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3章 重振民乐
    “你就是小谢推荐的那个小孩啊,来,找地方坐,别太紧张。”

    薛一平听到动静,微微低头,双眼越过老花镜的上框看向门口,确定不是自己幻听之后,招招手示意李枢进来谈话。

    李枢走进办公室,乖巧地将门给带上,走到薛一平的办公桌前,坐在了置于桌子旁给学生准备的椅子上。

    满头银发的薛一平年纪也不小了,他跟谢沂歌的姑姑谢璇是同一辈分的老教师了。

    他现在的工作重心也都放在了编写教材和探索民乐发展的道路上,年纪大了,身份也摆在那里,没有太多精力去参与教学类的工作。

    偶尔他也会关注一下青州,乃至其他州的音乐风格,很遗憾,没有一次能寻觅到他希望看到的民乐新风格,又或许是那些民乐新风格并不受市场所接纳。

    “别紧张,面试就是几个简单的问题。”

    薛一平看到李枢脸上的笑容都显得不自然了,他和蔼一笑,轻轻摘下自己的老花镜,用眼镜布包裹严实放到了眼镜盒内,然后轻轻后仰,用一个放松的姿势靠在椅子上。

    “小李啊,你为什么要选民乐系进修啊?这艺人进修班每年来镀金的人也不少,选民乐的还真是少之又少啊。”

    这个问题是在李枢前期准备当中的,他定了定心神,正襟危坐。

    “我没有振兴民乐那种宏大的愿望,我只是觉得民族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和特点,可能是那些西洋乐器听得多了,我想在创作歌曲的道路上掌握更多不同的元素。”

    “像是梧州以前拍摄的武侠老电影,经常会用到各种民乐器来制作电影配乐,但是现在武侠类电影落寞了,仙侠类影视剧虽然炙手可热,但传统民乐配乐却被逐渐抛弃,成为了边缘角色。”

    “我一直浅薄地认为,民乐想要扩大受众面积,就要做到让民乐元素和现代元素融合得好听又独特。”

    李枢说的这些观点,薛一平这种民乐领域的大拿自然是见过很多次了,老人家腰不太好,于是他轻轻扭动身子换了换姿势。

    薛一平笑着说道:“十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标题叫《民族音乐的困境与出路》,我这标题写的很大啊,但是这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民族音乐的困境依旧存在,出路我却还没有找到,你怎么看呢?”

    这问题可不好答啊,薛一平这种大拿找了十年的出路都没找到,李枢难道敢张口就回答“我可以”吗?更何况,薛一平想问的恐怕也是李枢的具体看法。

    看到李枢陷入沉思,薛一平觉得可能是自己这个问题给的压力太大了,于是又补充着说道:

    “你最近写的那几首歌,我也听过了,我家孙女可是喜欢得紧,我老啦,思路难免陈旧,所以就想听听你们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想法,哪怕是对我们这些老思路有分歧也很正常,广纳谏言嘛。”

    薛一平这么一说,李枢心里的压力非但没有变小,反而又加重了几分。

    在入学之前,李枢也预习了很多民乐方面的乐理知识、理论知识,薛一平说的那篇标题为《民族音乐的困境与出路》的文章他也看过。

    那是薛一平还在担任民族乐团团长时,接受官方文化报邀请,为文化报投稿的文章。

    他在文章中指出了他认为的民乐发展所遇到的五大难点。

    第一,民族音乐严重缺乏优秀新作品,尤其是缺少那些旋律优美、意境深远、耳熟能详、百听不厌的通俗作品,而不是随便用了古典诗词、或者是简单用五音调式做出来的网络歌曲。

    这种歌曲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用的最多,一开始流行的时候大家还在有理有据地品鉴歌曲,但是粗制滥造的作品多了,是个人都能给自己戴上国风、民乐的头衔,然后用这头衔来显示出自己的特立独行,引导粉丝到处贬低同行。

    民族音乐缺的,是那种能登台演出后,俘获各年龄段听众,让他们对民乐升起探究兴趣的优秀作品。

    第二呢,薛一平认为民乐表演团体的整体演奏水平有待提高,这一点其实是跟他后续的第三、第四相关联的。

    第三点便是,既然演出多是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的表演形式,那乐器在乐队中的整体音响表现应该具有规范的、统一的、科学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可部分民乐乐器还达不到规范化的要求,特别是功能性缺乏高度的技术性。

    第四点就是老生常谈了,缺乏优秀人才,没人听,那就没人学,没人学,就没人发扬光大,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大部分的民乐系学生出了学校要么转行,要么就选择留在学校,没有出现在舞台上拥有号召力的领军人物。

    没人、没观众、没舞台,没市场,也就没有动力认真写新作品。

    李枢相信自己一旦达到系统的要求,拿到奖励自己的古曲《将军令》解析后,他一定会大有收获,但是现在他没办法跟薛一平坦白这一切。

    所以他现在也只能阐述一番自己稚嫩的观点,并且说明了自己学习民乐乐器,就是为了创造出一种受大众欢迎的通俗作品。

    薛一平的眼底闪过一丝失望,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心态,这种从期望到失望的滋味,他这些年已经习以为常了,他对每一个选择民乐的孩子其实都抱有极大的期望,但现实往往不尽人意。

    薛一平调整好心态,笑着从抽屉中抽出一本早已经准备好的入学通知书。

    “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希望你能在民乐系找到你想要的灵感,我很期待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才华成果,加油吧。”

    李枢郑重其事地用双手接过入学通知书,站起身,对着老院长深深鞠了一躬后便起身离开了。

    今天办公室内的这一番对话,让他的身上似乎又多了一份重担,一份让民乐站到舞台之上大放光彩的重任。

    狗系统,别让我失望啊!

    怀揣着对未来期待的李枢,正式开始了自己系统性学习民乐的道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