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章 全军北上
    浅灰褐色的飞雁以“人”字形,自北向南,划破长空,时不时有“嘎嘎”声响彻云霄。

    此时正是下午,阳光染黄地面。

    暗黄色的土地,枯黄的野草,微风亦带着尘沙。

    这便是秋季的草原,寂寥而又萧条。

    唯有几缕铁甲反射出的寒光,成为此方天地间唯一的异色!

    “踏,踏,踏!”

    步伐声、马蹄声,震动整个地面。

    骁勇卫的军士们,披坚执锐,向着前方行进。

    中军处,姜羽手持幽黑长枪,背负血色长弓,不紧不慢地跟着队伍前行。

    他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草原,脑海中不由回想起之前所发生的事情:

    今天早上,去雷横那里拿了神兵后,就接到了去中军报道的命令。

    按照李晖的指令,他被调动至中军近卫,与其余百名中军近卫一同负责守护中军指挥。

    然后,不等姜羽熟悉队伍,李晖就召集全军,作出了北上出关的决定。

    这实在是出乎众人的意料,甚至姜羽背后的血色长弓,都是在行军途中,千户李谊亲自给他拿过来的……

    面对这次毫无征兆的全军出击,姜羽不由在心中反复揣测李晖的用意:

    从实力上来说,骁勇卫精锐无比,曾立下赫赫战功!

    与其他卫所不同的是,骁勇卫的右千户所乃是骑兵,又被称为“骁骑营”!

    这也是骁勇卫纵横沙场的最大倚仗!

    可骁勇卫再精锐,也不过五千余人。在此次与北夷的战事中,也只是作为一支偏军,独自镇守血岭关。

    要想单靠这一个卫所的兵力,直捣黄龙,那恐怕是在痴人说梦!

    如此看来,李晖这次发动的军事行动,应当只是虚晃一枪,干扰北漠王庭的判断!

    最迟一两天,李晖应该就会退军。

    姜羽在心中对李晖的意图作出了判断,并预判李晖的下一步计划。

    “唉——”

    姜羽又轻声叹了口气:这次行军,打断了他修炼战技的计划,却又不太可能有立下功勋的机会……

    秋风掠过野草,穿过队伍,带来一丝清凉。

    蜿蜒的队伍,向着草原深处进发,无视四周的荒凉景色。

    又走出十余里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很快,传令兵就带来了李晖的命令:

    “全军听令,就在前方的高地上扎营休整!”

    于是,后勤士兵,带着辎重,开始规划着进行扎营。

    又花了约莫一个小时,总算是大致完成了扎营。

    接着便是生火做饭——现在才刚刚行军,还能吃上热饭。若是行军再久一点,那就只能啃食毫无水分的馕饼了。

    “你们说,这次究竟会深入草原多少里?”

    酒足饭饱后,中军近卫们原本绷着的神经略微松弛,也就席地而坐,开始闲聊了起来。

    “我猜一百里,这样才能对北夷形成干扰。”

    “我猜八十里,一百里还是太危险了,毕竟我们只是偏军。”

    “我们是偏军,对面就是主力了?格局小了!”

    “那你说,会走多少里?”

    “我觉得,也就六十里吧。”

    “嘁!”

    众人一齐发出鄙夷的嘘声。

    “这叫谨慎,懂不懂?”那人对周围的嘲讽不屑一顾。

    “诶,姜羽。”中军近卫的一名总旗看向姜羽,“你觉得这次会行军多远?”

    这中军近卫总旗名叫薛世勇,算是姜羽的上司。

    当然,薛世勇并不会傻乎乎地把姜羽当成自己的下属对待,反而是平等视之——

    毕竟,姜羽成为试百户,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指挥使李晖最多也就延误姜羽一段时间罢了,不可能真的违背晋帝的明旨。

    “最好不要超过五十里,确保一天之内能够赶回血岭关。”姜羽沉吟片刻后,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毕竟,这里是北夷的主场,我们才是孤军深入的那一方。”

    按照正常行军速度,一日差不多四十多里。五十里以内,都是可以确保在一天回到血岭关。

    众人听完姜羽的见解,都若有所思——也可能是不得不给姜羽一个面子,才装作思考。

    过了半响,薛世勇才道:“你说,这位指挥使李晖大人,为何要如此仓促地进军?”

    这次全军出关,甚至连血岭关的留守部队都没有安排好,只是从附近的城镇拉了一些地方守卫过来。

    若是骁勇卫在前线遇到什么意外,恐怕以地方守卫的战斗力,根本无法作出任何军事意义上的有效接应。

    “或许,身为空降过来的文臣,需要做点成绩来。”姜羽心中虽然对这指挥使李晖十分不满,脸上却没有任何波动。

    “其实也无妨,只要不过于深入,以我骁勇卫的战斗力,何惧之有?”他又补充了一句。

    “文臣?若非他是空降的文臣,我骁勇卫又岂会在这次战事中,被当作偏军据守血岭关?”

    “是啊,要是上一任指挥使还在,我等早就被安排在西边的主战场上杀敌去了!”

    “一个文臣,能当个参军就了不得了。让他当一个卫所的最高军事长官,是不是太草率了?”

    附近的军士,都不太认同这李晖。

    “咳咳……”薛世勇猛地咳嗽了两声,才提醒道,“这是来自大晋朝廷的决定,不得妄自非议!”

    众人在薛世勇的提醒下,意识到了不妥,也就住了嘴。

    薛世勇看着有些冷场的氛围,心中也是无奈:堂堂精锐部队,顶头上司却是一名毫无军旅生涯的文臣,未免显得太过儿戏,实在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

    只是,这是来自大晋朝廷的任命,并非他们这些远在边境的将士能够质疑的……

    “我听说大晋南方最近出了件怪事……”

    薛世勇抛开心中不满,又换了个话题,继续活跃气氛。

    又聊了一会儿,众军士就回到了营帐内——除了有巡逻任务的军士。

    而在最中心的一处营帐内,李晖正奋笔疾书着:

    “九月十九,余率偏军自血岭关北上二十余里……敌闻风而退,不敢战……”

    反复斟酌后,又在结尾处写下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然后,他抬起头,对着身边的手下道:

    “将我的战报,传回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