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389章 出人意料的熱度
叢瀾現在的熱度非常吓人。
ISU已經不知所措了。
張簡方坐在美國冰協的會議室內正在跟人商量事情, 中場休息的時候,姜意急忙碎步走來,俯身在他耳畔說了幾句話。
張簡方面上不動聲色, 心裏爽快至極。
姜意又把新打印出來的東西給他:“在這裏。”
這些年來,張簡方團隊在很多地方依舊有着不足, 但在“高效”上, 從不拉胯。
他手裏的是姜意收集到的這一天內, 叢瀾的熱度數據分析, 從浏覽量到搜索到互動, 以及相關話題衍生,全是新鮮出爐的。
張簡方低頭瞥了一眼後,心裏都是一驚。
——衛冕者處于烈火烹油之勢, 叢瀾一人可抵千軍萬馬。
她占據了SNS平臺的近半熱門搜索, 破圈之态再度形成, 國內有無數人翻牆而來, 推特直接搞崩潰了, 微博都有了“推特崩了”的熱搜。
雖然大家不明白,為什麽一個外國網站崩了,還得上國內的熱搜。
咋的, 我們又用不到好不好!
“叢瀾紅磨坊”, 這五個字似乎有魔力, 吸引着全世界的人去探尋相關信息。
“事實上,”張簡方開口, 看着站在自己對面的人, 見他一愣, 張簡方繼續說道,“你說錯了。”
他們剛剛争吵的內容是, 叢瀾也不過是個運動員而已,一旦退役就什麽都沒了。
對方不想給叢瀾繼續在役的機會,他們願意退讓,也願意合作,但條件是叢瀾退役。
或者說,叢瀾繼續被壓分,中國隊其餘人受益。
這樣的“退讓”,看上去好聽,實則全是放屁。
因為後續執行階段對方反複,張簡方這裏也沒有辦法。
張簡方覺得這群人不是很想跟自己談的樣子,他們只是對中國市場感興趣,想聯合起來在中國造勢,推美國運動員在中國發展,也要求後續四年的京張周期裏能有一定的保障。
反正,美國也有很多的華裔。
只要帶“華”字,你們天然就有好感,不是嗎?——這是剛才有人說的話。
張簡方将資料展示給對方:“我說,你們錯了。”
還以為自己沒聽清楚,結果張簡方又重複了一遍,禿頭男人皺着眉頭,有點生氣。
什麽錯了?為了一個叢瀾放棄整個隊伍的待遇,難道不是你錯了嗎?
犧牲一人為團體的事情不是不能做,但得看是什麽事,什麽環境,什麽後果。
平昌冬奧團體賽上,樓翎易儒不就沒上嗎?
他們可以犧牲,叢瀾也可以。
只不過,張簡方覺得這不是同一件事。
在某些困難面前,不能跪下,要不然以後就直不起來了。
他輕笑:“想好再回答我,現在,主動權在我這裏。”
訓練,市場,比賽,不論哪個方面,張簡方自信手裏的砝碼都是沉甸甸的。
他的弱勢在于,起步晚沒有進入管理層高層,缺少在該領域內的權利。
可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瞧,八年前他們的ISU級別裁判長退休,執法ISU級別賽事的裁判兩個巴掌都湊不齊,總部無人,冰協非法組織,抗議都被人忽視。
現在呢?洛桑總部承認了他們花滑協會,自此之後國內的滑冰協會在ISU會議上将會有兩張票,堂溪等人正在努力成為ISU級裁判長,執法ISU級別賽事的人已經上了二十位之多,舒傲白一退役就成為了ISU運動委員會的成員,曾經的領隊趙澄現在也在洛桑總部工作着。
更別說其他的了,細數後會發現,種子已經向下紮出了根,土壤裏有着稚嫩的綠芽,只要再等一等,馬上就有機會成為參天大樹。
張簡方現在所做的,不過是争取時間而已。
有一堆人聚在了一起。
“我們估算過,叢瀾之前擴展了花滑市場三到五倍,哪怕是得到了這個冠軍,也只能再多一倍。”
“見鬼,她現在這個情況,可不是一倍的樣子!”
“爆炸式增長。”
就一個OP的文字消息,她甚至還沒從冰上出來!
有五分鐘嗎?怎麽就傳播得這樣快?
張簡方也很驚訝,他預料到叢瀾會成為新聞中心,當年索契之後的第一場比賽也是這樣的。
不,不一樣。
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中,四年的時光帶來的影響是無人想象得到的,他們對科技的敏感度還是不夠,不清楚四年後的現在,與以前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這是神話故事裏才有的場景,現今已經成為了事實。
ISU嫉妒叢瀾,他們的人非常想要從她身上榨取利益,結果沒有門路。
可這樣的想法之下,藏着的是他們的不屑。
花滑歷史上有太多驚才絕豔的人,叢瀾不是第一個女單二連冠,這樣的人很少,但能數出來那麽幾個。
女單,男單,雙人,冰舞,加起來就多了。
三連冠都有呢,盡管人非常的少。
一個蟬聯,再厲害能厲害到哪裏去呢?
這是ISU的想法。
他們錯就錯在,以為現在還是四年前,還是2000年,還是20世紀。
cop1.0後期與前期,所産生的巨變就很大了。
cop與6.0時代,更是恍若天塹。
姜意也是沒忍住,跟助手說道:“太驚人了。”
花滑熱鬧過,北美市場還沒被作死的時候,女單熠熠生輝,男單角逐刺激,這兩個項目所帶來的反響就大得天天打架了。
現在ISU的很多人都經歷過那些事件,他們年紀确實有點大。
姜意:“以前是花滑圈,現在是全世界。”
如果叢瀾單年度收益近兩億人民幣,沒讓他們真切認識到這個運動員的吸金能力,那麽,今日開始,他們會感受到恐怖的巨星效應。
花滑終于出了一個巨星,在整個歷史上影響範圍最廣的、破圈面積最大的、粉絲數量最多的。
【藍莓醬:恭喜叢瀾登頂xx平臺x國熱搜!】
【藍莓醬:恭喜叢瀾xx平臺搜索量破千萬!】
【藍莓醬:恭喜叢瀾成為總榜熱度第一!】
【……】
數據對明星來說,似乎更重要。什麽熱搜第一,什麽搜索欄破千萬,在有的人看來,玷污了運動員的純潔性質。
實則不然。
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惑,随後就被其餘人解答。
當一個人優秀的時候,她所得到的都是她應得的。
冰迷只是欣喜于這些附加,但不會沉迷、專注其中,真的去做虛假數據,來營造屬于叢瀾的“氛圍”。
為什麽不能慶祝這些呢?
她實打實的汗水換來了卓越的成績,從而帶動了衍生領域,錦上添花的東西,大家不慶祝的話,難道還要諷刺嗎?
工作中得到了獎金與誇獎,莫非還要堅定地拒絕,說上一句“與我無關”?
美國冰協這群人,默認還是以往的行為模式,他們沒有想到在這個互聯網爆炸式發展的潮流中,有花滑運動員居然能趕上這個風口。
腐敗的ISU,年邁的冰協,他們對利益垂涎三尺,但腦子已經凍住了,比僵屍還不如。
·
國內,江樂心看着叢瀾的名字飙升到熱搜第一,看着新聞推送裏全是“花樣滑冰叢瀾”,心裏有一種別樣的感受。
她知道這些年來叢瀾已經成為風向所在,只是,總歸沒有這次的熱鬧。
營銷號齊齊出動,各大代言品牌直接恭賀,中國冰雪央視體育TeamChina等官號掐點表态,而這僅僅是一場最普通不過的OP。
說是公開訓練,實則只能媒體方進去,一手消息何其珍貴。
江樂心:“這要是被我牆頭知道了,不得羨慕死?”
全是活人的互動,放娛樂圈都夠明星橫着走了。
正在搖頭啧啧啧的時候,她瞅見了朋友圈在發的叢瀾書包新挂墜一事,瞬間,買周邊的DNA就動了。
切去淘寶一看,好嘛,銷量驟增一萬,現貨已經空了。
江樂心:“……”
我恨!
抑郁地切回社交平臺,再一刷新,發現首頁都在讨論叢瀾冰鞋丢失一事。
江樂心:“???”
別吧!
新賽季開端直接進入地獄模式嗎?!
·
錢肅安現在為難得很,想象中的大失誤場景沒來,叢瀾這場OP就這麽結束了,全網都在讨論她的《紅磨坊》,全然忽視了冰鞋一事。
他現在還能怎麽發?
寫好的稿子完全不能用!
“見鬼了!”他低聲嘟囔,“不是說換了新鞋的人基本都在摔嗎?怎麽她就不是?”
錢肅安不滿:“連三周半和四周跳都不上,啧。”
咦,好像從這個角度也能發?
“新賽季第一場OP叢瀾并無高難度技術,難道她已經失去了這些跳躍嗎”,在心裏過了一遍,錢肅安覺得可行。
只不過,等他去外面拿到了電腦,發現已經有人搶先出了短篇,論述的也就是這一條。
錢肅安氣得罵出了髒話。
現在還能說什麽?
說她冰鞋壞了?
這豈不是在給叢瀾解釋?!
可這個懷疑也被人寫出來了,前面反複換鞋的過程是公開的,從中看到問題的人不少。
他們無法确認而已,但只要采訪裏問了叢瀾,就什麽都可以知道了。
錢肅安咬咬牙,飛快地寫了新的內容。
“解釋就解釋吧!”好歹吃上點這波熱度啊!
小短文很快就被端回了國內SNS,一時間,其樂融融在探讨叢瀾新風格會怎樣的冰迷們,呆住了。
【不是吧卧槽冰鞋丢了?丢了?領隊你是怎麽幹的活?】
【等等,這才新賽季剛開始,鞋子丢了豈不是說這個賽季都要重新磨合新鞋?】
【後天就短節目了……兩天磨合一雙新鞋子?我勸你不要太離譜,怕不是下了賽場就進醫院】
【有這麽危險嗎?我看運動員經常換鞋子來着,新鞋不應該支撐力更高嗎】
【姐妹你穿新鞋不磨腳嗎?冰鞋本來就磨腳,而且每雙鞋子不一樣,倒不是說藍莓一定會失誤摔倒什麽的,上戰場了裝備丢了,這事兒一看就拉胯啊】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剛才的合樂裏,沒有3A和4lz的原因吧,連自由滑合樂都空了七個跳躍】
連跳躍為什麽沒上難度和合樂時怎麽單獨把跳躍位置給空了出來,都有解釋了。
江樂心扶額:“好難啊,這次開局。”
又是蟬聯後的第一場比賽,全世界都在看着呢!如果真的……
她都不敢想後續會有多少人去攻擊叢瀾!
·
叢瀾結束OP後本該直接去混采區,別人可能沒啥媒體來采訪,她這邊早早地就擠滿了人。
混采區是一個Logo牆和一小片空地,沒有隔離欄,也沒有複雜的裝潢。
基本上每個運動員來到這裏,都會近距離跟人接觸。
叢瀾沒急着過去,半道找了個凳子坐下。
她彎腰把鞋帶解了,雙腳踩在地上的時候,發出了舒服的喟嘆:“活過來了。”
于謹:“我找人問了,差不多今天行李箱可以到。”
幸好丢在北京的行李箱跟着後面的航班過來了,不然真的要糟。
叢瀾:“昂!”
于謹:“還好嗎?”
叢瀾:“有點不太适應而已,新鞋太硬了。”
舊鞋穿得時間比較長,她早就不是十三四那個一年穿壞好幾雙鞋子的小孩,現在輪替作戰加上保養得好,舊冰鞋說是用了一年多,實際上還能再繼續用上大半年。
本來叢瀾就打算靠這段時間将這兩雙鞋子再養出來的,沒想到行李會出事。
于謹長籲:“我這運氣也是真的背到家了。”
叢瀾笑着道:“那不是很好?家裏什麽都有。”
于謹:“你還挺會解讀。”
她見不遠處有人探頭探腦,工作人員也小步跑來催去采訪,叢瀾站了起來,順手拎着冰鞋的鞋帶,抓在了手裏。
于謹背上是兩個書包,一個他自己的,一個叢瀾的。
手裏拎着一個行李箱,也是叢瀾的,後方的秦檸等人也多是手裏拿着什麽。
懷裏再抱着叢瀾的鯊魚紙巾盒,側角還挂着一個小熊貓的吊墜。
他伸手:“給我吧?”
叢瀾看着快要跟聖誕樹一樣的于謹:“行嗎?”
于謹:“笑話!給我!”
叢瀾笑嘻嘻地把鞋子給了他,毫無負擔地讓教練給她幹活。
進入混采區,臨時隔離出來的小區域對面,全是烏壓壓的人頭,比冬奧時候的采訪區都多。
叢瀾:“……”
離譜了朋友們,這才是個OP混采!
它甚至連正賽都不是!
媒體:至少它是第一場OP的混采!但是明天的我還來!
叢瀾揮揮手,笑得陽光燦爛:“好久不見!好多老朋友啊!”
對面熟識的面孔比較多,都是在花滑領域多次出現的媒體人。
見她視線掃到了自己,這些人就欣慰暢快地笑出了聲。
叢瀾穿着運動鞋站在這裏,沒有冰鞋的自動加高buff,個子恢複到了她本身,乍一看,老熟人們還有點不太适應。
畢竟以前都有一七五了,這個高度放在普通人裏,是出類拔萃到一眼就能瞅見的,非常好找。
考慮到人太多,工作人員一個個安排,叢瀾就站在這裏等待。
這事兒其實剛才就應該抽空做了的,可惜的是,現場調度人員不行。
叢瀾還接了慌亂中遞過來的好幾個拾音器,在自己跟前的位置上擺好,不然後面的媒體收不到音。
不一會兒,跟前的蹲下舉高了手臂的媒體人雙手已經抓滿了各種logo的拾音器,臨時來充當擱置板的托盤上也摞了一堆。
叢瀾:“……”
朋友們,是真的有點離譜了朋友們。
這比冬奧奪冠後的采訪區都熱鬧。
連叢瀾本人,都沒見過自己的哪個混采區會有這般熱鬧。
就這,還有很多人在外面進不來,被阻隔在了一手新聞之外的。
開始采訪了以後,有人問到了冰鞋和跳躍的事情。
叢瀾:“冰鞋沒有影響,是正常的,跳躍的話因為剛到這裏,所以簡單做一下适應性訓練,明後天不是還有訓練嗎?都在計劃中。”
就像他們會瞞傷一樣,隊內的人都不喜歡将問題歸結給外因,除非真的過于嚴重。
冰鞋的好壞會影響到發揮,但終歸還是要看個人的技術。
此時站在這裏的是沐修竹,是桑瑩,是其他任何人,他們都不會說,我冰鞋壞了現在是新鞋所以可能會影響到後面的比賽。
賽前不報傷,認真發揮,等塵埃落定了或許會在某些時候随口提到“哦我當時……”,因為大家也不樂意給自己預先找借口。
有人問:“新賽季兩套節目的編排還沒有提交是嗎?這次會上新的四周跳嗎?自由滑裏會放幾個四周呢?新規之後,最有利的似乎就是四周跳種類多的運動員了,叢瀾你對此有什麽想法呢?”
四周和三周共享兩次重複跳躍的機會,但四周跳種類只能重複一種,所以,現在有兩個四周跳的人,自由滑的最高配置是三四,而不是四四。
對女單的限制比較大,因為現在很多跳四周的女單選手,大部分勉強能有兩個四周。
她們很多沒有3A,一是難練不好出,二是分值沒有四周多,在有限的訓練時間裏,就只好舍棄掉3A去練更有“價值”的四周跳了。
記者的這個提問,乍一看不偏不倚,實則就差怼着叢瀾問“你現在更有優勢了是不是很開心”。
叢瀾:“技術配置還在調整中,賽前會提交。對新規我還不太熟悉,馬上比賽了,到時候再看。”
冰迷們都說,叢瀾越來越有氣勢了,世界第一與衆不同。
見過了各種大場面,被刻意為難,被谄媚讨好,有人釋放的是純粹的惡意,有人面前誇獎背後諷刺,這些叢瀾都見得多了。
本身性格有助益,後天的經歷也在錘煉着她。
一場采訪結束,新的消息迅速鋪滿社交平臺,又引起了新一輪的讨論。
這場GP分站賽,比不上平昌冬奧的重要程度,它甚至連GPF都不是,只是一場簡簡單單的A級賽。
但已經,有了可以媲美世錦賽的關注度了。
若是把冬奧會的其餘項目剔除掉,只餘花滑,那麽,這場分站賽的熱度也稍微可以與之相比。
張簡方淡定翹起了自己的二郎腿:“既然暫時無法正面攻破,就從敵人的內部瓦解。等着吧,馬上就有人找上來了。”
不歡而散的會議,他卻一點都不着急。
商談嘛,商量着商量着,不就談好了嗎?
姜意:“叢瀾這動靜,我都吓了一跳。”
張簡方點點頭:“是的,我也是。”
現實的變化還是比他們的想象要不講邏輯,什麽推算什麽倍數,計劃真是趕不上變化啊!
但沒有關系,他會裝逼!
只要裝得好,沒有人能從他凜然的臉上看出他內心的慌張!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