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第八十九章百年之忧第八十九章百年之忧
朱元璋对朱棣的反应,既在预料之内,也在情理之中。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虽然说何夕到来,改变了很多。但是一个人的本性却是很难改变的。太子是这样,燕王也是这样。太子本性宽仁崇儒,虽然他本身不是腐儒,也有铁腕手段。但是对于以儒家治理天下,并没有动摇。
而朱棣也是一样的。
朱棣虽然有对皇位的野心。但是哪一个皇子没有对皇位的野心?而朱棣更喜欢在战场上奔驰,提大军纵横草原。是解决不了大明的问题的。
一个念头忽然涌上朱元璋的心头:“如果何夕是自己儿子就好了。”
不得不说,在很多现代思想改造之下,朱元璋的思想与这个时代的人,大为不同,反而与何夕有更多的共同点。这也是朱元璋才能如此。寻常人却未必真能将这么多的知识消化了。
一来,朱元璋是底层出身,骨子里与士大夫不同。反而能与后世很多思想相通。二来,就是朱元璋真正开始学习,是在二十岁之后。可以说,朱元璋是在错过最好的学习时间之后,才开始学习的。
这自然有坏处。没有基础,会让朱元璋学什么都很吃力。但是朱元璋却克服了这一点。实际上,朱元璋学得相当不错。虽然儒学一些高深精妙之处,不大明白。对于数学与财政方面,也有确实。但是大明整体框架都是朱元璋定下来,沿用明清两代。单单这一点,就不能说朱元璋没有学问。
后世所提倡的终身学习,朱元璋早就在实践了。
而从头学习这些现代知识,对朱元璋来说,很吃力。但是对朱元璋来说,未必有四书五经吃力。毕竟,后世很多东西,都写得很明白。让人想不明白的。只有逻辑上的联系。知识的关联。但是微言大义可不是这样的。程朱理学支离之病,就是很多观点散落在典籍之中,没有一个系统。必须自己有悟性,才能联系在一起。
能做到这一点,就算读明白了。做不到这一点的。不过是死读书而已。
而后世的书籍,大多都不会这么难为人。不过,写明白之后,能不能看懂,却是另外的事情了。
朱元璋这几年研究下来,对后世一些东西,还不明白。但已经深刻地相信一点,那就是社会发展一定是滚滚向前了。所以大明不能走老路。新路怎么走?
朱元璋不知道。
但是太子代表传统王朝的治理体系,是不行的。燕王更是连这一点都没有想明白。
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何夕。
只是朱元璋不可能将大明王朝传给外姓。一来他过不了自己那一关。他毕竟是一个古人。他想得更多是朱家王朝世代传承。二来,他也过不了天下那一关。
当一个道理被天下人认可的时候,那就是真理。在大明,这个真理就是朱家天下。不说别的,如果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他能不能打下南京都是两可之见,即便打下南京,杀了建文帝,也不是结束,而是另外一场的大战的开始。
朱元璋内心纠结无比。
朱元璋很清楚,改变天下,是一个大工程。并不是他剩余的寿命能够完成的。甚至何夕一辈子也未必能做完。这种事情一定要找好备手。否则,他现在做的所有事情,等他死后都会被推翻。
那么他做的还有什么意义?
甚至有些自讨苦吃。
有时候,朱元璋也想过,要不就别折腾了。
适可而止。再整顿一下土地上的问题。开海通商,海外封国。等几项大政定下来。大明延续百年国祚,决计是没有问题的。将来的事情,让后来人解决便是了。
但是朱元璋想来想去,依旧忍不住。
人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追求。寻常百姓,求得不过温饱。更上一点的。不过是想出人头地,在朱元璋这个层次。他追求已经并不是寻常皇帝的好大喜功了。
而是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所以,何夕带来的很多东西,对他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致命的诱惑力。
忽然一骑飞来,在几十米之外,翻身下马,手中拿着急件,快步奔跑而来,在五步之外,跪倒在地,将急件双手举过头顶。燕王上前拿下来,双手呈给朱元璋。
朱元璋打开一看。心中一动,说道:“起驾,去辽东。”
燕王说道:“可是高丽那边有什么事情?”
朱元璋摇摇头地说道:“高丽那边没有什么大事,不过是蓝玉想要钓鱼。却是另外一件大事。你也跟着吧。”
蓝玉在高丽战场的小动作。朱元璋看得明明白白的。只是没有提点而已。他对日本本来就有心思。不管是不给后世子孙留下隐患,还是为了日本的金银。日本早已在朱元璋内心之中,从不征之国,变成了必征之国。
只是朝廷做事,定然要名正言顺。所以蓝玉做的。朱元璋而今就应该不知道。等什么时候知道了。自然要龙颜大怒,怎么惩罚蓝玉,看需要。不过,天朝威严为重。既然木已成舟。就只能继续打下去了。
顺便,朱元璋也可以将之前什么不征之国给去掉。重定内外藩国。制定一套新的国际秩序,不仅仅用来规范其他属国,也要规范未来大量的朱姓藩国。
不过,这一切都比不上,美洲高产作物重要。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粮食从来是重中之重。
------
朱元璋这一次去辽东。并没有走陆路。而是走海路。
这也是朱元璋深思熟虑的结果。
帝王一举一动,都有深意。
虽然这几年海运兴起。但是对于天下百姓来说,还是觉得海上危险。但是对于大明这些个时代的交通来说。海运其实并不危险,甚至相当安全。因为海运虽然有大自然的危险。但是只要找对有信誉的船东,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话又说回来了。
在古代出门,最大的风险是大自然的风险吗?不是,是人的风险。
海上固然是海盗倭寇的风险。但是实际上,随着大明船只越来越多。船只越来越大。大明海防一些禁令,对于那些后台很硬的商号,根本不顶用。别的不说,就拿靖海商号来说,他们船上从来是有火炮的。只是口径不大而已。但是对于寻常海盗绰绰有余的。毕竟,而今能够大规模生产火炮的地方,也只有太平铁厂。将来或许有辽东铁厂。但是都是官办的。
海盗是摸不到的。
而且一般海船出港,也不是一艘,是十几艘,几十艘结伴而行。海盗的风险很低。但是陆上就不一样了。每天不过百里,每一站都有预见黑店的风险。每到一地也要打点关系。不是现代才有车匪路霸的。
古代的只会更多。不会少。
这也是朝廷这几年剿匪厉害。这种拦路抢劫得没有技术含量的生意,做的人多了。更多是黑白通吃。弄死你,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报官,官府也查不出来那种。
对于大家豪门,陆路是比海道安全。但是对于小门小户的生意人。海道却比陆路安全,而且成本低很多。甚至大明上下这种畏惧海洋的风气,朱元璋以阴谋论的角度怀疑过,是不是有人操纵。只是没有证据而已。
当然了,去南洋这样混乱的地方,是另说了。那是因为南洋这地方本来就乱。而不是海道危险。
朱元璋既然要开海,将海洋政策,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他自然要以身作则。他其实来北方,就想过从海道而来。只是,海道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一上船,消息断绝。他就完全失去对大明控制。
十天半个月,可不是短时间。风险太大了。
所以朱元璋选择从塘沽到牛庄。并算远的航道。而且渤海比起真正的大海,不过是一个小池塘而已。
他也是以身作则。
只是他的想法,不会被很多人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