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章:梨园
    一路上从青菜价钱的涨幅,聊到现在的响江局势,从大周扯到海外,最后落在车站门口趴活的黑车上,俩人开始数着户口本骂街。

    “小哥你到梨园街哪块?”

    “给我放南街口就行大哥。”

    车上恨不得称兄道弟的俩人,在下车前互道平安之后,一切又重归平静,郑旭并没有因为这一路上聊的投缘,就多给司机师傅想挣的一块钱。

    司机师傅也没因为聊的开心,退还属于郑旭的车费。

    梨园街原本叫什么已经不得而知,就好像它自古以来就叫梨园村一样,也并不是因村里满打满算仅有的两棵梨树而闻名,记得听老一辈的人说,是早些年村里有个富户,家里老子妈喜欢听曲,就转门建造了一个供她听戏的梨园,改,ge*fang:posijiu………就举家搬到了海外,他建造的梨园侥幸没被拆除,也就成了大伙儿堆放杂物圈养牲畜或歇脚的地方,之后为了图方便,叫着叫着这地方就成了梨园。

    跟车站附近遍地的小高层不同,作为城中村的梨园,建筑大多都是自建的二层或三层小楼,主干道也不过才宽三米多点,就还要被两边的沿街商户支上摊子给占去大半。

    这地方你别说开车,就算是骑自行车都得小心小心再小心才行,说不得从那个巷子里,就窜出来个穿开裆裤的孩子。

    “小老板这是外出考察回来啦,尝尝咱自己家种的桃子咋样。”

    “这才几天不见小旭怎么晒着老黑。”

    “正好你娘刚说要二十斤茄子让给送过去,我这还走不开,你顺手滴溜回去得了。”

    卖菜的老周忙着给散客称重,见郑旭回来就招呼一声,随后指着放在门口的一编织袋茄子道。

    “行周叔,钱我待会给你送来。”

    “不着急,还怕你跑了不成。”

    一路上吵吵闹闹的往里走着,周边的商户互相都认识,当初老爸把他接过来的时候,郑旭正是十几岁精力旺盛到人憎狗嫌的时候,这个年龄段再大点的孩子矜持着,嫌他幼稚不跟他耍,小点的打不过他还没他玩的花,再加上屁股后面跟着个小霸王钱欣欣,这些店铺可没少遭他俩带头嚯嚯。

    这一路上啃着不知从哪个摊位顺手拿的桃子,还时不时从兜里摸个过油花生丢嘴里,肩膀上扛着二十斤的茄子,胳膊弯上挎套着自己装衣服的手提包,一路上风风火火往自己家的小饭馆跑去。

    “不行了不行了,妈!你要的二十斤茄子我给捎过来了哈。”

    看到自己家租的二层小口,快走两步推开玻璃门,紧着眉嘴里嚷嚷着,把茄子跟手提包随意的丢在前边柜台上,夹着沟子一溜烟往后院跑去。

    “这倒霉孩子,一天风风火火的。”

    老妈从后厨拿着拧干的毛巾出来,看着刚拖干净又弄脏了的地面,嘴里絮絮叨的埋怨着。

    “还杵着干嘛?也不看看几点了,赶紧给欣欣做饭去啊!”

    刚从厨房忙完出来透口气的郑国平同志,就这么直勾勾撞枪口上了,只好把刚弄好的烟卷小心的放在货架上,嘴里应承着重新钻回了狭隘闷热的厨房。

    另一边,解决完五脏庙问题的郑旭摸出门框上的钥匙,推门进屋觉得有一种说上来的别扭,四下打量一眼也没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就直接一脚把刚升起的怪异感踢进了五脏轮回庙。

    打开床边的落地扇挂上三挡,双手把着冲着头吹,吹了好一会儿一头汗才落下去,推开放在墙角有了些年头用来装衣服的深褐色木箱子,翻出一套新的大裤衩老汉衫,穿着小裤衩就去水房冲凉了。

    饭馆十一点开始正式营业,热火朝天的城中村仿佛比市区人流量都要大,零散的接待过几位散客后,附近工地也下了工,穿着相同的劳保鞋却不同颜色工装的工人们,三五成群结伴出来觅食。

    “哎呦看这一头的汗,今个儿还坐后院吧,比屋里头凉快,小旭给几位师傅接五碗冰镇绿豆汤送后院去。”

    “好嘞,后院解暑绿豆汤五碗~”听到来自老妈招呼,刚拾掇完散客吃完碗筷的郑旭学着电视剧里小二的模样吆喝一声。

    “去你的净耍宝。”最后一个字九曲十八弯的音还没转完,脊梁上就被钱欣欣拍了一巴掌。

    “喏~看你热的,刚从冰柜里盛出来的绿豆汤快喝吧。”

    看着欣欣递过来碗沿还带着冰碴的绿豆汤,郑旭赶忙扯下搭在肩膀上的毛巾,囫囵着擦了擦手上拾掇碗筷弄上的汤汤水水。

    “一碗就行了可不敢多喝,太凉。”见郑旭痛快的一口气喝完,好似不过瘾的吧砸着嘴,钱欣欣上前夺过汤碗,较真的叮嘱完才转身回到收银台。

    从小到大钱欣欣最熟悉的地方,除了就在隔壁的自己家,就属郑旭家的小饭馆了。

    从小父母就喜欢全国各地到处跑,家里剩下的几个势利眼舅伯,对她这个外甥女也不怎么待见,好在之后没过多久,郑旭他们一家就盘下了她家闲置在旁边的这个店,小姑娘这才有了新的去处和玩伴儿。

    站在收银台后边拿着账本,结算一桌客人就记录一笔,等午间过后还得跟后厨的郑叔对账,小本生意赚的就是个辛苦钱。

    从十一点开始一直忙碌到了下午一点之后,前堂上客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得了空闲的老妈站在门口四处张望,上午在店里订餐的剧组,按理说早就该来把餐取走了,但直到现在都看不见个人影。

    相对比散客,这种集体订餐的,商户赚到手里的会更多一些,至于风险嘛……也说不上风险,提前交付的定金正好跟食材对冲,顶多就是国平同志付出了体力劳动,再搭上些许的调料钱。

    在后厨的国平同志仔细的擦洗干净水池里最后一副碗筷,用墩布沾干撒出来的水渍,扶着长时间弓着身子导致发软的腰挺起身,忙碌的午间才算终于接近了尾声,从贴墙根的货架柜上,捏起上午就准备好没抽成的烟卷点燃,靠在厨房与后院的过道上,美美的吞吐着烟雾,享受着一天中难得的悠闲。

    两个小时前………

    梨园村中心靠南的位置,正被村里好热闹的老人孩子围的严实,强势补录完自己那一份镜头的张帆,和抱着新胶片盒的副导快步走到屋里,小心翼翼把胶片盒放在黑箱里,用抽片机连接到内置的手摇检测器里,迫不及待的把眼凑到监测位置,缓缓摇动检测摇杆欣赏着胶卷内还未定影稳定的影像。(两个世界并无关联,行业发展包括设备使用等也不相同,

    “老胡!你龟儿轻手哈,就多出这么几份空胶片,还是老杜求爷告奶弄到手滴。”

    “末嗦,要不要看一哈嘛,这可是你龟儿的荧台首秀。”

    听到这话原本还刻意端着架子,一副“劳资见过世面”样子的张帆再也无法平静,捧着手里的陶瓷茶缸就要往前窜,后…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把手里的装满水的茶缸放回桌上,俩人才一左一右各占了一个观测口,眯着一只眼睛一遍又一遍的欣赏着里面并不匀速的影视画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