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东来顺”,创建于93年,创建人名叫丁德山。
193年,他在京城东安市场摆摊卖羊肉杂面和荞麦面切糕,之后又增加了贴饼子和粥。
因为生意火爆,便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正式挂起了东来顺粥摊的招牌。
1914年,东来顺又增加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同时更名为东来顺羊肉馆。
等到了三四十年代,东来顺的涮羊肉已经扬名京城,解放后于1955年实现了公私合营。
东来顺不仅在刀工上有独到之处,在选肉方面也十分讲究,只选择内蒙集宁一带阉过的公羊和只生过一胎的母羊。
而且羊肉只选用羊的上脑、大三岔、小三岔,磨裆、黄瓜条这五个部位。
厨师切出来的肉片以薄、匀、齐著称,通常一斤羊肉可以切出八毫米宽,二十厘米长度的肉片将近一百片之多。
这个时节,天气寒冷,正是适合吃羊肉的时候。
众人走进东来顺,只见屋子里面的客人已经把座位坐满了,满屋子白雾缭绕,热气腾腾。
找到座位坐定之后,马跃点了几大盘羊肉和几个小菜。糖蒜和调料服务员也已经摆好了。
不大一会,服务员就端来一个水已经烧开的大铜锅,几盘子肥瘦相间嫩呼呼的羊肉和几样配菜。
众人停下瞎聊,拿起筷子一起开动。
刘静海夹起肉片在水里一涮,然后沾上调料送到嘴里。
一股子热腾腾脆嫩爽滑的口感充满了整个口腔,嘴里香喷喷,肚子里暖洋洋,脑门子上的汗珠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通透舒畅的感觉。
几片羊肉下肚,顿时就感觉浑身热乎乎的,身上原本的寒意被一驱而散。
因为是清真餐馆,不能饮酒,众人就一边涮着羊肉,一边聊着天。
席间的气氛就如同热气腾腾的涮羊肉一样,十分的热闹。
一顿饭众人吃的是心满意足。
吃饱喝足之后,众人离开饭店,在门口相互告辞离去。
刘静海骑着自行车往四合院赶去,回到家后和奶奶打了个招呼,说笑了几句就上床睡觉了。
刘静海不知道的是,此时有人正在讨论着他。
周小白家,周母正在开启会审模式。
周母外表看起来并不显老,就像三十多岁的模样,周小白就是随了她母亲的长相。
这个女人经历了生活的历练,但岁月却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只给她添加了成熟的风韵。
周父在客厅的沙发上好像在看报纸,但是竖起的耳朵却出卖了他,证明他的心里也不平静。
原来上一次刘静海转身离去的背影,是被周母远远看到了。
第一次周母也没有在意,可是后来又让她看见刘静海送周小白回来,周母就有些担心了。
周母轻声地问道:“小白,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就算交朋友也要知根知底儿,附近大院认识几个无所谓,你居然认识了外面的人,还让人家送你回来。”
说完还点着周小白的脑袋,戳了几下。
“哎,你这孩子真不让人省心,送你回来的小伙子是谁?怎么认识的?他是哪儿的人?”
周小白红着脸回答道:“妈,你一下子问这么多,我到底应该先回答你那个问题?我们只是朋友,他在溜冰场救过我和罗芸,我就只是感谢他真没有别的。”
“普通朋友你脸红个什么劲?我也是过来人,你那点小心思我还能看不出来。
仔细给我说说,他是怎么救得你们,都发生了什么事儿?”
周小白抱着周母的胳膊撒娇道:“妈,你说什么呢,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就是我和罗云在什刹海,被几个混大院的拦住找茬,这个时候他看好路过救了我们。”
“然后他又正好认识杨丽,这样就认识他了,妈,你不知道,他可厉害了,不到一分钟他就放到了那几个混混。“
这时周父听到不到一分钟就放到几个人来了兴趣。
从客厅走了过来,在周母的旁边坐下。
周母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开口接着问道。
“他是哪里人?家里还有什么人?现在是上学还是上班这些你都知道吗?”
周小白红着脸道:“妈,你是公安局查户口的,查户口的恐怕也没有你问的这么细。”
周母拍了周小白一下;‘死丫头,快回答我。’
“好好好,回答你,他叫刘静海,现在在轧钢厂保卫科工作,今年21岁,是一名转业军人,父母都是烈士,家里还有一个奶奶。”
周父原本严肃的脸温和了许多。
“原来父母都是烈士,自己又是转业军人,怪不得身手那么好。”
周父扭过头对着周母说道:“不用担心,明天我找人调查一下他的档案,如果确实是个好孩子,我倒是想见见他。”
周母翻了个白眼:“你倒是想得开。”
周小白看到父母开始打起了嘴官司,不由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心想:这下终于过关了吧,不然周母能问她一宿。
这时周母又扭过头来对周小白说道:“听起来是个好孩子,但是你也要小心一些,小心无大错,你还小别再到处乱跑了。”
周父也赞同道:“我倒是不反对年轻人交往,但是一定要知根知底,了解清楚。”
周小白撒娇道:“父母大人,我可以回去睡觉了吗?”
周母宠溺点了一下周小白的小脑袋,挥了挥手示意她可以走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刘静海先在院里打了一套拳,然后做好早餐才去上班。
刘静海推着自行车刚走到前院,就看到三大爷阎埠贵拿着钓鱼竿,拎着个小桶就出了家门。
“三大爷,你这是要出去钓鱼?”
阎埠贵一抬头看到是刘静海,笑着说道:“没错,今天我休息,去钓两条鱼吃。”
刘静海笑着夸道:“三大爷,听说你每次都能钓回鱼来,技术真不错。”
阎埠贵听到刘静海的夸赞,高兴的眼睛都咪成一条缝:“静海,没想到你也听说了三大爷的本事,这样等三大爷钓回鱼来请你喝鱼汤”。
说完转身出了院门。
刘静海听邻居们议论过,说阎埠贵酷爱钓鱼,虽然每次收获不多,但仍然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