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叔,您这几天帮我砍些木头和竹子来吧。”
今日丰耕县赶集,林宝初一大早就上街去,找卖柴的人。
地牢旁边的葡萄园,葡萄藤已经长出第一片叶子了。
她要木头,是准备搭葡萄架的。
“成成成,小夫人想要啥样的木头?”柴老头二话不说就接下这活儿了。
“我要一丈长,如腿粗的木头,大概要五十根。”
“要这么多?”柴老头吸了口凉气,“那得好几天才成。”
林宝初也不急,“没关系柴叔,您砍得了多少就扛多少来,放在衙门前门旁边那块地就行。”
柴老头第一次接这么大单的生意,惶恐的同时又感激不已。
连连向林宝初保证,“成,小夫人放心,我一定替你办好这事儿!”
“对了。”
林宝初叫住柴老头,“柴叔,您知道乡里谁家会搓麻绳吗?我还想要一些麻绳。”
“麻绳?有啊有啊,我那大儿媳的娘家就是干这个活儿的!”
柴老头高兴坏了,进城一趟,他就拢了县衙的两单生意。
回家说出去都有面子。
“小夫人你要多少?我回去就让我家大儿媳回娘家去给你搓。”
“嗯……”林宝初想了想,“手指粗细的麻绳,我先要个两百斤吧,普通的细麻绳,我也先来二十斤。”
粗的麻绳,她是用来搭葡萄架的。
本来想用竹子搭,可葡萄框架之间的距离长,用竹子的话,容易从中间断裂。
还不如麻绳耐用。
至于细的麻绳,她是用来做册子的。
扶贫马上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需要大量的纸张和麻绳。
林宝初订完柴,又去了程书益的书铺一趟,把他店里的所有空白册子和纸张,全都包圆了。
加上县衙户房里库存的纸张,大概勉强够用。
……
县衙。
沈戟这几天,早上天不亮和晚上吃完饭后,他都在忙着挖坑。
利用早起和晚睡的时间,还不耽误挖池塘。
前院挖一个,后院挖一个。
后院那个比较小,他只用了两天就挖好了,这会儿正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把土晒干、晒硬。
林宝初去了一趟山里,捡了些花岗岩和白云岩回来,把石头烧成石灰。
在坑里撒上大量的石灰打底、消毒,再在上面铺上一块大木板,在其中一个角留了排气孔后,用土覆盖。
这个坑,下面就是一个简易化粪池,上面就是平地。
等周围栽上小树、再种几盆花,就不会闻到气味了。
至于茅房,青砖太贵了,林宝初还是打算搭竹排屋。
即通风又好看。
“林姐姐。”
赵佳儿从篱笆院进来,看到在菜地的尽头处,林宝初和沈戟正在铺茅草。
今天两个茅房都在收尾,把茅草铺上就能用了。
林宝初把手里的一捆茅草,用棍子挑给沈戟后,才回头。
“佳儿,怎么样?都通知大伙儿了吗?”
赵佳儿一如往常的内向害羞,点头轻声答:“都通知了,大伙儿明日就来。”
“正好,我们今儿也完工了。”
当初说好的,扶贫工作月休八日,林宝初修建茅房的这几天,就让大伙儿把之前的休息日休了。
明天之后,就是新的阶段了。
翌日一早。
扶贫小分队准时来到衙门集中。
经过这二十余天的经历,大伙儿都颇有感受,感慨万分。
“许太医,你是不知道啊,九沟村那叫一个苦哟,村里的人啊,都饿得不成样了。”
温怀拉着许良弼,跟他说自己在九沟村的见闻。
“还是你好啊,在城里见不着百姓疾苦。”
“温太傅你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城里的苦难人比你想的多多了。”许良弼叹着气。
“怎么,城里也有人吃不上饭?”
“……”
众人三三两两,叽叽喳喳,二堂里谈论声不曾间断。
直到林宝初和沈戟走来。
“各位,好久不见。”
林宝初怀里抱着一沓东西进来,笑着和在座的人打招呼。
“林姑娘,我差点啊就见不着你咯。”一个掌柜道:“你们知道吗?三沟村的人实在是太凶了,我差点就被打死了。”
三沟村地势高、田间多石,是沈戟都认为的顽固之地。
朱金华脾气直接又暴躁,林宝初从一开始就看得出来,所以才让他去三沟村的。
“朱掌柜,那你可想退缩?”
林宝初坐下,用一副调侃的口吻问他。
她之所以敢用这个语气跟在座的众人说话,是因为她坚信,他们不会走。
果不其然。
朱金华大拍桌子,说着粗话,“走?老子好不容易才把三沟村的人治得服服帖帖,我现在走了,岂不是让三沟村的人笑话?”
“老子不走!”
“朱掌柜好魄力!”
众人纷纷称赞。
连那几个自诩自己是官,别人是民,暗暗在心里看不起这几个掌柜的人,都不禁替朱金华叫好。
喜欢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请大家收藏: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看来,官与民这两派势力,渐渐开始接受对方了。
“好了,大家先静一静,我们准备开会了。”
依旧是林宝初主持会议。
大伙儿将目光投到她身上,都快忘了丰耕县真正的主事人是沈戟了。
“我们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就是要把大家在各村摸排到的情况进行整理、分类、入册、归档。”
林宝初重新制定了户籍标准,衙门里那些旧的户籍将全部被淘汰。
这就表示,接下来,他们需要重新抄写全县人口的户籍。
且这些户籍上包括的信息,将比原来的细。
这个工作,林宝初是以建档立卡的标准来做要求的。
“大家请看这份东西。”
林宝初递给沈戟一幅‘字画’,沈戟将它挂到二堂的墙上。
这幅字画上面,是新制定的户籍样表。
“这是户籍样表,这上面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籍贯、生辰、住址、文化程度、婚亲状况、职业等信息。”
“生辰、文化、姻亲、职业?”
“这些也要上户籍啊!那可太麻烦了。”
原来的户籍,只记录了名字和住址。
知道是什么人、住在哪儿,查案找人的时候,能找到就成。
现在咋还要记这么多东西?
当初下乡摸排的时候,林宝初就要求他们做了这些记录。
她坚持自己的标准,“记录这些,是为了方便日后,从这些项可以了解丰耕县各个阶段的人口分布。”
“了解他们的行业、职业,识不识字,有多少劳动力,有多少病患、有多少人是上学的年纪,有了这些依据,我们就可以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
“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听林宝初这么一说,卖农具的李余好像突然间想通了一样。
“我是做农具生意的,要是知道咱们丰耕县有多少人是庄稼汉,我不就知道能做多少生意了嘛。”
嗯……他这么想,也没什么错。
林宝初暗暗道。
喜欢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请大家收藏:吧唧亲一口,糙汉疯了诱哄我回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