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视频的南门航天公司的直播间里,高清摄像机拍摄的六号重型火箭,竖立在南门航天公司火箭发射基地的三号发射塔上。
这个三号发射塔,是专门为了六号重型火箭而建造的,体型更庞大,也更高,拥有更完善的发射任务保障。
要不然,之前的一号和二号发射塔还真无法满足六号重型火箭这种庞然大物的发射任务。
直播间里的主持人正在为观众们介绍着发射前的诸多情况。
突然,就听她道:“好消息,现在火箭已经进入发射前的最后一分钟计时,直播间的朋友们,欢迎观看有史以来人类技术最先进,推重比最高,性价比最高的六号重型火箭的第四次发射。”
“它将会搭载我们国内自主研发,技术最先进,也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庞大的人造航天器,发射净重达到六十吨,全长达到二十七米,宽六点三米的天宫三号核心舱!”
而这个时候,直播间里的实际观看人数已经达到了千万人之多!”
跳动视频的这个南门航天公司的官方直播平台,也只是国内诸多直播这一次发射活动的网络直播平台而已。
实际上,南门航天公司的官方直播信号,是同步在诸多国内外网络平台里同时播出,其他平台里的官方直播也有非常多的人观看。
同时,南门航天对这种发射活动是免费授权,所有媒体或个人都可以自行组织拍摄并进行直播。
所有,国内诸多视频直播平台里,也有诸多其他媒体,甚至个人主播在进行直播,或者转播。
同时,海外诸多平台也不例外。
还是跳动视频里,这个已经进入全球大部分国家市场,成为全球第一短视频平台的APP上,也有着大量的直播间正在播放这一次的天宫三号核心舱的发射。
部分机构分析,这一次的天宫三号核心舱发射任务里,全球范围内至少有超过一亿五千万人通过电视机、网络直播等方式进行实时观看。
而后续观看发射视频片段、新闻的观众,保守估计都会超过二十亿人……甚至会长久不衰,观看会持续很久。
这对于一场航天发射任务而言,这种观看人数已经是非常夸张的了。
这也是南门航天公司免费授权直播的缘故,为的就是观看人数,然后卖广告……
各大直播间里,不管是官方的,还是其他媒体的直播间里,乃至电视台画面……不管你从哪个角度进行拍摄,都可以非常清晰的拍摄到发射塔周边的巨大广告牌以及火箭本身上的广告位。
“智云,为科技而生!”
“蒙牛牛奶,航天指定牛奶!”
“跳动视频,连接你我他。”
“谷狗,用户至上!”
”可口可乐,你值得拥有!”
然后还有一大堆的各大企业的广告词,广告牌!
国内的威酷电子啊,华威啊,OV啊,还有海蓝汽车,比亚迪以及其他企业。
海外的一票美国,欧洲甚至日韩企业……
别看这只是一场华夏人的空间站发射任务,但在南门航天的市场业务部门的操控下,却已经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巨大广告营销活动。
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广告招标,而且价格极为昂贵。
其中最大的广告客户也不是财大气粗的智云,而是徐申学旗下的益海科技,他们直接包下了六号重型火箭上的一级火箭上的整个广告位,为此花费了超过一千二百万美元巨资,然后在上头刷上了益海科技旗下的旗舰产品,跳动视频的巨大LOGO以及广告词。
在火箭发射前的这一段时间里,无数摄像机都对着火箭拍摄,然后把跳动视频的巨大LOGO传遍全球的观众眼中,在往后,任何人观看这一次的发射任务,都不可避免会看到这个跳动视频的巨大LOGO。
南门航天公司卖广告,也是很认真的……
通过这一场航天发射任务,南门航天公司就拿下了超过八千万美元的广告营收……就这一项,其实就已经把发射成本收回来了大部分。
这就是南门航天为什么积极的进行直播,还免费给予直播、转播授权……这是一场大广告秀啊,人家广告主就希望更多的人看见这支广告。
光看人数多,长尾效应好,同时光看广告的群体普遍属于消费能力相对比较好的中高群体或潜在的中高群体……底层人其实不太关心南门航天,空间站这些事情的,人家一天到晚为了赚三千块而筋疲力尽,哪有心思关注这些玩意的。
这也是南门航天的广告业务做的一年比一年好的缘故。
而在一大堆广告之中,编号为CL04的六号重型火箭,也开始进入了发射倒计时。
三十秒!
十秒,九秒……五秒,直到最后的一秒。
随着指挥中心下达了最后的“点火”命令,涂满了广告,搭载了十多个不同企业LOGO的六号重型火箭的底部,开始冒出了火光,紧接着是腾起了大量的水蒸气。
二十一枚火箭发动机喷射出来的高温高速气流,接触到底部用来进行降温的巨大水池后,导致水池里的水瞬间蒸发,形成了巨大的水雾。
火光和水雾瞬间,就笼罩了整个火箭的地步,看起来彷佛巨大的烟尘一样……实际上那不是烟尘,只是水雾而已。
在二十一台C型朱雀发动机爆发出来的庞大推力,让CL04号火箭开始缓缓离开地面。
三枚捆绑的一级火箭,所爆发出来的巨大推力让这枚火箭的发射现场,看起来非常的夸张……足以让现场的每一个观看发射的人都屏住呼吸,并为这种人类航天技术的宏伟而感到震撼。
这可是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一千六百吨级的庞然大物啊!
其视觉效果可是非常震撼的,同时现场火箭发动机所爆发出来的巨大轰鸣声,也让人听了心情澎湃。
下方的诸多现场观众们目不转睛的看着火箭升空,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而诸多媒体记者,航天爱好者乃至普通游客们的各种摄影器材也是对着火箭疯狂拍摄。
一开始,CL04号的六号重型护肩上升速度比较缓慢,火箭用了好一会才彻底的超过发射塔的高度,然而随着火箭内的燃料持续消耗降低了火箭的重量后,火箭的速度也变的越来越快。
随着巨大的火光和轰鸣声,这枚六号重型火箭朝着天空笔直升起,越过五百米高度,一千米高度,然后是一万米高度。
很快,现场的人们已经很难用肉眼观看到这枚火箭的细节情况了。
只有使用跟踪拍摄的高清高倍数摄像机,才能把拍摄到相对清晰的画面。
这个时候,南门航天的官方直播间里,也是插入了跟踪摄像机的拍摄画面以及火箭上的监控画面。
在跟踪拍摄的高清摄像机里,其实现在只能看见一个巨大的光点,以及相对模糊的火箭。
倒是火箭内实时传输回来的监控画面非常清晰,可以看见火箭下方的三枚一级火箭持续工作,喷出巨大的尾焰,而尾焰之下,则是宽阔的地面。
就当外头诸多观众们观看这些画面的时候,众多的航天观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的持续工作并观测火箭。
他们使用雷达以及光电观测设备进行火箭的跟踪以及观测。
不仅仅有国内的多个航天观测中心,此外大洋上的多艘远洋航天观测船只也在紧张工作着。
唯独比较例外的就是,位于太平洋深处的南门航天公司旗下的海上回收平台,目前没有任何的工作,就在附近的一个岛国上的休整基地里进行休息并观看直播……这一次的六号重型火箭的发射任务是一次性发射,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回收,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回收任务了。
琼州岛,南门航天发射指挥中心里,南门航天公司的发射指挥技术团队正在紧张工作当中,数十名工作人员持续收集、整理从多个火箭监控测试平台里的数据。
和外部的大量人员看到的一片正常,祥和不一样,其实指挥中心里的不少人则是心情有些忐忑。
“琼州光学监控中心报告,光电跟踪设备正常,图像清晰!”
“遥感信号第三次测试正常。”
“天宫三号核心舱内智能系统报告,空间站零部件正常无异样,承受住了火箭发射初期的加速冲击!”
“南门远洋一号报告,雷达设备已经捕捉到CL04火箭,开始接力跟踪!”
“南门远洋二号已经准备完毕,预计六十三秒后进行接力跟踪!”
“智能发射系统反馈,目前所有数据一切正常!”
“三级警报,智能发射系统反馈,第十七号发动机于八十三秒出现推力小幅度衰减,推力为正常推力的百分之八十五,持续衰减中,疑是燃料传输系统出现错误,系统已经调节其他发动机推力,推力继续维持平衡!”
“智能发射系统拟定五秒后,关闭十七号发动机,加大其他发动机推力!”
“五秒,三秒,一秒,智能发射系统已经把十七号发动机关闭,其他发动机加大推力,整体推力继续维持正常!”
“南门远洋二号报告,已经监控到CL04,监控数据显示,外部姿态正常,速度正常,角度正常。”
“智能发射系统报告,受十七号发动机影响,一级火箭内燃料比预期消耗大于百分之一点三五,发射系统已经执行节能模式,改变飞行计划,空间站入轨时间预计推迟一分三十八秒。”
一旁的徐申学看着都有些紧张。
徐申学都这样了,而一旁观看发射的航天机构的一些专家们,则是更紧张了。
南门航天的火箭炸了不要紧……反正他们也经常炸。
但是上头的天宫三号核心舱,这玩意老贵了,炸一枚的话,哪怕南门航天旗下的航天保险公司会赔偿,但是这东西也没备份啊,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建造第二枚核心舱。
倒是一边的南门航天的负责人一脸轻松:“这很正常,我们采用的是多台发动机并联模式,硬件结构以及操控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偶尔一两台发动机是属于正常情况,而我们的智能发射系统对此有完善的各种对应计划,同时我们的火箭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失效一台两台发动机属于正常范围!”
果然,和南门航天的人说的一样,CL04火箭虽然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是依旧没能影响整个CL的火箭的持续爬升。
而外界诸多观看直播的观众们,所看到的都是一片顺利的样子,根本不知道中间还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随着CL04号火箭继续爬升,按照以往的发射任务,这个时间节点往往是到了两枚助推的一级火箭会先一步分离,然后返航,只剩下主推火箭继续爬升。
但是现在,为了把六十吨的大家伙送到近地轨道上,三枚一级火箭是采用一次性使用模式,所以它们继续爬升!
而过了几十秒后,出力更大,先一步耗尽燃料的两枚助推一级火箭这才和主推火箭分离。
“一号助推火箭和二号助推火箭分离,3、2、1,分离!”
“助推火箭分离成功,主推火箭继续爬升!”
“助推火箭调整航向,重回大气层烧毁,预定坠落在南太平洋!”
不久后,指挥中心的人员又道:“整流罩分离,分离成功!”
这个时候,火箭已经位于空气很稀薄的太空之中,空间站已经不需要整流罩的保护了,所以就会及时抛离整流罩,以减轻负重。
又继续飞行一百多秒后,这才到了一二级火箭分离的时候。
“主推火箭分离成功!”
“二级火箭点火成功,继续爬升!”
“主推火箭调整方向,重回大气层燃烧,预定在南太平洋坠落!”
这个时候,二级火箭以及上头搭载的天宫三号核心舱,距离地面已经非常高了。
这个时候,二级火箭上的真空发动机喷出来的尾流,和一级火箭上搭载的大气层发动机喷出来的尾焰是有明显不同的,因为真空发动机的喷口直径更大一些。
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就是大气层密度,在大气层内空气密度非常高,有大气压的存在,所以会压缩火箭发动机喷出来的尾焰。
而在高空中,因为空气非常稀薄,没有足够的大气压来压缩火箭发动机的尾焰。
空气密度直接导致了火箭设计中,需要为一级火箭和二级火箭乃至三级火箭选用不同种类的火箭发动机。
所以,看新闻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火箭发动机有常规火箭发动机以及真空版火箭发动机的区分。
随着二级火箭的真空板发动机点火,继续把已经有一万多公里时速的火箭继续加速,然后不断的爬升,前往预定的空间站的近地轨道……距离地面四百公里左右。
二级火箭持续工作了数百米秒,暂停了火箭发动机的工作,火箭进入了一段滑行阶段,以调整角度和航向,并节省燃料。
数百秒后,二级火箭上的真空发动机第二次点火,继续推动火箭爬升。
二级火箭上的真空发动机,继续工作了数百秒后,燃料接近耗尽。
此时,指挥中心里传来声音:“二级火箭发动机关闭!”
“关闭成功,火箭和空间站展开分离程序!”
“三、二、一,分离成功!”
分离后,二级火箭会利用最后一点剩余的燃料调整航向和角度,充入大气层,然后在大气层里进行燃烧,剩下的极少数残骸则是会掉入广阔无人的南太平洋。
但是,显然,已经没人关心已经完成了使命的二级火箭的命运了,所有人都关注着天宫三号核心舱。
此时,发射中心的诸多技术人员们仔细分析诸多数据后,指挥中心的负责人终于朗声到:“我宣布,天宫三号核心舱,成功入轨!”
“天宫三号核心舱智能系统正在进行自检!”
“系统自检完成,天宫三号核心舱各子系统功能完好,姿态良好,速度以及高度达到预期!”
“系统正在按照计划展开太阳能面板,空间站内置电力推进系统正在持续调整空间站姿态。”
历时约十分钟,重达六十吨的天宫三号核心舱终于成功入轨。
这个消息很快也被公布了出来。
“天宫三号核心舱,已经成功入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宫三号核心舱,将会按照预定计划展开各项测试以及科学实验!”
同时宣布的还有其他一些消息,包括后续计划。
这也引来了大量媒体的实时报道。
“航天机构宣布,半个月后,第一艘货运飞船将会发射升空并和空间站对接。”
“一个月后,载人飞船也会发射升空并和空间站进行对接!”
“三个月后,空间站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宫四号实验舱,将会继续由六号重型火箭发射升空并和天宫三号实验舱进行对接!”
“半年后,天宫五号实验舱将会发射并对接,届时,天宫空间站将会达到初步完成体,由三个核心舱室所组成,空间站净重一百八十吨,可以同时支持十名宇航员常驻!”
“南门航天公司正式宣布,公司已经获得为天宫空间站运输补给物资的任务订单,未来五年内,将会使用公司旗下的青龙货运飞船,采用五号火箭进行发射,为天宫空间站提供运输各类补给物资!”
“据悉,南门航天公司为空间站提供的货物运输价格,远低于国际空间站的物资补给价格,业内专家分析,利用南门航天公司的重复火箭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低成本优势,我国向天宫空间站的货物运输成本,仅有国际空间站货物成本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南门航天公司正式公布下一代航天飞机‘白龙航天飞机’,据悉,白龙航天飞机乃是集现代诸多科技技术的全新一代的航天飞机,运输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好。”
随着天宫三号核心舱的成功发射,一瞬间里,各大媒体里就多出来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航天相关的消息。
其中作为承担了空间站三大核心舱发射任务以及后续货运补给飞船任务的南门航天公司,再一次成为了全球瞩目的航天企业。
国内很多人,在当天的下午以及晚上的时间,都刷到了天宫三号核心舱以及其他相关的航天消息。
跳动视频这种短视频平台上,到处都是天宫三号核心舱发射的视频。
而在海外也同样如此……
业内方面,美国的NASA在官网上,发表了祝贺词:祝贺华夏成功将空间站送上太空,我们期待着未来的更多太空探索!
太空探索公司的老板马斯克,在社交网站上发推文:祝贺南门航天的再一次成功,他们拥有非常好的火箭专家团队!
欧洲以及日韩,甚至就连印度的相关航天机构,都是陆续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祝贺……在太空探索方面,其实各国里的航天机构在表面上做的其实都还行,平日里都是你祝贺我,我祝贺你。
毕竟太空探索在很多时候,代表的是人类整体,而不仅仅是某个国家。
而玩太空探索的,大多也是理想主义者居多,学术氛围更浓厚一些。
就比如徐申学自己吧,他花那么多钱,费那么大劲搞航天,可不是为了赚钱……这玩意根本不赚钱,反而还得倒贴进去不少。
哪怕南门航天公司,目前是去全球第一大商业航天公司,每年营收也有个几十亿美元,但是徐申学每年都得补贴不少钱进去。
只不过补贴的方式并不是以往那样直接砸钱,而是通过智云卫星那边的卫星网络建设,给予南门航天发射订单来给予间接补贴!
智云集团旗下的智云卫星,之所以三天两头往天上打一大堆的各种卫星,甚至还展开卫星互联网业务,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给南门航天公司持续输血。
不然光靠外部订单的话,南门航天的营收会更惨,亏损会更大。
而徐申学这种持续砸钱的方式,也是航天机构支持徐申学搞航天的原因之一,不仅仅给政策,人家还给各种技术支持,人才支持呢……为啥?借鸡生蛋啊!
一大群国内的航天专家们纷纷跑到南门航天里工作,外人可能以为他们奔着南门航天的高工资来的?
但实际上不是,他们都是带着各种研发任务来的……跳槽是假,借鸡生蛋才是真的。
他们一入职呢,就纷纷放开自我,开始各种折腾。
以往因为太花钱不敢搞,或者搞不了的各种项目现在也敢放开手脚去搞了。
反正有徐首富买单,放心大胆的搞研发!
再说了,徐首富的钱,那是不花白不花……
至于说搞出来的成果专利都是属于南门航天的,那也不打紧啊,反正都是国内的航天公司是高度一体化的,分你我其实没啥用。
别看南门航天是个商业航天公司,是徐申学的产业,但实际上航天机构依旧持有南门航天百分之四十多的股份呢。
要不然,南门航天公司,岂能承担空间站的发射任务以及后续货运任务?
很多外国的人都说,南门航天公司,说是商业航天呢,但实际上就是华夏航天机构里推出来的一个白手套……里头的诸多技术专家们翻一番履历,清一色的航天机构旗下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出身。
这也算是事实……南门航天里的很多技术专家们基本都是从航天机构旗下的各研究研究,企业里过来的。
要不然,也没其他地方可以找到这么多航天领域里的专家啊!
南门航天公司的出现,就是人家看徐申学能折腾,以往战绩又非常凶猛,干啥啥成功……同时还有钱,并且愿意把钱砸在航天这个没啥收益的天坑里。
说白了,徐申学的这种做法,其实和直接捐几百亿给航天事业也没啥区别……这种情况下,自然得支持一二。
所以,南门航天公司才能获得相关的批准,然后探索商业航天领域,并做出来了诸多的成绩,顺带也刺激了一波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
最近几年,也陆续有其他资本投资的商业航天公司成立,以研发重复火箭或其他航天技术呢,只不过大多技术还比较原始,暂时都没能获得比较大的成功。
倒是有不少创业企业,通过研发航天行业里的一些子系统,零部件等方式进入南门航天的供应链,然后获得创业成功。
南门航天的成功,不仅仅是自身的成功,更带动了整个国内的航天产业链高速发展,而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南门航天的技术快速进步。
对此,徐申学是感到很欣慰的。
持续多年的投入,今天算是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布局,后头就是按部就班持续的投入资源,然后等待开花结果了。
他很期待未来能够去火星旅个游,看看火星上的景色。
天宫三号核心舱的成功发射,以及持续的一大堆航天相关的消息,充斥着最近一周的各新闻平台。
而徐申学本人,则是在发射成功后就没有太多关注了,而是陪着家人继续在琼州岛的海边度假村里度假。
发射成功一周后,徐申学这才带着家人乘坐专机返回深城,开启新一轮的工作。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徐申学将会持续专注于S17系列手机的量产备货以及后续的发布会,上市工作。
虽然其他各种黑科技都很好,然而真正能够为智云集团,乃至整个徐申学产业链里带来巨大营收和利润的,依旧是S系列手机。
一款年营收突破两千亿美元,能够为智云集团带来数百亿美元净利润,同时强行带动国内一整个智能终端产业链,甚至半导体产业链的超级工业产品。
鉴于S系列手机的重要性,徐申学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高度关注S系列手机的相关情况。
当然,高度关注S系列手机是一回事,也不代表徐申学不干其他事了。
在正式召开S17手机的发布会之前,徐申学还准备在七月初的时候,举办一场专场发布会,用于对外发布价格低至十五万元的入门级机器人,以及高端机器人的新型号。
试图通过降低机器人的讲价格,用来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门槛,进一步扩充机器人的销量,进而带动整个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
但是这一次的发布会并不是智云集团的专属发布会,不仅仅发布机器人产品,还会加入小疆科技的大型无人机X14项目一起进行发布。
徐申学将会在这一场发布会上,向世人介绍全新的AI无人机和AI机器人的组合模式以及带来的生活、生产上的巨大变化。
他不仅仅要向世人宣布,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且不可阻挡。
更要向世人宣布,低空经济的时代也到了,同样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