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62章 梨花白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062章 梨花白

    華枝春/文

    楚六見沈聿面上霜消雪融, 還問起了成衣鋪子的事:“你找什麽成衣鋪子,就穿我的衣服去赴知府大人的宴。”

    沈聿心潮未定,随口回道:“知府大人的宴我穿院服去。”

    去知府大人的宴他穿院服, 那什麽地方是他想租衣再去的?

    楚六再懵, 此時也明白過來了,他猶疑望向沈聿, 艱難開口:“沈兄, 你是不是有什麽事沒告訴我?”

    沈聿此時哪還顧得其它,他心裏就只有一個念頭“以衆人待我,便以衆人報之。以國士待我,就以國士報之。”

    容姑娘知他身世抱負,還願結親,當以國士報之矣。

    二人相談司書全聽了去, 他大喜:“沈公子要去赴知府大人的宴會?”這樣的大喜事兒,報給甘棠姐姐, 那不得多得兩把賞錢!

    沈聿回過神來:“是, 我得寫信向世叔請教, 不!我上門向世叔請教!”

    司書咧嘴樂了:“今兒是請安的日子, 沈公子晚些去。”這會兒老爺到是在,但姑娘不在。

    楚六倏地面上煞白, 他看看沈聿手上那張短箋, 又看看司書, 全明白了。

    沈兄已經在跟三妹妹議親了,該喝梨花白的是他自己。

    ……

    沈聿在萬松書院接到信時,朝華正在老宅請安。

    容老太太當面對她們宣布令舒定親的喜訊, 她先是笑看了令舒一眼,而後對幾個女孩道:“楚家為楚四郎求娶令舒, 事兒已經有定下了。”

    永秀聞言,笑着站起來給令舒道賀:“恭喜四姐姐。”

    令舒面頰微紅,垂眉回道:“多謝五妹妹。”

    朝華年長,便不站起來道賀,只坐在椅子上,伸出胳膊拉了拉令舒的手:“恭喜四妹妹。”

    容老太太看見朝華道賀,心中難免嘆息,臉上依舊笑得慈和,對朝華和永秀道:“姐妹們在一處的日子不多,等你們各自出閣,亦要常來常往。”

    朝華這回立起身來,和永秀二人面向着容老太太應了聲“是”。

    容老太太滿意颔首:“你們倆的事,家中也在替你們打算。”這話是說給朝華聽的,朝華明明更年長,偏偏親事還沒着落。

    令舒的事情一落定,親戚們總要走動,朝華再穩重到底還是個年輕姑娘,怕她面嫩受不住親戚們打量的目光。

    上回那個不開眼的,竟把容家當作是村裏人家,竟敢給朝華提年老鳏夫。

    大喜的日子觸了這種黴頭,容老太太當場就挂了臉,過後也沒給村上那些八杆子才能打着的老妯娌們好臉色看。

    親戚們送了好些田産水産賠禮,容老太太還是對楚氏說:“把年例銀子薄一薄。”

    楚氏便勸:“知道娘是在替朝朝出氣,可這事兒倒不如寬宥些,若是惡,倒該計較,可……”蠢又要怎麽計較呢?

    容老太太笑了:“吃着喝着拿着,還要說混賬話給我聽,指望我笑臉迎人不成?”

    當場不發作是不想破喜,過後該發的還得發。

    王媽媽陪坐在一旁,聽了便笑:“老太太這脾氣,還真是越老越直了。”

    容老太太銀發矍铄,一雙眼睛還滿是光華:“年輕的時候老姜裹糖,充充糖霜圓子也就罷了,老都老了,還忍什麽!”

    到底薄了二成的年給。

    上容村人原來糊塗的這回也全明白了,再是連着親,容家的姑娘輪不着他們說嘴。

    等到令舒出嫁,家裏再擺喜宴時,上門的親戚們就沒人敢當面再說混話了。

    “令舒辦嫁這些日子,你們姐妹也不要躲羞,都來學着些,這些往後都能用得着。”容老太太說這話時,看的是永秀。

    祖母說完,朝華坐直了身子,端肅道:“孫女正想回禀祖母,妹妹将要及笄,雖婚事未定,家中也該預備起妝奁來,請祖母示下。”

    永秀倏地擡頭望向姐姐,又飛快看了眼房中各人的臉色,把頭低了下去。

    容老夫人笑了,面朝楚氏,指尖輕點點朝華:“你瞧瞧,她小姑娘家倒比咱們還想得遠呢。”

    楚氏也笑了,對朝華道:“前兩日我已經與娘議過了,一樣是辦嫁,比着份例,讓永秀跟着我邊看邊學。”

    其實就是按各人的嫁妝銀子來添置妝奁,二房寄回來的信件節禮中就有給令舒辦嫁的銀票。

    立個帳目,單獨開支。

    到永秀也一樣,公中給的和三房自己出的放一塊,一樣單獨開支。

    永秀低垂着頭,又怕羞,又知道這是件好事。

    她以前跟爹爹親近,姨娘出了事之後,腳步雖勤,但心已經遠了。

    百靈日日替她操心婚事,嫁妝,人選,如今起碼嫁妝能捏在自己的手裏。

    “成呀,一只羊也是趕,兩只羊也是放,周姨娘昨兒還來說想讓六姑娘跟着來學,捎帶手的一起教了。”

    從婚喪嫁娶之類的大事上學管家,到哪兒都用得着。

    永秀張口:“我定跟大伯母好好學。”

    朝華端茶之際,就見永秀一面坐下一面投來個感激的眼神,朝華只是低頭啜了口茶。

    容老太太又道:“既要好好學,那就回家來住,這些天車呀馬呀的都少動彈,朝華也別兩邊來回了,請安就先免了。”

    意思是永秀回老宅,朝華還留在別苑。

    永秀才得了好消息,這會兒臉色微微發白,是不是祖母知道了她時常貼補姨娘?還是姐姐借這個由頭讓她回老宅?

    她悄悄擡頭觑看祖母的神色。

    就見祖母收了笑意,捧着茶盞眯眼出神,想起數十幾前容家還在京城時的光景,手輕輕扣着茶碟,屋中一時靜谧無聲。

    陽光透過花窗照進屋內,光浮塵動。

    一恍眼的功夫,竟都過了幾十年了。

    容老太太回神,目光從朝華始,到令惜止,徐徐出聲:“端陽那日,有個大宴,你們姐妹都要去。”

    她本來不想帶幾個女孩去的,她帶上楚氏赴宴就是了,可再一細想,依那位貴人的性子,不去她不會罷休。

    方才屋中輕快的氛圍一下凝重起來。

    幾個姑娘面面相觑,令舒用小扇擋住嘴唇,身子往後微仰,在只有朝華看得見的地方做了個口型“何事?”

    朝華眉梢微擡,想起離開三天竺時看到的公主儀仗,能讓祖母稱貴人的,大概是公主?

    見着儀仗時只覺公主離她遙遠得很,沒想到公主會設宴,她們竟還都在賓客之列。

    于是她也悄悄還了令舒一個口型“公主”。

    令舒靈巧雙眉乍然揚起,公主?公主何時來了江南?

    容老夫人擱下茶盞揭密:“是京中……一位要緊的貴人。”不聲不響,在餘杭城裏住了十 數年,今天一早遞了帖子上門。

    “那位貴人的性子……”容老太太想起她時,腦中還是她少女時的樣貌,頓得一頓道,“性子嬌蠻,你們姐妹雖說嬌養,但沒見過什麽世面,端陽宴那日萬事都提着點心。”

    舊事與小輩們無關,再風雲變幻,那也幾十年過去了。

    偏偏又收到了貴人的帖子,餘杭城中曾與她有舊的人不多,楚家在列,容家也在列。

    幾個姑娘聽到祖母說她們沒見過什麽世面,都互相看彼此兩眼,知道祖母說的世面指的是京城貴胄們世面,那些她們确實不曾見過。

    “家裏會給你們趕制衣衫首飾。”容老太太的目光跳過令舒,在朝華和永秀的身上來回一掃。

    看見女孩們面色都肅穆起來,容老太太笑了笑:“大大方方不出錯就成,也不必鹌鹑似的,到了那日總還有我和你們大伯母在呢。”

    幾姐妹出了上房。

    往花園中走時,令舒搖着扇子問:“真是公主?那為何不明說?”

    是公主總有封號,不說封號那算什麽正經公主?她父親雖為官,但不是京官,地方上與京城不同,公主什麽的聽上去遠得很。

    朝華想了想:“看儀仗的規格似乎是。”

    這位公主貴人就在女孩兒們兩句話間論完了。

    令舒拉着朝華的袖子:“你們都別走,到我屋裏去坐。”

    本地婚俗,定了親的女孩,要給未來的公婆丈夫做鞋。周姨娘收到主母的信了,讓她來打理這些瑣事。

    她去楚氏那裏要來了鞋子尺寸,旁的東西可以丫頭繡娘做,但鞋子得令舒自己做。

    令舒悶了一肚的氣,想拉着朝華和永秀到她房裏磕牙散心。

    永秀跟在她們身後,連姐姐們說的那兩句都沒仔細聽,她在想她住到老宅學管家辦嫁,姨娘那邊要怎麽周全?

    令惜就更不必說了,她才十歲,女童打扮而已。到時候跟着姐姐們,姐姐們行禮她就行禮,姐姐們吃茶她就吃茶。

    容家幾個女孩子,誰也沒将端陽宴當回事。

    孫女們一出去,容老夫人的臉色反而憂慮起來,她從床桌中取出一張請柬遞給楚氏:“你也看看罷。”

    楚氏接過請柬,一張素面金字的請柬,請柬的落款上只寫了“紫宸觀觀主”。

    “要真是那一位……”容老太太眉頭緊鎖,“不聲不響這麽多年,怎麽偏偏要走了,擺這些排場?”

    楚氏與嫁去京城的女兒通信多年,女兒是侯府的世子夫人,京中的人與事,楚氏心裏大概有個譜。

    “娘是怕,觀主替那位大人選妻?”

    京中人人都知,那位身有殘疾,又地位尴尬的貴人,十分得太後的寵愛,年已及冠,還未娶親。

    令姜信中曾提過一句,她最大的女兒年紀也還小,倒是別的府中有适齡女兒的,最怕太後召見。

    容老太太想了片刻:“要是令姜還在,我倒要憂心,但令姜早已經嫁了,咱們家別的丫頭,貴人是瞧不上的。”

    楚氏将素面請柬交還給容老夫人:“也許貴人就是心血來潮,她歸朝時就不肯再認公主的身份,現下既自稱觀主,到要提點幾個孩子稱她觀主。”

    容老夫人點點頭:“十數年,說不準脾氣更惡,是該仔細。”

    心裏到底松了口氣,反正再怎麽也挑不到容家女。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