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还真就刚办了个呼机,目的就是为了联系方便。
不过,他一般不会轻易给出去。
他收下戴翔的名片,用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呼机号。
两人又聊了几句,郑浩就和戴翔挥手道别,然后他便回学校。
在教学楼下,郑浩遇见韩二。
韩二一脸羡慕地说:“浩哥,你这次是真要起飞了。”
“能在收获发作品,那可是了不得的一件事。”
郑浩说,只要努力,你将来也可以。
他又和韩二说了自己给新民报写了一篇稿子,专门介绍了韩二的三重门。
韩二很是感动:“谢谢浩哥,没想到,你能拉兄弟一把。”
“我也无以为报,将来你有什么需要我做的,赴汤滔火在所不辞。”
郑浩笑道:“举手之劳而已!”
“回头咱再聊聊你那本书的出版问题。”
“我有信心让它大火。”
韩二大喜:“那让浩哥费心了。我全听您的。”
这会儿,韩二内心很复杂。
他明白,被郑浩专门写篇文发在新民报上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就是个出头的机会。
高中新学期开始之后,韩二基本上就没心思上学了。
他早就计划着辍学专门写作的事。
跟父母也提过几嘴,不过,都被严厉批评回去。
如今的韩二,有那么点生不如死的感觉。
三重门写出来了,自己看着也还不错的样子。
父亲韩达仁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让几家出版社看了稿子,但那些编辑看了之后全都摇头,说不能出版。
这一次次的打击,让韩二更加的消沉。
他终于意识到:文学的路,真不好走。
出版社现在也日子不好过,他们出版纯文学作品的时候,最看重的便是作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你没有知名度,书又写得不是特别出彩,那就是没有卖点。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提携一下,那就是黎明之前的一道曙光。
次日,新一期的新民报上市。
这一期的新民报副刊上,有一篇郑浩的小文。
郑浩写的这篇《抉择——我们每个人的三重门困境》引起了魔都文学圈的骚动。
新民报是魔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日发行量二百来万份,不少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甚至是出版社编辑,都会关注这个副刊。
却说,魔都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戴翔这天上午来到办公室,工作之前,他先看了当天的新民报。
他大致浏览了一遍前面的新闻。
然后,他就翻到了文化版。
文化版是文化圈的新闻。
最近关于郑浩的新闻发得尤其的多。
戴翔今日看见文化版上甚至有著名作家王安依写的一篇关于《明朝那些事儿》的书评。
近几日,好几个著名作家都开始纷纷下场捧郑浩了。
戴翔感到很遗憾,他多想签下郑浩一本书的出版约啊!
可惜,人家年龄虽然小,竟然精明得很,自己开了一家文化出版公司。
戴翔带着遗憾,翻到了夜明珠副刊。
他本想随便浏览一下,岂料,他一眼便看见郑浩的那篇关于三重门的文章。
而且,这篇还加了编者按,对郑浩做了隆重介绍。
戴翔把整篇文看完,他心里就有那么一点兴奋。
郑浩推荐的这个也是颂江二中的学生。
而且给的评价很高啊。
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联系一下?
只要这书出版的时候,郑浩大力度推荐一下,甚至是在书的扉页写上那么几句推荐语,就一定会有不少读者会冲着评语去看去买。
戴翔赶忙就拿着报纸去找总编吴松林。
吴松林恰好也在看夜明珠副刊。
他对三重门是有印象的。
因为,一个朋友托人送来,说是一个有才情的孩子写的长篇,看能否出版。
吴松林当时看了之后,他觉得写得有点儿意思。
但是,作者没名气,还是个小孩子,出版这样的书,赔钱的概率非常大。
所以,吴松林当时就推掉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呀。
有郑浩的大力推荐,这书也就有了卖点了。
吴松林对戴翔说:“你去跟那孩子联系一下吧。”
“只要在出版的时候郑浩愿意大力度帮忙推荐,这个书印个三五千册,应该是没问题的。”
一本书,卖不了三千册,那就是赔钱货。
市场经济了,出版社也要考核绩效的。
戴翔从总编办公室出来,他这会儿已经冷静了下来。
他心想,郑浩自己可是开的有文化出版公司……
他推荐了韩二这本三重门。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郑浩自己也有了什么打算。
这么一想,戴翔的内心真的是哇凉。
他觉得自己可能没戏。
但怎么着也要试一试的吧?
戴翔觉得,不如直接跟郑浩联系,问问他,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不过,在联系郑浩之前,他还要先帮忙解决郑浩找合作出版社买书号的问题。
他回去自己的办公室,就打了一圈的电话。
魔都的出版社他认识不少人。
毕竟,他有不少同学都在这个圈子里混。
有的外地的同学为了留在魔都,宁愿去不太好的企事业单位。
打了一圈出版社同行的电话,他终于得到了魔都大学出版社的一个朋友的肯定答复:他们出版社愿意接受这样的合作方式。
魔都大学其实也是211,不过因为魔都好大学实在是太多,以至于它几乎不怎么出名,关注度也不高。
戴翔这个魔都大学出版社的朋友叫林自耕。
林自耕跟戴翔的解释是:魔都大学出版社想要打开知名度。
而郑浩现在正如日中天,几乎已经是家喻户晓。
如果能够出版郑浩的书,就算是只合作一个书号,那不也是替魔都大学出版社扬名的吗?
还是那句话,国内的出版社实在是太多也太卷了。
几乎只要有点知名度的大学,都有自己的出版社,只是大学出版社就有百十家。
全国的出版社有五六百家,还有几千家期刊社,竞争太激烈了。
而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家真心不多。
这种情况下,像魔都大学这样的出版社,想要有个好的效益真挺难的。
林自耕甚至对戴翔说,他可以跟戴翔一起去找郑浩谈谈具体的合作事宜。
戴翔便给郑浩打了个传呼。
当然,他这个传呼是上午放学的时候打的。
话说,韩二这天一大早就因为突然降临的幸运而兴奋到头脑晕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