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二由兵部尚书李靖出定襄道,李世勣出通漠道,柴绍出金河道,李道宗出大同道,卫孝节出恒安道,薛万彻出畅武道,凡六总管,共10余万人,统归李靖调度!
这年十二月,突厥突利可汗、郁射设、荫奈特勤等率所部投唐。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李靖率骁骑三千,夜袭定襄,破突厥军,颉利可汗大惊,迁牙帐于碛口!
李靖派遣间谍离间颉利的心腹。颉利亲信康苏密以隋萧皇后和炀帝孙杨政道降唐!
李世勣出云中,大破突厥军于白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
而到了这个时候颉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本来一手好牌被打的稀烂!
颉利逃往铁山。二月,李靖与李世勣会师白道,选精骑1万追袭!
唐军离突厥牙帐7里,颉利才发觉,乘千里马先逃,其众溃散,但是李靖怎么可能让其逃跑,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颉利可汗这个老儿抓住!
颉利可汗逃至沙钵罗设苏尼失处,唐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逼苏尼失擒送颉利!
颉利率数骑夜遁,匿于荒谷,苏尼失将他抓回,唐军至沙钵罗营地俘获颉利,苏尼失降唐,东突厥汗国亡!
自此唐朝拓地自阴山北至大漠!
李靖这一次直接把大唐的版图扩大了五分之一这么多!
也就是这一次李靖率领大军直接覆灭了突厥王庭,并且活捉了颉利可汗,古老突厥自此灭亡!
这就是是我们第一章说的,李靖率大军大破突厥活捉颉利可汗,捷报传回长安,整个都城一片欢呼!
为冬日的长安注入了一片强心剂,百姓欢呼,口口相传,准备等李靖大军回来的时候夹道相迎!
在这里呢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李世勣这个人了!
李世勣就是徐茂公!
“徐茂公”是民间艺人根据李世勣的形象杜撰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所以可以说他们是一个人!
《隋唐演义》和《说唐》等书中,将李世勣演绎为徐茂公,也就是瓦岗寨的军师,是一个半仙级别的艺术形象!
又因为李世勣字懋功,隋唐演义中也将徐茂公称之为“徐懋公”!
而李世勣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根据正史记载:李世勣,原名徐世勣,因为功勋卓著,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后面为了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把世字去掉了,才改作“李勣”!
李勣是唐初和李靖齐名的一代名将,但是在李二那里,李靖的性格更加耿直,更加得李二所喜!
李勣其一生军功卓越,破高句丽、东突厥。更难能可贵的是,李勣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韬武略、腹中有沟壑之人,真正的做到了出将入相的人!
李勣曾和苏敬等人共同编撰了《新修本草》一书,该书总共二十卷,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部药典,从这里就能凸显出李勣是一个上马能打天下、提笔能安世间的人!
因此,民间才会出现以他作为蓝本创作的艺术形象,也就是“徐茂公”,其意也是为了纪念这么个人!
而这时候降唐的突厥有十万之众,但是李靖把那些常年在唐朝边境的士兵筛选了出来!
李世勣看着表情凝重的李靖怎么可能不知道其所想是何事!
看着勣有点于心不忍,李勣察言观色是一把好手!
一路走来,越到边关地区,地上的骸骨越多,大风一出森森白骨铺于地!
十里黄沙无人烟,却是人骨凝于路!
有的观其形只不过是孩童罢了,看者不忍,听者落泪!
甚至到京观处李靖看着那有四五米高的京观,全是人头垒成的,更是迎风立于马背之上拔出了腰间佩刀怒吼道:“此次远征东突厥,拿不下颉利的人头来告慰这些无辜的在天之灵,某李靖就用自己的人头来告慰你们,诸位的冤魂定要用突厥人的鲜血才能洗去!”
说完转头看向大军!
“三军可看好了,这是我们的同胞,被人如此宰割,垒京观于这荒漠之上,你们可愿意?”
“不愿意,不愿意,不愿意!””士兵的这三个字响彻整个边关!
“随某杀穿它突厥王庭!”
“杀!杀!杀!”所有士兵举起手里的武器吼道!
十万大军的气势在这一刻达到了,这种带着满腔怒火的杀意就连吹过的风都要绕道而行!
也就是这股复仇的气势跟随大军突破了整个东突厥!
现在看着李靖把这上万人筛选出来李勣劝道:“将军,万事不能冲动,现在我们整个东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将军回去之日定会受到万民敬仰,不可行这自毁之事啊!”
“来时某曾经说过,要用这突厥人的鲜血为他们送行,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某不怕被人攻击,也不担心前程无光,某只想让他们去陪哪些荒野上的冤魂,我大唐子民不能喊冤上路的!”李靖面无表情的说道!
十万俘虏什么场景,满山遍野都是突厥人,李靖这次所带来的士兵都才十万!
而最前面的那一万人全是各个部落的士兵!
颉利可汗昂着高傲的头颅站在最前方!
虽然被捕,但是他依然是一代君王!
寒风吹过,颉利可汗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心里拔凉拔凉的,很是萧瑟!
目光涣散的看着大唐士兵在他突厥俘虏里面挑选着那些自己曾经的部下!
他不明白唐军这是想要干嘛,战台上的李靖,那个大唐的一代军神,这一刻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但是他已无心多想,自己现在都是阶下囚了,那还有什么心思去管别人啊!
这时候的突厥人早已经被杀得胆寒了,这时候一点反抗之心都没有!
大唐士兵把俘虏围在中间,这一刻怒火已经得到了释放站在外围虽然还是对这些突厥人恨之入骨,但是也遵循着一个士兵的准则!
只是心中有点遗憾,都还没杀够呢,突厥人就投降了,杀得那点人不及来时路上的白骨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