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4章 大神同学
    作为艺人进修班的一员,李枢他们平时都是走读制的。

    民乐系设下的专业课程几乎都是跟单个乐器相关的,李枢的专业自然是直接去读竹笛专业方面的课程。

    竹笛系的老师叫倪凡,作为竹笛专业教授的他自然也有自己的师承渊源,师从北派笛子大师曾清先生学习,而他掌握的民乐乐器也不止竹笛一种,葫芦丝、埙、箫及巴乌都是他所擅长的。

    不过跟其他的知名艺人比起来,李枢这种幕后制作人的外貌特点并没有多少人去主动了解,现代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可能偶尔听说过某几首歌的制作人是谁,但是很难将外貌和名字对得上号。

    所以倪凡点名点到李枢的时候,班级内的其他竹笛专业研究生们并无任何反应,倪凡也是如此,在他眼中,都是学生,一视同仁。

    第一学期的竹笛课程主要学习《从零起步学笛子》这一本教材内容,以及由倪凡带领学生们排练演出,用实战训练来帮助他们成长,而课本的教学内容共八章,第一章教的很基础。

    这本教材是倪凡参与编著的,所以他压根不需要教材,一边给学生们讲述笛子的起源,一边告诫着他们。

    “竹笛演奏,跟你们所了解的可能有所不同,练习笛子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经常会导致口干舌噪,尤其是你们这些初学者,万一练过了头,还可能会导致头昏眼花,大脑缺氧。”

    “别笑,我带了这么多届学生,总有那愣头青一样的小孩,每年的新生都有把自己吹缺氧的,你们都是成年人了,感觉到不舒服就立马停下来,明白吗?第一堂课就把自己吹晕过去,传出去你们不觉得丢人呐?”

    “所以说,学笛子,我们首先要学什么?学呼吸,明白吧。”

    李枢突然发觉,倪凡现在提到的这些东西,焦三爷在教他唢呐的时候都跟他传授过,虽然焦三爷的话没有那么专业,但是唢呐是同样重视呼吸方式的。

    大多数人平时的呼吸法,多半都是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气的进出都比较浅,往往是气还没有流到肺部就匆匆呼出,由于深度较小,所以平时对呼吸基本上没什么感觉,很放松,这也是人体一种很自然的状态。

    而想要将这类乐器演奏得省力又省心,那首先就要学会腹式呼吸,说是腹式,其实气还是吸入肺部的,只不过着力点不集中在胸部,而主要靠腹部的张驰来控制呼吸。

    也就是说,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的区别不在于把气吸入哪个地方,而在于气流的着力点在哪个地方。

    当其他学生还在倪凡的带领下慢慢找着腹式呼吸的感觉,他已经踱步来到了坐在后排“学霸专座”的李枢附近。

    “你就是这次进修班的同学吧?”

    “对老师,是我,我叫李枢。”

    李枢才刚闭上眼睛感受呼吸,结果被倪凡这么一拍,吓得一个激灵就睁开了眼睛。

    倪凡对此也有些尴尬地挠了挠脸颊。

    “我看你的个人资料上面写着你除了竹笛,还想学埙、箫和葫芦丝这些乐器是吧?”

    “对的,因为我之前是学校作曲系毕业的,然后现在在晨星作曲部任职,所以想多掌握一些民乐方面的乐器。”

    倪凡和李枢的小声交谈虽然没有打扰到教室内其他的学生,但是也有个别开小差的学生好奇地看向这边,那个学生跟老师认识吗?

    “行,年轻人有野心有冲劲是好事情,这样,你记一下我的联系方式,如果私下里我有时间,你可以额外来找我上课。”

    这意外之喜简直让李枢不敢相信,大学里的老师都恨不得踩点上课,准点下课,跟学生相忘于江湖,什么时候能遇到这种主动提出开小灶的老师呢?

    难道是一哥给打的招呼?

    李枢想不明白为什么倪凡要对他格外照顾,下意识就功劳记到了谢沂歌的头上。

    但他还是把这些民乐系老师的格局想得太小了,民乐凋零,这些愿意留校教书育人的老师,见到这种上进的学生各个都愿意付出自己的私人时间授课。

    倪凡当年也是因为对民乐格外钟情的积极态度才被曾清先生收入门下的。

    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后,倪凡就背着手回到了讲台前,手中握着竹笛,身形挺拔宛若古时的大儒名士。

    不过等到李枢参加倪凡的小灶学习时,才发现这个小灶也不单单是为他一个人做的。

    某天学校的课程结束后,李枢根据倪凡给的地址,第一次来到倪凡的工作室内学习。

    还有另外两个面相看上去比他稍大一截的男人已经坐在工作室内,其中戴眼镜的那人拿着一个葫芦丝,另外一个脸圆圆的则没有乐器在手中。

    看到李枢进来,两个人非常友善地冲他点头微笑便算是打过招呼了。

    倪凡还没到,三个人也没有闲聊,而是各自拿出自己的乐器,有练习指法的,有擦拭竹笛的。

    没让他们多等,神色匆匆的倪凡便推门进来,看到三个人都到了,随意点了点头就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你们三个都是艺人进修班中的学生,不过学的乐器都不一样,我一会就分开教了,黄森,学的是葫芦丝;包元相,学的是埙;李枢,学的是竹笛。”

    似乎是为了迎合倪凡的话语,脸圆圆的包元相从自己脚边的背包内掏出了自己的乐器,一个跟他体型差不多,圆圆的黑色球形埙。

    “先从黄森开始吧,你的时间比较紧。”

    说完之后,倪凡也不再废话,从自己书桌后的架子上取下一个罩着绸缎的葫芦丝,二话不说就准备开始教学。

    黄森这个名字,李枢一开始就觉得有些耳熟,等他仔细看了看对方的相貌,又偷偷查了一下这个名字,顿时明白了自己的熟悉感从何而来。

    黄森,梧州著名的作家、词曲家。

    倪凡今年五十六岁,黄森则四十出头也不算年轻了。

    他最出名的成就,便是在梧州文娱黄金年代时,连续拿下了两年间的十大金曲奖。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