也是WINGS給分确認後的信任。

    他在役的時候出去比賽就沒不被壓分的,那會兒對他們這群中國運動員,外國人的印象都是“技術幹淨跳躍厲害但藝術性不佳”。

    也不單單是被壓分的問題造就這樣的結果,主要還是當年的訓練環境一般,教練水平不足也壓力大,為了追求高分所以只能盡量在确保節目完整的基礎上,着重提高跳躍水平。

    卓铮的節目裏有一個《黃河大合唱》的短曲還不錯,他知道自己的弱點,也明白當時的選擇偏向跳躍是有點不太好。

    可是,他也沒得到藝術方面的加分啊!

    選擇帶來的後果他和教練都承擔了,所以他沒有什麽愧疚的。

    唯一遺憾的就是,看着這樣的賽場,他真的很想晚生幾年。

    這樣的話,也許他在花滑上的表現會更好一點。

    等分期間,卓铮無意識地感嘆:“羨慕啊!”

    這也是許許多多退役運動員們的想法。

    在今年,這類想法的濃烈程度尤甚。

    ·

    時間到了九點,今日最後一個項目很快開始。

    12人滿額,中國隊是叢瀾、慕清晖、宮融。

    桑瑩今年帶了墨仙去SC,她倆的選站是一起的,第二站是RC。

    也就是今年選了二四分站賽,一周後就要去俄羅斯參賽了。

    宮融今年16歲,但卻剛升組。

    不是年齡晚半年的原因,而是她技術發揮有問題,在Jr賽場一直起不來,所以讓她多待了一年才升組。

    前年進的國家隊,去年的Jr比賽成績也一般,JGP上過一次第三的領獎臺,第二站才第七,一場B級賽也就到了第三的名次。

    世青賽什麽的都沒搶到名額,在隊內屬于小透明。

    她是于謹跟張簡方提到的班主任制度聯合教學的學生,但好像也因此,讓她感覺自己沒有主教練,總是很惶恐的樣子。

    技術方面滑行不錯,入隊以來進步飛快。

    她的身體比較柔軟,柔韌性很優秀,旋轉上做得很好。

    也是因為柔韌性,導致她的跳躍抽風次數多,訓練和賽場的表現都不太好。

    茱迪覺得她可以主攻藝術方面,跳躍慢慢來,如果出不了四周跳的話也沒辦法。

    盡管冰迷以為四周跳在女單裏已經可謂大白菜了,實際會跳的也就那麽幾個人而已。

    每年都有人新學會,也每年都有去年會的人突然喪失了這個難度。

    後者的原因要麽是發育要麽是傷病,時間帶來的不僅是經驗的增加,還有未知的劣勢。

    大鵝、霓虹、泡菜,三個國家的四周跳女單冒出頭又消失,第一個的更新換代速度最快。

    宮融的三周跳技術只能說是一般,穩定性和質量都差一點,連跳會3S3T和3F3T,其他的連跳表現更差,基本不太适合放到賽場。

    她今年只有一個GP分站,還是跟着主辦方資格的第三名額加進來的。

    了解她的人不算多,看到這個名字感覺一頭霧水的則是絕大多數。

    Jr的小孩子太多了,表現優異的就那麽兩三個,人們只能記住最好的,無法記住其餘的。

    冰迷對慕清晖寄予厚望,因為她去年的爆發讓大家都很期待。

    新生代女單成長起來就可以接叢瀾的班了,而且她的年紀也很适合參加北京冬奧會。

    “下面出場的是我們剛升組的小将,慕清晖。她在去年的全錦賽裏參加了成年組的比試,并得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如果不是生日的問題,其實去年她就可以升組的。”

    看見了自家孩子出場,孫娅然的聲音裏不由得帶了一分親近。

    這與剛才解說澳大利亞女單時有着明顯的差別。

    自家孩子真是越看越好看!孫娅然這樣想着。

    慕清晖兩個月前才在隊內過了自己16歲的生日。

    她和宮融的年歲是一樣的。

    孫娅然低頭看了看自己整理的資料:“慕清晖之前也是因為過早的發育期,導致了技術出現問題,同期又有許多競争對手,所以去年才分到了一站JGP,不過也有兩個B級賽,名次上得到了第四、第二和第三。”

    她又補了一句:“世青賽第四,差一點點上領獎臺。”

    聽上去成績好像不是很強,但大家對她的熱情不是裝出來的,是真的對慕清晖有着滿滿的期待!

    因為她就是很有前景的運動員啊!

    慕清晖去年JGPF之前落冰了4T,當時是蒙出來的。

    看到這一幕的是助理教練之一的宣亦凝。

    當時于謹也不解,因為慕清晖偏刃跳,她的點冰跳其實有點老大難,雖然肌肉力量增長了但她的使用上是不太擅長的,點冰跳總出現這方面的問題。

    那會兒,于謹還以為慕清晖能先出個3A。

    4T有點缺周,後來這大半年一直在練,現在已經能有三成的成功率了,質量也偏高,進步非常快。

    慕清晖現在也是隊內新生代女單裏,唯一一個正式度過了發育關的人。

    她确實之前因過早出現的發育期而吃虧,乃至于差點斷絕花滑之路,但,苦盡甘來,她現在正因其飛快地成長着。

    這次也把4T放到了自由滑裏,還有新練出來的313跳躍。

    短節目的配置倒是中規中矩,2A、3Lz、3S3Lo。

    她的跳躍質量很高,WINGS在訓練裏給的分數也多,力量感控制精準下的輕盈,讓她雖然沒有3A,但sp的得分并不算低。

    這次也是順利clean了sp,孫娅然看到最後的ending pose出現時,激動得都拍了桌子。

    孫娅然:“标準的技術動作!《行星組曲》裏的變化很多,她這個選曲我一開始還挺擔心的,畢竟年歲小,裏面反差大的話很難呈現出轉換帶來的差別。但她做得很好!這個跳躍的高遠度令人瞠目,浩大、精妙,清晰完整的編排步伐也做得很幹脆,流暢方面真的太無懈可擊了!她跟去年的表現,宛若換了一人。”

    她不敢半場開香槟,但對于一個剛升組就在第一個GP分站裏得到了短節目clean的運動員,孫娅然是真心覺得她未來可期。

    叢瀾clean次數太多,讓人忘記了這樣的表現在賽場是很難得的,也連帶着對國家隊的女單有了更高的要求。

    慕清晖的大心髒,她站在賽場時的大将之風,都隐隐讓孫娅然看到了女單梯隊未來的希望。

    【想到了以前的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我去年還可惜發育關來得早耽誤了mqh,沒想到今年就被打臉了】

    【能堅持過來也是真的難得,要我早放棄了】

    慕清晖去年出4T的消息傳出來時,很多人就要搜了她的過往。

    其實很好找的,因為她之前在商冰訓練,發生的一切都有人見過。

    冰迷的圈子說大不大,論壇裏發言的人很多,拼拼湊湊的也能知道個大概。

    大家很心疼她,為她的過往,也敬佩她,因為她居然堅持下來了。

    當時就有人預言,說慕清晖這個小姑娘心态是真的好,大心髒這一點就能強過普通人百倍。

    苦難加身而不退,當苦難褪去,也就到了她浴火重生的時節。

    就如這一場短節目。

    慕清晖最後的得分是72.12,T分38.71,P分33.41。

    她興奮極了:“天啊啊啊啊啊!”

    這對于一個亞洲籍剛升組,并且在Jr期間尚未有明顯賽場成績的小女單來說,不論是T分裏的GOE還是P分整體,放在以前都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分數!

    因為裁判會看臉看國籍看以前的成績位于什麽水平。

    靠資歷熬上去,靠裁判緣得分,這些虛無缥缈的玩意兒,在今天被WINGS一翅膀扇沒了。

    為什麽要看這些?

    年少時的表現差勁,一年後脫胎換骨,就不能直接從這裏起飛嗎?

    “慕清晖超厲害!!!”

    “小慕起飛嗷嗷嗷!”

    “有生之年啊啊啊!”

    為人诟病的隐形規則終于消失,漫天的歡呼聲裏,是苦熬多年的冰迷看到曙光的慶賀。

    這場裁判是直接按照WINGS打分給出的小分表,也有與之出入的,但沒什麽太大的差距。

    頂多就是WINGS給了3他給了4,或者PCS裏有個0.25或者0.5分段的差別。

    這與以前人為打分時硬生生忽略現場情況,該5的非要給3給2甚至扣分,該9.50的非要8.25,相差太大了。

    也是裁判請得好,沒那些有病的人。

    ISU就算想添堵,專門指派一些有病的過來,也無濟于事。

    因為在COC主場,賽後申訴階段,張簡方的人一定會秉公辦理,到時候吃虧的是裁判自己。

    看張簡方那麽小肚雞腸,這群新補進來的官員們就知道,他一旦抓住了把柄,就絕不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張簡方:給個機會,求求了。

    其實他們想得沒錯。

    張簡方準備從這個賽季開始,讓在中國國土上舉辦的所有花滑比賽,都成為幹淨賽場。

    也許其中還會有很多小問題出現,無法達到理想狀态,但他并不打算一口氣吃成胖子,有問題出現就解決,這沒什麽。

    趨向是好的就可以。

    這麽一來,以靜制動,如果後續ISU又想搞什麽,或者其他國家的冰協要做什麽,他也能做到以其進行反擊。

    慕清晖在KC區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她情緒不容易崩潰,但她淚點低。

    大心髒是面對追求熱愛時的不放棄和不膽怯,以及在遇到困難時的不低頭,可她也會難受,會想去尋求依賴,會深夜獨自一人哭半天。

    “好高的分數,嗝,”她還岔了氣,“我暫列第一!”

    看到屏幕上展示的排名,慕清晖很開心。

    于謹:“對對對,超厲害的!”

    他看着被一堆玩偶包圍的慕清晖,最後發現根本沒辦法抱着這個學生旋轉跳躍。

    于謹遺憾。

    無知的慕清晖逃過一劫。

    “啦啦啦啦啦~我超棒噠~”

    慕清晖蹦蹦跳跳下了KC區的臺子,還抱着一堆的玩偶,根本不用人哄就調整好了情緒。

    于謹覺得她跟叢瀾反差很大,不過在一些方面上,其實也挺相像的。

    慕清晖很喜歡叢瀾,她靠着這份向往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沉湖的日子,直到後來進了國家隊,現在又跟叢瀾一起參加比賽。

    像是夢一樣,這一切,這個比賽,這個得分。

    孫娅然:“她的過往有許多艱難,但我還是想說,慕清晖生長在了最好的時間裏。”

    她不必跟褚曉彤一樣孤身扛起女單未來,也不必如叢瀾那般自無數掣肘打壓下艱難向前。

    這是最好的時代,前輩頂天立地,賽場幹淨如雪。

    最夢幻的地方,運動員們向往成真的未來起點。

    卓铮:“小慕妹妹要加油鴨!”

    他笑着說出了這句話,尾音裏有着遺憾和釋懷。

    種花家的兔子們,終于終于,可以在這個賽場得到她們應有的分數了!

    如慕清晖的名字一樣,愁雲濃霧已散,清晨的陽光照耀之下,前途漫長又明亮。

    “下一個出場的是……”

    比賽一點點過着,很快到了第二組,至少三分之二的人都為她來此,那個身影出現在場前時,全場振奮而起。

    “叢瀾!!!”

    “瀾神!”

    歡呼聲徹天響,有人激動得連呼吸都忘卻了。

    六人的身影出現在冰場周圍,即将開始的是女單第二組六練。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