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流言愈演愈烈,就连前朝都隐隐开始有些躁动。
利益动人心,他们想方设法地将女儿送进后宫,就是希望能够得到皇上青睐,将来能够生下一儿半女,荣耀家族。
甚至,甚至也许能够诞育未来的皇帝,就像如今的佟佳氏一族一样,成为皇上的母族,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是故,没有人乐意见到一个心有所属的皇帝,更不希望皇上为了皇贵妃空置六宫。
在这种不约而同的想法下,朝臣们开始上奏折,请求皇上以皇嗣开枝散叶为重,以大清江山为重,恩泽六宫。
乾清宫,朝堂之上,康熙面色阴沉如水,眼神压迫地扫下群臣,重重地怒斥一番。
“天家事,自然是由朕来处理,岂容尔等随意评判?”
“皇上。”
目前赫舍里氏的掌权者索额图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上前谏言道:“皇上身边无小事,桩桩件件都与大清国运紧密相连。纵然皇上喜欢皇贵妃,适中为好,而不是过于抬举。”
康熙怒目而视,好一个无小事,三言两语之间就将他架起来了。
“索额图,朕之后宫,可不是你能随随便便插手的。大清江山尽归于朕,难不成就因为朕偏爱皇贵妃,尔等就心有怨言,朝政上亦有所懈怠?”
话音落地,众人吓得立即跪在地上,齐声道:“微臣不敢,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既然如此,尔等只管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若是再将目放在朕的后宫,可别怪朕多管闲事,也要将众爱卿的家事查得清清楚楚了。”
三言两语,看似轻飘飘的,实则却让大臣们冷汗直流。
谁家没有一些见不人的事情,若是被皇上查了出来,再小题大做,只怕官位都会不保。
众人也就禁声,不敢多言。
索额图倒是还想再说几句,可接触到皇上冷冰冰的目光,瞳孔骤然一缩,又把在嘴边的话吞了回去。
罢了,还是传信皇后,让皇后想想法子。
紧接着,私自传播流言蜚语的人都被康熙下令狠狠重罚,严重者甚至被送进了慎刑司。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杀鸡儆猴,宫里上上下下都静若寒蝉,不敢多言。
处理好这些琐事之后,康熙正准备去景阳宫安慰淑卿,就被太皇太后的人请到了慈宁宫。
“孙儿给皇玛嬷请安,皇玛嬷颐和长乐,福寿连绵。”
太皇太后慈爱地看向康熙,微微笑着:“快坐吧,哀家让你过来,想必皇帝心中明白是什么原因。”
“是为着最近宫中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吗?”
太皇太后点头,眼里闪过一丝精光,沉声道:“皇帝,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哀家知道你喜欢皇贵妃,可身为皇帝,是断断不能起了独宠的心思……”
“皇玛嬷。”
康熙忍不住打断了她的话,“皇玛嬷,皇贵妃她和别人不一样,在后宫之中,纵然朕有佳丽三千,可只有皇贵妃真心待朕。”
“荒唐!你是皇帝,是大清之主,后宫满宫嫔妃哪一个不是真心实意的顺着你,事事以你为主。”
“这不一样。皇玛嬷,您是过来人,您应该知道情之所起,一往而深。朕明白,皇贵妃对朕的感情并不是因为外在的身份,而是切切实实爱上了朕这个人。而朕,亦是如此,只愿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与她共享。”
看着康熙提起皇贵妃时眸光温柔的样子,太皇太后忽然有些恍惚,仿佛从他身上看到了那人的影子。
难道,爱新觉罗氏真是代代出情种?
一个个,都最终会有心爱之人,从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旁人都变得无足轻重。
想到历历往事,太皇太后老泪纵横,沉沉叹息一声。
“皇帝,你身为大清皇帝,坐上了这个位置,就得担起这个责任,绝不能肆意妄为。”
“现如今,你膝下只有赛音察浑和保清两个阿哥,公主也就仅仅三个,皇室凋零,则江山不稳,动荡不安啊!”
太皇太后十分焦虑,赛音察浑他们都还那么小,万一,万一有个不好,没能长大,大清岂不是岌岌可危?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三宫六院的原因,便是为了开枝散叶,充盈皇室,降低外在的风险啊!
“皇玛嬷,孙儿明白您的担忧。只是,朕即为大清之主,难道连宠爱一个自己喜欢的人都做不到吗?那这样的话,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何用?”
“况且,赛音察浑和保清一天天长大,健健康康的。将来若是朕能够有幸和皇贵妃再生下一位小阿哥,只有都能够平平安安的,也不算凋零。”
康熙一脸憧憬,都已经想到若是孩子出生以后,会是像他多一点,还是像淑卿多一些。
“皇帝。你,你简直冥顽不灵,无药可救了……”
太皇太后直摇头,她看得清楚,皇贵妃性子偏冷,怕是这两人,皇帝要比皇贵妃还要沉浸得深一些。
以前,以前他也不是这样的啊!
太皇太后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在位这些年,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哀家看得出来,你比你皇阿玛要强,心有大清宏图大业,定是明君之相。”
“只是,你偏宠皇贵妃,放在外人眼里那就是宠妾灭妻,更不用说独宠于她,传了出去,只怕会让人议论纷纷啊!”
康熙无动于衷,淡然处之,“皇玛嬷,这些朕都不在意,朕只在意握在手心的幸福。朕不想于皇贵妃渐行渐远,更不希望将来老了后悔。”
明明才二十岁的人,可他的话却极具深意,让历经风风雨雨的太皇太后都若有所思。
她,也是有遗憾的。
为了权势,为了博尔济吉特氏,抛弃了心心相印的爱人,来到一个不爱她的男人身边,受尽委屈。
想到这儿,太皇太后泪光盈盈,感叹道:“罢了,罢了,哀家人老了,管不了那么多,只要你心中有数就好。”
吃一堑长一智,皇帝实在是太像太像福临。
往事历历在目,太皇太后想到福临屡屡为了董鄂妃与她争吵的事情,太皇太后已经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她怕与皇帝生分了,更怕做了什么错事,要是皇贵妃有个什么不好,只怕最终受伤害的还是皇帝。
太皇后深吸一口气,若是之前皇帝跟她说爱上了皇贵妃,她会一巴掌抽过去。
但是她如今年纪大了,前段时间又因着皇帝久久昏迷不醒日夜担忧,如今便也愿意顺着皇帝。
只要皇帝能够健健康康地就好。
康熙喜笑颜开,声音上扬,“多谢皇玛嬷,朕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克勤克俭,宵衣旰食,带着大清蒸蒸日上。”
“好,好,不过皇帝平日里还是收敛几分,后宫嫔妃都难免有些私心,集宠于一身,便集怨于一身,你若是做得太过分,只怕众人都会将矛头对准皇贵妃。”
“孙儿受教。”
康熙摩挲着手上的扳指,略微思索了一会,思虑现在的情形。
“皇玛嬷,马佳庶妃和纳喇庶妃生子有功,位份是该动一动了,还有张氏和兆佳氏生下了小公主,也该提一提位份。”
太皇太后笑了笑,满意地点点头,“皇帝这样就做对了,也好平一平后宫的怨气。”
“只是,在朕心中,最想动的还是皇贵妃的位份。皇后阴狠毒辣,谋害皇嗣,朕早就准备废了她,让皇贵妃入主中宫。”
太皇太后明白皇帝的想法,这事她也不反对,只是时机未到,不由劝着皇帝再等等。
“孙儿明白。”
于是乎,待康熙回到景阳宫跟淑卿商量好以后,在一个良辰吉日,康熙命人下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即日起,分别封李庶妃为安嫔、王佳庶妃为敬嫔、董庶妃为端嫔、马佳庶妃为荣嫔、纳喇庶妃为惠嫔,张庶妃为纯贵人,兆佳庶妃为布贵人,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妾谢主隆恩。”
能够册封的几人都欣喜若狂,没想到皇上还能记得她们,一出手就是嫔位或者贵人的位份,这也让她们心里好受多了。
比不得皇贵妃是皇上的心尖尖,但是如今能够提升位份,有几分体面在,自然是极好的。
她们的怨言也少了很多。
一时间,宫里喜气洋洋,一片祥和,倒是安然无事。
皇后气急败坏,看着自己使的计谋根本没有伤到皇贵妃半分,一切都被皇上挡在她面前替她解决了,皇后是又妒忌又痛恨。
这些嫔妃因为位份晋升高兴了,也满意了,可皇后心里不痛快,花了大量心思去设计皇贵妃,却一败涂地。
可当皇后被太皇太后叫到慈宁宫被敲打了,更是心惊不已,害怕太皇太后和皇上会对她不满,心中瑟瑟,暂时安分了下来。
甚至,还在太皇太后的要求下,皇后不得不将乌兰送出了宫。
太皇太后是为了打压皇后的心思,不希望留着乌兰这个后患,万一伤到了皇帝可就不好了。
经此一事,皇后整个人都颓废许多,又慢慢入秋,身子更加虚弱,缠绵病榻,靠着一股劲支撑着。
可不管皇后病得再厉害,春去秋来,她始终还是□□着,万分珍惜着她仅存的皇后之位,舍不得离去。
时间转眼,一瞬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康熙十六年十月十三日,这日是颁金节。
从前清太宗皇太极便是在这一天将族名定为满族。为庆祝这一天,颁金节这个节日就诞生了。
康熙命人在乾清宫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仪式,众人欢欢乐乐,齐聚一堂。
这两年皇后老实了许多,本本分分地缩在了坤宁宫,万事不管,但一心一意吃斋念佛。
如今就连参加宴会,皇后都穿得一身深紫色针织锦绣旗装,简简单单,极致简朴,眉眼间都看起来宽和许多。
而淑卿则跟康熙穿了同样的金黄色衣裳,做工精致,金丝镶嵌,珍珠点缀,就连发饰都是极致大气华丽,美目流转,明艳不可方物。
被康熙娇宠着的淑卿脸上笑容也是越发多了,肌肤吹弹可破,眉目潋滟,娇俏地笑着。
底下众人看得分明,心中感慨皇上一如既往地宠爱皇贵妃,空置六宫都已经见惯不惯了。
只是,现如今皇贵妃还未能有孕,这倒是引起了一些人的心思。
此时,赛音察浑和保清正被太皇太后叫到跟前叙叙话,太皇太后慈爱地笑着,很是关心两个小辈。
宫人们端着膳食鱼贯而入,一道道精致的美味摆放在众人面前,淑卿刚想夹起一块鱼肉,顿时莫名地觉得有些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