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前注意:
该档案在公开启封前属于机密,任何未授权军事人员都需要经过所属战区少将及以上官员的授权后才可以查看。
(注意:该档案严禁私自复制和摘抄,只有在经过步兵第八师最高军事长官的授权并在其派遣代表进行监督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复制和摘抄工作。
(注意:有关执行本次任务的作战人员背景资料调查和对其家属的具体补偿已经被整合到了档案附件中,附件将与本档案一同存放在合众国关岛军事基地内的人力资源与统计规划部。
……
在旺角山岭地区实施的一系列特种作战档案及完成总结(第一次修订
记录人:克里斯·巴克上校
记录时间:1953年1月7日
档案编号:ausabbasp19521222
作战目标梗概:借助一支训练有素,人数为2—3人的实验性作战小队,使用直升机空降至敌人控制区域进行作战,通过战术和机动优势尽可能切断敌人的指挥,后勤网络,击杀或俘虏敌方高价值目标,同时为友军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时间较长的游击作战。
作战状态:已经结束。
战果:执行本次任务的小队通过联军空军第三师的火力支援成功摧毁敌方位于旺角山岭边界区域向北33公里左右的一处小型指挥部,歼灭在指挥部中执行守卫任务的敌人共41人。击杀敌军(人民军中校一名,经过核实,该中校名为金光泉,隶属于人民军陆军第六师第十一团,担任营长兼第十一团参谋官一职,在1952年12月22日的战斗中确认被我方作战人员击杀,随后,金光泉中校死亡的消息在12月23日清晨被敌方人员知晓,并于12月23日下午的作战会议中对第六师的指挥人员公布了他的死讯并任命了新的指挥官继承他的岗位。这一点已经被我方潜伏在敌军内部的情报人员确认。目前属于真实信息。同时在联军空军轰炸了敌方的指挥部后,我方人员在打扫战场时还发现了大量敌方未来得及销毁的一些军事情报和作战资料,但由于我方基地内缺少可以理解敌方作战暗语的士兵和情报人员,目前还无法从这些资料中得到有用的情报。而在1953年1月1日,斯佩尔少将已经正式授权将这些资料移交给驻扎在首尔的专业情报人员进行解读,在情报确认无误后,记录人员将会在档案的下一次订正时将其添加进入战果中。
战场缴获:几乎没有缴获任何可以使用的作战装备,也没有缴获任何可以交由渗透人员使用的轻武器。对于这种小规模的轻步兵交火,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很难有可以拿的出手的战场缴获。当然,这也可能是在敌人的计划之内,我们很难说到底是我方的轰炸摧毁了这些装备还是敌方故意摧毁了这些装备。
我方消耗:除小队长米基·沃尔夫外的所有“珊瑚一号”实验性作战小队队员阵亡,一架p—51d攻击机被击毁,同时还有三架负责护航的p—51c攻击机被击伤。目前这架被击坠的p—51d攻击机的飞行员已经可以确认阵亡,对于“珊瑚一号”小队的队员而言,在战后我方人员在清理战场时,共计找到了四枚可以确认属于“珊瑚一号”作战小队队员的狗牌,但并没有找到任何一名队员的尸体。之后他们也在旺角山岭北部的一片桦树林中找到了被敌方防空火力摧毁的p—51d攻击机,同时发现了飞行员的残骸。而在1953年1月1日,斯佩尔少将也已经授权将这些死者的遗物和尸体运回合众国国内进行安葬。但是鉴于目前战争并未结束,斯佩尔少将并没有向合众国总统提出现在为这些死伤者授勋,但他已经将一份完整的申请表彰文书递交给了克拉克司令,一旦克拉克司令采纳了该文书并且总统允许的话,那么我想这些阵亡的战士将会被授予荣誉勋章或是银星勋章。对于这些为合众国的自由和安全献出生命的战士来说,他们的确配拥有这样高的荣誉。他们是真正的先驱者。
总结:从目前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这种利用少量精锐部队进行直升机机降作战的战术是成功的。事实证明,82空降师的士兵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依旧保持着这样可怕的锋芒,即便他们几乎全部战死,却依旧向敌人展现了他们的锋芒。在这之前,不少媒体和民众认为82师,以及其他师团的士兵在巴拿马,合众国本土等地的实战训练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甚至提出要让国防部削减军队在“演习支出”这一方面所用的预算。不得不说,这次行动狠狠打了他们的脸。如果不是战争尚未结束,这些战绩不好透露出去的话,我真想把这些事发给媒体,然后让那群对着钱卑躬屈膝,诋毁着合众国军队的那些混蛋们好好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
咳咳,显然,作为一份档案,尤其是这样提供给军队内部的人员进行查阅的档案,作为编写者的我不应该在这份档案间掺杂如此多的个人观点。但也正是因为只有军方内部人员才有机会查阅到这份档案,我才能这样写。各位正在阅读档案的先生们,你们也应该好好的考虑这个问题。军队在外作战,士气是能否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些胡编乱造的小报记者们不仅会用那些说辞动摇民心,更会直接影响到在前线作战的士兵们的士气。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舆论这个问题。我只是一名上校,不是将军,我显然没有资格去替广大的合众国军队做决定。但我恳求你们,先生们,如果你们是真正的爱国者,就请你们也为这些献出生命的士兵们发声。能让我们的军队失败的唯一原因……就是大部分民众已经不站在我们身侧了。
……
(档案不知为何少了许多页
……
第四次修订
修订时间:1953年8月31日
修订人:克里斯·巴克上校
(后续的档案缺失
总结:我们彻底输掉了这场战争……哈,没有失败,只是签了个所谓的“停战协议”……该死的!我们究竟在战场上干了什么?啊?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对我们自己的反省!我们和我们的辅助军死了差不多有18人!该死的!这不是所谓的战场,这就是绞肉机!合众国军队里有将近35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然后就这样?就这样结束了?花费了无数纳税人的钱,把无数个家庭的孩子派上了战场,最后我们换来的是什么?是那些大官嘴里那一句轻飘飘的“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吗?这些混蛋把士兵当成什么了?消耗品吗?可笑极了。在这些事以后,我会引咎辞职。我不是一名好的指挥官,不是一名好的军人。而你们……更不是,你们不配。我不在乎以后会不会有人看到这些档案,更不在乎在写下这句话后会不会有人找我的麻烦。我累了。出于对这个职业的尊重,我将会作最后一次总结。
总体来看,我们的军队相比于人民军,在情报系统和战略上就已经有着巨大的劣势,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这么多次行动下来,成效却不那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不是在之前的行动中抓获了一名人民军军官的话,我们到现在都不会知道,那个所谓的被击毙的“金光泉中校”背后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是,没错,人民军中的确有一个叫做金光泉的中校,他的职务也的确是第十一团的参谋官和营长,甚至他也的确死了。但他根本没有死在我们部队的手里,在我们发动突袭的四天前,也就是1952年12月17日,他就因为细菌感染病死了。而从此刻开始,敌方与我方的情报战就开始了,显然,不管敌人使用了什么方法,但他们最终还是确认了在他们的内部有着我们隐藏的情报人员。于是,借着金光泉死亡这个由头,他们便开始了他们的计划,他们先是将金光泉的死讯压了下来,不让任何人知道,随后将金光泉手下的那个营交给了他手下中几名接受过特种野战训练的尉官管理。听起来天方夜谭,是不是?一个营有那么多人,没有一个人负责做主脑,那这么多人该怎么协同作战?营不是连,如果多名下级军官协同负责指挥一个连,那显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率领至少由三个连组成的营,我们很难相信这会成功。但是别忘了,我们面对的敌人最擅长的就是根据战场上的形式做出改变。他们在之前的消耗战中已经确认,我们很难有再组织起大量军事力量进行进攻的机会,或者说实力。确认了这样的情况后,他们自然也不需要一个强大的拳头直接率领营级作战力量发起攻击。在短时间内进行基础的防守交由尉官来指挥绰绰有余。而从敌人的角度来分析,一方面,补充几个尉官肯定要比补充一个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校官容易得多。另一方面,对高级指挥人员的替换是非常引人耳目的,哪怕是独立于核心作战计划的士兵和军官们也会得知。而在战场上补充几个尉官却很常见,我们的情报人员就是在这些“小小的变动”中犯了大错误。
同时,不知道敌人的指挥官是怎样制造出这个计划的,敌人的工兵单位趁着旺角山岭陷入僵持的功夫经营了几个微型“指挥部”,并且在这几个指挥部里都安插了穿着高级军官制服的士兵,同时还大量存放了半真半假的作战情报和资料,为的就是干扰我们。很明显,他们知道我们即便陷入了不利局面,也依旧有一些具有极强突破和渗透能力的部队存在,并且准备在局势最焦灼的情况下动用……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我们手下这样的部队里没几个人。哪怕只是使用一次后也再无法继续。所以他们才能这样做还不被我们看出一些端倪,这是概率问题,跟运气无关。
而在我们的队伍突袭了指挥部后,敌军也终于有机会去借此查明我们隐藏在敌军中间的情报人员。他们借着更换指挥官的由头,分批次的通知需要了解该情况的人员,同时将这些人在无意间隔离开来,直至最后全部通知完毕后才再一次召开作战会议,就这样,我们千辛万苦安插在敌人内部的情报人员就这样暴露了。这是个简单的把戏,但它是真的很管用。尤其是我们的参谋们在收到传回来的情报后还真就这么信了。当然,以我们现在的视角去审视这个问题是非常武断且莽撞的。可是……如果我们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多去思考,少去盲从,在任何行动中都保持冷静,不被一时的效益所影响……结果会不会有些不一样?
我们无法推断这种“不可能”事件之后的未来是什么样的……结果无法改变。我们只能希望在以后的无数场战争中,不会再有人像我们这样愚蠢。
说到底……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我们的目标没有达成并不是因为敌人太过强大。只是……在战略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在情报上更是失败。可是,这就是真正的战争,没人会迁就我们,这些与我们有着仇怨的敌人更是如此。我们现在找出的所谓“理由”也无非只是为自己的失败挽回些面子罢了。但……如果真的要说我们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输掉这场战争……可能,真的只是没有民众站在我们身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