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上解决了火麻的事情以后,集会也差不多逛到头了。
只剩下最末尾旁边还有两个摊位没去,但因为离得很近白藜看的也清楚,剩下的那两个摊位上摆着的除了兽皮和肉干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她显然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赤那部落也不缺这些东西。
现在时间已经是下午,临近黄昏,太阳已经有了下坠的趋势,白藜和雪也没有继续再看下去的性质,钻进人群开始往回走。
因为部落集会通常只有这一天是真正意义上完全用来采买东西的时间,所以哪怕到这个时间,摊位中间也还都挤得全是人。
白藜和雪这个时候已经不打算再逛了,从后面绕出去,贴着集市外围没人的地方往回走。
等走过半个集会回到属于自己的部落驻扎点的时候,白藜就看到随行而来,在两人走后负责做主的水屏弃了长久以来的高冷利落的冰山美人形象,吃力地用着不熟悉的外族语言大声对付着围在摊位周围的大批兽人。
由于周围围着的人数太多,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声音汇集的老大,加上各种语言都有,听起来更是乱成一团,嗡嗡作响。
水忙的焦头烂额,极力回应着周遭的兽人,努力拔高音量试图盖过对面嘈杂的声音,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她的努力就像往池塘中投入几枚大小适中的鹅卵石,除了砸出一圈很快消散的波纹以外无法造成任何影响。
因为在部落集会中无法动手,水只能时不时用部落语言有些生涩的高声叫骂出一两句脏话,以试图镇住场面。
然而显然这种行为也毫无用处,做尽一切努力却依然无济于事的水在这个时候连背影都显得格外疲惫。
白藜相信现在如果不是身处羽族的地盘,水一定会当场抽出背后的弓箭,直接尝试用武力镇住场子。
随行而来的几个经验老到多少也会点外族语言的中年兽人在旁边努力帮衬着,但显然他们也没见过这种场面,看着应对起来比水还要笨拙。
白藜和雪从营地后方钻过来,就看见剩下的几个大汉架着篝火正在煮汤,旁边还放着两陶罐已经煮好的肉汤,看着已经凉了,不再冒着白气,不知道已经煮好了多久。
这架势看的白藜不明所以,她拍了拍正背对着两人往锅里放木薯干的兽人河,问道:“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人?”
河被她拍的一个激灵,差点回身一拳打出去,幸好眼睛快先看清了人才及时收拳。
看着白藜毫无所察的样子,他在心里嘀咕,体型娇小也就这点好处,走路真是一点声都没有。
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缓和了一下心情,河大概解释了一下情况。
白藜和雪这才知道,两人走后部落一直没什么生意,盖因石盆这东西价值太高,大家轻易都不敢过来问价。
部落里随行而来年纪最小的兽人鼠这个时候跳出来出主意窜等大家,说反正也快要到饭点了,在摊位附近煮东西吧。
一方面食物的味道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另一方面普通的石盆可不能用来煮东西,这种材质在经过高温加热后很容易碎裂。
所以在这个世界里煮制的食物都是一件很新鲜的东西,需要主动展示,大家才能明白用水煮过后的肉干会重新膨大。
用白藜的眼光来看这小子绝对是个人才,虽然行为很简单,但逻辑条理相当清晰。
这不就是先吸引注意,然后展示产品突出卖点的最基础的营销手段吗。
别说,这招虽然基础,但在这个时代还是十分的新鲜,再加上产品确实过硬,这一下子就吸引了一帮人。
别看部落周围围的人多,但其实真正奔着来买东西的还真没几个,大部分都是围过来凑热闹的。
这帮人挤来挤去闹闹哄哄的,水带着好几个人维持秩序都控制不住他们。
不过因为聚的人多了,虽然昂贵的石盆还是没几个人拿下,但兽皮确实换出去了不少,所以这口锅也就一直架在这里煮着东西,继续吸引着客人。
说到这里河还继续补充了一句,“这是最后一锅了,煮完就休息收摊了。”
看这态度还挺紧张的,也不知道他在紧张什么。
他们这边继续煮着,白藜和雪跑到后面去检查他们换回来的东西。
这些被换回来的东西还没有经过整理,大部分都被堆积在几个箩筐边上。
白藜大概点了一下,发现大多是部落里两位无一要求交换的草药,是这个世界的本土植物,她一个也不认识,也无法对此发表什么意见。
食物这方面没有收获,因为早在两人走前就叮嘱了不接受食物的交换。
部落里的食物已经囤积的足够多了,虽然风干加上冬日的寒冷能大大延长肉类的保质期,但这种延长也不是无限度的。
部落里存放的食物已经够大家一日三餐坚持到明年开春了,囤积更多的食物只会造成浪费。
其他的收获,工具方面的最多,主要都来自于一个在本世界发音类似于萨的部落。
萨部落的工具在整个部落集会都是十分出名的,那个部落的附近产一种特殊的石头,在保持着锋利和可以进行打制加工的同时,保持着微妙平衡的坚硬度与韧度,做出来的工具相当耐用。
赤那部落这次一次性交换到了不少萨部落的工具,其中主要以斧头为主——这也是因为白藜来到部落以后,部落对木头的需求大量增加。
这些工具就是被换走的少数几只陶器中的一只交易过来的东西。
至于剩下的陶器,都被用来交换大块的品质上等的兽皮了。
虽然理论上讲赤那部落并不缺乏兽皮,但实际上高品质的兽皮还是相当缺乏的。
高品质的兽皮除了大张以外颜色要便于伪装且足够厚实保暖,相对柔软,没有瑕疵也没有孔洞。
以这个标准来挑兽皮的话,赤那部落也拿不出几张,少有的精品也都是给巫医和部落首领享用的。
现在为止大家鞣制出的皮革其实也都不大,最开始是因为舍不得用大的皮子做实验,后来上了手则是因为鞣液的原材料实在不够,大块的皮子难以鞣制的关系。
现在就不一样了,家里有“钱”,陶器随时都可以生产,算是有了条件。
鞣制的熟皮因为原材料的关系始终供不上,所以只能尽量找些好的皮子回去。
有了条件总不能还委屈自己。
不过这种上好的皮子大家手里都不多,愿意换出去的就更少了,属于有价无市,想买多少得支付点溢价。
到头来一只陶器也换不了多少,白藜点了一下数,到手的皮子有18张,都是大片的整皮。
部落集会里各部落带过来的好皮子现在大概是大部分都在这里了。
其实如果有条件的话白藜现在最想要的商品除了各种有用的植物种子以外应该是动物的胰腺。
无论是鞣制皮革还是制造肥皂用来处理蚕丝,这东西都是不可缺少的。
可这东西一只动物身上就那么一点,别说腾出来给白藜弄肥皂了,光是鞣制皮革都不够用。
白藜想靠等等到有足够的材料那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去呢,只能从其他渠道想办法。
但部落集会的组织时间就注定了大家手里基本上都不会有多少新鲜猎物,拿出来售卖的全部都是肉干。
而且这可不是居住密集的现代社会,以现在部落之间的距离,没有部落会将一整头猎物拖到集会上售卖,因为那太重了。
所以白藜注定无法在这里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清点完一天的收获,最后一锅肉汤也熬到了时候。
负责熬汤的几个壮汉把锅撤了下来,举着个碗挨个分发。
围在部落驻地周围的人还不愿离开,被前面看着摊位的水带着一起看着摊位的几个人迫不及待的赶走了。
水现在看起来真的很对得起她的名字,整个人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脑门上细细密密的汗珠被随手擦过以后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剧集成了更大颗的水滴,一颗颗顺着脸颊流下去,消失在了脖颈间。
她的头发打着柳子粘在脸上,临近冬日的黄昏,让冷风一吹,整个人控制不住的有些打着哆嗦,看着狼狈的要命。
水自己只觉得累的半死,比当初和大家一起日夜不休的蹲上三天去狩猎猎物都要疲惫。
而且这种疲惫是连身带心一起的,狩猎的疲惫累的只是身体,在心理上水从来不觉得疲惫,甚至每当狩猎过程向前推进的时候,她都会产生一种兴奋感,而这种兴奋感在成功的结束后又会化作一种激动与成就感。
不断的精神上的正向反馈以及杀死猎物后获得的物质奖励让水对于狩猎这个活动甚至是感到刺激与上瘾的。
但售卖东西就完全不一样了,她无法从中得到任何的正向反馈——哪怕把东西卖了出去。
明明活动量并不大,但是对这群难以交流的人进行单方面的努力表达,而且是在对方并不配合的情况下,水只觉得无穷无尽的烦躁与疲惫。
这种心理上的烦躁会迅速让她的身体也开始跟着感到不适,这种不适反复累加到了终于结束的那一刻她的感觉并不是如释重负,而是太累了,一个字都不想再说了。
水发誓,如果不是部落集会只有这一天的售卖环节的话,她说不定到了明天就要开始在羽族的地盘闹事了。
沉着脸接过了同伴递过来的肉汤,水缩在营地的角落甚至不想与同伴待在一起,安静的吃完晚饭,找了个角落开始休息。
白藜因为后续没怎么再参加狩猎所以对于水还没有那么熟悉,只是看她累成这样,脸色又不好,就嘱咐大家别去打扰她。
雪和她是一批长大的,看她的样子大概也猜得到她在想什么,于是又附和着白藜强调了一遍让大家离水远一点。
缓到了第二天水的脸色才终于恢复到了能见人的程度,但神色依然有些沉郁,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别搭理我的意味。
作为一个自认通情达理的人,看到水这个脸色,白藜把她安排在了营地休息,今天的人口交换环节就不带她了。
人口交换和正常的售卖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各族会有不同的小圈子——当然,如果要换不同种族的兽人的话只要能让对方首领满意也可以。
这些不同的小圈子通常会立一根杆子,在杆子上挂上对应的信物,以此表明这是什么样的种族的聚集地点。
狼族兽人的信物是一枚一掌长的兽牙,因为用了太多年,现在已经变得有些酥松泛黄。
这些信物平日里保存在羽族手里,早晨的时候才被一一的挂好,等待大家自己对号入座。
狼族兽人的信物还算打眼,就算已经泛黄底色毕竟还是白的,再加上个头也不算小,在一众升起的信物中也能让人一眼看到。
赤那部落等人到的时候单子下面已经聚集了两个部落了,他们看起来商谈的并不愉快,双方脸色不愉,语气中也带点火气。
双方部落里两个做主的人中那个裹着黑色兽皮的中年兽人看见又有一方人参与进来朝着和他争吵的短发女性兽人冷哼了一声,朝着赤那部落等人迎了过来。
看样子是已经谈崩,开始争取新的客户了。
这次出行部落里的两个负责人一个是雪一个是白藜,而白藜又不太会外族语言,这个时候当然是雪顺理成章的站出来沟通。
被带出来交换的人手上都会挂上一条草环。
中年兽人身后跟着的三男三女以及几个孩子的手腕上就结着这样的草环。
那些孩子们看起来都瘦弱不堪,薄薄的一层皮包着骨头,活动起来简直好像一个骨架子在动。
几名男女状态也不太好,三个男人一个个子很矮,骨架小,人也瘦弱,另外两个个头倒是还好,却也是瘦的夸张。
三个女性看起来倒是能好一些,虽然不说多丰满,但至少身上是有点肉的,没到皮包骨头,只是状态有些萎靡。
这群人一看就是部落的边缘人物,神色间还带着一些怯懦与不安。
雪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在部落里的定位,中年男人就是想要趁这个时候把部落里无法做出贡献又被人排挤的成员清理出去再赚一笔。
赤那部落现在不缺陶器,交换这帮人肯定没问题,但赤那部落也不那么缺人,这次参与人口交易主要是白藜手边没有足够的人能帮忙。
而一般情况下交换人口其实更多的是应急或者是男女比例失调后的调节方法。
赤那部落男女比例平衡,来进行人口交换主要还是补充一下采集队的成员。
白藜手底下的人现在实在是不够用,可要是抽集狩猎队的人回来又不太合适。
要知道一个合格的能融入部落队伍的战士也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把这种人拖回来做杂事,火虽然未必会拒绝,却也肯定不乐意。
那个时候白藜就已经从雪口中得知部落集会会进行人口的交换,于是也没必要制造这种麻烦,只打算部落集会上再挑几个人回去。
既然是挑人,肯定还是要有一些标准的。
现在这群人可怜是可怜,但带回的部落却是难以安置,吃喝倒还好说,赤那部落倒是供得起。
可就他们这个身体状态来看,能不能带回部落都不好说,除了身体状态看起来相对比较好的几个女性以外,其他那几个人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倒在半路上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白藜这个冒牌巫医最清楚自己的医术水平是多么的蹩脚。
退一步说,就算真的平安带回去了,到时候这种没什么战斗力,难以自保的人也很难处理。
雪在心里合计了一下以后压根儿就不打算再和中年兽人谈了,顶了两句后对方也意识到了雪的态度,脸色更加难看的带着身后的几个人退开来,等待新来的部落。
他们让了开来雪才看清了之前和他们争执的女性兽人一伙是个什么情况。
那位女性兽人看着年纪不算大,但气势很足,看着那中年兽人被雪顶着说话气走了,漂亮的脸蛋上挂上了幸灾乐祸的冷笑。
她身后也跟着几个人,看着状态明显要比中年兽人带来的那几个可怜的边缘人物好多了。
她应该是来自更大部落的,身后带着草环的人数目也不少,总共七男五女没有儿童,几位男性虽说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不好招惹的彪形大汉,但也算是体格健壮,身形高大了。
几个女人身形也算丰满——在这个还残留有生殖崇拜的时代,女性就是需要有圆润的臂膀、丰满的大腿和一点小肚子才算好看,白藜这样个子矮身形又不圆润的,和那个中年男性带来的几位体型纤瘦的女性一样算是丑的。
带出这样的人来才算是有诚意的交易,雪满意地收回目光,上前进行攀谈。
在学打量这位年轻女性的时候,对方也在打量着他。
年轻的女性部落首长青这次前来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交换女性去平衡部落的人口,事实上恰恰相反金部落更不缺女性。
她来自一个相当庞大的部落,她们的部落足足有3人往上,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当夸张的人口数量。
而这样的人口数量通常意味着他们无法解决饮食的问题——人口增多意味着年老与年幼的人口也在增加,且一片土地上的猎物数量是有限的,想要捕到更多的猎物就要扩展狩猎范围,但扩大狩猎范围的代价就是需要更长的往返时间。
而一个人能负载的重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哪怕狩猎的时间增长了,也不代表他们就能带回更多的猎物。
或者在说的直接一点,就算他们有能力屠杀到足够大的猎物,如果他们没有能力一次将之带走的话,那么剩下的残羹剩饭就会被其他动物迅速吞噬殆尽。
所以金部落想要养活这么多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年风雨季部落里都会因为食物的问题不得不放弃大量的儿童,每年冬季也不得不带出部落里体格优良的成员出来交换食物。
青和之前那位中年男子谈不拢的原因是对方想要交换到健康的女性,但却不打算出食物,想要用他带来的瘦弱的人们进行交换——用2:1的比例。
而现在这个新来到的部落,青觉得很有希望,因为对方身后带来的人一看就不是带来交换的。
首先这些人中男性比例太高,而且一个个身形高大,一看就是不缺食物,好吃好喝养着的主要战斗力,唯二跟随来的女性,其中一个还明显先天不足连兽人的特征都没有。
其次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手上都没有任何标识。
这一看就是不打算用人来换人的,这样的部落一般家底都厚,摆明了是待宰的云兽,就是不知道他们打算拿出什么东西来进行交换了。
短短几秒双方都在心中对对方进行了一个评估,暂且把对方看成了值得合作的存在。
来到这里是干什么的也都不用说了,雪直奔主题指了指青身后的几个人问她要什么。
青也很直接,就要食物,或者能和羽族交换食物的东西,其他的东西一概不接受。
食物这东西对于赤那部落来说,其实多少有点苦恼,因为他们压根没带多少过来。
但后面加了一句也接受能和羽族交换食物的东西就好说了,几个人带过来的陶器到现在为止可都没换出去多少呢。
一路上扣扣搜搜到处讲价的雪在这次谈论价格放下筐整理陶器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因为一直以来都太过节省,以至于这些占地方的陶器根本就没换出去多少,腾不出空间等回去的时候拿东西又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突发情况一下子搞的他也没心情和青继续纠缠,对方报了个价他就答应了,以大大高于市场价格的水准用三只大号陶罐和两只陶锅把她带来的12个人全换了过来,结结实实的当了一把冤大头。
青第一眼甚至被他们拿出来的陶器给惊到了,她从来没见过这样好的石盆,弧度圆润,容量又大,连颜色都那么漂亮。
她估摸着这样的食盆两只就够换他们一冬天的粮食了,也就是她带来的全部人的价值。
不过她特意把价格报的很离谱,一方面她带来的人和其他部落带来的人不太一样,她带来的不说是部落里个顶个的好手,也绝对是中流砥柱。
不像那些带着部落边缘人物来调节性别比例的部落,价格自然可以要的稍微高一点。
另一方面对方部落那个架势确实有点冤大头的味道,青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通过接房顶来开天窗。
只是没想到对方答应的那么干脆,到一时把她有点弄得没反应过来。
浪了好半天她才点了点头,收下了对方的石盆。
石盆这东西价值高昂,但又不像食物一样会腐坏,平时用着,需要的时候又能拿出去交换,是硬的不能再硬的通货。
青从对方手里换来的这几个奇形怪状但容量庞大的石盆不但能保证他们今年的口粮,还能留两只,到了明年他们部落也不用再出来交换人口了。
占了这么大个便宜,反应过来的青语气都前所未有的软了下来,与从小一同长大的族人分别的伤感都被冲淡了。
以她的思维来看,对方部落能拿出这种东西证明生活品质必然不可能差,而且愿意用这么好的石盆把人换回去也不可能是当消耗品使用的。
几个族人到了对方部落至少吃喝应该是能保证的,青心底也算是安心。
虽然这个时代的风俗惯例是到了哪个部落就是哪个部落的人,但真要说,再怎么样人心也是肉长的,风俗是一回事,情感又是另一回事。
每年把同自己一起长大的同胞送走的感觉绝称不上好,青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冷傲刻薄的人,只是每年的这种时候她总是控制不住的冷着脸,挑三拣四的交易。
她总想给自己的同族找一个好一些的部落,但这种事情却又由不得她。
今年算是幸运的一年,幸运的她甚至觉得连离别都不那么伤感了。
她凑上前去依次拥抱自己的同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雪一行人等待他们告别完毕才将几人带走。
这12个人没有像青一样表现出什么明显的别离的不舍,但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沉郁的气质。
这种状态说明他们来自一个团结的部落。
不过没关系,等回到了部落他们很快就会融入进去的,雪很确信。
白藜不是这个世界的土著人,在她的认知中故乡与家是再特殊不过的存在,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忘怀,无法不去向往的地方。
哪怕失去了所有记忆,连自己的根在哪里都想不起来,但只要念起家与故乡这两个词白藜的心底依旧会有说不清的酸胀。
所以她没办法理解这个世界土著生命的归属感的问题。
这个世界太过原始,智慧生物们有些时候甚至没有办法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自然就更别谈荣辱廉耻与故土难离这些情感了。
这些都是能吃饱饭,能活下去以后才能想的东西。
赤那部落和青的部落再怎么说也都算大部落,赤那部落努努力也还能吃饱,青部落大多数时候也能保证族人饿不死。
但他们这种人相对是少的,在白藜没见过,不知道的角落里,这个世界更多的兽人是挣扎在生与死之间的,连活着都很难的。
如果她没来赤那部落也仅仅是饿不死而已。
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被野兽咬死,不被饿死,其余的都可以往后靠。
一同生活多年的人固然值得留恋,但如果到了其他的部落能吃得更饱,睡得更安稳,那么这种留恋也很快就会抛诸脑后。
白藜无法想象这种情况,她对着新加入的12个人多少有点防备,只打算回着部落再慢慢想办法融合。
雪却不这么觉得,他很清楚这些人不会因为思念自己的部落而想办法逃离,融入赤那部落会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所以雪倒是很放心使唤他们。
几个人转过来后雪先带着部落的人把他们手上的草环一个个取下来。
这几个人手上的草环都是青栓的,她是一个相当实在的人,草环节的足有两指宽,绑得紧紧的贴着手腕,让人完全无从下手。
最后还是试了两下不成的雪换了匕首,才将这些草环解了下来。
几个人脸上还带着对未知的忐忑,年纪最小的那个看上去将将十四五岁的女孩甚至有些红了眼眶。
他们不清楚自己会去一个什么样的部落,但好在这个部落为了购买他们付了足够高的价格,这样高的价格必然不会让他们轻易死去。
没人问这几个人的名字,他们中也没人开口自我介绍,因为到了新的部落他们自然会有新的名字。
这个时候天色还早,白藜和雪等人把交换回来的人带回部落驻地的时候还没到下午。
两个人把带回来的人交给了水,就回去讨论明天的事情了。
再说一遍,青真的是一个很实在的人,和她那张带着冷艳味道的脸完全不一样。
不知道是本着占了便宜多搭点东西的心态,还是因为心疼同族,青在走的时候除了和自己结伴出来撑气场的两位部落里的优秀战士以外什么都没带走。
12个人身上的兽皮全留着,正好就不用给他们分配衣服了。
水核算了一下剩下的物资,发现接下来的日子如果多了这12个人的话食物就不够了。
于是凑到了白藜和雪这边,问道:“多了这么多人,接下来食物不够用了,怎么办?”
水问怎么办倒不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办,而是不知道该用哪种方法去处理,是拿着物资去和羽族交换食物,还是干脆先克扣一下新来成员的食物,凑合到回部落。
白藜倒是没想那么多,她对这群人不完全信任,但不至于苛待。
不管怎么说现在也算是同部落的人了,她可没有虐待同族的嗜好,于是让水带着东西去和羽族换点肉干。
她这个时候正在和雪计算明天要拿的东西,这一次出来买的东西真的不少,本身她还有点担心拿不回去,但现在多了12个人倒是好说了。
就是筐子不够了,现编也来不及,靠他们拿手拿也拿不了多少,而且拿的东西要是太重走路还影响平衡。
别的地方白藜不清楚,但赤那部落附近的地形还是相当复杂的,那一片高低差很多,道路比较崎岖,她怕这些人走不惯这种起伏巨大的道路——毕竟在和雪一起回部落的时候她看到了大部分地势还是相对比较平坦的,谁知道这帮人是不是住在那种平坦地形里。
所以白藜合计了一下也不敢让他们拿太重的东西,万一摔一下滚下去,就算是皮糙肉厚的兽人也要遭不少的罪,说不好要是再伤着骨头,那就更是让人头疼了。
于是最终讨论了一下,两个人一致决定让着新来的12个人负责带着蛔蒿回部落。
这种植物不种,更重要的是已经被打成一卷一卷的包裹了,往背上一系就行。
这东西既不重,也不影响平衡,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多,不过他们人也多。
晚上吃饭的时候这几个人还是很沉默,不过看到管够的晚餐,神色间还是舒缓了很多。
但就算如此几人还是有些忐忑,他们没吃过这样的食物,无论是这样的烹饪方法,还是锅里沉浮的植物茎块都是他们没见过的东西。
他们倒是不至于怀疑这些东西有毒,毕竟大家都是吃的一锅饭,只是面对没见过的东西难免有些不安。
不过这种不安很快就终结在了晚餐的美味之下。
当第一个人鼓起勇气喝下热汤后,她身边的同伴也很快有样学样起来。
这种新奇的烹饪方法比他们想象的要美味的多。
肉干经过水煮之后是一种与火烤完全不一样的口感。
火烤的肉干当然也好吃,毕竟这个世界动物的肉质都好的出奇。
但火烤后的肉干太硬了,兽人再怎么皮糙肉厚也不可能连口腔都是铜墙铁壁。
烤过的肉干往往吃上几块上牙堂或腮帮子就要留下那么一点纪念痕迹,往年一个冬天吃下去嘴巴是好了烂烂了好,一痛就是几个月。
搞得大家已经尝不出烤肉干的味道了,只看着那东西就觉得嘴巴疼。
不过这种嘴巴疼的感觉也是奢侈的,很多人想疼也疼不了。
可奢侈是一回事享受又是另一回事了,煮过的肉干肯定不像鲜肉一样煮过之后变得软烂多汁。
但经过炖煮的肉干也吸饱了水分,肉丝分散开来,期间留出大量空隙,吃进嘴里咬上一口,中间满满的是经过大量淀粉增稠后的肉汤。
这些肉质肯定无法恢复当初的弹嫩,但晒过后略有韧劲的弹脆感也同样让人着迷。
浮在汤里的块状植物叫不上名字,可咬一口沙沙的,一下就化在了嘴里,自身没什么味道,裹了肉汤就是肉汤的味道,是种对肉食兽人来说难得讨喜的植物。
更重要的是一碗热乎乎的汤下去浑身上下都暖和了起来,举着汤碗的男人想,如果部落里能有这种东西,那么冬天一定不会轻易冻死人的。
随便使用的巨大石盆,每个人都能用得了的小石碗,随便取用的食物以及飘着油花的温暖肉汤。
新来的12个人非常肯定,自己一定是来到了一个十分强大的部落。
在鲜美的肉汤的安抚下,大家的神经渐渐放松了下来,这个神经比较大条的人现在甚至能笑出来了。
新来的几个人吃的很慢,因为他们一直在吃,一直到了月亮升起来的时候,锅底最后一点肉汤被扫进肚子里他们才停了下来。
这群人的肚子都被撑得鼓鼓囊囊,连宽松的兽皮都难以遮掩。
青的部落早在前段时间猎物开始减少开始就已经在控制每一个人进食的食物数量了,只有这种控制才能让大部分族人活过冬天。
所以大家都已经很久没有吃饱过了。
这种时候就体现到了赤那部落这种中大型部落的好处了,1多人,一个很难被其他部落欺负又能养活自己的数量。
就算是在白藜来之前,部落里一天都能保证两顿饱饭,在最贫瘠的冬天有战斗力或生育能力的成年人也能至少保证一天一顿的饱饭,所以就算是雪这种先天不足的孩子也能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