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82章 張簡方畫餅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382章 張簡方畫餅

    叢瀾正在敷冰, 腳踝腫了起來,剛才訓練裏3Lo落冰不對勁,扭了一下。

    合練六人組的墨仙在旁邊做理療, 順便背單詞。

    叢瀾聽着聽着扭了頭:“背錯了,多了一個r。”

    墨仙茫然擡頭:“啊?”

    然後迅速去看手裏折成三折的A4紙, 這是輔導老師留下的作業之一, 明天補課的時候要默寫的。

    墨仙又順了一遍, 發現自己真的不知道為什麽多加了一個r進去, 瞬間垮了臉。

    “完了完了完了……”她呢喃着。

    叢瀾覺得有趣, 問為什麽完了。

    墨仙欲哭無淚:“我要是記錯的話,以後就記不對了。”

    她屬于那種,如果最初就看錯了還認真去背誦錯誤版本, 後續哪怕真的記住了正确的, 等到實際測驗、考試的時候, 落筆之際也會懷疑自己記住的是不是正确。

    按照經驗, 到時候肯定寫了一版, 劃掉改成自己懷疑的另一個,如是再三,糾結一萬年, 結果最後落在卷子上的保留答案八成還是得是錯誤的。

    說到底就是正确錯誤記得都挺牢, 導致對記憶沒有認可。

    叢瀾:“……那你多背兩遍呢?”

    墨仙:“考試時候也會寫錯。”

    叢瀾:“好可憐。”

    墨仙:“QAQ。”

    十來歲的小孩可愛到冒泡, 墨仙的骨架也小,臉圓圓的, 眼睛是丹鳳眼, 不犀利, 反而透着憨厚。

    不過她的表演風格倒是跟這副性格截然相反,賽場上這雙眼睛很具備穿透力。

    JGP兩個分站賽後, 國內已經有不少人開始關注她了,認為這個小女單特別有氣勢。

    賽場之外,她倒是只剩下軟萌,和腦子看上去呆呆的,懶得思考的模樣。

    “師姐我這道物理題不會……啊,都在呢?”

    沐修竹的人沒到,聲音穿破了牆壁門板直朝屋內人奔來,打開門後舉着卷子就喊,話說完了,見到的是幾個擡頭看向自己的人。

    沐修竹:“額……對不起打擾大家工作了!師姐救命!”

    可能是叢瀾表現得過于優異,現在在外界裏,花樣滑冰國家隊選手的形象都是“語言好學習佳進步大長得美簡直就是女娲傑作”。

    語言好——采訪時候言辭流暢,态度大方,新隊員可能腼腆羞澀但在兩三年後也會蛻變成為大人模樣,且會直接掌握日常英語對話技能;

    學習佳——叢瀾清華研究生,褚曉彤也順利成為了北體研究生,卓铮當年也是北體畢業,初中生小學生的隊員們成績不排班級前列至少不是吊車尾;

    進步大——技術進步飛快,每個人一賽季一難度,冒尖兒的運動員也非常多;

    長得美——隊內沒有醜的,冰上打光再一加成,個個都是招人喜歡的鄰居家青梅竹馬;

    還有人打趣,問是不是進了國家隊就等于整容,怎麽一個個都變得這麽不一樣。

    特別是沐修竹,他進國青隊時候的模樣、氣質,與現在真的是天差地別。

    要知道,冰迷們別的不多,運動員有史以來的參賽視頻和紀錄片、采訪等,存的是最多的。

    豆丁兒似的沐修竹,和現在正在發育成長的沐修竹,說是判若兩人,也毫不誇張。

    叢瀾伸手:“給我看看。”

    沐修竹:“這個這個!”

    理療師笑了笑,在一邊道:“瀾瀾都能拿兩份工資了,輔導老師這個也得給你加一份。”

    叢瀾:“說得好,回頭我就找姜總說。”

    姜總指的是姜意,她在隊內管錢。

    其實她在冰協也管錢。

    沐修竹今年18,在讀高三,他有一枚ogg和一枚ogb,加上wcb,任意一枚獎牌都可以保他進北京的大學,清華北大也在其列,所以高考的壓力幾乎不存在。

    但學習還是要學的,不能落下。

    叢瀾:“過來,講題。”

    一個研究生,搞計算機的,為什麽還能給高三生講物理?

    大學四年,按理說她應該與這個年級的學生有了隔閡——大學生研究生畢業生不會初中高中的理科文科,當然不是罕見的啊!

    因為很長時間不接觸,因為學的東西已經偏專業性,因為沒辦法用大學的知識去降級到高中層面來闡述……因為是真的不會了。

    原因很多,無法細致講述。

    但叢瀾不僅可以給沐修竹講物理,她還能教冼初然學初二化學。

    原因更簡單——她每年都在給隊內的孩子講題。

    輔導老師很多,補課也一周有好幾門,可是出去比賽的話是沒有老師的,作業卻一定要寫。

    沐修竹比完自由滑,晚上就會趴在酒店做題,讓他問于謹怎麽寫,于謹會惱羞成怒地塞他一個蘋果堵住他的嘴。

    就只能問叢瀾了。

    而且隊內輔導老師不在的時候,能解決所有學習問題的,只有叢瀾。

    “瀾瀾這個翻譯要怎麽說……”

    “救命化學配平!”

    “啊啊啊政治題為什麽寫錯了!”

    多年以來,大家就都習慣來找叢瀾了。

    冼初然景筱曼隊內呆了一年後,也學會了這一招。

    墨仙愣愣地看着叢瀾給沐修竹講題,雖然聽不懂,但是感覺好厲害啊!

    與訓練氛圍一樣優厚的,是隊內的學習氛圍。

    哪怕是看書就困的沈韞玉,七月入隊這倆月,也背了五十個英語單詞,遠遠超出一個十歲三年級學生的任務量。

    國家隊不養閑人,體育成績要好,學習成績也不能差。

    “不能給我們瀾神丢臉!”自習室內,沈韞玉哭着邊給自己打氣,邊寫英語題。

    剛開始學英語,她這個字還歪歪扭扭的。

    因為沈韞玉的訓練時長被嚴格控制,于是就多了一點時間去搞學習。

    她真的沒想到,當初為了躲避學習才去練體育的,從地方到國家隊,以為進入了天堂,沒想到這裏比地獄還恐怖。

    沈韞玉:嗚嗚嗚我真的不想學習!

    于謹相信,在叢瀾的帶領和茱迪的教導下,別的不提,孩子的英語絕對是她們班最靓的那一個!哪怕在北京借讀也是如此!

    誰家自帶多語種外教啊?還是二十四小時的,外語氛圍不要太好哦!

    這邊,沐修竹高聲道:“我會了!”

    墨仙看着他趴在一邊奮筆疾書。

    理療師輕飄飄的:“隊內不養學渣。”

    墨仙打了一個冷顫。

    好惡劣的生存環境!

    麻麻救命!

    叢瀾歪頭:“要不,我給你念單詞你拼寫?”

    墨仙:“!!!”

    瀾神不要這樣!

    我會愛不起你的!

    剛入隊的小孩子,過兩年也會成為沐修竹的樣子。

    正是因為如此,家長們才會放心把孩子都交給國家隊,哪怕是在封閉訓練無法聯系到孩子本人,他們都毫不擔心。

    從訓練到學習,八年來,張簡方已經搭建起了一個通暢全面的構架,只要努力做好,方方面面都不用憂愁。

    真正的“國家給你全包了”。

    ·

    叢瀾在給墨仙抽背英語單詞的同時,于謹他們的分析會進入了第二階段。

    Jr的情形雖然有點嚴峻,但是可控,馬上要開始的是Sr的GP賽事,這部分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褚曉彤等人退役,王萱蘇芯梅山雁現在的技術水平也很難維持最佳,好在周妍寧、洛蓓蓓、桑瑩都屬于不錯的梯隊,跟在叢瀾身後再兩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丁教練說道。

    柳珈:“周妍寧還好,她發育關算是安穩度過了,今年主要是找回她的技術,把不穩定的穩定下來。但是洛蓓蓓……我看她有點二次發育的樣子。”

    兩人今年都是17歲,但周妍寧2001年3月出生,洛蓓蓓是2000年11月出生,後者要大半歲。

    冬奧選拔賽上兩人的表現平平,也是因為處于發育期的波動狀态,很多技術都回退了。

    周妍寧情況還好,洛蓓蓓現在點冰跳都壓不住刃,旋轉和步伐也飄。

    丁教練點頭:“去了這兩場B級賽成績也差。”

    賽季初的得分不一定會好,大家的表現也大多勉強,周妍寧在十個人裏排第一不假,可她短節目和自由滑加起來摔了三次。洛蓓蓓更是被抓了兩次用刃,也摔了一個跳躍還空了一個連跳。

    于謹:“有點難辦了。”

    洛蓓蓓現在的身高是一米六六,如果再長,她基本就退出女單競争範圍了。

    柳珈:“是啊,非常難辦。”

    雙人和冰舞那邊也曾經出現過女伴二次發育,導致無法做成組合,最後拆對解散,女伴直接退役。

    一是不清楚洛蓓蓓會長到多高,骨架會不會再次變化;

    二是她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不穩定,這半年是找回技術的關鍵時期,再錯過,就更沒機會了。

    而且,隊內現在競争壓力大,洛蓓蓓顯然不是傾斜資源的最好人選,培養Jr适齡女單要比她的性價比更高。

    隊內的情況整體是不錯的,按照大家的推測,京張周期會是一個非常有收獲的季節。

    于謹強調了一下,必須注重技術的正确性,這不單是因為要避免ISU針對,還關乎運動員的個體健康。

    他們都不希望,離開賽場的運動員是一個廢掉的人。

    “九和十月的B級賽安排比較多,二三隊基本上每個人都能輪一次,四個項目裏女單給了北方地方隊十個名額、南方地方隊五個,男單的話是北邊六個、南邊三個……”

    張簡方又去要錢了,京張周期體總的态度是“不差錢”,短道那邊已經樂開了花,更別說能拿成績撐腰的花滑部,簡直就是“只要你能維持平昌高度我們什麽都好說”的大方到讓人難以置信。

    外出比賽的資金标準是一直都有的,早先磕磕巴巴,連主力隊員的開銷都被嚴格限制,哪怕沒人中飽私囊,最後也可能超出報銷标準。

    成績一差,還得被人埋怨是浪費國家資源。

    好在現在沒有人這麽亂叨叨了,冰迷們也見識到了張簡方提出的“多練兵多上場多總結”的三多好處。

    省隊裏有運動員接受采訪時,提到自己有機會去參加一場國際賽,都是興奮地蹦跶,滔滔不絕地說着自己的體驗。

    國內賽和國際賽的差距不是一般,出國比賽和國內比賽也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每年平均一次的出國比賽,對省隊水平的尖子生來講再也不是奢望。

    有錢的家長還可以再自費一次,給自家孩子刷mts也好,讓孩子有展示的機會也好,都很方便。

    夏日杯通過申請之後,最先得知這個消息的冰娃家長們,在訓練場外圍就樂得合不攏嘴了。

    “好好練,進國家隊就什麽都不用愁了。”這是商業冰場裏飄得最多的話。

    訓練資源,參賽資格,後勤團隊,學習輔導,花滑部就等于一個初升高升大學的全能托管所。

    而且還倒找錢——發津貼和獎金呢,前五前三都有獎勵的。

    于謹等人隊內開會,張簡方跑去了體總開會。

    喝完茶,帶着文件包,熟門熟路的張簡方又摸進去了負責人的辦公室。

    “那個,明年我想組一個國際交流比賽,就去年交過來的資料……”

    “贊助我都騙得、不是,拉得差不多了,不用你們費心我這裏賽事章程和團隊都是現成的。”

    “另外就是這個冬奧科研基地,你看能不能讓我們提前半年進去試試,我知道是給大道的但是咱們都是冰上運動,我們去當小白鼠實驗啊,也給大道多點經驗。”

    “我這裏WINGS研究遇到了瓶頸,能不能給兩筆科研經費,另外ISU那邊到時候你看能不能讓WINGS上冬奧,咱們轉播直接過數據。是有點撕破臉但是這都家門口了你看看要是比平昌成績差,是不是有點過不去面子啊?”

    前不久傳出來消息,張簡方本來要被調離。

    眼看京張可以從花滑部摘桃子,明升暗降的小動作簡直太多,如果不是他有所準備,加上夫人撐着,現在的張簡方怕是要被扔去別的地方了。

    平昌的成績是他在任的功勞,也是他的底氣,卻也讓人忌憚。

    花滑是張簡方一人堂;

    花滑獨裁者;

    權力太大不利于花滑發展;

    說到底都是想分一杯羹罷了。

    負責人見到張簡方就頭疼,他與張簡方關系不錯,捂着腦袋:“你現在一堆爛事兒,怎麽還有精力搞這些?就不能緩緩嗎?剛開完會我腦袋都快炸了!”

    就算只睡了四個小時依然精神奕奕的張簡方:“嘿嘿,來都來了。我明天還得去跟融創文旅的人開會,再來找你都得一周後了,別捂耳朵,先把我這個事情給辦了,快快快!”

    張簡方手裏是尚未對外公開的國內冰雪産業發展內容,所有人都知道,在接下來的這四年,國內的奧組委會将資源傾斜給冬季項目,萬億市場必定會得到最大的助力。

    而在2022年,一旦花樣滑冰可以複刻平昌賽場,從奧組委到體總到所有冰雪從業者,都将會看到冰雪運動裏最亮的那顆星。

    “家門口包攬花滑五金裏的三金,這個成績,你覺得怎麽樣?”

    他甚至沒用銀牌和銅牌來攢獎牌數量。

    張簡方帶來的是梯隊分析,明眼人都可以看到,四個項目的儲備力量之雄厚,是冰雪項目裏的獨一份。

    體總現在還在給冬季雪上項目,從零到有的拉隊伍呢!

    夏日杯和Jr賽事的成績也在其中,這是彙報梯隊建設的最有力證明。

    負責人嘶了一聲,不等他感慨張簡方膽子真夠大的,就警惕地問:“除了剛才說的,你還想要什麽?”

    張簡方憨厚一笑:“沒什麽,一點點小支持罷了。”

    笑容裏透着老實。

    但沒人信。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