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零二章 于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学
    八月初,广城。

    清晨的阳光透过严实窗帘,让房间里有了些光亮。

    滴滴滴的闹钟声响起后,于泰和迷糊了好一会后才睁开眼睛,然后把手机闹钟关掉。

    起床,拉开厚实遮光的窗帘,看着外头的高楼大厦,于泰和心情很不错。

    当初选择购买高楼层是对的,这种站在城市高层然后俯视的感觉非常不错。

    其实他一开始也没想过买房的,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加,尤其是去年正式博士毕业后顺利入职智云,家中父母就不断的开始他的终身大事了。

    再加上跟着老师读博这些年,做了不少的大项目,老师也是个体面人,给他分了好几次的项目奖金,加起来也有个几十万了。

    最重要的是,他刚博士毕业,转身就入职了智云集团旗下的广城研发中心,成为了研发中心里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其实他早就和智云集团的签署了入职协议,只要博士毕业立马就能入职。

    以他的学术成果,学术资历,最终智云集团给他开出来的待遇也非常丰厚,基础年薪上五十万,这可不包括年终奖,项目奖金,股票期权。

    其实对于于泰和这样的高级技术人才而言,基础年薪只是小部分,后头的各种奖金和期权才是大头。

    他的几个师兄也同样入职了智云,综合年收入基本都在百万以上!

    如此高的薪水,才是支撑他买房的底气。

    他很清楚的记得,当他去买房的时候,看好了房子申请房贷的时候,银行那边知道他是智云的高级工程师后,直接立马放款……没有半点所谓的贷款困难。

    要知道,当时他上班才一个多月。

    人家银行也有银行的道理……智云的员工的收入普遍偏高,尤其是那些高级工程师,一个个有钱的很。

    这有了房子,在广城学习工作多年的于泰和,突然也就对这座城市有了自己的新的认知,彷佛这城市更加美好了。

    起床梳洗后,于泰又梳洗了一番,然后准备出门的时候,看到了手机里家族群里有新的信息。

    他弟弟在群里发信息,说是半个月后要到深城基地出差,到时候也会顺路来一趟广城。

    于泰和对这个比自己还要早两年入职智云的弟弟,还是很欣慰的,他这弟弟高考的时候考上了通城联合半导体学院,也就是通常大学和智云集团联合办的,专门为了培养吧半导体人才的学员。

    当年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可是非常高的,竞争难度甚至比清北的一些普通专业还更大。

    而他弟弟却是顺利考进去了,大学期间,连实习都是在智云微电子的通城基地里进行,人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和智云微电子签署了入职协议,刚毕业就正式入职智云微电子。

    如今是智云微电子里的一个芯片工艺研发工程师…其收入相当可观……因为,他弟弟那一批人,基本上是国内培养出来的第一批专业的先进半导体工艺开发工程师了。

    不是普通的那种,而是玩先进工艺的……什么七纳米,五纳米那些东西。

    这种人才还是很值钱的。

    当即在微信上回复:“好,到时候我去接你,到时候我也去把三妹接过来!”

    他还有个妹妹,学习也非常不错,目前在广城的一家大学在读研究生。

    他们家这兄妹三人,学习都不错,也都是属于知识改变命运的一群人……对此,他一直很感激自己的父母当年哪怕穷困潦倒,也坚持支持自己兄妹三人读书,同样也觉得这个时代是美好的,给了他们这种一无所有,只有努力的人一条出路。

    一边用微信上聊着,然后简单换衣服后坐电梯下楼,到了地下室后上了一辆黑色的海蓝汽车。

    这是一辆海蓝SLMC17款纯电自由版,落地大概要三十五万。

    去年买了房后,装修什么的也花了不少钱,所以于泰和等到今年下台你的时候才存到钱购买了一辆自己心念念很久的海蓝汽车,七月份才提的新车。

    他喜欢这车!

    提了这车后,他也把前几年购买的一辆二手车转赠给了自己一个刚入读的师弟……这是他们师兄弟这几年形成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传统,之前几个毕业的师兄,都把自己的二手车转赠给新入门的师弟。

    他们的老师以及门下的师兄弟们,平日里相处的关系很不错的。

    再加上他们这些毕业的师兄有钱啊,基本清一色入职智云的研发部门,年薪少的都是大几十万,多的一两百万。

    几万块的二手车送也就送了。

    以前读书,穷的叮当响的时候接受了师兄的馈赠,如今毕业了拿高薪了,自然也要拉扯一把后头的师弟。

    开上车后,于泰和驱车来到了二十分钟车程外的广城智云科技园,但是进入了科技园后,继续开了十分钟左右才到达一栋大楼前进入地下停车场。

    这个在内部道路上都要开车十分钟以上的科技园,随处可见的智云LOGO以及带着智云两个字的地理标志,充分显示了这个地方的智云属性。

    广城智云科技园区,乃是智云集团在广城投资建设的超大型基地,前后投资超过了一百五十亿美元。

    其占地规模的面积非常庞大,其内建设有三栋超高层办公楼,十多栋中低层的办公楼。

    同时旁边还有一个智云超算中心、智云微电子旗下的一个半导体基地,也就是大型的晶圆厂。

    整个科技园里都是智云集团所独占,并没有其他企业,但即便是只有智云集团一家,其规模依旧非常庞大。

    整个科技园里,拥有超过三万名智云集团的直属员工在这里工作,而这还只是一个主基地,在不远处还有两个分基地,三个基地加起来,一共有着六万多名的智云员工在这里工作,生活。

    其容纳的工作人数比智云深城总部还要多上万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智云集团在深城就只有五万名工作员工……实际上智云集团在深城的员工数量也非常多。

    智云集团的深城总部园区,里头的员工都是总部、核心研发机构的人员,里头并没有什么工厂之类的。

    但是同时,智云集团在深城的多个地方,其实还拥有好几个分基地。

    此外智云微电子的深城基地也是单独在安华那边建厂,仅仅是一个智云微电子在当地的员工就非常多。

    通常来说,运营一家月产能五万片的十二寸晶圆厂,需要大概一千五百人到两千人之间。

    而智云微电子在深城有三个生产基地,一共拥有大小八座晶圆厂,运营工厂的员工以及其他技术支持或行政支持,市场支持等领域的员工,全部算一起大概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整个智云集团在深城的员工数量,差不多在八万人左右,其数量还是非常庞大的……毕竟这里是智云老家。

    而广城,则是智云集团雇佣员工数量第二多的城市,拥有六万多名员工。

    整个广城智云科技园区,其实也和一座小城市差不多……规模庞大,人数众多,其内各种配套设施也非常的完善。

    智云集团之所以在广城这里建立这个大型的研发生产基地,主要还是为了利用当地的充沛的技术人才资源。

    毕竟广城和深城一样,都是属于打工城市,很多其他地方的人都会跑过来找工作,其中可不仅仅只有一些低端劳动力,也有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

    毕竟对于高级技术人才而言,也只有在一二线大城市,尤其是几个一线城市里才能够拥有适合的工作机会。

    同时广城当地的教育资源也不错,可比深城这边好多了!

    智云集团就喜欢在教育资源良好的地方里搞研发中心,就近招募高级人才。

    在广城如此,在江城如此,然后在沪城以及京城也搞大型的研发中心,其理由都差不多……当地人才多。

    广城智云科技园区,还有一个不太一样的那就是,这里除了智云集团里很常见的乱七八糟的研发中心外,还有一家半导体工厂。

    这是今年年初才正式投产的智云微电子旗下广城生产基地第二十八厂,不过该厂并不是生产逻辑芯片的,而是生产储存芯片的。

    准确的说是生产DRAM,运行内存芯片。

    智云微电子旗下的芯片制造业务,虽然名头最大的是逻辑芯片领域,但实际产能最大的却是储存芯片,而且在储存芯片领域里技术是属于国际超一流水准,甚至在部分尖端领域已经开始超过了四星。

    这座刚投产的第二十八厂,就是智云集团在储存芯片制造领域的最佳象征。

    因为二十八厂,采用的是10B工艺,即十纳米工艺时代里的第二代工艺,当然,这个称呼只是工艺代称,而实际工艺节点是十六纳米,而四星那边暂时可没有这种级别的工艺进行量产,业内预测还得再过几个月才能看到。

    也就是说,实际上四星半导体在运行内存领域和智云微电子的运行内存领域的工艺竞争里,已经落后了。

    为了做到这一点,这可不容易。

    主要是储存芯片领域里的十六纳米,可不是逻辑芯片生产领域里的等效十六纳米,而是实打实的十六纳米工艺的技术推进,直接把储存芯片的晶体管间距缩小到这个程度。

    其技术工艺难度可是非常大的,几乎就是奔着当下海湾科技最先进的HDUV-600B型浸润式光刻机的物理极限去了。

    而这款光刻机,也是目前华夏里最先进的光刻机,除了生产效率略差ASML的NXT1980外,其他方面的性能数据都差不多……价格还要更便宜一些。

    当然,实际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一台要八千万美元呢,比之前的A型还要贵了两百万。

    这贵的两百万,主要体现在稳定性,生产销量的提升。

    至于套刻精度这些都一样,都是二点五纳米。

    而在当下,也只有利用这种最先进的光刻机,才能够稳定生产等效十纳米工艺甚至七纳米工艺的逻辑芯片,也才能够生产10B工艺,实际工艺节点为十六纳米工艺的储存芯片。

    第二十八厂采用的10B工艺生产出来的LPDDR4芯片,也就是全新一代的智云S17系列手机上采用的运行内存芯片!

    所以等到S17发布的时候,它上面搭载的各类芯片,不仅仅是SOC是全球最顶级的,它所搭载的DRAM,也就是运行内存芯片,同样也将会是全球最顶级的;而储存芯片同样是最顶级的。

    智云的S系列手机,是什么零配件都要用最好的,任何领域都奔着极限去,这是智云S系列手机的设计理念,也是奠定它全球最顶级的高端手机品牌的重要原因。

    所以当很多手机厂商,尤其是国内的其他手机厂商都喜欢玩堆料,但是他们玩的堆料都是营销概念,比如运行内存把3G变成4G,甚至6G……但是用什么级别的运行内存,人家可不会告诉你。

    而不同技术标准下的运行内存,性能差距可大了去,成本也大了去。

    而智云集团的S系列手机也玩堆料,但是人家玩的是技术极限的堆料,别人用20纳米节点的运行内存,它就用十八纳米工艺节点的运行内存。

    当其他竞争对手也用十八纳米工艺节点的运行内存的时候,智云转身就用十六纳米工艺节点的新一代运行内存的。

    同样是堆料,但是堆料的方向不一样……

    智云玩的是全面的技术极限,进而导致了S系列手机这种性能爆炸的手机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同时又因为产销量巨大,能够把成本摊薄,所以S系列手机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入门版本依旧能够把价格控制在五千元出头。

    这是其他手机厂商很难获得的独特优势……没那技术能力,想要学智云这么玩也玩不了。

    全新的10B工艺所生产出来的运行内存,除了全新一代的LPDDR4芯片工艺供应S系列手机外,还会供应今年下半年开始其他发布的一系列智能终端产品。

    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商务笔记本等领域。

    同时也将会正式对外供货。

    第二十八厂的10B工艺投产,其实也给四星方面的半导体储存芯片部门制造了极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同级别的1Y工艺还没有大规模投产呢。

    而这个工艺之所以能投产,还和于泰和有点小关系!

    当然,于泰和并不是搞半导体的……专业差太大了,于泰和搞的是计算机材料学……和传统的计算机材料学也不一样,他研究的方向更准确的说是人工智能材料学。

    说起来也挺简单的,那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数据大模型,来对材料进行各种分析,寻找各种可能性,最后研发出来一些新材料。

    这是最近几年,智云集团内部材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已经多次做出来了重大的成果。

    海蓝汽车那边的半固态电池的一些关键材料,智云微电子里的一些半导体关键材料,不少都是于泰和这种搞‘人工智能材料学’做出来的。

    要不然,你以为他和他的那些师兄们,为什么能够拿动不动上百万的高薪……因为人家玩的是当代最前沿的材料学技术,值这价。

    这门学科,在国外甚至都还没有专门的学科呢……有也没用,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行,无法进行实际应用,更别说用在材料科研领域里了。

    但是在智云集团里,人工智能材料学已经玩了好多年了,出现的材料成果非常多,弄出来了一大堆各种乱七八糟的新材料!

    当然,能够找到应用方向的新材料还是比较少的……但是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新材料放在那里,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啊。

    于泰和去年搞的一个材料项目,弄出来了几种不错的新材料……其实他也不是奔着什么半导体去的,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其实还是硅基领域,这几种新材料其实是属于研究过程里的副产物。

    但是搞材料嘛,你也不知道自己搞出来的是什么,有什么用。

    所以当时于泰和弄出来了几种新材料后,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写了报告后上传数据库,然后就扔一边了……至于有没有用,能用在哪里……自然会有一大堆的应用研究的项目组去搜寻各种材料的资料。

    就这么巧,其中一种材料被智云微电子那边的工艺部门发现,可以有效提升工艺精度所以也就直接用上了。

    靠着这种新材料,于泰和还拿了二十来万的奖金呢,属于意外之喜。

    搞材料嘛,都这样……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会做出来什么材料。

    经过一天的上班后,下午五点半于泰和离开了研究所,然后回去的路上还接到了来自老家里的电话。

    电话里,他父母来广城这边和他团聚,说房子也有了,你们两老可以来享福,就没必要在老家那么辛苦了。

    但是依旧被他父母拒绝了。

    “去年的时候又不是没去过,实在是住不习惯,不认识其他人,都不知道去哪里,天天在房间里跟坐牢一样。”

    “但是,你要是成家生孩子了,我立马就过去帮你带孩子!”

    “你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考虑了!”

    听着父母的唠叨,于泰和并没有什么不耐烦,而是听着他们唠叨完这才挂了电话!

    至于结婚成家,这事他不排斥,但是他不愿意将就!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认识一些适龄的女孩子,其中有几个女孩子对他还进行主动追求呢,但是都被他拒绝了。

    理由其实也挺简单的,嫌弃对方丑!

    他虽然穷人家出身,学习成长过程里和女神无缘……但是并不妨碍他对女神的向往……要不然,他这么努力学习,争取成功做什么?

    那不白努力了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