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良和张副将如蒙大赦,慌忙逃进了城内,等跟随在后面残余辽兵们却无法在第一时间全都逃回城中。
圆良察觉到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的下令立即关闭城门,但为时已晚。
因为,林远已经率兵趁势杀入了牧护关。
“关城门,快关城门!快啊……”
圆良焦急大喊,因为情绪过于激动,面容都隐隐有所扭曲变形。
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林远的军队已经如潮水般涌入了城内。
霎时,喊杀声震耳欲聋。
圆良和张副将见势不妙,只能再次选择弃城而逃,带着侥幸逃进城中的少许残余的辽兵,马不停蹄地向明州方向奔去。
连遭惨败,圆良的等人斗志早已消散殆尽,根本不敢再与林远硬碰硬。
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到明州,整顿兵马,等待时机再找林远报仇雪恨!
尽管他们心中充满不甘和愤怒,但更多的是恐惧和无助,耳边呼啸而过的冷风,仿佛都在嘲笑他们失败。
……
在圆良率领辽兵逃往明州之际,林远兵不血刃擒获了牧护关中辽军的,成功占据牧护关这一天险关塞。
这一壮举标志着此役的重大胜利,但林远知道这只是伐辽之战的开端,前方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和血雨腥风等待着他们。
毕竟辽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兵力雄厚,甲兵百万。
一旦北大营将士踏入辽境,辽帝耶律颜康必定会倾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阻击他们。
但即便如此,林远依旧毫不退缩,因为火炮的轰鸣在战场上响起的那一刻,便足以横扫辽军千军,完成了一次次令人震撼的降维打击。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匆匆奔入城头,径直向林远禀报。
“启禀元帅,牧护关已被我军从辽贼手中夺回,部分辽贼逃往明州,是否连夜追击辽贼?!”
“穷寇莫追,不必管他们。”林远收敛思绪,冷静地做出了决策,“今日刚夺得牧护关,暂且整顿防务,巩固战果!”
“传令下去,任何人胆敢违抗军令私自追击辽贼,斩立决!”
林远的声音坚定而威严,让人不敢有丝毫违抗之意。
“是!”
斥候应声而退,将林远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北大营的将士在一夜之间便将牧护关的防务整顿好了。
有的士卒忙碌地修筑工事,有的负责巡逻警戒,有的精心维护器械……
整个牧护关营地呈现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与此同时,辽兵中军营寨的末日已经降临。
在北大营和大东营将士们前后夹击之下,剩余的辽军残卒几乎陷入了绝境,无法逃脱被剿杀的悲惨命运。
邓成化率领的辽军精锐,在姚文昌和陆飞宇的围追堵截下,伤亡惨重,最终只剩下负伤的邓成化等寥寥数人逃出了包围圈。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辽军的惨叫声和北大营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
破碎的军旗,丢弃的兵器,无不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残酷。
……
第二天清晨。
阳光洒落大地,温暖的光线照亮了牧护关营地。
经过一夜的整顿和休整,营地焕然一新,士卒们士气高昂,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战斗的期待。
旗帜在微风中飘扬,发出猎猎声响,阳光洒在士卒们脸上,照亮了他们充满希望的眼中。
林远在帅帐中召集了众将和边博文等人,开始仔细清点战果,并论功行赏。
功曹捧着功劳簿,恭敬的躬身禀报,“启禀元帅,昨夜之战,我军斩首辽贼一万五千多人,俘虏五千余人,此乃大功,请元帅过目!”
话落,功曹双手将功劳簿高高举起,递到林远面前,仿佛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林远接过功劳簿,认真翻阅起来,上面所记载的每一行文字,仿佛都在诉说着这场胜利的来之不易。
其中,火炮营和连弩营的战功尤为显著。
毕竟火炮和连射弩对辽军造成的杀伤高达八千余人!
看完功劳簿,林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和欣慰,随即询问功曹,“我军伤亡如何?”
功曹拱手回答,“禀报元帅,我军伤亡千余人!”
话落,功曹不敢直视林远的目光,垂下了头,仿佛在为这伤亡的数字感到愧疚。
“我军竟伤亡千余人?!”林远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一丝自责之色,“看来本帅制定的强攻辽军营寨的策略,还是不够完美啊!”
话落,林远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露出对伤亡将士的痛惜和无奈。
“元帅莫要责备,我军的伤亡并非强攻辽军营寨的策略不够完美!”石开朗这时上前一步,拱手开口,“战争历来血腥残酷,有所伤亡在所难免!”
“况且我军仅以千余人的伤亡,就斩获了敌首数一万五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可谓是未损根本的大胜!”
这话一出,陆飞宇、姚文昌、朱庆生、孙山、黄鹏远等将领纷纷上前,言辞恳切地宽慰林远。
“石将军言之有理,元帅堪称用兵如神,无须因千余人的伤亡而自责!”
“昨夜辽军惨败而逃,若非元帅用兵如神,布置周密,我军岂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这些将领们心中全都对林远充满了敬佩和忠诚,希望林远能够放下对伤亡的过度忧虑。
尽管林远对北大营的伤亡感到深深的惋惜,但他也明白,伐辽之战需要大量的兵力投入,为了实现灭辽的战略目标,哪怕损耗一些北大营兵马,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毕竟相对于辉煌的战果,千余人的伤亡虽令人痛心,却也是战争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想到这里,林远眼中露出一丝无奈和坚毅。
“诸位将军的心意,本帅明白。”
“昨夜的战役我军确实获胜,这离不开诸位将军的奋勇杀敌以及紧密的配合!”
说这话的时候,林远眼中流露出感激之色,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传递着对他们赞扬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