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96章 關于WINGS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296章 關于WINGS

    張簡方其實本沒有打算, 在這屆COC上運用這項技術。

    因為它還沒完全成型。

    索契周期他提交了與科研院校、體育大學的項目合作申請,之後一續再續,當前的進展算是很不錯。

    這次用到的黑科技, 是由一家名為鲲鵬高科的技術公司主研的WINGS追蹤系統。

    它的技術原理并不算複雜,只是在動作識別和計算量上, 是個很大的挑戰。而且使用時的花費頗高, 當前是輔助叢瀾他們日常訓練的一款軟件。

    從最開始笨拙的動作捕捉技術到後來的設備輕量化, 以及近兩年所新研發出的利用紅外線追蹤花滑選手的動作和路線, 以AI技術制作3D模型, 測速、追蹤、分析,這部分的研究已經做到了相當成熟的程度,在叢瀾他們的日常專項訓練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叢瀾他們的科學化系統化訓練的進步是飛速的, 目前的困點是數據過大難以處理, 初曉山他們在做的一方面就是這個。

    科技本來就可以輔助體育發展, 像是2012年, 鷹眼系統成功進駐排球賽場, 它的到來推動了排球體育的發展,“鷹眼挑戰”成為了一大看點,教練和球員如何把握這每局的兩次機會, 誰挑戰一向成功, 更是球迷們津津樂道的事。

    人眼總有極限, 但科技沒有。

    WINGS跟鷹眼系統類似,不過也不是一模一樣, 它的研發是為了花樣滑冰, 更有針對性。

    之所以現在無法運用于賽事, 是因為花滑選手的運動軌跡變化多、複雜性高、動作識別困難等等,一場比賽涉及到的參賽選手過多, 遠比只對叢瀾等人追蹤要困難得多。

    托舉、旋轉、跳躍、燕式、轉體步伐……想也知道這是多麽大的一個工程量。

    而WINGS沒有成為完成體,是因為對它的構想要較為複雜,主創那邊的設定是,冰面上發生的一切都将會被記錄、追蹤、模拟成型,最後得到任何想要的數據和答案,以達到借助AI輔助賽事判決、分析的效果。

    但當前只完成了一點點。

    不過,由于現在最需要的是提高單雙人選手跳躍的成功率,所以WINGS能做的且做得最好的,是對跳躍的可視化呈現。

    如果只需要用到幾個功能,WINGS還是可以在比賽裏亮個相的。

    孫娅然很早就收到了這份技術的講解說明——說早也就是提前了三五天而已——這個系統,是在電視轉播裏給的,現場沒有。

    A級賽的安排要跟ISU對接,張簡方想搞也來不及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弄好,這一次是出其不意。

    為了穩妥,他直接把鍋扔給了轉播方之一的國內媒體,對外的說法就是人家轉播方自己安排的,CFSA(中國花樣滑冰協會)只是配合。

    張簡方光明正大:“那我們又管不到咯~錢收到就好了咯~這不是你們ISU經常做的咯~我們只是随便學一學咯~”

    央媽:謝謝你啊!

    這個黑鍋,張簡方扔得穩,且扔得開心。ISU後續就算要找麻煩,也無處下腳。

    ·

    冰舞只有九組,第一個出場的美國組合LO。

    兩人來到了KC區,等待着分數的出現。

    所有人還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孫娅然他們的解說席位就挨着冰面,離得很近,她上半身穿着漂漂亮亮的襯衫,藏在桌子擋板後的腿和腰部卻是用厚毯子蓋着的,因為很冷。

    往常,她會凍得哆嗦,但現在她很激動,對外界的溫度已經不在意了。

    她覺得,或許整場比賽她都會激動得感受不到寒冷。

    “屬于我們國産科研成果的WINGS系統,這次被搬到了花滑賽場上,是本次電視轉播的一個專用系統。”

    【啊?怎麽突然說這了,這啥】

    【是說周圍的幾十個攝像機嗎】

    孫娅然:“好的,我們可以看到……”

    技術回放中,是這兩位運動員的一個滑行動作,還有旋轉等,以慢放為主。

    【我一直想說,冰舞真的好強,同步率真高】

    【這倆算啥啊,一線選手拉出來随便暫停,那姿勢都一毛一樣還都牽着手】

    冰舞有同步率和時刻保持聯系的要求,所以在配合上很重要。

    孫娅然看到畫面一轉,自己桌上的屏幕出現了一個新的動畫畫面,就知道,來了。

    【wow這是什麽!!!】

    【它還貼心地标注了聯合旋轉是三周,暫停了他們的同時完成換足】

    【這個直線托舉慢放好帥,給的鏡頭好多啊】

    【啊啊啊路線圖!我居然能夠看見冰面的路線圖!】

    在播放中線接續步的一個片段時,左下角還給出了這一個技術動作期間的平均滑速,以及當前的刃深。

    【這是什麽數據!這是什麽!】

    【新的東西!央媽你們搞了什麽啊啊啊啊】

    彈幕瘋狂了起來,都是在問怎麽突然多了這些數字。

    最後,直播的技術回放結束,但現場其實還在繼續。

    截斷這一茬是因為,後面跟了一個WINGS生成的冰舞雙人編排路線圖。

    早在報道時參賽選手就會提交自己的節目編排、路線等等,于是,結合之前的數據錄入,加上現場實際的收集,經過WINGS系統的分析合成,最後就有了這麽一個總結的線條運動式路線圖。

    從起點開始,三五秒內以淺綠淺橘的漸變色繪就了一幅很漂亮的冰面路線圖。

    在一些技術動作的點位,也就是裁判組要評定給分的5個技術動作處,還特意标注了出來,并給了動作的名字。

    張簡方他們打算以後的WINGS完成體是,可以實時分辨選手腳下的步伐種類,而不是借助人力來标注這些關鍵技術動作。

    這樣的話,WINGS的價值就更趨近AI本A了。

    孫娅然:“第一個技術動作是今賽季規定的圖案舞,定級是四,關鍵點三個yes。”

    她時間并不長,所以只簡單地說了一二個技術動作。

    路線圖完全形成之後沒多久,左下角就多了這套節目中選手的滑速,一個是最高滑速,一個是平均滑速。

    同時,定格的路線圖內,有着曲裏拐彎的複雜線條,可以看到冰面覆蓋率的情況。

    看直播的觀衆們驚呆了。

    【原來這個黑科技,是這樣的】

    【我有些悟了】

    【我看了一下,冰舞九組,之後就是女單】

    【朋友們,我開始激動了】

    第二組上場的時候,觀衆席上有一部分人的手機來了新的信息。

    江樂心發現她的好幾個同好群都是99+的新消息,這很正常,因為賽事期間,馬上要到叢瀾了(盡管還有很久),大家都是按捺不住的。

    但她個人的對話框也排了一堆新消息,這就不是特別的正常了。

    趁着有時間,她納悶兒地戳了一個進去看,然後,江樂心慢慢地瞪大了眼睛。

    卧槽?

    你敢說這個系統不是為了單人,我都不信。

    ·

    這一屆COC有一個奇怪現象——現場觀衆在選手比完以後,熱情好像比他們正在表演的時候,要更高一些。

    而且吧,這個技術動作回放期間,很多人都沒有擡頭去看空中的大屏幕,或者是KC區的選手,而是紛紛低下了腦袋。

    離近點還能聽見,好些人在抱怨着什麽。

    “哎呀怎麽網速這麽慢我刷不開了!”

    “外面都沒有信號車的嗎我怎麽一格信號都沒有?”

    “天啦嚕我這流量真的是撐不住了,求WiFi啊!”

    “我連流量包都開不了……不是,大家都在用網嗎?”

    人一多,聚集起來網速就慢,別說用手機看直播了,能打開網頁就已經很不錯了。

    江樂心連信息都收不到,發出去的內容還是打着圈兒的那種,來回轉悠着,看得她頓時感覺回到了曾經的2G時代。

    江樂心:“……”

    她已經不求看直播轉播了,連收個文字repo都不行啦?

    她甚至都不求圖片!

    江樂心:郁卒。

    現場很多觀衆其實是為了叢瀾而來,他們對于冰舞都很不了解,往常也就是看個熱鬧。

    但這次,每一組選手結束,大家都顯得很精神。

    不少人都跟江樂心這樣,要麽是朋友發信息,要麽是自己找網址,他們都對直播頻道的賽後技術分析很感興趣。

    宋茗茗古意兩人結束了以後,對現場的鬧騰聲響很不解。

    “咋了這是?”

    “不知道……但他們反應好大哦!”

    兩人在KC區輕聲聊着。

    剛才致謝時周圍傳來了特別熱烈的掌聲,宋茗茗敢說,那是她跟古意得到的最強烈的。

    其他冰舞選手也發現了這點。

    九組冰舞順利結束,一段澆冰的時間,稍後就是女單了。

    長短曲的比賽順序都是冰舞女單男單雙人,對很多人來說,叢瀾能夠提前出場,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再加上直播搞事,央媽聯合冰協給自家選手撐腰,沒有人不期待黑科技在單人的跳躍上,會展現出什麽模樣。

    “啊啊啊來了來了我們小十三!”

    “紫色考斯滕真美!”

    女單比賽正式開始,12個人滿額分作兩組,抽簽是混抽所以叢瀾這回抽了個第六,第一組的最後一位出場。

    但六練是一起的,所以她也直接上場了。

    修整過後的冰面很幹淨整潔,叢瀾對這塊冰面很熟悉,僅次于後方訓練場館的熟。

    賽前幾日她還跟人一起在這裏測試過新安裝的設備效果,之後沒多問,不過張簡方幾人笑得很暧昧,叢瀾就知道沒問題了。

    比賽需要将身心都沉入其中,她腦子裏現在沒有任何與花滑無關的東西,風一樣地滑行着。

    于謹與茱迪一起,在場邊盯着她。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