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晨,清化赍调朝京。尽多日后,清化及国家后上剩三进院。彼三进院以宝权心之辰巳设金柱大门,兹门辟后可待瞩影壁,彼影壁坐伊须弥座,影壁心上瓣孔稿。影壁翼觏屏门,屏门伊乌木才造,赀一百银子。更屏门后至外院,见二门,入二门后上内院,见东厢房、西厢房、正房,东西两厢房两侧各有一耳房,正房两侧各有两耳房,三房廊延,在上后罩房。上微剩院,还剩红纱飞鱼袍袭,兹袍里领、右衽大襟、宽袖、左右开裾、两侧胠一晰飘带,前胸,后背,通袖蟒身鱼尾之夷羊“鳐”更五彩海水江崖,宜伊无价。
(1注:“来晨”表示“次日之晨”例如:《太平广记》卷一七九引唐李亢《独异志》:“或有好事者曰:'可得一闻乎?'答曰:'余居宣阳里,指其第处,并具有酒,明日专候,不唯众君子荣顾,且各宜邀召闻名者齐赴,乃幸遇也。'来晨,集者凡百余人。”
(2注:“赍调”表示“奉旨调遣”例如:《西游记》第六回:“玉帝闻言,即传调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赍调。”
(3注:“朝京”表示“入京/赴京”例如1:宋刘辰翁《忆秦娥》词:“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例如2:元费唐臣《贬黄州》楔子:”闻知大人朝京,老夫同太守大人特具一酌奉饯。”
(4注:“尽”表示“很”例如: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陈师道》:“后山诗恁底深,他资质尽高,不知如何肯去学山谷?”
(5注:“及”表示“至”例如:《论语·卫灵公》:“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
(6注:“国家”表示“京城/首都”例如:《后汉书·朱侬传》:“国家西迁,必孤天下之望。”
(7注:“上”表示“君主/皇帝”例如:《国语·齐语》:“于子之乡,有不慈于父母……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
(8注:“剩”表示“送”例如:南朝梁张缵《谢东宫赉园启》:“每剩春迎夏,华卉竞发;背秋向冬,云物澄霁。”
(9注:“唯”表示“因为”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1注:“权”表示“充当,当作”例如:元张可久《水仙子·湖上小隐》曲:“乐琴书桑苧村,掩柴门长日无人。蕉叶权歌扇,榴花当舞裙,一笑开樽。”
(11注:“心”表示“中心,中央”例如1:《南史·孝义传上·江泌》:“菜不食心,以其有生意,唯食老叶而已。”例如2:宋陆游《度浮桥至南台》诗:“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12注:“宝”表示“自身”例如:《老子》:“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13注:“辰巳”表示“东南方”扩展:古代阴阳五行家将十二地支和四方相配,子在正北,卯在正东,午在正南,酉在正西。辰巳在卯午之间,于位为东南方。例如1:《淮南子·天文训》:“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钩。”例如2:汉王充《论衡·言毒》:“辰巳之位在东南。”例如3:晋成公绥《天地赋》:“昆崙镇于阴隅,赤县据于辰巳。”
(14注:“辟”表示“开”例如:《仪礼·士丧礼》:“主人即位,辟门。”
(15注:“可待”表示“就会”例如: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写一封假书,只说白侍郎已死,他可待肯了。”
(16注:“瞩”表示“见”例如:《淮南子·道应训》:“此其下无地而上无天,听焉无闻,视焉无瞩。”
(17注:“伊”表示“是”例如:《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18注:“瓣”表示“镶嵌”例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缠以金丝,瓣以明珠。”
(19注:“孔”表示“孔雀”例如:《楚辞·九歌·少司命》:“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怂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2注:“稿”表示“样子/模样”例如: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有一个曾同笑,待想象生描着,再消详邈(描入其中妙,则女孩家怕漏泄风情稿。”
(21注:“翼”表示“两侧”例如:宋苏舜钦《屯田郎荥阳郑公墓志》:“二道翼引,猛不可中挫,当弥其端,柔其性,势深故川使自习,则庶可矣。”
(22注:“觏”表示“遇见/看见”例如1:《诗经·豳风·伐柯》:“我觏之子,笾豆有践。”例如2: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仆常恶闻若说,然斯事体大,固非观者之所觏也。”例如3:唐韩愈《琴操》之二:“子如不伤,我不尔觏。”例如4: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三四年不觏,何遂顿不相识?”
(23注:“才”通假“材”表示“材料”例如:《后汉书·马融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
(24注:“造”表示“制作/制造”例如1:《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例如2: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州经乱,无孔子庙,公至则命筑宫造祭器。”
(25注:“赀”表示“价值/价格”例如1:《管子·乘马数》:“布织财物,皆立其赀。财物之赀,与币高下,谷独贵独贱。”例如2《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五》:“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玄豹之茈,其赀千金。”
(26注:“更”表示“经过”例如:《楚辞·九章·悲回风》:“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自贶。”
(265注:“更”表示“与/和”例如:唐皇甫冉《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诗:“流聒聒兮湍与濑,草青青兮春更秋。
(27注:“二门”表示“垂花门”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过了腰房,穿堂,一座垂花二门,进去抄手游廊,五间正房。”原因:指旧式住宅的二门。二门上修建象屋顶样的盖,四角有下垂的短柱,柱的顶端雕花彩绘,故称。亦称“垂花二门”。
(28注:“上”表示“至”例如:《西游记》第十回:“龙王甚怒,急提了剑,就要上长安城,诛灭这卖卦的。”
(29注:“延”表示“连接”例如:《文选·张衡〈西京赋〉》:“重闺幽闼,转相踰延。”
(3注:“微”表示“不仅”例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31注:“袭”表示“一件”例如: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衣龙绡之衣,一袭无一二两,抟之不盈一握。”
(32注:“夷羊”表示“神兽”例如:《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
(33注:“鳐”表示“飞鱼”例如:《吕氏春秋·本味》:“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
(34注:“宜”表示“恐怕”例如:金王若虚《哀雁词》:“鸟之远害,宜莫如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