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章 团圆饭
    这小子看着能处。

    这次的见面,双方都很满意!看得出彼此的人品也都过得去,这就行了。

    苏子康他们在路上就商量起了,盖房的事宜。

    等回到家,还没进门,就闻到了一阵阵香味。本来大家还不觉得,闻到这香味,都感觉饿的不行。

    推开门一进院,就发现厨房关着门,老两口木工活也不做了,来回的在厨房门口踱步。

    不用说都知道,这是被这霸道的香味,勾引的干不下去活了。

    苏子康他们一进门,他就把门在里面插上了。他怕万一有路过的闻到香味,再不请自入,那就不好了。

    幸亏他家住在山脚这边,最近的邻居也有千八百米远。

    村里人都怕离山脚太近了,会不安全。所以笙冉家的房子附近没有人,一家人也乐的清净!

    王悦琴进门开口问: “爸妈你们咋在厨房门口,怎么不进去?厨房里是笙冉在做饭呢?”

    “可不是嘛!冉冉说要露一手,还不让帮忙,不让看,说给大家一个惊喜,这孩子皮得很!”苏奶奶说。

    “那我们可有口福喽!光是听味儿就能吃两碗饭!”柳书言玩笑说。

    大家听了都笑起来,都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冉冉需要帮忙吗?”顾煜青不理会他们的调笑,在厨房门外问。

    苏爷爷和苏奶奶听了他的话,互相对视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

    笙冉听见说话声,向厨房外喊到:“爸妈你们洗完手,去堂屋准备吃饭了,煜青你进来帮忙端饭。”

    “知道了,闺女!”苏子康听见自己闺女的话,招呼大家一起洗手去堂屋等着了。

    顾煜青也推开厨房的门走了进去。

    嗅着空气中熟悉的味道,看着雾气中忙碌的身影,在心里感叹:有你真好!

    “需要我干什么?”顾煜青问道。其实顾煜青的厨艺也不错,可以说和笙冉不相上下。

    因为笙冉学习各种技能时,顾煜青只要有时间都会陪她一起,耳濡目染的也都会一些。

    厨艺也是他和笙冉一起学的,为的是和笙冉在一起时,能亲手做给她吃,而且他最擅长的是药膳。

    也是因为笙冉的中医师傅说:“药补不如食补,药膳更佳。”

    而笙冉有痛经和胃弱的问题,顾煜青才在药膳上下了狠功夫。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记得当时笙冉的中医师傅对顾煜青说:“怪不得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呢!你的药膳做的我都赶不上了”

    这也是因为老一辈人大多都注重传承,而年轻人却敢于创新的原因在里面。

    只能说顾煜青是真的把笙冉放到了心里,只要是关于笙冉,在他这就没有小事。

    话说回现在,笙冉快速回头微笑向他说:“我这就差炒个青菜,就都做好了,你往外端菜拿碗筷吧!”笙冉指向碗柜和灶上的菜。

    “好的!”顾煜青快速的,在笙冉的侧脸偷了个香,端起菜往堂屋跑去。

    “你慢点!别撒了”笙冉喊道。

    “知道了!”声音在门外传来。

    三几下,笙冉把最后的青菜翻炒好,装进了盘子,和顾煜青一起端菜。

    等饭菜全部上桌,苏子康又拿起一瓶白酒和一瓶自家酿的果汁。

    “爸!顾战,好菜得配好酒,我们仨喝点!”说完就给苏爷爷顾战和自己倒满酒。

    又对王悦琴说:“你们几个女同志就喝点饮料,我们来庆祝顾战一家的到来,大家举杯走一个。”

    顾战也端起酒杯,开口说:“我们一家初来乍到,以后要麻烦苏伯父一家了,房子盖好之前,还要在您家多叨扰了。”

    “你这是哪里话?子康早和我说了,你是他的救命恩人,救命之恩大于天。

    要我说你们就是不盖房,直接住我家就行!我们一家都欢迎,来干杯!”苏爷爷说。

    这救命之恩,也是两家人一起商量好,对老人家的一个善意的谎言。

    大家一起举起酒杯,干了一下。笙冉说:“大家先抿一口意思一下就行,都先吃点东西垫垫底再喝。”

    大家放下杯子,拿起筷子,向自己心仪的菜夹去。

    一时间的饭桌上,只剩下了咀嚼声和惊叹声,都是在夸菜的味道如何如何的好。

    过了好一会儿,大家才放慢了吃饭的速度,边吃喝边聊了起来。

    苏家的饭桌上,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大多时候都是,白天忙一天,晚上在饭桌上边吃边聊,白天发生的事,非常的温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人们边吃边听,顾战向他们说,他们一家是为何离开的黑礁沟。

    当然内容是经过删减的,有些话不方便对两位老人说。

    等吃完这顿饭,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

    顾煜青让其他人都去午休一下,也不用笙冉动手,就让她在一旁陪着自己,他自己手脚麻利的收拾桌子,洗碗筷。

    做完这一切问笙冉:“要不要休息一下?”

    笙冉摇头:“不要,我带你去,给你准备的屋子里看看,还缺什么,列个单子,我们再去添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次意外,让我踏上了另一条路请大家收藏:一次意外,让我踏上了另一条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苏家是四间里生外熟的正房,(里生外熟,意思是里面用的土坯外面用一层砖,从外面看是青砖房,但比纯青砖房要省很多钱)东西各两间厢房,前院还有一个大柴房,用来放姥爷做木工用的木头。

    正房最东边的住着顾爷爷顾奶奶,紧挨着他们的是堂屋,再往西是苏子康两口的房间,最西面是笙冉的房间。

    给顾战一家安排的是西厢房的两间。东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粮仓,他家还有一个明处的地窖入口,在粮仓屋里。

    一个自己家偷挖的地窖在后院,里面每年都会存入一些粮食,每年都会把旧粮换新粮,这也是当年闹饥荒,给饿怕了!

    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她家的前院不是很大,也就三分地左右,除了在西厢房这边种了一棵梨树,也就在墙根种了一圈向日葵,和葱蒜各一垄。

    其他的都种在了后院,她家的后院面积大概一亩地左右。

    有一排鸡圈,现在里面有12只鸡。家禽不是随便养的,每户每人只能养两只鸡。因为松林大队,是默许每家都多养一两只鸡,没人反应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所以基本每家都会比规定的多养两只。

    鸡圈的旁边是一个猪圈,里面现在有两头猪。猪的要求是每户最多养两只,这个可没人敢多养,毕竟要被发现了,罪过就大了。

    其余的地方除了种蔬菜以外,都种了粮食。按规定这是不允许的,可谁叫这也是队里默许的呢!

    冒点风险总比饿死强,有时就是两捧粮食就能救一条人命。

    对于这事,大家都心照不宣。

    连知青对于这事,都很老实,没有出幺蛾子。

    毕竟他们也是受益者。

    喜欢一次意外,让我踏上了另一条路请大家收藏:一次意外,让我踏上了另一条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