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瑶带着弟弟搬进安乐宫后,就有些乐不思蜀起来。
若非有蝉衣和蝶衣三五不时的体型,让她记得要到东宫给太子爹问安的话。
她指定会把人给忘到脑后去。
无他,
搬出来自己的住的小日子,实在是过于美好。
再不用担心去个花园都能碰到太子爹的嫔妾们有意无意的会和她相遇,不管是单纯的刷好感度,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还是如吕婵那般有着不可见人的目的。
阿瑶不是不能应付,但太麻烦了。
如今自己搬出来,这日子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再不用见她们。
即便是定时的回东宫给太子爹请安,也不用到后院,直接在前院就行了。
可是能省不少心呢。
而且平安也被她带了出来,一些人连阿瑶这个没有继承权的女儿都容不得,更何况是平安这个太子的嫡长子。
对她们来说更是靶子。
如今搬出来,她们即便是有万般的手段,也都要给她消停下来。安乐宫即便是靠近太极宫,那也是在后宫之中。
而如今,
这个后宫的主人,是盛元帝。
不是太子。
所以太子的那些嫔妾们,手在东宫深的长一点,根基深一些都没事。但若是想把手伸到后宫里,就要好好的掂量一下自己的本事。
这手伸太长的话,一个不小心,可是会被人折断。
所以便宜爹的那些女人,在阿瑶搬到安乐宫,鲜少回来,即便是回来给太子请安,也是在前院,后院是一次都没来过。
是有人觉得可惜,但也只是可惜。
横竖现在时间还早,倒不如先放到自己身上。
即便是想要争,也要有本钱才行。
不过也有人不甘心,那就是吕婵。
阿瑶搬出东宫对她来说影响是最大的,不过事情已经到这里,她也无可奈何,她的心里还有些怀疑阿瑶是不是同她一样,是重生之人。
毕竟上辈子压根就没有阿瑶搬出东宫一说。
这安乐宫也是六公主到了年岁,撒娇卖痴,又有郭皇后帮衬,归了她。
只是她如今人见不到阿瑶,即便是心里怀疑,也只能怀疑。
甚至因为有这个怀疑,她还消停下来。除了见不阿瑶之外,一时无法证实自己的怀疑,再有就是她怀孕了。
说起来她进东宫也有大半年的时间。
打从进东宫,她就开始调养自己的身体,想要在新太子妃进门之前,生下自己的孩子。
努力了这么些时间,如今终于有孕了。
这不就消停下来吗?
要知道,孝惠太子妃去世后,这还是东宫传出的第一桩喜事。
不但太子欢喜,就连盛元帝知道了,也是高兴,赏下不少东西,还亲自下了圣旨,把吕婵的位份。
从承徽晋升为良媛。
东宫的其他人见了。自然是羡慕,一时间,太子开启了自己的幸福艳遇日子,东宫后院里也飘起了一股药味。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太子妃曹氏进门了。
虽说娶的是继太子妃,但更是太子大婚,这婚礼不可谓不盛大。
不说东宫之中一片红,就是后宫之中也挂了不少的红灯笼,盛元帝更是额外的下旨。
让太子妃的喜轿子是从从贞仪门而入。
要知道这贞仪门,虽说使用率不高,但它却有特殊的含义,那就是历代就只有迎娶皇后的时候,这贞仪门才会大开。
要知道,就是孝惠太子妃入宫的时候,贞仪门都没开。
所以如今满京城都在盛传,盛元帝是如何看重这位新太子妃,荣安伯府和越国公府,都觉得与有荣焉。
只是新太子妃曹氏如此得到盛元帝的看重。
对东宫的嫔妾就不大友好。
不少人的牙都快要咬碎了。哪怕是一向都有些怯弱不争,得过且过的卫承徽,心里都生出一丝烦躁,更何况其他人。
但不管她们到底是什么想法?
新太子妃进门。
这第二日,
东宫中所有的嫔妾连带着东宫的孩子,全要去正院拜见新主母。
阿瑶和平安这个搬出来的孩子,也不能例外。
这一日,
阿瑶带着平安,是卡着点到了。
正院太子妃陪嫁而来的宫女,看得出来,是细心调教过,对她们的态度也很恭敬。
上茶,上点心还有水果,礼节上是丝毫不差,哪怕是没有品级的两位娘子,都没有半点不周到的地方。
就是有一点。
这时间都到了,太子和新太子妃都还没有出现。
又等了一盏茶的时间,阿瑶都有些不耐烦了。
这新太子妃的脾气倒是大。
就在她考虑要不要走人的时候。
总算是有人出来了,据她自己说,她叫抱琴,是太子妃的贴身宫女。
“太子妃想要见一见府里的小主子,烦请各位多等一会儿。”抱琴柔声开口说道。
只是语气柔,但说出口的话,却让其他人变了脸。
她们都知道,这是新太子妃在给那些嫔妾们下马威。
诸如杨良娣,还有吕婵,那都是稳稳当当,脸上不起半分波澜。至于其他人,有人不安,也有人不满。
“太子也是同意的。”抱琴扫了一圈后,又慢悠悠的补了一句说道。
新太子妃乃是东宫正经的女主人,又得到盛元帝的看重,她的话,让她们这些嫔妾们,本来就么有置喙的余地。
更何况如今太子也同意了。
阿瑶牵着平安的手在前,后面跟着元唐,元庆以及元玲。
内室里。
阿瑶见到了太子妃,一身大红色的衣裳,梳着繁琐的飞仙髻,簪着的也是一整套的红宝石。
可以说,怎么喜庆怎么来?
不过这些奢华之物,并没有让新太子妃看上去庸俗,反倒是衬着她明艳不可方物。
而这位新太子妃生的也好,眉若翠羽,露出的一小节皓腕,欺霜赛雪。即便是坐在那里,也能看得出来,身形高挑,端庄肃穆。
阿瑶不由自主的就把她同母妃对比了一下。
发现两人虽然容貌不同,一个是明艳动人,一个柔美婉约,但气质上倒是有些类似,都是那种端庄大气的。
只是母妃她看着更娴静,性情上也更加圆润和气。
倒是这位新太子妃,自带一种肃穆,有种教导主任的气息。
阿瑶默默的想到。
身为长姐,自是以阿瑶为首,带着弟弟妹妹,给太子妃请安。
“见过母妃,颐安福康。”
阿瑶一开口,身后的弟弟妹妹,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太子妃自然不会为难,抬了抬手人,让他们起身。
改了口,收了礼物。
这认人也就过去,可以说接下来就没他们什么事?
“爹爹,母妃,儿臣还有功课未完成,和弟弟就先回去了。”阿瑶有点不走心的找了个借口说道。
太子也了解女儿,知道她这是不想呆了。
倒也没为难。
毕竟接下来确实没她们什么事,点点头,温和的开口说道:“嗯,回去的路上小心一些。”
“爹爹放心吧。”阿瑶笑盈盈的开口说道。
又福了福身,便带着平安离开了。
太子妃把这一切看到眼里,心里是有些惊异太子对阿瑶的态度,很是亲近。
宜城公主受宠的事情,她在家里的时候,也没少听说。不过到底只是个公主,再怎么受宠?也是动摇不了自己的地位。
不过心里知道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而且相对于宜城公主来说,倒是安康小郡王对她的威胁更大。
他是太子的嫡长子,又是不足月而生,听闻是个病秧子,时不时的就传出病重的消息。
不过今天亲眼见到,
太子妃觉得,传闻果然是不可信。
这安康小郡王虽然看着是比寻常孩子瘦弱了一些,唇色也有些发白,不过这精神头却不错,看着压根就不是病怏怏,随时都能过去。
意识到这一点,太子妃的心有点沉。
毕竟她考虑的这些事情,那都是好久之后的事情,眼下对她来说。还是东宫中太子的嫔妾重要,还有就是她要尽快的站稳脚跟,也赶紧生下自己的孩子,才是正事。
这么一想,
太子妃心里的那点沉重,很快就丢开了。
对着自己另外的心腹大丫头,使了个眼色。
又对太子说:“殿下,我们也出去吧。”
太子点了点头。
太子妃扶着贴身大宫女的手,走出去,正式的开启自己在东宫的生活。
……
新太子妃的进门。
她是个什么性子?又做了什么事?对东宫里的人,又有什么影响?等等之类的事情。
不过这一切都和阿瑶没关系,她只需要照顾好平安,其他的都不叫事儿。
阿瑶很快就恢复了自己以往的日程。
便是她再回东宫给便宜爹请安,也没什么不同。
太子妃那边,三次里去一次,做一下表面功夫就行了。
至于对方会不会不满,阿瑶表示这不再她的考量范围内。
她只知道,太子爹没吭声,皇爷爷那边也没表示。阿瑶就知道,他们是默认了。
时间走的那叫一个飞快。
尤其是养孩子的时候。
阿瑶刚来的时候,平安才出生没几日的时间。转眼间,平安就会走了,会说话了,会跑了,更会闹腾了。
很快就成了一个少年。
十三岁的平安,身形虽然依旧瘦弱,但却已经没了病弱的样子,像是一根青竹,身姿挺拔,青翠如玉,面容清隽,虽年纪还不大,却已经有了自己的风姿。
阿瑶看着如此的平安,心里的成就感,那不是一般高。
这可是自己一手养大的。
距离新太子妃进门,已过去十一年的时间。
如今东宫之中,哦,不对,应该说是后宫之中。
盛元帝在三年前驾崩。
太子顺利的登基,年号,盛景,称盛景帝。
尊嫡母郭皇后为皇太后,从朝阳宫搬入寿宁宫。一应的兄弟也有所分封,至于前朝那边的省钱,也有了不小的变动。
当然了,
若说最热闹的还是后宫之中。
追封已逝的孝惠太子妃为孝惠元皇后。
现任太子妃曹氏为皇后,正位朝阳宫,宫中的其他嫔妾,位份最高的便是生了皇长子的杨良娣,如今已经是杨淑妃。
至于其他的,吕婵封了荣华夫人,还有一位荣珍夫人苏氏。
有生了皇次子的卫承徽封安妃,生了元玲的苗昭训封静妃。这便是几位高位份嫔妃,余下其他嫔妾,位份最高的是和吕婵同时进门的石昭训,是正三品的贵嫔,居一宫主位。
其他妃嫔,多半都是从四品或者正五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