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13章 研发培养农作物
    第五百一十三章

    研发培养农作物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莫非你去过仙界不成?”

    姜涞突然凝眸看过来,眼中熠熠生辉!

    “这世上哪有什么仙界?”

    陈平安哈哈一笑,道:“殿下,懂得多了,自然就有了一定的长远目光,可以进行一些范围内的预测。”

    “如我所说的这些,我称之为科学,科学领域内,很多东西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例如燧发枪,既然它能将火药束缚在一根小小的铁管内,将弹丸炸飞、推出去!”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换成更大的铁管?比如可以把脑袋塞进去的大家伙!”

    “塞进更多的火药,换成更大的弹丸……殿下,你说这种超大型的枪,能打多远?这样的弹丸,能不能轰碎城墙、城门?”

    嘶~

    姜涞和众女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种想法,当真是……恐怖至极!

    她们怎么没想到?

    陈平安继续道:“还有船,它之所以能动,无非就是用船桨,靠人力拨动水面,以此进行往复运动,推动船不停前进罢了。”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能用别的东西代替船桨?”

    “只要能拨动水面就好了嘛!”

    “因此我就发现了两个东西,一个是类似于平时我们所见的水车,它既然能送水,是不是也意味着,能拨动水面?”

    “还有就是我们平日所见的风车,风吹动它,它就能转动起来,一直有风就一直动。”

    “那么,同样的道理,是不是一直有一个力让它不停地转动,它也能同样送出风?”

    “能送出风,放水里是不是也能送出水?”

    听到这,众女已经彻底傻了!

    这……还能这么搞?

    简直离谱到不可思议!

    听陈平安说来,好像每一种东西都极其简单,一点都不复杂。

    可就是那么稍微一变,或是改变该物自身,或是换个使用场景,竟然就能有如此惊人的作用?

    很快众女就反应过来。

    狗屁!

    根本不是做这些事简单,而是陈平安说出来简单!

    这,就是语言的大道至简!

    否则,怎么就陈平安一个人想到了,别人都想不到?

    恰恰,这也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所在!

    同时,姜涞也是明白过来,陈平安这是借此提醒她,工匠极其重要,必须要大量培养!

    “大量重用工匠,这就是你对未来的设想吗?”

    姜涞满脸复杂道。

    “不!远远不止!”

    陈平安摇了摇头,说道:“我要用的不止是墨家,还有农家、儒家、法家等。”

    “工农为基础,外儒内法以治世。”

    农家?

    好小众好陌生的词汇!

    农家与墨家一般,都是曾经百家争鸣的主角之一。

    而且还是九大家之一。

    可惜,上苍好像一直都很喜欢开玩笑。

    开劣币驱逐良币的玩笑!

    酸臭儒家当道就是如此!

    当然了。

    这年月的儒家,还没堕落到陈平安前世宋、明那种程度,但也已经有了这种迹象。

    等灭掉世家门阀,朝廷只能倚重科举出来的士人后,士大夫就将正式崛起,这方世界恐怕也终将走上陈平安前世王朝的道路!

    想要不让儒家当道,就得大力重用其他各个流派!

    这也算是变相掘儒家的根了!

    “工农为本,外儒内法么?”

    姜涞怔怔地呢喃着,心中震动不停。

    ……

    带着满心的震撼,众女回到了太子府,整整一天都没缓过神来。

    晚上。

    王公公突然到访,带来武帝的传召,让陈平安速速进宫商议政事。

    陈平安一听就知道,武帝已经有了决定。

    而且,看王公公的样子,武帝的选择应该有利于他!

    很快,陈平安就跟着王公公进入皇宫中,在御书房见到了武帝。

    “提升工匠地位的事,朕允了,但如何说服群臣,朕就不管了。”

    武帝一见到陈平安就甩了个皮球过来。

    陈平安暗暗翻了个白眼,心道:从来就没指望过你!

    武帝当政那么多年,最烦的就是那帮子朝臣,这是武功彪炳的皇帝统一的特点。

    因此,自然懒得为他不怎么在乎的工匠,去和朝臣们争辩。

    “臣定不负陛下重望!”

    陈平安心中腹诽归腹诽,表面上还是恭恭敬敬行礼应下。

    武帝微微颔首,而后问道:“知道朕召你前来,所为何事吗?”

    陈平安愣了一下,微微蹙眉思量起来,片刻后道:“如果臣没猜错,陛下召臣前来,应是新年财政预算一事。”

    大胤朝过年放假七天,今天是大年初三,初四就要上朝了。

    这个时候武帝把他找过来,大概率就是为了新一年财政预算的事。

    因为每年大抵都是这个时候,结算去年财政,并对新年财政做预算的时候。

    如陈平安前世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开局就是大明的一群核心高、官对账,以及做下一年的财政预算。

    可谓是开局就高能炸裂!

    如果和往年一样,武帝自然不需要特意召陈平安过来,让一群大臣自己吵,他当裁判就行。

    问题就是,今年与往年完全不同!

    多了几亿两白银的恐怖进项,也甭管去年超支多少了,全部抹了就是!

    但新一年的预算呢?

    武帝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各部各司肯定狮子大开口,漫天伸手要银子!

    毕竟。

    这可是几亿两啊!

    相当于大胤几十年的财政收入了,这是何等惊天的恐怖财富?

    这么大一块肥肉,别说寺当自己的私房钱……

    自然,武帝知道,这是不现实的。

    他敢这么干,别说世家门阀的代表官员了,就是清流也得喷死他!

    而陈平安也是知道,武帝叫他来,不是真让他给意见的,而是查缺补漏、统一观点的。

    事实上,一个真正文韬武略的皇帝,还真就不需要大臣处处给意见。

    大臣们更多是做到集思广益,以及做事的作用。

    武帝虽然更擅长武功,但文治倒也不差,只是相比起武功,文治显得不那么顶尖而已。

    因此,陈平安略一思忖,开口道:“想来陛下已经有想法了,那臣便说一说臣的想法。”

    “臣以为,预算第一应为工部、兵部,其次吏部、户部,再次礼部,最次刑部。”

    “此乃外朝各部衙预算,但除此之外,仍有一些大开支。”

    “如重建情报网,便需要投入海量金银!”

    武帝听完,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

    在他心里,兵部的预算应该是第一的,因为大战就要开启了,战争的耗费向来都是大的可怕,这一点武帝深有体会!

    但工部……武帝就有些不解了。

    “为什么工部排第一?”

    武帝质询的目光投过来。

    工、兵、户,这三部可都是陈平安在管着!

    陈平安正色解释道:“回陛下,因为工部今年要做的事很多,非常多!”

    “或者说,工部,以及工部中分出来的部衙,要做的事非常多!”

    “首先,是加大煤矿、铁矿的开采力度!”

    “其次,是加大各种兵器的研发、制造,以及农作物的研发培养。”

    “最后,是开设学堂,大力培养新型工匠!”

    “这每一样,都是耗费巨大,工部排第一,理所应当。”

    听完陈平安的解释,武帝脸色总算舒缓了一些。

    军备的研发制造,向来都是耗费巨大,武帝非常清楚一点。

    而开矿也是一点不差。

    最后是开设学堂,这一点武帝就不甚了解了。

    不过,还有一点武帝不甚明白。

    “研发培养农作物?”

    武帝满脸疑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