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坤奖
    林南并不在乎名字这类小事,急切地询问:“打火机是谁发明的?”

    “是火柴厂的管事,袁河。”

    “他……”

    林南点点头。

    如果是他的话,也不算太奇怪。

    研发院最早研制出来的火柴,有一两寸长,简直就是个小火把!

    袁河便是火柴项目的负责人,林南让他把火柴小型化,他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更新换代,终于有了现在的火柴。

    之后,他也一直在研究,新型的点火方式,只是后来林南没再关注过他。

    结果没想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相比起火柴,打火机更便捷,也更适合不同环境下的使用。

    而且现阶段,制造这种机械结构的打火机,并不难,完全可以大规模生产,成为大坤村新的盈利产业!

    只是,在打火机和螺丝中,如何评选大坤奖……

    林南也犯了难。

    都那么出色,确实很难选啊。

    从长远的角度看,自然是螺丝的发明,更有创意。

    但从短期内带来的效益上,打火机的发明,则更胜一筹。

    正当林南纠结着,是选螺丝,还是选打火机时……

    耿顺继续说道:“除了打火机之外,咱们印刷坊的魏毕,也研发了一样新玩意儿,叫做活字印刷。”

    “啥?”

    林南瞪大眼睛。

    “活字?”

    他看着耿顺,满脸惊讶。

    “是的,咱们目前使用的雕版印刷,用完一块雕版后,就不能再用了,但魏毕发明的这种活字印刷术,可以重复使用不同的文字组合,节省了很多成本,也大大减少了制作雕版所需的时间。”

    似乎担心林南不懂活字印刷术的重要性,耿顺补充说明:“我和魏毕估算过,若用活字印刷术,咱们印刷坊的产量能翻一番,一年能省下上千两银子!”

    林南心跳加速。

    活字印刷术,他当然知道它的重大意义!

    这就是印刷史上的巨大革新!

    “还有吗?”林南满怀期待地看向耿顺。

    感受着发明创造的爆发,他非常好奇。

    “有!”耿顺毫不迟疑地回应,“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宇县的黄公子发明的指南针,那玩意儿虽小,却能指引方向,无论怎样转动,始终指向男方。”

    林南激动不已。

    “还有小刘村的刘怀三发明的播种机,将播种和耕犁完美结合,只需将种子倒入箱内,耕地同时种子会自动撒落,播种速度达到以前的三倍!”

    “还有咱们武器坊的孟玉,他在研究炮弹时思考能否做得更轻,就像箭矢那样,于是发明了尾部喷火的箭,现在射程可达五百步之远!”

    “对了!还有咱们村子的周大夫,他受到你曾缝合伤口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开膛破肚的治疗方法,还有一种他称作麻沸散的汤剂,人喝了之后很快失去知觉,手术都不疼。”

    听着耿顺的介绍,林南从惊讶到震惊,嘴巴久久未能合拢。

    这些全是他未曾参与过的,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伟大发明!

    林南吞了口口水。

    此刻,他也陷入了抉择之中。

    因为每个发明都值得获得大坤奖。

    真难选!

    然而,耿顺的话还未结束。

    “还有一个令人惊叹的发明,我认为该获此殊荣!”

    他眼神热切地盯着林南,情绪十分激动:“相信你会觉得不可思议!真的,你绝对想象不到!”

    “是什么?”

    林南急切追问。

    能被耿顺这般重视的发明,必定非凡。

    “远视镜!”

    林南差点喷出嘴里的茶水。

    “林兄,你先别急,你还不清楚那是什么,有多神奇,我先跟你解释!”

    林南摆手:“不用了!我知道!”

    “远视镜,不就是望远镜吗?”

    “望远镜和火石打火机一样,原理都不复杂,都是用现有材料就能做出来的。

    只是他真没想到,竟然有人能造出来?

    看来当初的想法,果然是对的!

    这个世界上,不缺少千里马,只差一个伯乐,一个机会!

    “呃……我给带来了。”

    耿顺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单筒望远镜,递给了林南。

    “东家啊,你肯定不知道,这远视镜的奇妙之处,用它看远处的事物,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虽然夸大其词,但至少能看几十里路。”

    耿顺还在说着,林南已经拿在手上,看了起来。

    刚一瞧,林南就倒吸一口气。

    还真是!

    透过玻璃窗,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外头,几里外的人脸,清晰可见。

    只是……

    “倒着的?”

    林南看向耿顺。

    望远镜的画面,是颠倒的。

    耿顺挠了挠头:“我正要说呢,这也是远视镜的最大问题,不知为何,看什么都颠倒了。”

    林南笑了:“这个好办。”

    “什么?”

    耿顺一愣。

    他身后的张大彪立刻问:“东家,你能让它变正吗?”

    林南看着张大彪。

    耿顺赶紧解释:“这远视镜是张管事发明的。”

    知道是张大彪发明的,林南点点头。

    “不错,很棒!”

    张大彪是玻璃作坊的管事,在烧制玻璃之余,能有此发明,实属不易。

    “解决方法很简单!你这望远镜用了两片凸透镜,只需再加一片凸透镜,图像就能正过来。”

    张大彪瞪大眼珠。

    就这么简单?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耿顺更是惊讶地看着林南。

    本以为远视镜的奇迹,会让林南惊讶,却没想到,林南竟全懂!

    耿顺激动地说:“我知道大坤奖,该颁给谁!”

    “谁?”

    林南好奇地问。

    “你呀!”耿顺兴奋地说,“无论是白糖、造纸术还是其他发明,都有资格获奖!更别说你还发明了炸药、大炮、蒸汽机……大坤奖非你莫属!”

    “对呀。”

    “论发明创造,谁能比得过咱东家?”

    “是啊,东家发明的东西太多,酱油、腐乳、黄豆酱,那都是我最爱吃的!”

    “还有咱东家构思的龙骨水车和改良的耕犁,这些都是造福百姓的宝贝!”

    “大坤奖理当归东家!”

    周围大坤奖评审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赞同,都认为林南该得奖。

    林南苦笑不得。

    听他们这么说,自己获奖,确实无可厚非。

    可自己不过是个搬运工。

    张大彪、孟玉、麦昆……他们才是真正的发明家!

    别说自己获奖,自己心里过不去。

    “好了,别争了。”

    林南急忙说:“这事儿我来做主,我知道大坤奖该给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