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028章 恕罪梦中
    抱着,抱着,抱上了一个渔夫。

    那渔夫兴高采烈地问道:“陛下,这些年,你有没有再去尝一尝洞庭银鱼啊?”

    皇帝想起那银鱼欢闹于艑山、君山湖中,嬉游于清水草滩缓流处,银白透明,呈圆条状,小才盈寸,眼见黑点者佳,以火焙之,无鳞无刺,肉质细嫩,味极鲜美。曾一次品尝,天天喊着要吃,便与这杨姓渔夫交上了朋友。见渔夫问起此事,想着荆湖闹匪,越闹越大,需得派大军征剿,心头苦苦,堆满笑容答道:“杨大叔,朕最近身体欠佳,等过些日子好转,若是有机会,就去吃他个痛快。”

    那杨姓渔夫笑道:“那陛下记得带上刘将军,他可最喜欢吃那小东西了。”

    皇帝心头一酸,却也满口应答道:“好。”

    渔夫身后走来一位老妇人,皇帝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一把握住她的手,问候起来:“俞妈妈,近来身体可好啊?”

    老妇人笑答道:“让陛下挂念着,实为不该。老妇人身体健朗的很,日日往君山上跑,就想多采摘几个芽头儿,好晒干了送与陛下泡杯水儿喝。记得陛下就喜欢那一口,说什么‘一杯芳铭握在手,天涯共语是知音’,老妇人没记错吧?”

    泛舟遍采湖上莲,炉火微微银鱼欢。一杯芳茗握在手,天涯共语是知音。

    皇帝心头一苦,想起那君山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后,它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故得雅号‘金镶玉’。放入杯中,开水一冲,茶叶好如千军万马往上冲,从旁几声欢呼过后,茶叶继而徐徐下沉,最后全部坚立杯底,堆绿叠翠,宛如刀枪林立,酷似嫩笋出土,等着口渴者去检阅军姿军容。记起那“入口清香沁人,齿颊留芳”之感,心头酸溜溜好不是个滋味,强打欢笑道:“都几十年了,老妈妈还记得如此清晰,太难为老妈妈了。”

    老妇人正欲说话,侧旁走来一妇人。

    皇帝定眼看了看,依稀觉得有些儿面熟,笑着问道:“你是湘莲吗?”

    湘莲苦笑一脸地应答道:“民女湘莲,参见陛下。”正欲行大礼,被皇帝一把扶住。

    皇帝说道:“湘莲,朕说过,你我兄妹,再无尊卑之分。”

    湘莲听之高兴,说道:“陛下,民女想向你讨个人情。”

    皇帝极为豪爽地回道:“湘莲,别说一个人情,十个、百个朕都能答应你。你说。”

    湘莲说道:“民女那不孝子参与那荆湖叛乱,求陛下念及他只为活下去的份上饶他一命,民女代亡夫感激陛下的大恩大德。”说着说着,三跪九叩在地。

    皇帝急忙上前将她扶起,满口答应道:“好。朕答应你。”

    湘莲连连作揖道:“谢谢陛下恩典!谢陛下恩典!谢陛下恩典!”

    皇帝听到“恩典”,心口绞痛起来,从睡梦中惊醒,连忙呼叫董宁。

    董公公急急赶来,见陛下满头大汗,询问道:“陛下,你怎么哪?那里不舒服吗?老奴这就传太医。”

    皇帝说道:“不用唤太医。扶朕起来。”

    董公公扶着皇帝慢慢坐好来,小声问道:“陛下,真不用唤太医吗?”

    皇帝小声答道:“不用。坐会儿就会好的。”

    董公公走离御榻,唤人端来一杯参茶,送与皇帝手上。

    皇帝喝过几口,递给董公公,问道:“董宁,几更了?”

    董公公回道:“回陛下,快过丑时了。”

    皇帝接过董公公递来的布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更衣,上朝去。”

    董公公道:“陛下,离早朝还有个把来时辰,你再休息一会儿吧。”

    皇帝说道:“更衣吧,路上走一走,走着走着就到了。”随之移动身子,双脚下得御榻来。

    董公公见皇帝心意已定,便唤来两个宫娥帮皇帝更衣。

    皇帝换上朝服,对着铜镜照了照,戴上皇冠,来回走了几步,问道:“董宁,朕今儿精神吗?”

    董公公笑答道:“陛下向来精神,今儿更为精神,光照日月。”

    皇帝笑道:“精神就好。走。”

    “是,陛下。”上得上前搀扶皇帝的手臂。

    皇帝将手臂轻轻一甩,说道:“不用,朕今儿就是爬也要爬到奉天殿,不是何来天子之威。”迈开脚步,缓缓前行。

    董公公从未见皇帝有过这般情景,连忙走在一旁,回话道:“是,陛下,老奴遵旨。”陪着皇帝走出养心殿大门,叫上数个小黄门,跟在皇帝身后下得玉阶,朝奉天殿缓缓行去,忧心忡忡一路。

    让人很出意外,皇帝今儿行走起来虽有些慢,步子却极为稳妥,十足一位闲庭信步的主儿,好让人欢喜,也好叫人忧愁。

    董公公不知皇帝今儿为什么会这样,服侍一侧,小声询问道:“陛下,你刚才是不是做梦了?”

    皇帝边走边说道:“梦中见到了一些故人,他们时刻挂念着朕吃好了没有,喝好了没有。朕却要不是他们有求于朕,特意从梦中找来,朕差点就不认得他们是谁了。董宁,你觉得,朕是不是有些太不近人情了啊?”

    董公公小声答道:“陛下打理着这偌大一个国家,时时犯愁,处处忧心,淡忘了些许人,他们会谅解的。”

    皇帝心中暗暗说道:“是啊!他们会谅解朕的。等到朕愧对了所有关心自己的人时,等到朕的存在于他们有害无益是,等到朕那一言九鼎犹如放屁、还臭味难挡时,他们不仅可以彻底谅解朕,还可以无视朕,放弃朕,反叛朕。”

    随着脚步不停地往前,那召开朝会的奉天殿总算到了,守卫奉天殿的卫士们齐齐向皇帝行礼,跪倒一长串。

    皇帝等走到奉天殿门前,大声说道:“将士们辛苦了,请起。”

    守卫们大声回道:“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齐齐起得身来,继续尽忠尽责。

    皇帝不想坏了规矩,绕道侧门进得朝堂,看着金光闪闪的龙椅,两夜特别亲热,再董公公的搀扶下,坐上龙椅,看着空荡荡的朝堂,那“高处不胜寒”之感陡然间袭击心灵深处,大喊道:“董宁!”

    董公公就在侧旁,连忙回道:“陛下,老奴在。”

    皇帝这才发现自己不是孤家寡人,心地总算平静了些,朝着前边的大门说道:“董宁,开门,让朝臣们都进来,跟朕说说话。”

    董宁不知所措,又不敢心想皇帝是胡言乱语,连忙小声回道:“陛下,还未到上朝的时辰。”

    皇帝说道:“朕知道。朕只是想跟那些老兄弟老朋友聊聊天,问问他们进来过得好不好。去吧。”

    董公公哪敢逆了皇帝陛下的旨意,朝小黄门们吆喝道:“开门。”

    小黄门应声而动,很快就将大门打开了来,登时一丝微弱的光线射进大殿。

    皇帝见到光亮,立即下得龙椅,走下玉阶,坐到第一级玉阶上,朝着大门口说道:“老兄弟们,快进来,朕已跟你们平级而坐,再无尊卑上下之分,有话尽管说,朕据理而论,一一帮你们达成心愿。”

    一缕春风刮了进来,皇帝好像听到有人说道:“陛下,你怎么老得这么快啊?我差点认不出你来了。”

    皇帝笑答道:“朕自登基为帝以来,想着天下困苦,为求励精图治,日日通宵达旦,未照顾过来,身体一时变差了。”

    一缕春风刮了进来,说道:“陛下,既是励精图治,现在该是过好日子的时候才是,我那些子孙们怎么坟前跟我说,他们的日子越过越不如从前了?”

    皇帝笑答道:“朕后来有些累了,有些怠政了,便让众皇子为朕分忧,哪知他们越帮朕,朕越忧。”

    一缕春风刮了进来,说道:“陛下,你身为天子,代天治理天下,有些事关乎天下安康,是不能让人代劳的。要知道人心有私,利益越大,私欲越重。”

    皇帝笑道:“好,朕知道了。”

    一缕春风刮了进来,说道:“陛下,听闻我那家乡荆湖闹匪,越来越猖獗,你打算怎么处理啊?”

    皇帝笑答道:“依你之见,朕将怎么处理为好?”

    那缕春风笑答道:“陛下,武力征讨,仁德感化,文武并用,永世太平。”

    皇帝笑答道:“好,就依你。”

    一缕春风刮了进来,说道:“陛下,今日朝堂之上,你该表态了。”

    皇帝问道:“朕需要表什么态?”

    春风说道:“众皇子等着陛下千秋之后稳稳继承大位,都暗中做着准备。你再不偏袒一方,任由发展,岂不家家独大,最后谁听谁的啊?”

    皇帝问道:“那依你看,朕该偏袒谁啊?”

    一缕春风刮了进来,说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自古有之。”

    皇帝说道:“立嫡以长,势微;立子以贵,不贤。”

    一缕春风刮了进来,说道:“陛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排除万难,勇往直前,东西南北皆通。”

    皇帝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你们去吧。”

    东方亮起,阴风四散,鼓声响,钟声名,皇帝坐上龙椅,等着朝臣前来参拜开朝。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