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水白他一眼不说话,把头埋在胳膊中间。
凌锋再三捅咕,才闷闷的开口:“你还理我干嘛?都要结婚过日子的人了,新媳妇娶进门,哪还有我这个小可怜的位置?”
说完又长长叹了口气:“以后再也没人带我吃好吃的、关心我有没有吃晚饭,被人欺负的时候帮我出头咯。”
凌锋好笑的掰着她的小脸,两根大拇指用力抹平她的眉头。
“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多多愁善感?你晓娥嫂子多大方一人?我还指望她嫁进来,你多陪陪她呢?你就这样揣测她?以后姑嫂还怎么相处?”
小雨水扫开他作怪的手:“讨厌死了,我算哪个份上的?敢当人家的小姑子。”
“行了,你就是我认下的妹妹,亲妹妹成了吧。我还想着去厂甸那边给你买串糖葫芦呢,你要不认我这个哥哥,糖葫芦可就没有了啊。”
何雨水咽了口口水,嘴上还硬着:“我都多大人了,还拿哄小孩的东西糊弄我。”
“哦、这样啊。我可听说你嫂子那里好多小时候的衣服和化妆品都不要了,打算送人。听说都是稀罕货哦。”
“真的吗,真的吗?我最喜欢嫂子了。嫂子进门,我第一个给她敬茶。”
一秒变脸,堪称绝活。
凌锋作势要敲她的头,吓得她往后一躲反而撞到窗框。
凌锋上去她揉揉又没好气白她一眼,让她赶紧收拾收拾一起出去吃大餐了。
“你等等我啊,还有糖葫芦别忘了。”说着“噔噔”跑着要来开门。
“慢点儿。”
晚上吃过饭,按照老规矩,要找几个大小伙子跟他一起压床。
看这一帮皮猴子,凌锋竖着眉吓唬他们。
“一个个把脚给我洗干净了,敢尿炕,我就扒了裤子打屁股。”
说完又抓一把花生、米酥放桌子上。
“要吃在桌子上吃,弄我被子上照揍不误。”
把头一蒙也不管他们了,明天还得起早呢!
今天的南锣鼓巷热闹非凡。
原本就要退却的过节热情,又在今天早上被点燃。
只见胡同里缓缓驶出一支车队,打头的是一辆被擦得锃光瓦亮的军绿色长江75挎斗,行车灯前绑着一朵大红花,车把上还有精心设计的飘带,随风摆动。
骑车的是一名身着蓝色中山装,帅气非凡的新郎官,剑眉星目、身姿挺拔。
坐在车座上,都高路人一头还多。
后头跟着5辆自行车,有永久的,也有凤凰的,龙头前各绑一朵稍小一些的红花。
每到一个路口就拿出一挂小鞭点燃,引得无数小孩跳着脚围观,就等车队走后,捡那些没燃尽的小炮仗,去炸蚂蚁窝
当然也有胆子大的,上前拦路。
这时候就由许大茂或者刘光齐上前抓一把糖,拿过去分分。
这才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娄公馆门前,众人无不被这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所震惊!
好在管家福伯及时出现,接过大家伙手中的礼物,领着一行人穿过花园来到楼栋门口。
因为时下不适合搞接亲叫门那一套,所以此时的娄晓娥已经由父兄牵着,来到接亲队伍跟前。
只见她一身大红色短款秀禾裙,既未绣金也未描银,荆钗素裹、微施粉黛。
眼眶有些发红,想来是出阁前刚哭过。
此时她红脸透白、轻低臻首,默默立在那里,不敢抬眼打量众人的娇羞神态。
像极了志摩先生诗里,那一朵不胜凉风的水莲花。
惊呆了前来迎亲的大小伙子们。
最后还是凌锋率先反应过来,回头给了所有人一个“老实点”的眼神。
然后上前一步将佳人的手接过,并对娄敬业承诺。
“执子之手此生契阔。还请岳父大人放心,我会用生命保护好晓娥,不让她受一点委屈。”
娄半城面上悲戚,心有不舍:“晓得的,我晓得的,你们走吧,别耽误吉时。”
说着转过身子,不再看女儿。
至于丈母娘谭雅丽?
眼尖的凌锋透过人群,看见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抖动着肩膀,旁边似有女眷在劝。
娄晓娥牵着凌锋的手走下台阶站定,忽的转身对着二老鞠躬:“女儿此去即为凌家妇。自当生儿育女、孝顺公婆,与丈夫举案齐眉。二老要以保养身体为重,勿要挂念切切。不孝女拜别。”
说完再次把手放进凌锋的手心,不再犹豫的走了。
只给身后的老父亲留下一串决绝的背影
有人说女子出阁就是一次新的投胎。
揭开盖头,就相当于婴儿第一次认识这个世界,新的父母、新的环境,还有原本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小心翼翼,柔软的内心受不得半点磋磨。
不过娄晓娥显然没有这些顾虑,公婆都去世了,娘家就近在眼前。
丈夫高大帅气,前途远大。
前半生富足,后半生也有了依靠,此刻她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人!
迎亲的队伍一路享受着路人诚挚的祝福,径直来到轧钢厂小礼堂。
在这里,凌锋将与娄晓娥一起接受众人的祝福。
彼此许下终生不变的承诺和永远的誓言。
随着新人的到来,礼堂内气氛达到高潮,所有人纷纷起身、鼓掌欢迎。
在陈书记有条不紊的主持下,两人当着主席画像,宣布结成至死不渝的革命友谊,又在街道陈书记的见证下,互相交换了像章和语录。
再然后街道民政部门的同志,在赵秀芳的示意下,送上两人的结婚证明。
就是一张红底的纸,最上面是“最高指示为人民服务”,接下来是结婚证的内容,上面有新婚夫妇的名字,还有登记机关的公章以及发证日期。
最后新人合唱东方红,台下众人则是轻声合着拍子。
“我宣布,凌锋同志与娄晓娥同志正式结为合法夫妻,大家鼓掌!”
今天来了不少人,光轧钢厂领导和街道领导以及家属就坐了3桌。
没办法,原身父母这么多年的人脉交情呢!
处里的同事和其他科室关系不错的同志又是两桌。
娘家人就来了二叔一家,还有个梁伯伯,算是娄半城的至交好友了。
跑路都不忘带上的,当然也有可能就是他的路子。
最后就是四合院一大帮子人,足足坐了5桌,个个拖家带口。
这是要把份子钱吃回去?
最后就是新人和双方父母,还有远道而来的堂伯堂叔,共计12桌。
菜色比较简单,四荤六素还有一个王八汤。
讲究的就是一个实惠!
紧接着就是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