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中有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句:能饮一杯无?
所谓朋友不一定要形影不离,但一定要心心相惜;不一定要锦上添花,但一定要雪中送炭;不一定要天天见面,但一定要放在心里。
真正的友情,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美好,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思念。
哪怕多年不见,再见面时,也犹如朝夕相处,心里没有一丝隔阂。
知心,所以不会因为时光而缺失了共同语言,也不会因为彼此看透而疏远,
就好像,昨天才刚刚一起喝过茶……
人真正的魅力,不是你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而是对方认识你多年后,仍喜欢和你在一起。
也不是你瞬间吸引了对方的目光;而是对方熟悉你以后,依然欣赏你。
更不是初次见面后,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而是历尽沧桑后,由衷倾诉:认识你真好。
我们来到世上,所有相遇都千转百回,幸运的是,多年之后一回头,有人还在。
有时候我们会对一件事或一个人愤懑不满,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活得很累,其实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行为左右着自己的情绪。
就像有人在撒谎,你却不能拆穿;有人很厌烦,你却不能翻脸;明明是自己走的路,却偏偏有一些无关的人挑拨
人生有很多这样的无可奈何,但遇到糟糕的情绪就表达出来,只能说明你很在乎。看好自己的心和嘴不难,难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适时保持沉默。
苏岑说,“出门在外,不论别人给你热脸还是冷脸,都没关系。外面的世界,尊重的是背景、而非人本身。朋友之间,不论热脸还是冷脸,也都没关系。真正的交情,交得是内心、而非脸色。
不必过于在意人与人之间一些表面的情绪。挚交之人不需要、泛交之人用不着。'情绪'这东西,你不在乎,它就伤不到你。”
有些言语,只是别人的闲言碎语,不必当成礼物收了;有些心情,只是自己的情绪感冒了,不必当成大病折腾自己。
所以,做人千万不要太敏感,想太多伤到的反而是自己,很多事情不过是听的人记住了,说的人早忘了。
没有谁能左右你的情绪,只有你自己不放过自己!
坏情绪是会传染的。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效应,叫“踢猫效应”。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很多时候,我们最容易陷入的就是情绪的泥沼。
还有一个理论,叫“费斯汀洛法则”,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
待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
如果卡斯丁在那1%产生后,换一种反应,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
坏情绪,即便是一念之间,也是自己要买的单。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果任由自己呈口舌之快,把自己的坏情绪撒到别人身上,那就只会为自己留下憾悔。
真正有修养的人,并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无论处在何种情绪状况中,对自己或别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
能够及时有效管控好自己的情绪,绝不被情绪左右。
所以,不能遇到一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就生气,碰到不顺眼不称心的人和事,就不高兴,甚至发脾气。
不稳定的情绪伤人害己,控制情绪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
脾气不好,常常是因为自私,当自己的愿望和现实之间有距离,一不如愿便心生怨怼。
好情绪,才有好心情,才能有好身体。
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无畏拥有,也别怕失去。
切记,每个人都有情绪,只有调控好情绪,才能控制好自己的人生!
曾看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一个男孩在村头,被两只狼围困。孩子进退无路之时,急中生智,大喊了起来:“耍猴了,耍猴了!”村民听到喊声,纷纷跑到村头。
故事以狼仓皇逃窜,孩子得到救助结束。可换个思路想,如若孩子当时喊的是狼来了,会是什么后果?
人逢绝路,审时度势,懂得转弯,也许就能脱出困境。
盲人的世界一片黑暗,但他可以用双手来表达心声;有的人天生看不见,但不影响他向往光明。人啊,懂得拐弯,路的尽头依然是路。
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高潮就有低谷,有上坡就有下坡,需要你在困境中逆流而上,需要你在绝望中找寻希望!
这个社会,没有谁能无往不利,没有谁能无坚不摧,拼搏是你的态度,拐弯是你的智慧。
我们的世界,每一处山河湖泊,无一不是曲度的衔接,世界都以“柔”为美,何况人心?
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做人,不要太棱角分明,锱铢必较。口无遮拦容易伤人,斟酌语句让人暖心,恶的回馈是恶,善的回报是善。做人不要太钻牛角尖,不要得理不饶人。
令人苦闷的感情,要学会放手;郁结已久的心事,要学会忘却;久候难得的人心,要学会随缘。
活得累,换一种活法!心不快时,选择看淡,人心因宽容而强大。
人生的路,在你自己脚下,我们每一个人在前进的途中,都会有痛苦、不甘、委屈等各种情绪,没有谁无往不利。苦是它,乐是它,不管好坏,你都要亲自走一遭。
上善若水,看似被高山阻隔的涓涓细流,还不是蜿蜒不绝,最后汇成沧海!拐弯,也许有一段时间会让你郁闷,但当你重新抬起头时,看到的却是更多的风景,更广阔的世界!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人这辈子,不管你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最后终会归于平静,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好好活,该放则放,当忘则忘。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常常认为“快”和“多”是硬道理。
但实际上真正活到极致的人,往往是朴素与克制的。
因为真正高级的,恰恰就是“慢”和“少”。
这个时代对每个上进的人都是友好的,因为这个时代遍地是机会。
但你并不需要抓住所有机会,你只需要找到那个属于你自己的机会,培养自己的一点点优势,通过不断地迭代,维持这种优势就足够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
你要克制无数诱惑、冗长、烦躁,和自己躁动的心,要养成铁嘴、钢牙、木头屁股;
你不要关注那些短期价格波动、突发新闻、机会窗口、别人的成功;
你只需要“宽视野、窄切口、深钻研”,长期保持自己的优势,就一定能够胜出。
也有人觉得,像雷军说的:
“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试一试,试错的成本并不高,但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核心是“试错的成本并不高”,但其实这句话的核心是“有机会的话”。
面对机遇要深入研究、思考,认为对的机会才果断抓住。
既然认准了,即便是遇到了挫折,也不要轻言放弃。
通俗些说,功夫做在入坑前。
生活中许许多多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正在消耗你宝贵的精力。
美国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因提出“自我损耗”理论而名声大噪。
所谓自我损耗,就是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分散精力,都是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
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你的执行能力和意志力都会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会说,越是简单的人效率越高,越是克制的人走得越远。
正所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当你向生活中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说不以后,你才会真正的高效,你的内心也能享受到真正的安宁。
抖音曾经发布一条处罚公告,宣布封禁近4个账号,其中就包括一批炫富者。
“普通人”乍富,才会克制不住爱“秀”的欲望;
真正的“富人”,从不刻意张扬,反而追求朴素低调。
比如那位白发苍苍,白衣黑裤,拎着白布袋步行上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学推进剂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聚氨酯工业的奠基者之一李俊贤。
《人间有味是清欢》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静水流深,这看似深邃的天地万物,其实简约朴素,平凡安然。
深以为然。
人活到极致,不是华丽和肆意,而是朴素与克制。
做事追求“更少,但更好”。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中写道:
人们往往把朴素误认作浅显,又把华丽误认作丰富。
但其实朴素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
一个不再被欲望裹挟,始终坚守简朴内心的人,才能过上真正富足的人生。
我们可以普通,但我们必须拒绝平庸;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我们必须保持前行。
人生短短数十年,我们最终都会失去,所以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虽然很多事情困难重重,很多问题也没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赐予我们生命,一定是让我们创造奇迹的!
有人说:
“有一种东西,丢的人无感,捡的人却越活越痛苦,这个东西就是别人的情绪。”
它就像病毒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如果没有很好的防御机制,我们就会被它所累,到最后,不得不为它买单。
人这一生,最累的事情,就是对别人的情绪负责……
(今天是223年高考的第一天,6月7日,祝全国的莘莘学子,开卷方能,旗开得胜,以梦为马,不负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