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之夏4
    主持开幕式的是县农业局局长,他说:“石灵县山川秀美工程今天在梁塬正式开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主管副县长讲话。”

    掌声中,主管农业的副县长走到话筒前,拿出准备好的讲稿讲道:“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父老乡亲,大家早上好。石灵县梁塬山川秀美工程今天正式开工,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表示衷心的祝贺。”

    众人鼓掌。

    副县长接着讲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我们石灵县时任领导客服种种困难,为了彻底改变四十里梁塬‘十年久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根据群众迫切要求,着眼石灵经济建设大局,顶住各种压力,做出决定兴修石灵渠水利的伟大工程。经过老一辈领导干部和几万名群众的努力,两年后我们以牺牲16人为代价修建这如同生命线一般的石灵渠,使之至今造就了全市规模最大、灌溉面积最多的灌区……同志们,今天我们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石灵渠精神,再造一个山川秀美!”

    副县长的讲话热情洋溢,既肯定了过去的工作,又对今后的工作寄予厚望。

    领导们一个接着一个的讲话结束了,会后,在办公室领导们又接见了工程指挥部的一帮干部。

    当农业局的局长向副县长介绍到老杨的时候,副县长微笑着握住他的手:“杨兴智同志在我县农业战线上奋战了一辈子,退休了,依然发挥着余热,你就是我们工程的坚强后盾。”

    领导的赞誉说的老杨有些不好意思。

    副县长又讲了那个关于“羊屎”的笑话,惹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老杨笑着说:“都是几十年前的故事了。”

    副县长说:“可见老杨同志在我们石灵县农业战线上的名气有多高啊。”

    见面会结束后领导们走了,几十个工人全都上了机械车,一阵接着一阵的突突声伴随着尘土而去。

    老杨对站在边上的徒弟说:“天赐,时间过得真快啊,过去我们的农业全是人拉肩扛,修石灵渠前前后后投入2万多人,工地上人山人海。你看现在,比修石灵渠的工程大多了,但是工人只有几十个,还是农业机械化好,省人、省力,工效快。”

    天赐点点头说:“师傅,这难道不是你一辈子的梦想吗?”

    是的,徒弟说的没错。老杨从小看惯了梁塬上下农民们传统的耕作方式,几十年前十五六岁考上省农业机械化学校,他选择的就是机械专业,参加工作也是和机械教学有关,一干就是四十年。上个世纪的1954年国家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口号,而母校便于1956年创建了,幸运的是他就是母校正式招生的第一届学生。

    在山川秀美工地待了几天,只要有机械停下来,老杨便会带着仪器测试,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仅凭发动机的声响便可以判断出机器是不是出了故障,这时候的仪器似乎成了多余的摆设。他,像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不需要借助先进的检查设备,只通过“望、闻、问、切”就能准确地指出问题所在,令在场的维修组几人不由得不佩服。好在偶尔趴窝的机械都是小毛病,他们在老杨的带领和指挥下捣鼓几下又可以正常工作了。

    眼看着老神仙给定的开工修墓时间到了,也考虑到机械没有大问题,其他人足可以应付,于是他准备回家一趟,赶紧得开工挖墓地了。

    一大早老杨进了徒弟办公室递上请假条。

    天赐看着老杨的请假条问:“师傅,家里什么事儿,需要请假半个月?”

    老杨撒谎道:“哦,回去看看庄稼,还有浩辉和艺然马上要中考了,我得照看一下。”他这个谎撒的天衣无缝。

    天赐没有在假条上签字,而是撕了假条:“师傅,你不用请假,你和他们不一样,有事儿你随时走,不用告诉任何人。”

    老杨看着天赐把撕碎的假条丢进垃圾桶,埋怨道:“工地上这么多人看着呢,你怎么管理其他人?”

    天赐站起来把老杨轻轻推出了办公室。

    老杨无奈,摇摇头走了,他知道老神仙给算下的时辰不等人,必须赶回去在吉日开工。路过颠倒松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那块石头上休息,匆匆忙忙下塬过河进了家门。

    秀玲在厨房锅灶下面烧水,风箱扑嗒扑嗒作响,听见有人进了院子,出来看是老杨:“爸,你怎么回来了?”

    秀玲今天主动问候让老杨不适应,多年以来她见了他都是白搭话。“哦,工地上这几天没事儿了,我回来看看。”

    秀玲说:“家里都好着呢,你临走安排的地里活儿我都干完了。”

    “那就好。”老杨进屋找出大水壶灌满水,又在厨房找了些吃的带上,从院墙角取了?头和铁锨,临出门前他又冲着厨房喊:“吃饭不等我,我下午再回家。”

    秀玲坐在厨房凳子上低声骂着:“赶快去死吧。”

    老杨背着工具来到颠倒松下,掏出手机看时间还有一会儿,于是坐在石头上喘着气。此时此刻,颠倒松高大的树冠遮住了太阳,老神仙给选的墓地范围都在大片的阴凉之中,这么热的天,从太阳升起到落山一点儿都晒不到,这真是一处风水极佳的好墓地啊。他自从有了修墓想法的那一刻起,就没打算请别人帮忙,他要凭一己之力给老伴儿造好最后的安身之所,唯有这样,他才觉得对得起她。

    开工的时间快到了,老杨起身敬香燃裱磕头,再点燃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在这高高的梁塬上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老杨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挖了一?头,然后就在这个范围内一下一下挖着,除掉上面一层薄薄的沙石,下面就是厚厚的黄土,挖起来轻松多了,就这样干干歇歇,歇歇干干,快十二点的时候已经挖出很大一片地方。他放下?头,坐在颠倒松下的石头上吃着东西喝着水,树荫下,梁塬上清爽的风阵阵吹过,全身的汗很快就干了。他不能停歇,继续扬起?头弯下腰挖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