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2章 缺柴的问题
    第一百零二章

    

    缺柴的问题

    

    “轰!”

    

    立时间,朝堂炸开了锅,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谁都没想到,苏柏竟然会在致仕时,推荐陈平安当工部尚书!

    

    须知,这位老尚书乃是五朝老臣,资格老的可怕!

    

    如今更是致仕了,他的推荐,无论如何都没人敢无视!

    

    只是……

    

    怎么会这样呢?

    

    这位老尚书一生清廉,出了名的硬骨头、脾气臭,谁的面子都不给。

    

    怎么会在此时主动举荐太子的人?

    

    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不行!”

    

    姜郝脸色惨白惨白,霍然站出来道:“老尚书糊涂啊!陈平安一个阉宦,当上户部尚书,已经是开未有之例,岂能再身兼两部尚书?”

    

    姜郝心中快恨死苏柏了。

    

    老东西人都要走了,都不肯安生,还掺和朝中的事!

    

    苏柏却丝毫不以为意,淡淡道:“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陛下招贤令所表之意。”

    

    “何况,陈三师已经身兼三师,再同兼两部,又有何不可?”

    

    此时,不少人听到苏柏的话,才猛然反应过来。

    

    对啊!

    

    他娘的,这厮还是个太监来着!

    

    同时兼任太子三师就够离谱了,还要同时兼任两部尚书?

    

    姜郝气得想杀人,强忍怒气咬牙道:“老尚书此言差矣!”

    

    “既然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总该有才吧?”

    

    “这狗……这陈尚书何来老尚书口中的‘工艺匠造神乎其技’?难道就凭那几样哄女人的玩意儿吗?”

    

    姜郝这番话,得到了不少大臣的认同,纷纷点头不已。

    

    苏柏轻笑一声,望着姜郝道:“豫王怎知,陈平安只造了那几样东西?”

    

    “你……老尚书这是何意?”姜郝脸色剧变,顿时有种不妙的感觉。

    

    苏柏笑呵呵从袖子里取出两张纸,高举过头顶道:“陛下,此乃陈三师于半月前交给老臣的两则神物制造之法。”

    

    “一者名沥青,可补路、修路。”

    

    “臣凭此物,已经修好前往北方四城的路。”

    

    “一者名水泥,可筑城造房,坚不可摧!”

    

    “另外,太子殿下攻取下庐州城后,便是用水泥迅速加固了城墙!”

    

    此话一出,满朝再次震撼。

    

    鸦雀无声!

    

    所有人目瞪口呆地望着苏柏手中的两张纸,感到万分难以置信。

    

    就凭这两张纸,竟有如此神效?

    

    说句不夸张的,如果这是真的,这两个方法可以说泽被万民,可利万世!

    

    武帝贴身太监立刻走下来,拿走苏柏手中的纸,呈递给武帝。

    

    姜郝从震撼中回过神,眼中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死死盯着陈平安,恨不得将陈平安千刀万剐!

    

    又是新造之物!

    

    这厮哪来那么多稀奇古怪,神效惊人的东西?

    

    难道这死太监真是全能的不成?

    

    不行!

    

    自己不能输!

    

    至少不能让陈平安成为工部尚书!

    

    否则的话,工部、户部都落入姜涞手中,基本便可以与自己分庭抗礼了。

    

    这是他绝对不容许,更不愿见到的事。

    

    尚书省下辖六部,分别为礼、户、刑、兵、吏、工六部。

    

    其中兵部是被武帝死死抓在手中的。

    

    姜郝不要说染指,他连想都不敢想!

    

    其余各部。

    

    礼、户、刑、吏四部都在他手中。

    

    只有工部被苏柏这个五朝老臣捏着,姜郝死活插不进手。

    

    如今户部丢失,一旦工部也落入姜涞手中,姜涞就有了两个部衙,他则只剩三个。

    

    其中礼部基本可以无视!

    

    这让他如何能忍?

    

    姜郝脑筋飞快转动,绞尽脑汁道:“纵使如此,那又如何?”

    

    “诸位看看,他才多少岁?会些匠造技艺又如何,跟执掌工部有什么关系?”

    

    “若是匠造技艺好,就能当尚书,那我们也不用科举了,直接让匠造技艺最好的匠人来当尚书,岂不更好?”

    

    “总之,本王不认为他有足够的能力与经验可胜任工部尚书之位。”

    

    话音落下,姜郝阵营的大臣们,也纷纷开口附和。

    

    陈平安静静看着这群人表演,等他们说完了,才吐气一笑道:“豫王殿下怎么就肯定,我没有这个能力?”

    

    “你当匠人的能力,本王自然不敢否认。”

    

    姜郝不屑地讥讽一句,惹来一阵不大不小的哄笑,他继续道:“不过尚书这等一部主事,看的可不是什么匠造技艺,而是办事能力!”

    

    “自信可不是嘴上说说的,你想当工部尚书,总得做件实事给父皇和满朝文武看看。”

    

    陈平安一挑眉道:“哦?豫王殿下想怎么看?”

    

    “胡说八道!本王是让你证明给父皇和满朝文武看,可不是给本王看!”

    

    姜郝冷哼一声,才说道:“我大胤地处中原,自古便是繁华且乱战之地。”

    

    “无数年下来,林木早已伐尽,甚至不少地方群山连绵,却赤若土包。”

    

    “因此,每逢秋冬,我大胤便会被南齐以木材钳制勒索,损失甚巨!”

    

    铺垫了一番,姜郝才看向陈平安,眼中满是讥讽和得意。

    

    “若是你能够解决冬天缺柴的问题,本王不仅不再反对你当工部尚书,还要替大胤千万黎民感谢你!”

    

    “无耻!”

    

    姜郝话音刚落,姜涞便忍不住怒斥起来,愤怒地说道:“缺柴是中原一带困扰千年的难题,多少年来都无人能够解决。”

    

    “若按照你的要求,这工部尚书就永远不要立了!”

    

    缺柴!

    

    缺木材!

    

    这看似是十分简单而普通的问题,实则一点都不简单!

    

    若放在陈平安前世,肯定有无数人难以理解。

    

    没柴?

    

    上山砍就是了,漫山遍野都是,一文不值的玩意儿!

    

    可实际上真的如此么?

    

    在陈平安前世,那是解决了能源危机,数十年都极少有人上山砍柴的情况下,才有的葱郁景象。

    

    事实上,在古代除非是故意留下,否则很少会有多么茂密的山林。

    

    尤其是人口多看,还发生大灾的时候。

    

    人,就跟蝗虫没有丝毫区别!

    

    什么树枝、树叶啊,那是能填饱肚子的好东西!

    

    即使没发生大灾,人口稍微多一点,山上的树木也会迅速减少。

    

    中原多平原而少山丘,因此林木更难留存。

    

    每逢秋冬之际,整个大胤不知有多少人会冻死!

    

    即便是稍有积蓄之家,也不敢放开了用木炭。

    

    一个字:贵!

    

    因此,缺柴、缺木材的问题。

    

    或者说,能源危机,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都想解决的大难题。

    

    可惜一直以来都束手无策。

    

    “呵呵,太子皇兄误会了。”

    

    姜郝得意洋洋道:“陈尚书想身兼两部尚书,自然要让所有人心服口服,否则一般的难题,怎么体现得出陈尚书的能耐?”

    

    “再者说,本王观陈尚书神色,似乎很有信心嘛,怎么皇兄没信心吗?”

    

    “皇兄,你如此不信任陈尚书,岂不让人心寒?”

    

    “你……”

    

    姜涞气得说不出话,却也无从反驳。

    

    官位这玩意儿,一个萝卜一个坑。

    

    陈平安一个人居然想占两个,满朝文武谁都不会答应!

    

    想要身兼两部尚书,就必须拿出相应的手腕和能力。

    

    文武百官戏谑地看着姜涞和陈平安。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陈平安会知难而退时。

    

    就听陈平安突然笑道:“豫王殿下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我接了便是。”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