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普通西瓜六七分钱,好一点的要一毛多,一个西瓜最轻也有十多斤,如此一块多钱就花出去了。
而且还不是请老杨在外面吃,是要买回去的。
回供应科的路上,要路过办公室、党办和两个副经理的屋子,这样一来,一个西瓜肯定不够分。
“应该是房子的事,除此之外也没求他别的事!”
韩梓北走到蔬菜店,排在卖水果的队伍后面,心里盘算着。
想了一会儿后,他决定买两个西瓜,借此机会和其他同志熟悉一下。
“同志,您的副食品证。”
售货员接过一个顾客的钱,又伸出了手。
“嘿嘿!”
韩梓北顿时就乐了,转身出去,买了十多根冰棍回了单位。
挨个屋分了一圈,最后回到自己的屋子。
“杨哥,我户口和粮食关系都没办完呢,买不了西瓜,只能请你吃冰棍了!”
“嗨,你不说我都忘了!”
老杨放下扇子,笑着说道:“那就吃冰棍吧!”
“多给您买了两个!”
韩梓北咧嘴一笑,把纸包里的三根冰棍都放到了老杨的桌子上。
其实多出来的这两个,只有一个是多买的,另一个是小钱绷着脸说不要,剩下的。
想起小钱的脸色,韩梓北就觉得好笑。
在他正当红的时候,在别的科室面前给他脸色看,一点面子功夫都不做,这孩子得多傻啊。
“哥哥不白吃你的。”
老杨咬了一口冰棍,丝丝哈哈地说道:“房子的事有眉目了,我一远房亲戚,住在新官房胡同,说真的,就冲这胡同名字,我都想住那!不像我们家住的胡同,哈哈,朱苇箔胡同!”
“啊,哈哈!”
韩梓北咬了一口冰棍,侧着头,生怕碰到右面的牙,含混地问道:“多大的面积啊?”
“正屋的耳房,七八平米吧,你自己足够用了!”
老杨飞快地吃完一根,又打开了另一根的包装纸。
“哦,那够了,就我自己,其实有个睡觉的地儿就行!”
韩梓北太想有个属于自己的窝了,牛振杰一家对他再好,也不能一直在人家住着啊。
“我也是这么替你想的,要不东边还有一个大的,一间半开间,你说你也用不了那么大啊!”
“是啊,还得是杨哥,您想的真周到。”
韩梓北不管对方说的是真是假,先夸了一句,反正不要钱。
“这根你吃不?”
老杨叼着第二根,指着第三根。
“不吃了,您没看见我吊着腮帮子吗,这一根吃着都难!”
韩梓北笑着指了指自己的下巴,心中对老杨这个人有了一点新的看法。
“那我吃了啊,再不吃就化了!”
老杨把第三根冰棍拿起来,先嗦了一口。
“杨哥,您什么时候方便,咱去看看啊!”
韩梓北吃掉一块冰棍,缓了口气。
“下班就去,早看完早安生,你不是还得写报告呢吗!”
“那成,我先谢谢杨哥了!”
韩梓北把最后一口冰棍吃完,打了个激灵,长长地嘘出一口凉气。
下班前,他已经写了八百多字,基本就是叙述两件事的经过。
像是心理活动和思想斗争之类的话,他并没有写,担心一旦哪个词用错了,不说先进,恐怕得先进去。
下了班,在去看房的路上,韩梓北还在琢磨草稿里的用词有没有犯忌讳的地方。
“就是这了,离你们家和咱们单位都近,到单位取点东西,家里有事喊你一声都方便。”
老杨边说边领着韩梓北进了新官房胡同16号院。
这处院子不大,原来应该是个二进的院子,只是影壁墙和垂花门都拆了,东西厢房往南扩建了不少,正房的两侧也在东西两边各建了一个耳房。
院子里还算整洁,最起码比大钱市胡同的21号院强多了。
“军子,快进来!”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站在正房的门口,招着手。
“韩子,这是我二表嫂。你叫二嫂就行!”
老杨把自行车停在一边,说完又介绍了一下韩梓北。
“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二嫂先开口,说完就是一阵打着卷的笑声。
魔音灌耳,韩梓北脸上挂笑,眼睛却看向了耳房的房顶:“还好不是通脊的,就是不知道房子的墙够不够厚,隔不隔音!”
“我们先看房,家里还等着我买菜呢!”
老杨看了一眼韩梓北,直接奔着东面的耳房去了。
推开门,两个字扑面而来---逼仄!
“别看小,结实着呢,去年地震之后翻盖的,用的都是红砖,一白到顶!”
二嫂走进来,拉了下灯绳,推开了窗户。
韩梓北进来后,吊了一眼墙线,又往棚顶看了看,报纸糊的棚,对的很齐整,一看就是用心了。
老杨跟着转了一圈,还挑了几处毛病。
比如,举架有点低,窗户有点小什么的。
二嫂一一解释了,反正不是自己的问题,都是邻居不厚道。
“怎么样?”
“挺好,够用了!”
韩梓北在屋子里迈了两步,做到心里有数,便走出了屋子。
“那就这么定了!”
老杨跟出来,追问了一句。
“行啊,有杨哥在中间托着,我没问题!”
韩梓北开合了几下窗户,决定价格合适的话就租下来。
“别啊,这房子又不是自行车或者油桶,大差不差都能对付,你可得看好了。”
老杨连忙摇头,又让韩梓北去仔细看看。
韩梓北从窗台上拿起一块腻子,笑道:“二嫂,那您看这租金是怎么算。”
“哈哈,这个嘛。”
二嫂一看要谈价钱了,眉眼顿时就张开了,声音也柔和了,就是眼睛看向韩梓北的身后。。
“嫂子,我是一手托两家,把你们拉到一块,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你们自己谈!”
老杨哈哈一笑,转身往院子当中走去。
“嫂子,您说,。”
“小韩,你也看见了,这房子新盖了一年多”
二嫂吸了下鼻子,开始夸房子。
一开始,韩梓北还跟着附和了两声,到后来,感觉再听下去,自己都得去卖身赚房租了。
“要不您先去喝口水!”
见过自卖自夸的,但是没见过这么能夸的,韩梓北的心里有点腻歪。
“那个、一个月八块!”
“二嫂,都说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您现在开价了,那得容我还一嘴,您看看要是合适,咱们就定下来,要是不合适,您也别挑我理!”
韩梓北心里冷笑了一声,伸出三个手指。
一间不到八平多点的房子,按照公家的租价,每平两毛三分钱的租金,到了她这直接翻了四倍多,真是把他当冤大头了。
“这也太低了!我们这可是新房子!”
二嫂把门一关,有点不高兴了。
“嫂子,我是诚心租,而且之前也说了,我还一嘴”
韩梓北本想解释两句,却发现这个娘们的脸越拉越长,那眼神恨不能夹死他,便不再废话,转身去取车子。
“二嫂,没有你这样,我带小韩来,是来看房的,又没说来了就租。怎么你口含天宪,一语成谶啊!还容不得别人说个不字了呢!”
老杨拉住了韩梓北,转身说道:“韩子,二嫂没别的意思,她就是心疼自己家的房子!”
“我们这么好的房子就给三块,真是做梦讨老婆,想得美!”
“杨哥,今天我得谢谢您,您为了我的事,下了班放着一家老小不顾,跟我跑了这么远。但是我总不能花钱买气受,而且买卖不成仁义在,您说我只是还口价,行与不行的,可以谈嘛!哪有跟我甩脸子的!”
“没事,哥哥理解,走,咱不租了!”
老杨笑呵呵地拍了拍韩梓北的肩膀,拉着他去拿自行车,然后出了院子。
回去的路上,韩梓北又和老杨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老杨表示没什么,而且笑着说他二嫂就是那个脾气,让韩梓北别往心里去。
在新老官房的路口,两人乐呵呵地各回各家。
韩梓北拐进大钱市胡同,看见韩梓南拖着腿从牛振杰家的院子里出来。
ps:求票票和追读