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81章 并肩向前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381章 并肩向前

    屬于中國自己的一場B級賽完美落幕, 不管是女單的3A和4S之驚人,男單小将們的四周跳儲備,還是雙人組合小将給出的祖傳螺旋線, 以及外訓兩個冰舞組合的優秀步伐,都讓冰迷們滿意得不行。

    當然, 最被人津津樂道的, 還是作為女單頒獎嘉賓的叢瀾。

    《前輩将象征着榮譽的花遞給了後輩們, 她眼睛裏是中國花滑的希望》

    《這不是前後輩交接, 是并肩作戰的世界宣言》

    新聞稿裏更多側重的是前後輩關系, 也有在唱衰叢瀾,說她即将退役要将重擔逐漸放給後輩們,渾然忽略了六月份那場鳥巢冰演上, 她說的要滑到北京冬奧。

    被冰迷們認可的, 是“并肩作戰的世界宣言”一詞。

    很難想象一個女單在得到了數不清的榮譽後, 還會堅持活躍在賽場上。

    叢瀾的傷病不少, 她退賽的頻率在增加, 由此可見她不是不為難的。

    有的人認為,她可以退役了,或者再堅持一年, 讓桑瑩她們穩住以後就可以了。

    【風好大:我只想說, 造謠藍莓退役的都沒有心!她為什麽要退役?從冬奧過後說到了現在!她的技術實力沒有半點後退, gala小榮耀都敢上三個四周跳的編排!這場gala最絕的節目就是我們的冬奧雙璧之一!小榮耀我永遠的摯愛!】

    風聲最大的,還有叢瀾的gala。

    很多人期待着她的出現, 又擔心她不會出現, 因為宣傳單上沒有她的名字。

    等到最後一版确認, 在失落之際陡然聽到現場主持人那振奮的“最後一位表演嘉賓,冬奧蟬聯, 叢瀾”這句話時,全場喧動如火山噴發。

    她帶着《榮耀向我俯首》而來,既是她的個人象征,也是對這場B級賽的肯定與贊賞。

    夏日杯之榮耀,中國女單之榮耀,令人熱血沸騰。

    遑論她複刻了冬奧的難度編排——那三個四周跳之精絕,讓冰迷恍惚間以為見到了全勝時期的叢瀾。

    20歲的叢瀾,創下了鳥巢solo冰演無摔倒等大問題的叢瀾,在八月份的盛夏,用她的《榮耀》霸氣宣告她本人的新賽季已然開啓。

    誰在gala上全難度啊?不知道降低一些嗎?

    本就是個熱鬧大party,你用三個四周跳,真的很難收場啊!

    “叢瀾!!!!”

    “瀾瀾崽!!”

    “神啊!”

    “瀾神!”

    山呼海嘯裏,穿着白金考斯滕的女單在場中滑起了《風暴》的接續步。

    這是被ISU放在官方賬號裏推送的滿分接續步,亦是被公認為神級步伐之一的編排。

    小榮耀的考斯滕,小風暴的曲子和步伐,在這場gala盛宴裏,叢瀾為賽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哭死我了,居然是小榮耀和小風暴!”

    “用榮耀考斯滕去滑風暴,啊啊啊我都要瘋了!”

    “穿錯考斯滕系列+1!”

    ·

    叢瀾沒有參加晚宴,她臨時接到了飛檢的通知,要回首鋼去等人。

    新賽季開始,她的飛檢又密集了起來。

    “不吃了,我弄完之後就去食堂找點,然後去睡了,很累很困。”叢瀾拍打着自己的肩膀,說着。

    于謹:“那行,有事給我打電話。”

    叢瀾:“嗯。”

    後面沐修竹正在跟桑瑩冼初然景筱曼等人解釋,飛檢就是興奮劑檢測,叢瀾每年的次數是世界第一,頻率極高。

    也叮囑她們日常注意飲食和藥物,不要瞎吃瞎用,避免出現問題到時候掰扯不清。

    冼初然:“嗯嗯嗯知道的!”

    連一些可能引起檢測反應的正常飲食,也要排除在外,因為花滑不只是技術難度的比拼,還有輿論的影響。

    “她的檢測出現過問題”、“她好像訓練嗑藥了”、“有次飛檢查出來了什麽但是被某國按下了”,這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在辯駁了以後也是無用的,流言謠言一旦三人成虎,好像就貼在運動員身上過不去了。

    等着看叢瀾她們倒黴的人,太多太多。

    沐修竹這樣的叮囑,也是身為前輩的苦口婆心,他怕這群孩子不以為然,日常如果在外面買東西吃出現了問題,就不好了。

    原來中國女單的高難度是嗑藥來的、估計訓練用藥已經成為流水線了、于謹不過如此啊、哪家運動員不嗑藥啊……

    甚至會從個人引申到整個國家隊。

    冼初然舉手發誓:“我們一定會非常注意的!”

    其餘幾人也紛紛表示是這樣的。

    沐修竹:“不要緊張,沒事,跟着隊內走就沒有問題。再說了教練他們也不會讓大家被人欺負了啊!”

    于謹回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叮囑兼吓唬兼安慰一通全幹了且收獲了國青隊苗苗們的信任的沐修竹。

    他都快裂開了。

    這還是當初那個膽戰心驚顫顫巍巍的沐修竹嗎?

    來gala湊個熱鬧你都能湊成這樣,不錯啊!

    其他教練在周圍感慨:“小沐真的長大了。”

    與國青隊時期截然不同,這幾年的表現可圈可點,男單扛把子的雛形已經頗有成效了。

    ·

    媒體采訪時,曾經詢問過叢瀾,身為一個世界頂級的運動員,要如何平衡她的訓練和學業。

    這是每一個運動員都要面臨的現實,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從小訓練成長,在一次次的篩選中不斷地前進,失敗者轉而走向普通人的生活道路,優勝者在越來越窄的獨木橋上艱難前行。

    叢瀾:“沒有平衡,說白了總是會有傾斜的。所以你需要明白你要的是什麽,因為你的精力就那麽多,分出一部分肯定無法達到你原本的高度。”

    這一點,在遙遠到幾乎快要記不清楚的快穿任務裏,早就已經被她認清了。

    媒體:“意思是,如果你願意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花滑上,你會做得更好,是嗎?”

    叢瀾笑了笑:“我已經把我能有的,都放在花滑上了。”

    在這場“平衡”裏,跷跷板落地的是花滑,而不是學業。

    這也是為什麽,院內的教授、院士們對叢瀾總是又愛又恨。

    她是能夠看得出來的優秀,也是一個缺課最多但成績在全國的天之驕子裏依然排得上號的學生,甚至她給出的一些建議、暢想、小論文,在理論上是極為有幫助的。

    大四一年她基本上在處理冬奧參賽事宜,二月奪冠後學院直接把叢瀾的名字寫了條幅挂在了門口,就跟她當年讀高中的時候那位校長做得一樣。

    三四月份叢瀾回了學校,一是為畢業做準備,二是在校內開了一場分享會,随着她一起來的,還有小半個國家隊二三隊與國青隊。

    清華為此将體育館澆築成為了冰面,為全校師生提供了一場來自花滑國家隊的演出。

    那陣子,全網冰迷都在羨慕這個大學——這次是從花滑角度羨慕的。

    畢業季答辯優秀畢業,在這個時間段裏,叢瀾是畢業+冰演雙線并行的。

    于謹當時都吐槽,也不知道這孩子哪裏來的精力,這麽坑自己。

    新賽季适逢開學,叢瀾作為研究生新生代表在開學典禮上發言,她剛一露面,臺下就爆發了陣陣歡呼。

    知道她的人很多,愛上她的人更多。

    花滑社現今已經成為校內最受歡迎的社團了,叢瀾還挂着名譽社長的職位。

    去年這個社團在大學生花滑業餘專業聯賽裏,還得到了第三的團體賽成績。

    單項和團體的競争者不少都是北體大和東北幾個體育大學的,能拿不錯排名的大部分參賽者,要麽是小時候練過滑冰後來放棄了,要麽是練過好些年的業餘愛好者,比拼也是很激烈的。

    九月秋高氣爽,是前輩學姐也是計算機研究生新生的叢瀾,淡定大方地開始了她的演講。

    腹有詩書氣自華,加上世界第一的底蘊,陽光下的叢瀾熠熠生輝,亮眼得讓所有人都錯不開目光。

    ·

    九月,随着各個年紀的新生開學,還有花滑Jr賽事的遍地開花。

    從八月底到十月上旬,一周一個的JGP讓人們見到了世界小女單儲備力量的恐怖。

    練出了3A、四周跳的,比賽裏勇敢挑戰3A、四周跳的,都已經破了去年的次數,甚至倍殺。

    與此同時,B級賽的Sr盛況也不遑相讓。

    冰迷們期待的“四周跳大戰”時代,終于來臨。

    “非常多,今年冒出頭的女單遠比男單要多。”邝玉海在開會的時候說道,“青年組的比成年組的多,之前關注的幾個小女單看樣子是沒過發育關,但13歲的四周跳,人數越來越多了。”

    2017賽季裏,Sr已經被罵難度不如Jr了,如果不是叢瀾在那裏站着,冰迷們恨不能說Sr全都是廢物。

    挑戰高難度的選手當然是有的,除了知名選手莉莉娅她們,還有GP分站拼4S的意呆21歲女單Claire Wallis、B級賽拼3A的法雞17歲女單Lilith Wesley,以及冬奧上自由滑裏放3A2T還成功了的德國19歲女單Joyce Mond、3A小瑕疵落冰的泡菜16歲女單金梨。

    當時的茱迪還說過一句話,讓教練組記憶猶新:“現在的技術水平就是一個金字塔結構,叢瀾以下,世界花滑一二三。”

    褚曉彤莉莉娅等人是一,少數挑戰難度跳躍不穩定的是二,其餘的是三。

    叢瀾單算。

    很多人那會兒揪心,覺得等到新一批Jr可以升組了以後,女單的格局會被徹底打破,三周跳将無競争之力,選手們拼的就是誰四周跳更多更好更穩。

    也是在這樣的看法下,她們感慨褚曉彤真是生了個好時代。

    以前3Lz3T就能穩臺子的cop1.0前期,後來大家技術都上來了,她又會了3A的cop1.0後期,再加上急流勇退,在四周跳女單起來之前,褚曉彤又于冬奧蹭了團體金奪了個人銀,穩穩地在cop2.0開始的前一個賽季,圓滿退役。

    以前罵褚曉彤,現在誇褚曉彤,更有人贊嘆她的運氣真是好到爆棚。

    “Sr的技術難度放在Jr裏,除了叢瀾,其餘人連那個臺子都沒資格挨着。”

    這是2017賽季,冰迷之間流傳的一句話。

    大家很想看四周跳Jr女單沖擊Sr,引發新一輪變革。

    丁教練:“冼初然在夏日杯裏跳了4S出來,後續我也讓她在兩個分站賽裏試着上了自由滑,但都失敗了。她這個跳躍還是偶然成分更高一些,不過景筱曼的成績不錯,兩場自由滑裏的三個3A成了一個,排名一個分站第一,一個第三,勉強進了總決賽。”

    第一站JGP她在自由滑裏放了兩個3A,成了一個摔了一個。第二站的時候,丁教練就讓她只在自由滑放一個3A了,可惜的是又摔了。

    小女單技術不穩定,十三四歲是出成績的好年紀,但同時也是技術波動最厲害的時候。

    景筱曼的骨骼有點在發育的樣子了。

    冼初然則是國際賽表現不佳,積分沒有進入到JGPF。

    至于隊內的其餘女單,加上于謹丁教練的合練組六人,有兩人一起進了JGPF,分別是14歲的墨仙、13歲的汪淩。

    墨仙就是于謹提到過的,長春小姑娘,三周跳技術穩紮穩打,難得的沒有錯刃,只是技術有點老需要改進,目前進度是在練習四周跳。

    她是偏刃跳的選手,于謹跟丁教練計算過,她這兩年應該可以出3A,只是點冰跳有踩刃的問題,這個要争取在今年改過來,不然對練四周跳沒有好處。

    張簡方從長春薅她過來,還跟對面吵了一架,人家不樂意放走她,但家長很有眼光,非常樂意。

    墨仙和汪淩兩人是靠着全clean的成績,憑借一點點的優勢,在沒有3A和四周跳的情形下,得到JGPF門票的。

    分析完了整個Jr參賽的詳情,大家對新賽季的情況基本上就有了把握。

    于謹:“高難度非常重要,但不是唯一。”

    ISU限制了四周跳的種類,在自由滑可以放入兩個同樣的跳躍規則之上,規定四周跳的重複種類只能有一種。

    即,技術配置方面,只掌握了4T、4S的選手,将無法做到“四個四周跳自由滑”,最佳配置只能是“4T、4S、43連跳”,這也促進了運動員對新種類四周跳的挑戰。

    男單目前號稱掌握了五種四周跳的,只有一個北美放衛星選手,他在比賽裏僅僅成過4T,但放出來的訓練視頻中,在模糊不清的畫面裏,宣稱自己除了4A都跳出來過。

    大概有一個巴掌多的男單,“號稱”掌握了四種四周,不過他們也不是一定會在賽場放滿。

    衆所周知,“會了”,跟放到比賽裏,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至于三個四周的,人數相對要多上那麽幾個,但實際也不是特別多,而且比賽時還經常炸煙花。

    四周跳太難了,肌肉強于女單的男單都無法确保自己的成功率,他們進入四周跳的時代要更靠前,技術發展卻好似沒有那麽的迅速。

    丁教練點頭贊同于謹的說法:“新賽季确實穩定更重要,要确保成功率。”

    這個在之前的會議上也說過。

    墨仙和汪淩的成績,直接證明了這一點。

    有前兩年十來歲的小女單,所屬俱樂部對外發了她們的訓練內容,像是大鵝家的幾個、泡菜的、霓虹的、北美的,這些十歲上下的小女單出了全三周、疑似12歲的4Lz等等,噱頭一個比一個強。

    給人吊高了期待值。

    今年的JGP比去年的要熱鬧,除了去年已經打出名聲的Clara Lee、阿麗娜·潘科娃、春丘惠理等人,還多了新的4T4Lz的Suzanne S·mekhnova(蘇珊娜·斯梅科諾娃)、4S的Lisa Stone等等。

    粗粗算來,勉強在賽場跳成的四周小女單,有六個人。

    她們的賽事成績卻不是很好,比如蘇珊娜·斯梅科諾娃,她的自由滑裏兩個四周跳單跳,最好的一場比賽是3Lz不足周、4Lz錯刃但落冰、4T摔倒連帶着後面的3S摔倒導致沒有跟上3T連跳,ISU在成績裏認可了她的4Lz,但P分等方面扣得非常多。

    最後的成績是自由滑落後墨仙14分,而在這種情況下,于謹他們還覺得墨仙被壓分了,這都快讓人習以為常了。

    而之所以有這樣大的分差,是因為蘇珊娜·斯梅科諾娃只是剛出來比賽的Jr小女單,目前還沒有得到冰協的分數青睐。

    換句話說,她是較為正常的打分,比非歐美國籍的運動員要多一點分數——裁判打分已經習慣傾向這類人了——只是水分不多,讓人不會去刻意計較。

    她更像是冰迷們都想要的那種打分對待,基本不水,該給分就給分,按照ISU技術手冊固定的那樣在不同的情況下裁判選擇偏向選手多給合理分數。

    同理,該扣分就扣分,像是P分因為摔倒兩次加上跳躍失誤多,單項的分數也非常低。

    Jr的打分依然是整體偏低的,除了少數幾位被自家冰協推給ISU的選手以外,其餘的人得分大概都在當年叢瀾得分水準。

    這也是為什麽,冰迷在扒拉小分表的時候會吐槽前面一二名的水分太多。

    前兩年新加入國家隊的女單教練柳珈看了一眼她手裏的資料:“我們這批參賽的選手,一共九個人,她們在與滑行相關的得分是很不錯的,我認為之後還是得加強旋轉和基礎跳躍,至少在該得的分數上,做到不丢分。”

    強練基礎的好處是,自家九個人的14場比賽裏,有60%的長短曲接續步都得到了四級的滿級評價,在滑行技巧的SS單項PCS判定中,相比其餘四項和整個參賽選手得分而言,她們的分數都是中上水準。

    這個發揮是很優秀的,Jr裏等級的判定中,選手拿不到滿級大多是因為真的有毛病。

    JGP分站一站兩個名額,這次也就是冼初然五個人分到了兩站,其餘的四個人是各一站。

    九個人裏又有五個是第一次參加國際賽,她們的發揮已經超出大家的期待了。

    旋轉的BV雖然不多,但個數多,短節目和自由滑裏都有不小的比例,滿級和高GOE算下來也是不低。

    人們都關注跳躍,其實旋轉的美更為節目增添色彩。

    叢瀾的旋轉一向是大家津津樂道的技術動作,她的轉速、變速、姿态、多樣性,在世界上也是鳳毛麟角。

    但她這部分是天賦使然。

    茱迪更擅長的是編舞與步伐,滑行課她帶得非常好,旋轉課只能說一般。

    如果想要更好的進步,需要更好的教練。

    于謹:“這個已經商量好了,從瑞士請來的退役運動員,過兩個月就會來隊內報道。到時候大家要多多合作!茱迪你依舊負責滑行,旋轉單獨轉給新教練,也請你們二位多多配合。”

    茱迪:“好的知道了。”

    瑞士的花滑運動員在旋轉上天賦點很不錯,女單出過旋轉女王,男單也有一個非常美的選手。但遺憾的是旋轉好的人,似乎在跳躍上都有着一定的短板。

    現役的一個Sr女單在旋轉上也做得格外優秀,只是她的跳躍存難度太低了,一直沒辦法進入世錦賽靠前的名次。

    柳珈:“也麻煩叢瀾多跟大家分享一下她的心得,我看瀾瀾的旋轉加分大部分時間都是快滿了的。”

    定級多在四級,加分不是1.5就是1以上,蹲轉直立轉都很有個人特色,還是個罕見的順逆時針都可以做到旋轉的人。

    于謹嘆氣:“她這就是純天賦了,不會教人。”

    也不是沒分享過,跳躍上叢瀾還能有些見解,旋轉上她擡腳就來,比跳躍還自然,別人要練的東西她随便就能出,讓叢瀾說怎麽練,她也很茫然為什麽這都要練。

    跳躍需要練,旋轉為什麽?核心控制好不就可以了嗎?

    中途加速?就,那麽加啊!

    柳珈羨慕:“平衡得真好。”

    旋轉和跳躍本來該是跷跷板的兩端,一面高到吓人的話,另一面總是會低一些的。

    娜塔莉之前也吐槽過她不喜歡旋轉,盡管她這方面是優秀的,而且她讨厭軟開。

    其餘教練笑了笑:“萬年一個叢瀾,不是說說而已。”

    于謹:“不要這麽說,不要毒奶,低調低調!”

    衆人哈哈大笑,氣氛一下子變得活潑了起來。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