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番外二十一
番外二十一
舒華原以為還要熬個幾年, 等自己大學畢業了,才能慢慢改善家裏的窘境。
可如今她還上大二呢,家裏卻已經過上了以前不敢奢望的好日子。
施愫愫給丈夫袁志高介紹恒久公司時說的條件, 不次于別的廠子的待遇,主管還會分兩間宿舍, 舒華聽着已經夠好了, 回頭還是不太敢相信。
然而事實卻是,施愫愫還是說的太保守了, 恒久公司給的待遇好的不能再好了。
袁志高去恒久公司後, 公司給他分配的崗位是恒久公司和林業總局下木制品廠合作項目的對接主管。
雖然這是個主管崗位, 對這個新鮮的沒聽說過的崗位, 夫妻倆都有些發懵, 很怕幹不好給施愫愫臉上抹黑, 或者讓她在阮靜秋面前不好交代。
只是一個月五十塊的基本工資讓夫妻倆實在割舍不了, 這麽多錢, 加上舒華每月十九塊五的補貼, 足夠一家人在燕城衣食無憂了。
至于績效獎金, 夫妻倆都給忽略了。
這會兒效益好的大廠才會有獎金, 一個月五塊十塊雖然很讓人眼饞, 可大廠裏上班是要熬資歷和工作年限的, 上班三年能漲到四十二塊工資線的都是極少數。
袁志高一參加工作就是五十塊的工資, 在大廠是不可能的, 如此夫妻倆都是滿意到不行。
等一家四口拿着行李來到廠裏給分的兩間臨時宿舍, 已經做好了克服艱苦條件的準備, 卻發現純屬想多了。
就是臨時隔出來的宿舍也比外面的筒子樓條件好, 屋裏寬敞通風,采光良好。
因為是三家共用, 公共廚房分了區域,每家的案臺邊都給接了自來水槽,衛生間竟是三家各用各的,裏面貼了瓷磚還接了水龍頭,洗漱洗澡都可以在裏面,幹淨又方便。
一家四口還沒住過這麽好條件的房子呢,裏裏外外看了好幾圈,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這樣的住房條件,讓他們一直住在這裏都沒問題,夫妻倆都覺着職工宿舍樓的條件也就是這樣了。
住過來了,兩人也就知道了廠子旁邊那麽大一片在施工的院子是施家和華僑何家合蓋的,施何兩家就是親如一家的關系。
說是外資的公司,施家在裏面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所以袁志高的工作根本就是施愫愫授意給的,這是多麽大的人情!
有好房子住,還有高工資拿,夫妻倆忐忑之餘,都想着這個工作一定要想方設法幹好幹出彩,既要保住工作,又要不辜負施愫愫的心意。
就這麽,袁志高開始拿出十二萬分的認真努力工作,雖然他只負責盯産品的質量,可因為是出口的家具,又看到跟着何小棠出入的徐寶蓉在學英語,袁志高覺着自己也有必要提高下水平,讓舒華在學校給他借來英語教材,忙完工作和孩子,他就全力以赴學英語。
何小棠知道後對袁志高大為贊賞,知道他沒有收音機,還送了他一臺小收音機,讓他跟着收音機的英語節目學能快一些。
為了不耽誤袁志高工作,舒華在燕大附近租了間三塊錢的小間母子三人住着,讓兩孩子跟她在燕大那邊就近入學了,等禮拜六日的時候母子三人再來廠子這邊和袁志高團聚,一家子改善生活。
施愫愫那陣子忙得飛起就沒顧得上,是羅家三個孩子都上學了,她一下想起忘了問舒華這邊了。
施愫愫又幫着給袁家倆孩子安排到了林業子弟小學和林業托兒所。
而這邊袁書佳和袁書文上下學也不用袁志高操心,羅勝利的自行車一前一後帶着袁書文和姚安,羅先紅後座上坐着袁書佳,邵征和羅前進互相帶着護在邊上跟着,分配的才好呢。
倆孩子每天像兩只快樂的小鳥一樣,一反跟着舒華在燕大那邊上學時的怯懦,變得越來越開朗大方。
放學後,兩孩子還會跟着去施家大宅,袁書佳和姚安同歲同班,就約在一起寫作業,五歲的袁書文雖大兩歲卻葉端端最想投,兩人一起紮在工房裏,不到袁書佳來拖他,他根本不帶自己出工房的。
在施家大院裏,每天都會給孩子安排點心和牛奶喝,一個月下來,原本黃瘦的孩子就變白長肉長高了。
開始舒華和袁志高實在不好意思,幾次想攔着孩子別去,還是邊上徐寶蓉媽田美芬和兩人說,這些都是施家真心實意願意給的,她也天天領曹思甜過去玩兒,讓夫妻倆別弄那麽生分了,要是過意不去,袁志高好好工作回報比啥都強。
夫妻倆記在心裏,又沒有了後顧之憂,此後袁志高更是一心投在工作上,出口家具那塊兒的相關工作基本不用何小棠分神了,袁志高帶着幾個下屬給一切工作做得有條不紊的。
一切都是那麽另人滿意,夫妻倆再沒額外的想法了。
等到袁志高發工資拿回家後,舒華對着發下來的八十八塊工資反複左右的看,看着工資條上清清楚楚的寫着,基本工資五十塊,獎金三十塊,餐補八塊,不會有錯。
而這好像還不是全部,袁志高說他當時被這老些錢驚到了,所以沒留神聽。
後面隐約聽到強子他們說了一嘴,年底公司還會根據工作成績下發獎金,工資加上獎金一年不會低了一千二百塊。
一個月收入有一百二十塊的四口家庭在燕城什麽水平?絕對是高收入家庭了。
夫妻倆對視半天,呵呵傻笑着互相掐了對方一下,又哭又笑的,百感交集。
農村插隊的十年,那些苦那些累,若是先苦才能有今天這樣的甜,那一切都值了。
然而,這還只是開始。
六月的太陽很足,新建好的職工宿舍樓到月底就晾幹了,不用等到七月,廠裏通知可以收拾收拾入住了。
跟後勤主任關大姐拿了鑰匙,袁志高帶着舒華和倆孩子去看房時,一家四口其實很不舍得現在住的地方,對新家實際沒那麽向往。
等上了二樓開門進去,一家人都此起彼伏地“哇”着,別的啥也說不出來了。
說是兩間的宿舍,實際是兩間半,那半間是廚房和衛生間。
廚房和衛生間都貼着瓷磚,都帶上下水,廚房還帶廚櫃和案臺。
房間裏也是,生活所需的家具一應俱全,新穎簡潔的款式,袁志高一眼就認出是這陣子木制品廠加急趕出來的那批。
當時還猜是哪裏訂的這麽些家具,竟是自己廠裏給職工配的。
這樣的單位,這樣的待遇,這樣的為職工着想,又怎麽會不為之下死力工作呢。
搬進新家沒多久,學校裏就放了假,舒華就找施愫愫說她不要工資,廠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假期她可以幫着分擔一下。
正好護膚品三件套要上馬了,徐寶蓉說人手不夠,天天跟施愫愫要人,施愫愫也不客氣,就讓徐寶蓉給舒華拉走幫忙去了。
還有個不要工資的谷麥穗,也叫徐寶蓉給征用了。
不過不要工資是不可能的,施愫愫早和財務交代過了,施萍萍那裏已經給舒華和谷麥穗錄入了。
和舒華夫妻差不多,關大姐羅大哥夫妻和徐寶蓉也對眼下的工作和生活再滿意沒有了。
三個人來後都沒問過工資多少,就一頭紮進了工作裏。
想法也差不多,覺着萬事開頭難,他們這些親戚朋友就得不計得失的幫施家給第一步邁好。
施家好了,他們自然會跟着起來。
都做好了要和施家共進退,拿自己這些年攢的錢貼補日子的準備。
有幾次阮靜秋拉着三人要說工資的事兒,無奈三人一個比一個會躲,想着都是自家人一樣,等發工資時逮着一起說了也一樣,阮靜秋也就沒再提。
之後點心房大賣,加工廠裏訂單接不完,哪有什麽開局困難模式,關大姐夫妻和徐寶蓉才知道想多了。
不過還是誰都沒想工資待遇的事兒,施家好了,就不可能虧待他們,他們反而要擔心拿的要比付出的多,所以都更加投入到工作當中。
真的當公司是自家的一樣,盡心盡力地幹好每一件事。
點心房和廠裏都是六月一號開始開業開工的,所以公司定的是每月二號發工資。
羅大哥,關大姐,徐寶蓉,還有袁志高幾個都是五月中旬就來工作了,而強子那幫更早,五月初就開始跟着忙活了。
所以等到六月中的時候,施萍萍這邊單獨給這些人核算了工資,先發一個月工資給這些人過日子,下回就要等七月二號跟着公司大部隊一起了。
主管的工資目前分了三檔,都是按兩部分來的,月工資加獎金和年終獎。
最基礎一檔的是基本工資加獎金六十八塊,年終另有根據各人工作績效來的獎金,當初跟着姜大哥的那幫小弟大部分都是拿這一檔工資。
第二檔是基本工資加獎金八十八塊,年終另有根據個人工作績效來的獎金。
強子,袁志高,關大姐,佟春芳,施常琴這些中層主管都拿這一檔工資。
第三檔比前兩檔多出很多,基本工資加獎金足有二百三十八塊,年終另有不低于全年工資的獎金,這是公司高層主管一檔的工資,目前只有羅大哥和徐寶蓉兩個人能拿到這個待遇。
還有顧岚,葉行兩個被抓壯丁業餘打零工的也有工資。
顧岚是一個月五十塊錢。
葉行有技術支持,現在可是久美護膚品的技術開發部長,所以同樣是打零工,拿的卻是中層主管的高工資,一個月八十八塊那一檔的。
上着學就拿上高工資了,給顧岚和葉行美得不行,也滋潤的不行,回到家裏頭都昂得高高。
葉千裏和顧濯夫妻都沒眼看,先後悄悄和施愫愫學話,說這倆拿上工資了,家裏都快裝不下他們了,讓施愫愫盡管給兩個用起來,可少回家嘚瑟吧!
羅大哥,關大姐,徐寶蓉三個卻拿着工資愁得不行,真是怕什麽來什麽,這比他們預估的還要誇張的多。
第三檔的工資最低一年也有五千七百一十二塊,想也知道,在公司發展這麽順利的情況下,年終獎就不可能按着最低标準來,那樣會有多少?
就算是羅大哥這個販過多年私貨的,都覺着太多了。
原來在陵水的時候,他最掙錢的時候就是和施家合作賣點心那兩年,一個月點心收入二百六十塊,再加上別的一個月五七八十不等,他還有五十一塊的工資,關大姐一個月也有三十五塊工資,夫妻倆一個月有四百多塊錢了,那兩年真的狠攢了一大筆錢。
等施家走後,點心錢掙不到了,工資外又回到了月入五七八十塊了。
也是因為落差太大,允許私人經營後,羅大哥才想去會寧找找機會,只要能月入三百多塊,他就心滿意足了。
可現在是什麽?加上關大姐的,就是拿最低的年終獎,夫妻倆一個月都有五百七八十塊錢了。
徐寶蓉就更不知所措了,這麽多錢,她憑啥呀!
只是這事兒根本由不得他們,阮靜秋和何小棠就說這是全體股東一致通過的,嫌少了可以提,嫌多了就沒辦法了,還是盡快适應吧!
能咋辦呢,三個人只有更賣力的工作了,都飛快地成長起來,給各自那攤子主抓得明明白白的,股東們只管着大方向就行了。
何小棠看在眼裏,回頭都要跟何廷舉感慨,施家待人真誠,結交下來的人也都是實誠的,羅大哥三人真的給公司出大力了。
何廷舉趁機就教何小棠什麽時候都要當施家是一體的,他走了,施家就是何小棠的娘家和倚靠。
何小棠笑得甜甜地答應着,想着等何廷舉知道她要嫁到施家時會是什麽表情!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